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术后的影响

刘学路;孟永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老年AMI合并CS 患者 PCI后联合应用 IABP 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老年 AMI 合并 CS 患者 PCI术后未联合IABP的患者作对照组。比较IABP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IABP患者并发症、住院死亡率、30 d 死亡率及死因。结果 IABP联合PCI在治疗AMI合并CS时,IABP植入前与术后1 h及24 h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均有显著上升(P<0.05),平均动脉压Ⅱ有统计学差异(P<0.05);IABP植入术后患者心率(HR)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是预后不良特征( P<0.05,OR=9.634,95%CI 1.211~70.244)。结论对老年AMI合并CS患者行PCI联合IAB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但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和30 d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机械通气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性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护骨素表达水平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检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护骨素( OPG)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比较两组骨密度以及 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等血液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O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 RAN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前臂、大转子、股骨颈及L1~L4四个部位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骨密度与OPG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1),而与TNF-α(r=-0.936,P<0.01)及RANKL(r=-0.951,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低表达OPG而高表达促炎因子,这与其骨密度值降低密切相关,OPG有望成为改善此类患者骨质代谢的新靶点。

    作者:陆治平;高晓夏;汤海林;成旭东;席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炎症调节机制

    衰老是阿尔茨海默病( AD)进展的大风险,近十年对AD及炎症机制研究不断增加。β-淀粉样蛋白(Aβ)可以启动炎症反应,激活小胶质细胞( MG),募集星型胶质细胞,引起与神经、突触损伤有关的细胞因子、化学因子、活性氧( ROS)和神经毒性因子的释放〔1〕。表达突变型双转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tau蛋白的小鼠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神经脱失,因此,设想通过增加炎性成分可能会建立更合理的AD模型。本文旨在总结不同基因、药物处理AD动物模型,通过研究炎症机制来确定AD的炎性标志物。

    作者:张美;狄婷婷;王瑞婷;赵杨;申家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标本中神经丛素1与细胞增殖抗原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标本中神经丛素A1(plexinA1)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脑胶质瘤患者本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 HE染色)。根据病理分级Ki-67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1例(Ⅰ~Ⅱ级),B组29例(Ⅲ~Ⅳ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标本中神经丛素A1及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神经丛素A1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81%(5/21),低于B组72.41%(21/29)(P<0.05);Ki-67在A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29%(3/21),低于B组55.17%(16/29)(P<0.05);神经丛素 A1及Ki-67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P<0.05)。结论对脑胶质瘤组织中神经丛素A1进行检测有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Ki-67和神经丛素A1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王子谦;赵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老年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院内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11例老年患者完成同期冠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9 h(3.7~9.9 h)。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3.9 h(4.1~19.5 h),术后住监护室时间平均3 d(1~5 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3 d(10~15 d)。术中出血量平均500 ml(400~800 ml);术后当天血红蛋白浓度由术前132 g/L(115~149 g/L)下降至114 g/L(100~145 g/L),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14 g/L。1例患者术后48 h发生急性肾损伤,治疗后恢复。11例患者整体血肌酐水平出院前与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平均发热3 d(1~8 d),无心包、纵隔、胸腔感染发生。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及新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结论基础心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减退的老年患者行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肺叶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陈夏欢;孙丹;黄波;耿慧;董士勇;商学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正视老龄化未来发展的严峻现实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我国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及老年卫生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作者:保志军;俞卓伟;马永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自我管理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本地区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对病程进展的影响。方法调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疗区透析室已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96例。结果病程不同的两组患者文化程度、付费方式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否纠正贫血是否注意低盐、低胆固醇饮食,是否辨证服用中药、是否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乱服任何非处方方药,尤其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对疾病知晓率的高低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影响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程进展,为了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必须加强自我管理。

