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索拉菲尼联合紫杉醇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

孙炜;宋祥和;卞勇华;俞敏;李玉华

关键词:索拉菲尼, 紫杉醇, CyclinD1, 肝癌
摘要: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单药、紫杉醇(PTX)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周期素依赖性蛋白cyclin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SOR和不同浓度的PTX,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SOR、PTX单药及联用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D1表达。结果 SOR、PTX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可使 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联合组与对应的单药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作用48 h后,给药组 cyclinD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药联用cyclinD1表达更显著,与单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SOR 和 PTX 联用可协同下调 HepG2细胞中 cyclinD1表达,增强了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效应。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与机制

    手术创伤可引起除原发病外机体一系列的内分泌与代谢变化,这与器官低血液灌流、麻醉等因素有关,心血管系统是手术性创伤易累及的部位之一,尤其心脏的功能出现异常后更促进了手术对机体的打击〔1〕。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是手术致心脏功能异常的重要表现,尤其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会造成低排出量综合征,加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性损伤。围术期心律失常既可发生于术中和术后,也可发生于术前,但发生于各个阶段的病因机制等侧重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术前心律失常多与患者的原有病痛及心理性应激有关;术中出现与麻醉操作、麻醉药物、手术创伤、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血温、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相关;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术后管理、术后疼痛、感染、发热等相关〔2〕。本文综述与围术期心律失常有关的原因及相关机制。

    作者:王春光;赵小祺;要彤;焦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乳腺癌化疗的老年患者60例,共68个肿块,在化疗前1w内及化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变化。结果部分缓解患者经过化疗后,肿块大小明显小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超声测量乳腺癌残余病灶大直径为(25.21±9.31)cm,术后病理残余病灶大直径为(26.01±11.09)cm,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系。有效(PR)组患者化疗后血流分级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疗后两组RI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PR组化疗后血流阻力指数( RI)值减低、肿块减少。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测量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肿块大小的变化,对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刘晓宇;叶俊;石成明;逯艳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尿酸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影响及可能机制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的作用和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分别用不同尿酸浓度〔蒸馏水(对照组)、119、238、476、952μmol/L〕(n=6)干预体外培养的HUVECS 24 h,观察其形态、增殖、培养液中PAI-1蛋白的影响。观察476μmol/L尿酸干预培养时,不同时间(1、3、6、12、24 h)对HUVECs培养液PAI-1蛋白及不同时间(15、30、60、120 mi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用ERK1/2通路阻滞剂(PD98059,20μmol/L)阻断尿酸诱导HUVECS 分泌 PAI-1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浓度476、952μmol/L尿酸使细胞增殖减少,培养液中PAI-1蛋白增加(P<0.05)。浓度为476μmol/L尿酸作用HUVECs不同时间(1、3、6、12、24 h)对PAI-1蛋白的影响呈时间依赖性。不同时间(15、30、60、120 min)促ERK1/2磷酸化水平升高,与0 min组比较(P<0.05)。预先给予PD98059(20μmol/L)作用后,尿酸476μmol/L+PD98059(20μmol/L)能阻断PAI-1蛋白生成(P<0.05)。结论尿酸抑制HUVECs增生,增加PAI-1蛋白表达,同时增加ERK1/2磷酸化水平,ERK1/2通路阻滞剂PD98059部分抑制尿酸诱导HUVECS分泌PAI-1蛋白,尿酸通过 ERK1/2信号通路诱导HUVECS分泌PAI-1蛋白。

