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开婷;孙耕耘
目的 调查急性加重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及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评价工具——NRS200对362例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入选患者按营养状况分成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分别观察两组间的体重指数( BMI)、血清白蛋白、肺功能、血气分析、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抗感染治疗时间、合并呼吸衰竭例数、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达65.19%.营养风险组患者的BMI、肺功能、血清白蛋白、血气分析、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抗感染治疗时间、合并呼吸衰竭例数、住院时间与非营养不足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急性加重入院慢阻肺疾病患者常常存在有营养风险状况,尤其是营养缺乏的高危人群,患者存在营养缺乏程度明显,肺功能越差,越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呼吸衰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况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相关.
作者:赵京梅;王永红;李国翔;肖宁;王海静;贾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对氧氟沙星、卡那霉素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 -2016年盐都区264株痰培养阳性结核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利福平(RFP)、异烟肼(INH)、氧氟沙星(Ofx)及卡那霉素(Km)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析耐药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研究后纳入的264例患者中,初治199例,复治65例,结核分枝杆菌对 Ofx的耐药率(9.47%,25/264)高于对 Km的耐药率(3.03%,8/264)(χ2=9.341,P=0.002).在仅耐1种药病例中,耐Km率(7.41%)低于耐Ofx率(37.04%) (χ2=6.857,P=0.008).耐多药病例中,耐 Ofx 率(45.45%)高于耐 Km 率(13.60%)(χ2=5.349,P =0.020).耐药病例中,耐Km率(14.81%)低于耐Ofx率(46.30%)(χ2=12.610,P<0.001).男性患者对Ofx的耐药率(11.94%,24/201)高于女性患者(1.59%,1/63)(χ2=5.997,P=0.014).结论 盐都区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对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对Ofx的耐药,给我区结核病尤其是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临床上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鹏鹏;朱凤刚;张宏兰;何飞;朱顺芹;徐伟;杨长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气管镜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ITBA)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加深对该病的气管镜下表现的了解.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经气管镜直视检查疑是气道曲霉菌病共24例,对后明确诊断的13例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气管镜下特征、检查结果及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气管镜检查疑是气道曲霉菌病病例24例,后明确诊断ITBA共13例,诊断率54.2%(13/24);13例ITBA均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恶性肿瘤,共10例(10/13,76.92%)(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7例,肺癌3例),2型糖尿病1例,系统性血管炎1例,肺结核1年后1例.感染的常见诱因为化疗8例,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6例、粒缺5例、长期用大量抗生素3例,放疗3例,单侧肺全切术后2例,HCST2例,低白蛋白血症7例,中度贫血5例,中央静脉置管3例;1例有明确的霉菌吸入史;②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1例(84.6%),咳嗽咳痰8例(61.5%),咯血4例(30.8%);胸闷气急4例(30.8%);胸痛3例;③ 患者影像学表现多为沿着气道分布多发小叶中心型结节影及管腔内气道阻塞、肺不张征象;④ BALF培养曲霉菌阳性6例,阳性率25%(6/24),诊断率46.15%(6/13);痰培养曲霉菌阳性4例,阳性率16.67%(4/24),诊断率30.77%,BALF及痰诊断一致率为50%(3/6);经镜下活检明确2例,诊断率(2/13,15.4 %);病原菌以烟曲霉为主;⑤ 分别予抗真菌治疗结合适度的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患者有效率92.3%.结论 ITBA主要发生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亦可侵犯轻度免疫功能低下及健康宿主.纤维支气管镜可以获取标本明确诊断,清理呼吸道,迅速解除气道阻塞,联合BAL、镜下活检、1,3,β-D葡聚糖试验、GM试验、痰培养、肺活检等,可提高诊断率及鉴别率等,对于早期诊断,早期抗真菌治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陈林桂;黄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早期发现IPA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出院诊断80例IPA患者(包括确诊20例)作为感染组,按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同病区并有发热和/或伴呼吸道症状的非IPA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CT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基础疾病,应用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IPA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均可出现发热、咳嗽和肺湿啰音等症状和体征,IPA患者胸部CT可有曲霉球、空洞、新月征和晕轮征等相对特异性表现,且易合并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广谱抗生素应用、长期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低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应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多次住院、粒细胞缺乏是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多次住院、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粒细胞缺乏是I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接受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多次住院、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粒细胞缺乏患者是I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金文芳;桂淑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I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117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对PIGF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 117例患者中,按照PIGF表达结果分为PIFG阳性组51名,PIFG阴性组66名,PIFG阴性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治疗效果优于PIFG阳性组,PIFG阴性组患者的微血管密度值低于PIFG阳性组患者,PIFG阳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总生存时间均低于PIFG阴性组患者(P<0.05),年龄,TNM分期,淋巴转移,手术切除和PIGF表达是否阳性均为非小细胞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胎盘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胎盘生长因子表达阳性也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以作为精准医疗的一个新靶点进行开发.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支气管镜技术在侵袭性肺真菌病(IPF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住院诊断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210例.