学术投稿

积雪草苷对心肌梗死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王策

关键词:积雪草苷, 心肌梗死,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摘要: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室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积雪草苷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和心肌梗死模型+积雪草苷组。造模当天给药,早晚各1次,2 w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脏左心室重量与体重之比、左室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非梗死区TGF-β1、ColⅠ、ColⅢ的表达。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和心肌梗死模型+积雪草苷组左室梗死面积无显著差异( P>0.05)。心肌梗死模型+积雪草苷组的左心室重量/体重低于心肌梗死模型组( 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心肌梗死模型组比,心肌梗死模型+积雪草苷组非梗死区心肌TGF-β1、ColⅠ、ColⅢ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心肌梗死组织ColⅠ、ColⅢ表达与心肌组织 TGF-β1的表达正相关。结论积雪草苷可减少心肌梗死大鼠非梗死区TGF-β1的表达,从而减弱非梗死区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异常合成与沉积,减轻心肌梗死后左室心肌纤维化程度,延缓左室重构的发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吉奥联合顺铂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吉奥( FT)联合顺铂( DDP)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水患者恶性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胃癌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FT联合直接腹腔注入DDP化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给予口服FT联合恒温腹腔循环灌注DDP化疗方案,21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腹水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2、FGF-1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4水平以及外周血 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水中的 FGF-2、FGF-19、bFGF及 FGFR-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腹水中以上各恶性分子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无明显变化( P>0.05),而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增高,CD8+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5%( P<0.05)。结论 FT联合DDP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合并腹水患者,能够明显降低腹水中肿瘤恶性分子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存;曹旸;王兰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染铅大鼠脑组织JWA mRNA表达变化与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组织JWA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刚断乳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5组(对照组和4个乙酸铅剂量组),各组自由饮用不同浓度的乙酸铅溶液(0、100、200、400、800 mg/L)。连续染毒60 d后取大鼠脑组织,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JWA mRNA的表达量,并测定脑组织铅含量、过氧化氢( H2 O2)水平、丙二醛( MDA)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铅组大鼠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组织 JWA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脑组织铅含量及H2O2、MDA及8-OHdG水平均增加(P<0.05);脑组织JWA mRNA的表达量与其铅含量、H2O2、MDA、8-OHd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饮水铅暴露可导致大鼠脑组织JWA mRNA的表达变化,并与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任晓慧;张中伟;徐群英;李伟;冯建高;任清风;李炜娟;肖元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SPB)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问卷法对脑卒中患者SPB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SPB平均得分(34.99±5.97)分,处于中度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付费方式、照顾者情况等。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担。

    作者:唐浪娟;岳丽春;刘聪香;涂淑华;吴利;谌秘;李新晨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及相关性。方法老年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躯体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呈正相关( 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较低,且相互呈正相关关系,应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留平;李梦婷;谢庆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

    目的:探究老年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为(39.27±11.34)个月,1年、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60%、85.56%和66.6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病理类型为恶性、初治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有同侧或对侧纤维腺瘤病史均为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病理类型为恶性、初治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有同侧或对侧纤维腺瘤病史乳腺叶状肿瘤老年患者的监测,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作者:王兴武;肖春花;李莹;夏菊华;杨武森;李笑云;张武妨;周建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MicroRNA-31在肝癌中的肿瘤抑制作用

    目的:分析微小RNA-31(MicroRNA-31)在肝癌中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MicroRNA-31表达情况。肝癌手术患者留取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转染,实施平板克隆形成实验。选取健康裸鼠,在无菌条件正常饮食下,将转染肝癌组织经皮下注射置入裸鼠,3 w后处死,取出肿瘤组织,测量体积。同时开展Western印迹,采用实时荧光RN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观察。结果感染HBV后,细胞MicroRNA-31存在高表达情况,肝癌组患者组织核细胞MicroRNA-31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平板克隆实验测定,转染MicroRNA-31的肿瘤细胞克隆数增殖减少50%(P<0.05)。体外成瘤实验,转染MicroRNA-31后的肝癌细胞成瘤能力下降,而且肿瘤体积缩小。 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转染后,LATS2表达水平提高1.5倍,PPP2R2A表达无明显变化,转染 LATS2siRNA细胞中 LATS2表达显著下降( P<0.05)。 MicroRNA-31表达与LATS2呈现负相关( 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肝癌组织中LATS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结论肝癌组织中MicroRNA-31可能通过调节LATS2抑制肿瘤增殖,MicroRNA有望成为分子指标靶向药物。