    作者:崔成姬;杨帆;张守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编调查问卷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 SF-36)对山东省398名农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 P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文化程度和年龄等(P<0.05);对其心理健康(MCS)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经济状况和性别等(P<0.05)。结论关注体弱、高龄、丧偶、贫困老人的PCS与MCS,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胡善菊;董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外侧缰核注射腺苷对正常大鼠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外侧缰核注射不同浓度的腺苷对正常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在正常大鼠的外侧缰核中分别微量注射浓度为0.1,0.5,1.0和2.0 nmol腺苷。采用热板和压板测痛仪测试,分别记录与观察注射腺苷后大鼠在5,10,15,20,30,45和60 min 7个时间点上的后爪缩爪反应的潜伏期(HWL),作为对腺苷调节痛觉的指标。结果注射腺苷以后大鼠 HWL 较注射生理盐水明显延长。微量注射浓度为0.1,0.5,1.0和2.0 nmol对大鼠左、右爪机械刺激HWL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P<0.001);其中微量注射浓度为1.0 nmol腺苷对大鼠左爪热刺激HWL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右爪热刺激HWL有差异(P<0.05);微量注射2.0 nmol腺苷对大鼠左、右爪热刺激 HWL 有极显著差异(P<0.001)。腺苷对正常大鼠的镇痛作用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且在15 min时效果为明显。结论外侧缰核内腺苷注射对正常大鼠的HWL有明显延长作用,即腺苷在外侧缰核具有一定镇痛作用。

    作者:于晓利;刘晓霞;周强;徐精香;付立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老年女性养老问题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城市的2.3倍〔1〕;从城乡结构来看,全国65岁及以上老人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占总数的53.46%;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老年人总数的51.30%,农村地区的老年女性则占老年女性总数的53.13%〔2〕。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长期以来社会保障体制的非均衡性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相比城市更加严重。由于生理因素,老年女性人口普遍高于男性,且年龄越大对养老的需求也越大,尤其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地区,家庭需要承担的养老压力也更大,产生的问题也更多。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国际老年人年(1998)仪式上曾指出:“在老龄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性别差异问题。在几乎所有地方,女性的寿命长于男性。但女性老年一般比男性老年更贫困,患慢性病和因病致残的比例更高,也更容易受到歧视和忽略”〔3〕。

    作者:夏辛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139例,按其糖代谢状况分为糖尿病组(DM)31例,糖调节受损(IGR)组38例,正常糖耐量(NGT)组70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aspin、ATGL水平,同时测定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 INS)水平。结果 DM组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FPG、2 h PG、FINS、2 h INS 、HOMA-IR、TG、LDL-C、LP( a)、Gensini积分均高于NGT组和IGR组,vaspin、ATGL、HDL-C 低于 NGT组和IGR组(P<0.05)。 DM组和IGR组≥3支病变率明显高于NGT组(P<0.05),单支病变率显著低于NGT组(P<0.05)。 vaspin、ATGL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8、-0.522,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5、-0.514,P<0.01)。结论 vaspin、ATGL水平与2 h PG、胰岛素抵抗及CHD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vaspin、ATGL参与了不同糖耐量CHD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海英;杨收平;秦继宝;冯小娟;安仲武;吴兆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调查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通辽市社区215名汉族老年人和265名蒙古族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汉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2.67±7.59)分,蒙古族老年人为(101.16±7.0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汉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6.13±6.70)分,蒙古族老年人为(37.03±7.63)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r=0.326,P<0.01)。结论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照护者可通过逐步完善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拓宽老年人社会支持渠道,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周小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活对高糖诱导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胰升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活对高糖诱导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高糖组( H组),高糖+Exendin-4组( E组)。干预48 h后采用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心纳素(ANP)、β-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GL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骨桥蛋白(OPN)表达情况。结果高糖组ANP、β-MHC、TGF-β1、OPN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Exendin-4干预后ANP、β-MHC、TGF-β1、OPN蛋白表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组GLP-1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Exendin-4干预后GLP-1蛋白表达增加,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GLP-1受体激活可能是通过激活 GLP受体,抑制TGF-β1、OPN的表达,从而在抗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东;廖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95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静注丹红注射液(20 ml/d),检测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Urea)、肌酐(Cr)、餐后2 h 血糖(2 hPG)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4%)。治疗前后两组DN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后FPG、2 hPG、UAER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显著降低了FPG、2 hPG、HbA1C、TC、TG、LDL-C、Urea与 UAER水平,提高了HDL-C水平;且治疗组治疗后的HbA1c、TC、TG、LDL-C、Urea与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DN患者具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可降低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肾功能。