对210例侵袭性肺真菌病病例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210例,其中确诊患者30例(14.3%),临床诊断患者79例(37.6%),拟诊患者101例(48.1%);男139例,女71例,平均年龄64岁.210例中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9例,未行支气管镜患者101例,在支气管镜组确诊患者占20.2%(22/109),非支气管镜组确诊患者占14.3%(8/101).两组的确诊率比较,支气管镜组确诊率高于非支气管镜组(P<0.05).210例患者中痰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以下简称痰检)阳性率29.8%(59/19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阳性率7.9%(8/101);G试验阳性率13.3%(22/166);支气管黏膜活检(EBB)阳性率22.1%(15/68);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CNB)阳性率47.4%(9/19).同时行痰检 +G 试验阳性率41.1%(65/158);同时行痰检+G试验+BALF+EBB检查阳性率57.1%(28/49).痰检+G+BALF+EBB组的阳性率高于痰检+G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检+G+BALF+EBB组的阳性率与PCN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IPFD患者确诊率的提高,联合应用包括支气管镜在内的多种检查手段有助于IPFD患者获得微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作者:宋杰;徐莉莉;王晓娟;伍燕兵;童朝晖;王臻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EAF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03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EAF2蛋白表达,所有患者随访截至2017年3月31日,随访中出现7例失访,随访率93.2%,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对患者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织中 EAF2蛋白阳性表达率39.8% (41/103),癌旁组织中EAF2蛋白阳性表达率76.7%(7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24,P=0.000);NSCLC组织中EAF2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AF2蛋白阳性表达组和EAF2蛋白阴性表达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20.5个月和7.50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6,P=0.038),EAF2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45.01个月,EAF2蛋白阴性表达组为32.47个月,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5,P=0.018).结论 EAF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有关,可能参与了NSCLC发生及进展过程.
作者:刘玉玲;黄宝和;杨春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4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研究组中存活和死亡患儿的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例患儿中,存活30例,死亡10例,存活率、病死率分别为75.0%、25.0%,其中死亡患儿的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患儿(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具有较高的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工作.
作者:李雅玲;何勤;黎惟广;蒋红斌;刘滢;甘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信作者:王晓燕,Email:2625885180@qq.com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临床多见,常见于卵巢,占80% [1],其次为子宫直肠窝,临床症状以月经量过多、痛经为主,异位的部位疼痛出血等症状与患者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Pulmonary Endometriosis,PEM)少见,本文收集5例以不同程度咳血、胸痛为主要症状,经临床激素治疗好转的病例,结合影像学征象,回顾性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大伟;王晓燕;万钰磊;柏刚;谢超;何晓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76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74% vs 78.95%,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发热、紫绀、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ICU留住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SP-A和SP-D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的降幅为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具有的较高临床疗效,并可以有效调节患儿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
作者:郑雪莹;张余转;游海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siRNA特异性降低肺癌细胞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量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siRNA-MIF或siRNA-NC转入肺癌细胞中,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siRNA-NC组、siRNA-MIF组,噻唑蓝(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F、p65、磷酸化p65(p-p65)、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iRNA-MIF组细胞中MIF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iRNA-MIF组细胞的增殖显著下降(P<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siRNA-MIF组细胞中p65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p-p65(P<0.05)、cyclinD1(P<0.05)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下调MIF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下游靶基因的表达.
作者:周勇;陈佳佳;蒋亚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常规资料、血细胞分析、动脉血气分析、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以入院时血嗜酸性粒细胞2%为分组值,将患者分为阳性组(血嗜酸性粒细胞≥2%) 16例和阴性组(血嗜酸性粒细胞<2%)34例,比较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住院疗程、治疗5天后的动脉血气和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阳性组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及住院疗程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且治疗5天后动脉血气相关指标(PaO2、PaCO2) 的改善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嗜酸性粒细胞较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用量少,住院疗程短,动脉血气改善快,临床疗效好.提示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有指导作用.
作者:曹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作用.方法 于2011年1月-2014年2月,选取7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传统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观察组35例采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和术后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随访3年,两组1年和3年存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NSCLC切实可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既可充分发挥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又可达到与传统手术治疗相当的远期效果.