    作者:王云开;周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氧化碳气腹时间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凝血-纤溶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 CO2)气腹时间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凝血-纤溶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因胆石症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42例。术后根据患者气腹持续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气腹时间≤60 min组20例,气腹时间>60 min组2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完毕、术后第1、2、3天的各项凝血-纤溶和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显示,术后第3天,>60 min组患者抗凝血酶(AT)-Ⅲ水平明显低于≤60 min组(P<0.05);>60min组患者凝血酶原片段1和2(F1+2)水平明显高于≤60 min组(P<0.05);>60 min组患者术后第2、3天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60 min组(P<0.05)。纤溶-抗纤溶指标:>60 min组患者术后第2、3天的凝血酶充激活因子的抑制因子(PAI)-1水平明显高于≤60 min组(P<0.05)。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指标:>60 min组患者术后第2、3天的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水平明显高于≤60 min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激活和血管内膜损伤;伴随着患者气腹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的风险提升。

    作者:郝青;王晶;李卫军;吴海燕;郭建华;董玉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 ADP)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12例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60例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对照组)的血清APP、血清骨钙素( 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25羟基维他命 D(25-OH-V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检查部位 BMD 均有显著差异(均 P<0.05)。实验组血清ADP、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CP-5b和25-OH-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ADP与BGP、BAP呈显著正相关(r=0.658,0.573,均P<0.01),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476,-0.391,P<0.01,P<0.05)。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的血清ADP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327,-0.425,均P<0.05)。结论血清ADP水平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反映骨代谢状态的新型预测因子。

    作者:王景;蒋欣峰;李小梅;洪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跌跤致并发症死亡率

    流行病学资料〔1〕显示:超过60岁的家住老年人,每年至少发生1次跌跤者为总人口的1/3;而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由跌跤引起并发症所致的死亡占2/3;80岁以上的老年人跌跤发生率高达50%~80%;在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人中,每年平均有55%以上者发生跌跤,跌跤所导致的骨折部位主要是股骨颈、股骨粗隆间、肱骨外颈、桡骨远端。另有5%的老年人跌跤除骨折外还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关节脱位等。跌跤导致下肢骨折的老年人约7%死于医院内,33%在1年内死亡,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本文拟研究预防老年人跌跤的策略。

    作者:万晓玮;曹艳玲;刘淑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HSD17 B10、ALDH9 A1、ALDH2、PRDX4在脑膜瘤蛋白质组学中的上调表达

    目的:探讨人脑膜瘤的发病机制。方法以人脑膜瘤组织和配对瘤旁正常蛛网膜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脑膜瘤相关蛋白质。应用GO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鉴定出4个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的上调表达蛋白。结论该研究揭示了脑膜瘤蛋白质组中的4个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的上调表达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脑膜瘤的发生和发展分子机制提供了初步数据。

    作者:崔广强;矫爱红;刘爱娜;陈剑;邹鹏;刘杰;陈鸿光;张洪涛;张在强;吴鑫;汤国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直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 POI)的临床危险因素,旨在提高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肛肠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645例患者分别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POI发生率为8.99%(58/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肿瘤TNM分期、肿瘤分级、既往手术史、术前合并 POI、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镇痛药物的应用均与 POI发生关系密切(P<0.05)。经 Logistic多因素显示,N2分期(OR:5.66;95%CI:1.589~8.123)、结直肠肿瘤切除史(OR:4.223;95%CI:1.269~6.425)、左半结肠切除术(OR:4.112;95%CI:1.326~6.986)、右半结肠切除术(OR:3.896;95%CI:1.245~6.112)、ASA分级(OR:3.745;95%CI:1.231~5.210)、阿片类药物的应用(OR:4.986;95%CI:1.232~7.025)是 PO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腹腔镜手术(OR:3.652;95%CI:1.023~6.002)是POI的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后 POI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对于 ASAⅢ~Ⅳ级患者选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可降低POI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作者:乔文辉;杨磊;李斌;柴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以甲钴胺为对照,对临床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CPZD)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指标等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V1P等数据库,收集相关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鉴定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999例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显效分析中,合并的 OR 值为3.82( P<0.00001),有效分析中,合并的 OR 值为5.49( P<0.00001);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5.05(P<0.000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2.98(P<0.00001),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3.8(P=0.02),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 WMD=3.96(P=0.12)。结论与单独使用甲钴胺相比,采用CPZD联合甲钴胺的方法治疗DPN更加有效,联合用药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作者:苏晓娟;吴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BAVM)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BAVM患者38例,分为单纯手术、栓塞治疗+手术治疗组,对照组21例,为脑外伤行内减压手术的患者。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观察患者病灶脑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38例 BAVM 患者治疗后造影,畸形血管团体积完全消失13例(34.21%),病灶体积缩小80%~90%15例(39.47%),体积缩小70%~80%8例(21.05%),体积缩小60%~70%2例(5.26%)。闭塞AVM合并动脉瘤3例(7.89%)。随访期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4例(63.15%),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8例(21.05%),病情恶化有4例(10.53%)。经过介入栓塞治疗,与对照组和常规手术治疗相比,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手术治疗也能减少各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与细胞因子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尤其是与 VEGF、IL-6和TNF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1、MMP的相关性较低。结论栓塞后行介入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 BAVM 的致病过程,减少 VEGF以及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其临床变化与VEGF、IL-6和TNF的表达呈现明显相关性。