    作者:李明霞;赵轶峰;于珮;王俊芳;任卫东;苏胜偶;董运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SIg) A水平以及排尿有关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4+/CD8+升高(P<0.05),尿 SIgA 水平降低(P<0.05),大尿流率(Qmax)以及平均尿流速率(Qave)升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膀胱残余尿量(PVR)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CD3+、CD4+、CD4+/CD8+以及尿SIg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 Qmax以及Qave较高(P<0.05),QOL以及PVR较低(P<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0.01),不良反应率无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对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有明确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谢家恩;赵军;李建涛;李永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云南省曲靖市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

    目的:了解曲靖市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曲靖市独居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独居老人社会支持在不同性别、年龄、有无宗教信仰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越高,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P<0.05)。社会支持随月经济收入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有照料人员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无照料人员(P<0.01),在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2个维度上同样具有极显著差异( P<0.01)。结论曲靖市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总体偏低,健全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提高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促进独居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陈习琼;林登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做Kegel运动锻炼盆底肌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尿失禁量、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息状态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8.26±0.15)低于对照组(15.26±3.19),(P<0.05);两组患者的大收缩力、协调能力都有所上升,观察组〔(88.29±6.13)、(6.15±1.03)〕高于对照组〔(65.29±5.18)、(4.13±0.57)〕(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率(39.48±5.16)明显高于对照组(33.26±5.16),(P<0.05);观察组 PFIQ-7评分(0.56±0.02)低于对照组(1.03±0.03)(P<0.01);治疗2、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失禁量都有所下降,观察组〔(1.85±0.03)、(1.43±0.02)〕低于对照组〔(2.06±0.05)、(1.59±0.01)〕(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1)。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经皮椎体成形联合Quadrant下髓核摘除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OVCF)方面已达到共识,但部分OVCF患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少有报道。本文分析经皮椎体成形联合Quadrant下髓核摘除治疗OVCF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疗效。

    作者:刘春磊;胡懿郃;王贵清;汤勇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活动分析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联合活动分析法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给予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疗法,联合组应用下肢康复训练结合活动分析法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8 w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 FMA)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Berg平衡量表评测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美国GAITRite USB 步态分析系统计算机软件计算步速、步长、步宽、步频,评估每天活动时实际步行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和步态参数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8 w后,两组FMA评分、Berg评分和步态参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联合组Berg评分、FMA评分和步态参数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利用活动分析法联合机器人训练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对改善其平衡和步行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曹守明;闫昕;赵雅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DH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 AD),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为特点的进行性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DHA属于ω-3不饱和脂肪酸,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LCPUFA)中重要的成员。脑组织中DHA可以改善脑的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D,本文对DHA对AD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白丽萍;白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WB-DWI)在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骨转移瘤(骨转移瘤组)和骨感染(骨感染组)患者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WB-DWI扫描结果。结果骨感染组患者ADC值为(1.43±0.24)×10-3mm2/s,明显高于骨转移瘤组(0.95±0.18)×10-3mm2/s;CNR值为(13.38±3.94),低于骨转移瘤组(26.97±4.76)(P<0.05)。 ADC阈值≤1.20×10-3mm2/s时诊断骨感染的阳性率为4.00%,ADC阈值>1.20×10-3mm2/s、>1.25×10-3mm2/s、>1.30×10-3mm2/s、>1.35×10-3mm2/s、>1.40×10-3mm2/s时诊断骨感染的阳性率为96.00%、90.00%、80.00%、70.00%、56.00%;ADC阈值≤1.00×10-3mm2/s、≤1.10×10-3mm2/s、≤1.15×10-3mm2/s、≤1.20×10-3mm2/s时诊断骨转移瘤的阳性率为76.00%、84.00%、94.00%、98.00%,ADC阈值>1.20×10-3mm2/s时诊断骨转移瘤的阳性率为2.00%;在各个不同ADC阈值时诊断骨感染和骨转移瘤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DWI用于老年骨转移瘤与骨感染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根据ADC值对骨转移瘤与骨感染进行鉴别。

    作者:史云菊;李肖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