    作者:木兰;托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KD患者712例,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在CKD患者CV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12例CKD患者中CKD 1~5期的占比分别为14.19%(101/712)、16.71%(119/712)、22.19%(158/712)、14.47%(103/712)与32.44%(231/712);随患者病情进展,其年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eGFR)显著下降( P<0.05);CKD 1~5期患者 CVD 的发生率分别为5.94%(6/101)、17.65%(21/119)、26.58%(42/158)、32.04%(33/103)与9.78%(115/231);CKD 患者 CVD 中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肥厚( LVH)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总发生率分别为8.15%、23.31%、11.24%;随CKD患者病情进展,胸部 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出CKD、CVD、CAD、LVH、CHF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分期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P<0.05)。结论 CVD在CKD1期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其发生率逐渐上升,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CKD与CVD的筛查指标可用于各期CKD及CKD患者CVD的早期筛查。

    作者:刘海宁;罗朋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在衡水市市府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督导用药、限盐、体育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强化干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给予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对照组给予门诊或电话随访服务模式,时间均为1年。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总分、治疗维度、社会心理维度评分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家庭病床服务模式管理明显提高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规范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拉近了医患距离,提高了患者依从性。

    作者:杨凤爱;赵卫国;田满荣;王响;张祎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患者52侧,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5.9)岁。术前、术后1 w及6个月行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手术前后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以评价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术前与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大小( CT横断面上测量),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及门轴骨愈合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6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 JOA评分为(9.7±2.5)分,术后1 w为(13.2±1.6)分,改善率为(51.5±15.7)%。术前颈椎Cobb角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扩大(P<0.01),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 w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见门轴均达骨性愈合,而MRI见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基本解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单、安全且相对经济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杨建成;陈维善;钱胜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5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133、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CD4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及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五种肿瘤干细胞(CSC)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 NSCLC组织、33例癌旁组织、28例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 CD133、CD44、TROP-2、ABCG2及 p75NTR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87.50%、50.00%、62.50%、68.7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6%、30.30%、15.15%、21.21%、12.1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43%、10.71%、21.43%、21.43%、21.43%,各指标在不同组织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 NSCLC 组织中的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的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CD133、TROP-2阳性率与 NSCIC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ABCG2及 p75NTR 阳性率与 NSCIC 患者年龄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NSCLC 组织中 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的表达水平异常,且均与NSCLC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作者:蔡传书;王培荣;黄雄;吕文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Ovid、CNKI、VIP、CBM、万方等数据库内有关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简称联合用药,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或单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其中33篇为中文,2篇为英文,合计2847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对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除尚不能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优于单用噻托溴铵外,在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优于单用噻托溴铵。联合用药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加重不良反应的损害程度。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 COPD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何芳;张霄;陈赫军;平泽;解立刚;孙红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在红藻氨酸致癫大鼠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STIM)1在红藻氨酸(KA)致癫大鼠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雄性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癫痫组,治疗组1(地西泮治疗组),治疗组2(地西泮+依达拉奉治疗组)。癫痫组在大鼠右侧海马以每公斤体重注射1.5μg/μl KA,PBS组采取同样的方法在相同部位注入等量PBS,治疗组1在癫痫模型成立后给予10 mg/kg地西泮终止癫痫,治疗组2在治疗组1的基础上1 h后再给予依达拉奉30 mg,12 h一次,正常组不注射任何药物。结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癫痫组STIM1的表达密度显著高于PBS组及正常组( P<0.05),治疗组较正常组、PBS组及癫痫组表达增高( P<0.05)。治疗组1较治疗组2表达增高( 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酯胺凝胶( SDS-PAGE)分析显示STIM1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46 kD,并且发现其在癫痫组的表达较正常组及PBS组增加,治疗组较癫痫组相比降低,所得结果与激光共聚焦的结果相一致( P<0.05)。结论 STIM1表达增加对大鼠癫痫后海马的神经元损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臧兆萍;李志茹;刘忠锦;杨晓华;高巍巍;齐宝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α1抗胰蛋白酶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对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 AAT)对豚鼠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并检测皮肤组织中抗氧化物的变化。方法60只健康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C)、预防治疗组(Pre)和模型组(MC),建立光老化模型,Pre组造模同时给予 AAT预防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 SC组相比,MC组皮肤组织中MDA 含量明显增多,GSH-Px、SOD 活力及Hyp含量降低(P<0.05);与MC组相比,AAT治疗后MDA减少,GSH-Px、SOD活力及Hyp含量增加( P<0.05)。结论 AAT可延缓和治疗豚鼠皮肤光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老化皮肤组织中抗氧化物含量并抑制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作者:秦铮;张桂云;刘腾飞;杨文娟;姚春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和肥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变化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45例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对甲减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甲亢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血压、肝功以及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水平;并对各组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甲减组患者 BMI、WC、WHR、TC、TG、LDL-C、TSH、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患者 BMI、WC、WHR、TC、TG、LDL-C、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T3、FT4、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 BMI、WC、WHR、TC、TG、LDL-C、TSH、FT3、FT4相比差异显著(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腹型肥胖存在关联。

