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徐旋里;周建英
目的:探讨地黄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密度、腰椎骨组织整合素β1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地黄小、中、大剂量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其余五组行卵巢切除术。术后1 w 分别灌胃给予17β-雌二醇和地黄小、中、大剂量,连续给药3个月。测定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ALP),尿钙( u-Ca)、磷、尿脱氧吡啶酚( D-Pyr)和肌酐( Cr)。之后处死动物,取出右侧股骨,测定骨密度;取出第2腰椎,测定骨钙( b-Ca)、磷( b-P)含量;取出第4腰椎,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腰椎骨整合素β1 mRNA 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 ALP、u-Ca、D-Pyr/Cr 显著增加,股骨密度、腰椎骨整合素β1 mRNA 表达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地黄中、大剂量组和雌二醇组均可使血清 ALP、u-Ca、D-Pyr/Cr 排出量降低,股骨密度、腰椎骨整合素β1 mRNA 表达均增加。结论地黄能抑制由于去卵巢雌激素缺乏引发的骨转换增强,提高骨密度,促进腰椎骨组织整合素β1 mRNA 表达,增强骨质量。
作者:李小林;武密山;朱紫薇;邓勇存;叶圆圆;赵素芝;任立中;王茹;白霞;韩红伟;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前,随着对前列腺癌的认识越发深入以及前列腺癌细胞抗原( PSA)筛查的广泛展开,我国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错过了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内分泌治疗是这一部分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在经过12~18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一部分患者逐渐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进入了前列腺癌的下一个阶段: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CRPC),并且多数患者伴有骨转移或远处脏器的转移。这些转移性的CRPC患者的预后差,预计生存期<19个月〔1〕。同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到目前为止,根据新的文献结果,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来治疗CRPC。本文回顾了相关药物临床研究结果,对CRPC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刘兆博;王春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CBI)、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 PAC)和疲劳量表(FS-14)对重庆市190名老年期痴呆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和疲劳得分分别为(51.18±8.90)分、(29.20±5.48)分、(7.95±2.72)分;照顾者疲劳与照顾负担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P<0.01)、与积极感受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照顾者沉重的照顾负担会加重疲劳,而增加积极感受可减轻疲劳。积极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减轻照顾者负担、增加积极感受可能会缓解照顾者的疲劳状况,进而提高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质量。
作者:杜晓;吴艳凤;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佐治急性脑梗死( AMI)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Fibulin-5和 P-selectin的影响。方法 AMI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BDNF、Fibulin-5和P-selectin的表达。结果治疗1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 w 后血清中 BDNF表达上升,Fibulin-5和 P-se-lectin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BDNF的升高值、Fibulin-5和P-selectin的下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AMI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上调血清中BDNF的表达,下调血清中Fibulin-5和P-selectin的表达,有效调节机体的内环境。
作者:王岩;张雪芳;王建东;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快速评价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功建立与否的方法。方法18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对照组(8只)。模型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 w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16 w后,用Vevo2100小动物超声机MS-550D探头观测ApoE-/-小鼠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检测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HE染色检测颈动脉及主动脉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较快明显增加,颈动脉小动物超声可见明显的斑块影,LDL-C及TC水平升高(P<0.05,P<0.01),小鼠内膜、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形成。结论小动物超声可简单快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否。
作者:陈燕芬;卢军;张敏州;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多发性骨髓瘤( MM)多仅累及骨髓,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MM临床上少见,容易被忽视。本文分析以胸腔积液为首发表现的MM患者的临床特点。
作者:张慧;徐旋里;周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初治及复治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符合条件的晚期肺腺癌患者96例,分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培美曲塞组)及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方案组(吉西他滨组)。培美曲塞组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奈达铂80 mg/m2,第2、3天;治疗前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补充叶酸及维生素 B12;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奈达铂80 mg/m2,第2、3天。每组方案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个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根据RE-CIST标准对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进展(PD)、疾病稳定(SD),以 CR+PR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RR),以CR+PR+SD为疾病控制率( DCR)。记录患者胃肠道反应程度、骨髓抑制情况,并适时给予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对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评估两组方案的毒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培美曲塞组42例,有效率为31.0%,疾病控制率为69.0%;吉西他滨组54例,有效率为26.0%,疾病控制率为68.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初治/复治、男性/女性、PS评分0~1/PS评分2的分层分析后,两组也均有较高的有效率,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培美曲塞组的Ⅲ和Ⅳ度毒副反应率低,并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患者肿瘤标志物均有所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较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更适用于晚期肺腺癌的治疗。
作者:李函阳;方鹤;南钰;鲍欣;于平;刘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国产CO2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参数治疗皮肤老化的疗效及受试者的满意度。方法招募9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50 mJ/8%覆盖率组、50 mJ/4%覆盖率组30 mJ/8%覆盖率组和30 mJ/4%覆盖率组每组参与人数24或25名。治疗前及治疗后医生与受试者分别进行皱纹、色素、光泽度、总体改善度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四组一次治疗3个月后都有改善,其中50 mJ/8%覆盖率组各种疗效均优于其他各组。50 mJ/8%覆盖率组受试者满意度高;四组人群大多数受试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满意,其中50 mJ/8%覆盖率组各种疗效均优于其他组,其次为50 mJ/4%覆盖率组、30 mJ/8%覆盖率组和30 mJ/4%覆盖率组。结论国产CO2点阵激光四种不同能量对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皮肤重塑均安全和有效。