    作者:黄戈;冯正健;李小辉;易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河源市老年常住居民膝骨关节病现状

    目的:调查分析河源市老年常住居民膝骨关节病现状。方法河源市老年常住居民1668例,通过问卷调查、临床症状以及膝关节X线检查确诊膝骨关节病患者632例,分析患病率与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指数( BMI)之间的关系。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6例。对照组通过手法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铍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膝骨关节病患病率为37.9%。其中,女性的患病率〔68.8%(435/632)〕显著高于男性〔31.2%(197/632)〕(P<0.01)。年龄>75岁的人群膝骨关节病患病率(50.2%)明显高于68~75岁(31.8%)与60~68岁(18.0%)(P<0.05)。 BMI>30 kg/m2的患病率显著高于25~30 kg/m2与0~25 kg/m2两个水平,分别占53.0%(335/632)、31.5%(199/632)、15.5%(98/63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5%)(P<0.01)。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病患病与性别、年龄、BMI存在密切的联系。手法联合铍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毅锋;肖建春;赖春晖;刘胜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二氮嗪预处理对Aβ1~42作用神经元NR2 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预处理对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NR2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组、二氮嗪预处理1h后Aβ1~42干预组(Aβ1~42+diazoxide)、单纯二氮嗪预处理组,并采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时间点(24 h、72 h)细胞 NR2B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β1~42(2μmol/L)作用神经元24 h 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 Aβ1~42干预组和 Aβ1~42+diazoxide 组的 NR2B 亚基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Aβ1~42作用神经元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纯Aβ1~42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单纯Aβ1~42干预组相比,Aβ1~42+diazoxide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72 h,能够显著增加神经细胞NR2B亚基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二氮嗪能拮抗Aβ1~42所引起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升高,提示二氮嗪可能通过NMDA受体通路影响Aβ1~42的细胞毒性作用。

    作者:夏春凤;李艳菊;朱瑾;杜怡峰;马国诏;张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

    急性放射性肺炎多出现在胸部接受放疗的患者〔1〕。而针对食管癌的放射治疗目前多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明显降低。但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即使采用3DCRT技术,急性放射性肺炎仍是治疗过程影响放疗执行与肿瘤治疗疗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3DCRT致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作者:马晓洁;胡劲;谭榜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芦荟凝胶促进糖尿病创面溃疡愈合的机制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促进糖尿病创面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3组,A组为正常组,B组和C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建立全皮伤口模型,B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创面,C组给予芦荟凝胶干预,4次/d,通过胶原纤维-Masson三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伤口形成后3、7、14 d皮肤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大鼠皮肤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s)-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大鼠伤口愈合明显迟缓。芦荟凝胶干预可加速糖尿病大鼠大鼠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中,B组MMP-9 mRNA水平持续高于A组(P<0.01),而 TIMP-1 mRNA水平持续低高于A组(P<0.01);给予芦荟凝胶干预的C 组 MMP-9 mRNA和TIMP-1 mRNA水平仅在伤口形成第3天与A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时间点均与A组相近。芦荟凝胶干预可降低大鼠伤口组织MMP-9 mR-NA /TIMP-1 mRNA比值。结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减慢,芦荟凝胶干预可加速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芦荟凝胶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MMP-9/和TIMP-l水平实现的。