    作者:李会会;姜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并阿司匹林长期服药史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意义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 Hp )根除治疗在阿司匹林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具有长期阿司匹林服药史且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三联根除组(50例,予以PPI三联根治治疗)、四联根除组(50例,予以PPI四联根除治疗)、常规组(50例,口服洛赛克片),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病理表现、Hp 转阴率、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3组病理类型、Hp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三联组、四联组的出血点、糜烂、水肿、充血等病理表现好转率、Hp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另外,四联组上述指标也显著优于三联组(P<0.05)。(2)治疗1个疗程后,3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四联组>三联组>常规组。(3)经比较,3组的不良反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四联组<三联组<常规组。结论 PPI四联Hp根除疗法可有效促进Hp转阴,并显著改善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病理症状,且副作用小,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郭晓白;刘晖;孟君;王爱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基层首诊制认知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认知和愿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广东省家庭医生高峰论坛的基层医务人员175人进行不记名调查,回收有效率为93.14%。结果①对于基层首诊制的认同,93.3%调查对象赞成建立基层首诊制;②53.4%、52.8%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全科医生全面负责健康”、“方便就诊”,仅有5.5%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医保政策规定”。③所有对象都认为基层首诊制推行的主要障碍集中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门诊医保支持和国家对基层投入不足。④对于束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上,研究对象皆认为缺乏辅助检查设备、基药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基层首诊制的推广建立在将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以现有条件而言,距离推广基层首诊制还有一定现实差距。通过基层自我完善,自我巩固以及自我强化是实行基层首诊制的根本出路。

    作者:欧伟麟;沈欢瑜;欧文森;王金明;吴文林;陈宝欣;张立威;王家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氧化应激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20、10、5 g/kg剂量组,10只/组。香烟烟熏加脂多糖制备COPD动物模型,造模30 d。第31天起,对正常组、模型组灌胃( ig)生理盐水10 ml/kg,3个二陈汤加味组分别以20、10、5 g/kg剂量ig,连续14 d。检测肺功能、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浓度,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光镜观察炎细胞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增高(均P<0.01),模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BALF中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GSH-Px和SOD活性均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 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SOD和GSH-Px活性,减少MDA生成,增强 Sirt1基因的表达,提高Sirt1活性,发挥抗氧化损伤而保护肺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陈四清;谢文英;尚立芝;季书;潘晓丽;刘坦;胡文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静脉及外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PFH)静脉给药及外用防治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135例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为Ⅰ组(54例)和Ⅱ组(81例)。Ⅰ组放疗开始时静脉输注PFH,Ⅱ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观察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首次出现的时间,按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标准分级,记录盆腔放疗15次时两组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情况。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将Ⅱ组盆腔放疗15次时出现黏膜损伤的65例患者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阴道外用PFH,B组阴道外用碘伏,用药1 w后按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标准分级,分级较阴道外用之前降低为有效,反之则无效。结果Ⅰ组患者首次出现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平均放疗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01),1级放射性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01),2级及其以上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01)。 A组阴道外用药治疗后的有效例数明显高于B组( P=0.002)。结论 PFH静脉给药及阴道外用防治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的疗效显著。

    作者:孙磊;于雷;邱玲;马岩;贾晓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大脑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针菇多糖( FVP)对衰老小鼠大脑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FVP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动物喂饲6 w,处死小鼠,计算小鼠脏器指数;测量大脑抗氧化指标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VP组脑指数显著上升(P<0.05),脾脏、肝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 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 FVP组显著改善海马神经元的变性、脱落。结论 FVP可使衰老小鼠大脑产生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姜秀梅;徐小磊;殷一民;张梦洁;张彤;张文静;徐文帅;张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EZH2抑制剂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EZH2抑制剂UNC1999联合顺铂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系,取生长良好的传代细胞分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顺铂组和UNC1999组。所有组均给予RPMI 1640培养液及10%的胎牛血清培养,对照组不加药液,联合用药组分别加入10、20、40、80、160 nmol /L UNC1999药液及2.5、5、10、20、40μg/ml 顺铂药液;顺铂组分别加入2.5、5、10、20、40μg/ml 顺铂药液;UNC1999组分别加入10、20、40、80、160 nmol/L的UNC1999药液;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中IC50及联合指数( CI)。 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相关凋亡蛋白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及 p-ERK 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UNC1999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细胞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各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存在剂量-时间依赖关系,且 UNC1999与顺铂存在协同作用。 UNC1999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差异显著( P<0.05)。 UNC1999组、顺铂组、联合用药组中凋亡蛋白 Bax、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ER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EZH2特异性抑制剂UNC199可能通过抑制MAPK-ERK细胞通路起到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与顺铂单药或联合均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张艳华;陆颖;陈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