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as途径调控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联合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

王志学;张晓侠;雷燕;李艳;苏天亮

关键词:芬太尼, 5-氟尿嘧啶, 人乳头癌细胞株, 流式细胞技术, 凋亡, Western印迹, Fas, 半胱氨酸蛋白酶-8
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人乳头癌细胞株(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Fas途径的调控机制。方法作用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碘化丙啶( Annexin V-EGFP/PI)染色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 Western 印迹检测Fas、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8表达情况。结果1μmol/L 及10μmol/L 浓度的芬太尼单独应用均引起凋亡率增加, Fas、Caspase-8表达增强( P<0.05,P<0.01);5-FU单独应用后凋亡率亦明显增加,Fas、Caspase-8表达增强( P<0.01);三种浓度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均具有协同作用( P<0.01)。 Caspase-8与Fas表达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r=0.877,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芬太尼、5-FU及联合应用48 h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并显著上调Fas表达和Caspase-8活性,两药联合应用启动外源性凋亡途径具有协同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五虎追风散治疗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五虎追风散治疗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和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吡贝地尔缓释片和五虎追风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P<0.05);治疗后两组药物均可以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检查积分(P<0.01),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药物均可以降低患者每人平均每天出现异动症的时间( 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五虎追风散能减少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出现的时间,对治疗 PD中出现异动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轻、中度LID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炜;梁健芬;蒋凌飞;古联;吴林;胡跃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心肺转流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于术前3 d及手术当日给予 FDP,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再灌注后1 h(T2)、4 h(T3)、24 h(T4)及48 h(T5)测定动脉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 IL-8的变化。结果研究组 T2、T3、T4和 T5四个时点血浆 CK-MB、cTnI、TNF-α、IL-6和IL-8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3、T4和T5四个时点血浆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和电除颤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电除颤次数、多巴胺大用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动复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FDP能够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有显著保护作用。

    作者:李少辉;周如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 SWB )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 SWB 量表测量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SWB情况。结果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SWB平均(82.36±11.8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家庭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是影响SWB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干预家庭关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类型可能有助于提高冠脉搭桥术后住院患者SWB。

    作者:刘莉;王玉环;吴勇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治疗进展

    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动脉供血不足,静脉管壁受损以及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所致。 RVO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1〕,BRVO,常见的类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其患病率0.6~1.1%,其次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其患病率0.1%~0.4%〔2〕。黄斑水肿( ME)可出现在RVD的各个时期,是导致中心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正;李银花;丁亚丽;杨健;杨海燕;付金玲;隋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连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黄连素( BC)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同型半胱氨酸建立 AD 模型,术后给予 BC 治疗。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检测试剂盒检测CAT、GSH-Px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经黄连素治疗后,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显著改善(P<0.05)。经黄连素治疗后,AD模型大鼠的海马组织中CAT、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黄连素逆转AD模型大鼠凋亡通路相关蛋白水平(P<0.05)。结论黄连素能改善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自由基清除和抗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孙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人群的FVLeiden基因突变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人群凝血因子 V ( FV ) Leiden 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RFLP)对167例老年冠心病人群(其中28例蒙古族,29例回族和110例汉族)和69例汉族健康人群进行 FVLeiden 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该老年冠心病人群和健康人群个体均未检出FVLeiden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老年冠心病人群中,蒙古族、回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未见到FVLeiden基因突变,提示FVLeiden突变可能不是冠心病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静;翟丽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加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性髌骨粉碎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加张力带治疗老年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纵向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方式,采用髌骨内侧入路,显露髌骨骨折,直视下复位髌骨关节面,并保护髌骨背侧的软组织。对术后患者进行定期观察随访,评估骨折愈合、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确老年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内侧入路临床治愈效果。结果髌骨内侧入路与正中入路治疗老年性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对比,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康复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此外在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前者也优势显著(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髌骨内侧入路结合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理想,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

    作者:刘长城;邢文钊;张亚兴;潘振华;冯文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脑钠肽处于灰色区域的诊断