作者:王岚;贾玉玺;王振;杨诗瑶;李香兰;徐雅琴;姜日花;朱明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 SCI)后神经元自噬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甲泼尼龙治疗)及电针组(电针大椎、命门穴治疗)4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打击装置(50 g/cm)复制大鼠 T10~11中度SCI模型。分别于SCI后6 h、1 d、7 d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各组SCI后神经元自噬的病理变化及轻链(LC)3Ⅱ、bcl-2/腺病毒E1B19000相互作用蛋白(BNIP)3的表达。结果①SCI后1 d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表达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和西药组SCI后脊髓组织中LC3Ⅱ、BNIP3的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0.01);西药组与电针组差异不显著( P>0.05)。②在透射电镜观察下,对照组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核膜完整,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分布及数目正常,未发现自噬小体,溶酶体数目也未见增多;模型组脊髓组织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溶酶体数量增多,细胞核形不规则,可发现自噬小体;西药组和电针组可见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肿胀,线粒体也略肿胀,核形规则,核内染色质欠均匀,溶酶体数目未见明显增多。结论电针可降低SCI大鼠脊髓组织中LC3Ⅱ和BNIP3的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减缓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害,其作用与甲泼尼龙相仿。
作者:杨波;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还脑益聪方颗粒剂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SD老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将学习记忆减退的50只老年大鼠结合体质量,分层随机方法分成为模型(老年认知障碍)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盐酸多奈哌齐片,0.49 mg/kg)组、还脑益聪颗粒剂小剂量(3.78 g 生药/kg)组、中剂量(7.56 g生药/kg)组、大剂量(18.90 g生药/kg)组,每组10只,学习记忆能力正常老年大鼠10只为老年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水,连续灌胃14 w。给药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组织CA1区早老蛋白-1( PS-1)、β淀粉样肽和 Tau蛋白激酶(TTBK1)的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老年大鼠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第四象限游泳路程显著缩短(P<0.01)。给药14 w后,还脑益聪方各剂量组第四象限游泳路程显著延长(P<0.01),还脑益聪方大剂量组第四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老年大鼠海马CA1区TTBK1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S-1表达水平增强,β淀粉样沉积增多。经治疗后,TTBK1、PS-1和β淀粉样肽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还脑益聪方可抑制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沉积,保护脑组织海马形态的完整性,从而改善老年认知障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晓宁;李浩;刘剑刚;刘美霞;刘龙涛;胡佳;魏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索shR-377联合细胞因子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HADMSCs)向神经干细胞( NSCs)定向分化。方法采用吸脂术获取健康青年人腹部大网膜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HADMSCs,行表型鉴定和细胞周期检测。 shR-377转染第三代HADMSCs,48 h后流式检测 nes-tin表达率,72 h后行RT-q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测定 nestin 和 musashi,并对转化后细胞增殖培养分析。结果流式结果显示 HADMSCs 表面标志CD45及CD117表达呈阴性,CD29及CD44呈阳性,诱导24 h后nestin表达率为(64.6±3.2%);RT-qPCR结果表明诱导72 h后神经干样细胞球 nes-tin、musashi表达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nestin染色阳性。神经干样细胞球增殖培养7 d可见多个克隆球。神经干样细胞球进一步分化培养,可见到很明显的细长突触,双极或多极神经元样形态。结论 shR-377联合细胞因子的诱导方法可以使 HADMSCs 定向分化为 NSCs,诱导时间约48 h。转化时间和转化率比传统方法有较大提高,为体外大量获得NSCs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淑华;刘秋玲;吴志婷;王云霞;温明华;葛郁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未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20例该院诊断为脑梗死但未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自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记录相关信息,筛选出影响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随访3个月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120例患者中有20例(16.7%)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转化。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患者心房颤动、脑白质病变、抗凝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入院收缩压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分均高于未出血组(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心房颤动,存在脑白质病变,进行抗凝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是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未出血组与出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既往心房颤动,存在脑白质病变,进行抗凝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是未溶栓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出血性转化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自行设计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31例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及67名健康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61.8%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其中入睡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高于健康老年人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年龄越高、有高血压、非休息时间卧床睡觉等3个因素为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有午睡习惯、洗热水澡的睡前习惯为影响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居家患者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胡荣;林建龙;黄丽;陈璐;高慧婷;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预测2020年中国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探析农村老年人体质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00年以来中国农村老年人体质监测系列数据,通过首位灰色GM(1,1)新陈代谢模型对农村老年人体质进行建模预测。结果预计未来10年,身体形态各指标及派生指标体质指数( BMI)、腰臀比呈增长趋势,体重与围度指标增幅较大;身体功能指标方面,安静脉搏呈下降趋势,血压呈缓慢升高趋势;身体素质指标中坐位体前屈、平衡能力将快速下降,握力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中国农村老年人身体形态与功能水平将有所提高,但超重与肥胖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且表现为向心性发展,60~64岁组女性尤其突出;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应采取措施遏制农村老年人体质健康不良发展趋势。