    作者:张扬;朱平;徐刚;赖美铮;熊晓清;郭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β细胞“量”与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质”与“量”在机体内各种激素和信号通路的调控下,发生着微妙且精细的变化,共同影响着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当胰岛β细胞“质”和“量”中的一个或者二者同时出现了问题,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糖尿病( DM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DM(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胰岛β细胞在T2DM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是因为当β细胞仍有足够的代偿能力时,单纯的胰岛素抵抗( IR)并不能导致DM的发生。在T2DM发病过程中,当机体出现胰岛素外周作用缺陷时,胰腺首先会通过提高β细胞分泌功能或β细胞量,来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以纠正由IR所造成的血糖水平改变。当胰岛β细胞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增加的胰岛素不能代偿IR时,机体才表现出葡萄糖耐量损伤,并终发展为DM。因此,胰岛β细胞除了具有其“质”的三要素(细胞结构、真胰岛素和胰岛素调节型分泌)外,维持一定的“量”也是保证胰岛β细胞代偿能力的必要条件。

    作者:鲁碧楠;庞宗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性高血压,降压尤为困难。随着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肾脏损伤的程度逐渐增加。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及时干预降低尿微量蛋白含量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1,2〕。本研究探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作者:黄伟军;冯炎锋;吕伟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体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组织XB130蛋白表达

    目的:分析XB130蛋白在人体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组织芯片技术检测 XB130蛋白在人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XB130蛋白在15种正常人组织中,即胃黏膜、肾皮质组织、甲状腺组织中高表达,在肺泡上皮、子宫内膜中未见XB130蛋白阳性表达,其余组织均为中-低表达。常见18种肿瘤组织及生殖系统肿瘤中,除子宫颈鳞状细胞癌XB130为阴性,其余肿瘤胰腺导管腺癌、前列腺腺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乳腺导管原位癌、卵巢间变型无性细胞瘤等肿瘤细胞XB130蛋白高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胃腺癌、结肠腺癌、直肠腺癌、肝细胞性肝癌、肾透明细胞型肾癌、肺鳞状上皮癌、肺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卵巢囊腺癌等低表达。结论 XB130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首次报道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表明XB130可能在促进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廖梦颖;陈斌;刘坚;张为民;丁彦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脱氧核苷酸钠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评价脱氧核苷酸钠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该院胃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手术结束后都通过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并接受常规处理。对照组:在手术前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观察组:在手术前应用脱氧核苷酸钠静脉滴注。结果术后2、5 d,观察组患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SIR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5、10 d观察组患者KPS评分、CD3+、CD4+、IgG、IgA及IgM水平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腹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胃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应用脱氧核苷酸钠,能够显著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术后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曾杰;陈宁波;胡卫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索拉菲尼联合紫杉醇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yclinD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索拉菲尼(SOR)单药、紫杉醇(PTX)单药以及两药联合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周期素依赖性蛋白cyclin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SOR和不同浓度的PTX,分别组成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另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SOR、PTX单药及联用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D1表达。结果 SOR、PTX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可使 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联合组与对应的单药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作用48 h后,给药组 cyclinD1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药联用cyclinD1表达更显著,与单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SOR 和 PTX 联用可协同下调 HepG2细胞中 cyclinD1表达,增强了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效应。

    作者:孙炜;宋祥和;卞勇华;俞敏;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上海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应对及其思考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其老龄化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点。

    作者:王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