    老年心力衰竭( HF)多表现为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 HF-PEF)〔1〕,由于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通过病史及查体较难确诊。 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可快速、简便地反映心室壁张力,临床已被作为HF诊断常规指标。 HFPEF引起的呼吸困难主要与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但是HFPEF患者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NT-proBNP水平多处于NT-proBNP灰色区域,从而造成临床鉴别困难。本文旨在探讨NT-proBNP处于灰色区域的老年HFPEF的诊断技巧。

    作者:别自东;林晓静;王玉凤;耿传良;高巧燕;于海燕;陈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雌激素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雌激素生成代谢酶的影响。方法建立 SD 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3 w后,将其随机分为姜黄素高剂量组(n=9)、中剂量组(n=8)、低剂量组(n=9)、孕三烯酮组(n=9)、模型组(n=10)及假手术组(n=10)。给药3 w后,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异位组织雌二醇(E2);ELISA检测组织前列腺素E2(PGE2)、血清与腹腔液白介素-1β(IL-1β);免疫组化(SP法)测定组织芳香化酶P450(P450arom)、环氧化酶(COX)-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下调大鼠局部病灶雌激素生成代谢酶,改善体内高雌激素状态而治疗EMS。

    作者:张沁舒;方毅;陈蓉;王力;姜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SLC30 A8基因rs13266634多态性与甘肃汉族、回族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SLC30A8基因rs1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甘肃汉族、回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汉族和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 SLC30A8基因的基因型,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及临床指标的检测,分别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b)评估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 SLC30A8基因的基因型CC、CT和TT频率在汉族、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均<0.05);等位基因C、T频率在汉族、回族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亦有差异(P均<0.05)。汉族C等位基因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4倍(OR=1.54,95%CI 1.09~2.16);回族C等位基因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6倍(OR=1.56,95%CI 1.09~2.22)。结论 SLC30A8基因 rs13266634多态性与甘肃汉族、回族T2DM的发病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张淑兰;刘静;郭陆晋;郭茜;马晓琴;刘菊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白三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白三烯( LT)作为体内重要的炎性介质,已发现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动物和人体实验结果表明LT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增强炎性细胞黏附血管壁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加剧血管炎性反应等多方面作用〔1〕。

    作者:蔡辉;刘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磷酸化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磷酸化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何首乌饮干预预防组和治疗组两大部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下颌下腺磷酸化cyclinD1蛋白的表达,并观察何首乌饮对其影响。结果磷酸化cyclinD1阳性产物散在分布于细胞质内,呈黄色或棕黄色,在各组大鼠下颌下腺的腺泡细胞、颗粒曲管及导管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 P<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以正常组高,模型组低,各预防组中以预防中剂量组效果好。治疗各组间比较,以阴性对照组高,自然恢复组低,各治疗组中以治疗中剂量组( Tm)高。结论何首乌饮延缓下颌下腺细胞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提高磷酸化cyclinD1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葛志华;崔宙开;杨宁;李俊玫;王春艳;于海忠;杨佳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胆汁酸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胆碱酯酶(ChE)和胆汁酸(BA)的检测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价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93例老年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B、PAB、ChE、BA 等水平对比分析,以36例老年肝损害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肝硬化组ALB、PAB、ChE水平明显下降(P<0.01),BA水平明显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联合检测血清ALB、PAB、ChE 和 BA有助于老年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作者:臧晓珍;黄迪;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该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且行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者350例,术后随访患者6年,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350例中有46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发生率为13.1%,发生的时间为伤后8~72个月,平均(18.3±0.3)个月。根据年龄、骨折移位情况和骨折的复位情况分组,两组间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2,12.782,11.023;P=0.018,0.016,0.027);根据伤侧、性别、损伤机制、手术前时间间隔分组,两组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5.498,6.529,5.436,6.821;P=0.069,0.076,0.079,0.057)。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移位情况、骨折复位的质量是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因素(OR=2.069,3.435;P=0.023,0.019)。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骨折移位状况以及骨折复位的质量是股骨头坏死发生的相关性因素。

    作者:马慧勇;曹江龙;李旭晨;韩纯杰;秦秀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某区养老院老年人营养知识调查