作者:涂春景;张三花;朱洪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2例,根据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45例和非心力衰竭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P<0.01)。两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血糖、收缩压、梗死前心绞痛、白细胞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B型钠尿肽(BNP)、β受体阻滞剂之间差异显著(P<0.05,P<0.01)。心力衰竭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病时间<3 h和3~5 h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心力衰竭组,发病时间6~12 h和>12 h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心力衰竭组(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患者年龄、高血压、血糖为心肌梗死急性介入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为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结论发病至手术时间长、年龄大、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的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梗死前心绞痛、术后TIMI血流较好的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低。
作者:吴强;陈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改变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 OS组)和腹腔镜微创术组( LS 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 d、7 d 和10 d 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242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S 组和 OS组患者血清中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在术前、术后1d、7d和10d均高于正常组健康人体内的含量,且在术前、术后1d、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LS 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 CEA,CA19-9和 CA242的含量分别为(11.73±1.17)ng/ml,(40.09±3.35)U/ml 和(42.77±5.65)U/ml,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2.12±0.89)ng/ml,(9.71±1.21)U/ml和(7.43±2.87)U/ml,其下降幅度高于OS组,术后10 d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LS组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阳性率分别为58.73%,55.56%和52.38%,术后10 d分别下降至9.53%,4.76%和6.3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LS 组的手术时间为(224.9±31.4)min,比 OS 组要长4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LS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111.3±34.6)ml,低于OS组的(209.4±41.77)min,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术后排气时间上,LS组要早于OS组,分别为(47.5±11.3)min和(63.9±12.7)mi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除肠管长度和切除淋巴数目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组和OS组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7%和15.16%,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微创术对机体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机体恢复能力快,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快速清除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亮;叶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复康合剂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模型组、造模+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博莱霉素(5 mg/kg),而对照组和单纯肺复康组气管灌注同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随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造模+肺复康组、单纯肺复康组肺复康合剂灌胃(12 ml/kg)28 d。给药28 d后麻醉处死,计算各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变化,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 HYP)、一氧化氮( NO)、肺动脉血浆NO2-/NO3-含量、丙二醛( MDA)水平,以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诱导型NO合酶( iNO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造模+肺复康组肺系数、肺干重/体重、HYP、NO、NO2-/NO3-、MDA、iNOS、CTGF、p-ER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肺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单纯肺复康组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P>0.05)。结论肺复康合剂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iNOS、CTGF表达及ERK信号通路,减少博莱霉素所致的应激损伤、病理变化、胶原合成,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
作者:赵敏;李炯;宋晓冬;吕长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年来,研究报道肿瘤患者发生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与手术治疗及放化疗相关,尽管目前随着外科手术条件的改进,手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其仍是肿瘤患者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1,2〕。据报道〔3,4〕,目前肝癌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约为4.2%~16.0%,然而其死亡率可高达40%以上。本研究旨在观察肝癌患者经化疗后发生的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作者:刘霞;何永红;刘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遵义地区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入院的94例老年T2 DM伴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等综合治疗,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状况。分为血压达标组及血压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予以分析。结果94例患者出院时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均低于入院时,血压达标患者比例高于入院时,降压药物使用数量低于入院时(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住院老年T2DM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因素有高血压病程、入院时SBP、入院时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及24 h 尿蛋白定量。高血压病程越长、入院时血压越高、HbA1c、TC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越高的老年T2DM患者其血压控制情况越不良。结论 T2DM患者入院时血压达标率较低,住院治疗明显改善血压水平;住院T2DM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高血压病程、入院时血压水平、HbA1c、TC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杨波;杨孟雪;李思成;李显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成像(MRI)波谱(1H-MRS)方法分析脑内胶质瘤组织与炎性病变间代谢物差别及对脑内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26例胶质瘤老年患者,20例炎性病变的1 H-MRS图像进行分析,得到 N-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胆碱复合物( Cho)峰值并计算 NAA/Cr、Cho/Cr、NAA/Cho 比值,比较各组数据。结果脑内肿瘤组织1 H-MRS 与炎性病变脑组织比较 NAA 降低( P<0.01),Cho升高(P<0.05)。结论1H-MRS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胶质瘤和炎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池琦;张国安;申国强;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