作者:张舸;张哲峰;赵晓龙;杜海荣;马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小儿重症肺炎93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组,A组采用基础治疗+大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1g/kg.d),B组采用基础治疗+小剂量人免疫丙种球蛋白(400mg/kg.d),C组采用基础治疗+等量安慰剂,比较三组患者总体治疗疗效;对比三组患者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观察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 B 组(80.65%)、C组(7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促、咳嗽、啰音消失时间,体温稳定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IgG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1441108 均明显高于B、C组,明显高于治疗前,1441108 明显低于B、C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人丙种免疫球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免疫力,可有效缓解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症状,缩短治疗周期.
作者:阿衣吐拉·阿不热衣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沙利度胺在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实验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观察2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 实验组客观有效率为71.4%,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2.9%,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82.1%,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2和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乏力、嗜睡等,其中骨髓抑制和乏力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放疗较单独应用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显示出更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刘建刚;施朕善;徐珊珊;荣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180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患者及10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炎、肺癌及矽肺患者)的支气管灌洗液(BALF),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ALF中的TB-DNA,同时进行BALF结核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法检查结核杆菌,比较不同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率.结果 肺结核组中BALF中TB-DNA阳性检出率为62.77%,显著高于BALF抗酸染色法的阳性检出率33.89%(P<0.05),与BALF结核杆菌培养法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TB-DNA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结论 荧光PCR定量检测TB-DNA能提高结核杆菌的检出率,可作为诊断及判断疗效的方法.
作者:李苏梅;包紫薇;唐佩军;王霞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急性肺动脉栓塞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首选辅助检查方法[2],但X线及碘对比剂对人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危害,且剂量增加危险性增大.因此,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PA检查采用低管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的可行性.
作者:庞燕;司成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脓胸变化特点,为CT分期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 CT特点将2014.11 -2016.11我院收治的83例经手术治疗的结核性脓胸分为初期组(27例)、进展期组(23例)、稳定期组(33例),对各组病程、术前抗结核时间、ESR、CRP、病理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初期特点为:病程及抗结核时间短,ESR、CRP等炎性指标高,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病理以纤维素及纤维素坏死改变为主,胸腔镜病灶廓清术手术100%治愈.进展期特点为:病程及抗结核时间较初期显著延长(P<0.05),ESR有所下降,但CRP下降更明显(P<0.001),病理有干酪样坏死、肉芽肿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性等多种改变并存,纤维板剥脱术手术治愈率26.1%.稳定期特点为:病程及抗结核时间长,ESR、CRP指标进一步下降,除新发少量钙化外(15.2%),其它病理类型与进展期相同,但稳定期干酪样坏死(39.4%)比例显著低于进展期(82.6%,P=0.003),而玻璃样变及坏死(84.8%)明显高于进展期(30.4%,P<0.001),纤维板剥脱术治愈率84.8%,显著高于进展期(P<0.001).结论 结核性脓胸CT分期的依据较充分,可为临床手术方式及时机的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刘小玉;盛健;蒋钰辉;戴希勇;雷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肺泡B淋巴细胞微粒(BLMPs)在慢阻肺发生、发展中的含量变化,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影响该微粒水平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符合条件的87例慢阻肺患者及20例志愿者进行实验,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淋巴细胞微粒数量,并分析其含量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以及能够影响 B淋巴细胞微粒含量的因素.结果 志愿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LMPs数目为(238.5 ± 10.6)个/100μL,急性进展组为(45.3 ± 5.3)个/100μL,稳定期组为(113.4 ± 9.7)个/100μL.急性进展组及稳定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LMPs数目较志愿组少;稳定期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LMPs数目较急性进展组多.年龄≥65岁组患者 BLMPs 数目为(76.9 ± 5.4)个/100μL, <65岁组患者BLMPs数目为(115.9 ± 6.7)个/100μL,年龄越大数目越少.体表面积≥1.7 m2组患者BLMPs数目为(115.1 ± 5.3)个/100μL,体表面积<1.7 m2组患者BLMPs数目为(78.9 ± 6.1)个/100μL,体表面积越小数目越少.经分析,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吸烟组患者BLMPs数目为(85.9 ± 5.6)个/100μL,不吸烟组患者BLMPs数目为(84.9 ± 6.8)个/100μL.经分析,不具统计学意义(t=0.7,P>0.05).结论 B淋巴细胞微粒数量变化与慢阻肺疾病进展存在关联,疾病急性发作期其含量降低,至稳定期后其水平又会有所回升.年龄及体表面积可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年龄增加及体表面积下降均可造成其含量的降低,故可推测年龄增加及肥胖对慢阻肺产生促进作用.吸烟未对B淋巴细胞微粒数量产生影响.
作者:杨再兴;熊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信作者:史宏灿,E-mail:shihongcan@hotmail. com气管腺样囊性癌( 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是一种罕见病,其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很容易错过早期诊断,而导致治疗的延误.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范懿魏;任卫东;史宏灿;单一波;石维平;陆世春;金卫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