    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1〕,其中饮食习惯和营养因素又与老年人多发病的发生和发展直接相关〔2〕。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其营养素的水平不同于成年人,养老院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健康问题〔3〕。而我国老年居民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4〕,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膳食模式向西方膳食结构转化,即粮谷类食物摄入量减少〔5,6〕,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及蔬菜水果摄入减少等〔7,8〕,进而使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Arnet等〔9〕指出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对改善老年人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都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作者:张春宏;熊祥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难治型心绞痛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 EECP)对难治型心绞痛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采集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接受标准EECP治疗的连续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压测量资料,根据基线血压分组,配对t比较单次 EECP前后,基线与后一次 EECP后血压平均变化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评估血压变化与EECP的相关性。结果单次EECP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3±14.5)mmHg(P<0.001),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平均每次EECP前后收缩压变化与EECP治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43,P<0.05);对于完成至少30个标准 EECP治疗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80~148(112.5±10.5)mmHg,平均下降(4.3±12.5)mmHg(P<0.01),对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显示,患者收缩压变化与 EECP治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543,P<0.05)。收缩压及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完成至少30个标准 EECP治疗的心绞痛患者,能明显减低患者的收缩压尤其是血压较高的患者,但舒张压和心率改善不明显。 EECP对心绞痛的患者血压的持续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段小嬿;张树锋;陈英;关浩增;庞柳英;王宁;韦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40例老年患者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分为成功组22例和失败组1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通气疗效、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入院时血红蛋白( Hb)、白蛋白( Alb)、通气时间、多器官衰竭( MOD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状况均显著改善,治疗前、后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成功组 CRP(t=3.631,P<0.01)水平均显著低于失败组;成功组入院时 Hb(t=2.728,P<0.01)、Alb(t=3.346,P<0.01)显著高于失败组,而通气时间(t=4.353,P<0.01)和MODS发生率(χ2=4.713,P=0.003)均低于失败组。结论机械通气对伴有呼衰的AECOPD的老年患者有显著疗效,而结局受患者机体的炎症、营养状况、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振贤;郑友峰;梁勇;许俊旭;吴挺实;王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浆脑钠肽和血清肌钙蛋白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 BNP)和肌钙蛋白Ⅰ( cTNI)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慢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功能分为Ⅰ级组(33例)、Ⅱ级组(30例)、Ⅲ级组(29例)和Ⅳ级组(28例),选取同期无心脏疾病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血样标本中的BNP、cTNI、肌酸磷酸激酶( 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样中的CK和CK-MB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Ⅳ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Ⅱ级组(P<0.05),Ⅱ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级组或对照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BNP水平(rs=0.718)和血清cTNI水平(rs=0.624)均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血浆BNP水平(OR=4.325)和血清cTNI水平(OR=3.158)均与CHF的发病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的上升是与CHF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两个指标的检测可用于对CHF的发病进行辅助诊断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评价,其敏感性高于CK和CK-MB等传统指标。

    作者:刘颖丽;张舒石;张舒岩;杨立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商理论--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新视角

    目前我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多集中于疾病的症状、体征、生活方式及用药依从性等的管理,较少涉及自我保健、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而新研究表明,作为保健理论的关注热点,健商的精髓是身心健康的理念,是在崭新的健康知识基础上建立的自我保健、良好生活方式和系统完整的保健方法〔1〕。这与现代医学提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本质即运用综合手段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给人以健康相一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2〕,高血压是可以防控的疾病,通过积极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将健商理论成果应用于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实践,探讨合理、可行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钟玉杰;吴悠;李洋;罗曼;黄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脾酪氨酸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影响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 Syk)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Syk、VEGF-C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yk、VEGF-C的表达与正常肺组织中及癌旁组织 Syk、VEGF-C 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P<0.05),分别为5.7%、95.7%、100%,57.1%、10.0%、7.1%,Syk与VEGF-C的表达呈现负相关(r=-1.000,P=0.000)。结论 Syk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下调 VEGF-C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作用。

    作者:赵云鹏;赵小刚;丛波;孙启峰;彭传亮;郭嘉仲;贠灿华;郝迎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