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学;胡燕;李其忠;何裕民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MI组和rhEPO治疗组。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RT-PCR方法检测梗死区及其周围心肌TNF-αmRNA表达变化。结果 MI组血清中TNF-α水平、梗死区及其周围心肌TNF-αmRNA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5);与MI组相比,rhEPO治疗组血清中TNF-α水平、梗死区及其周围心肌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rhEPO可能通过下调TNF-α改善MI大鼠的心功能。
作者:邢军;白佳宁;蔡长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OTAXIN)-3、白细胞介素( IL)-13及-35表达,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78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成人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 EOTAXIN-3、IL-13和 IL-35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结果两组血清中EOTAXIN-3、IL-13和IL-35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清中EOTAXIN-3、IL-13和IL-35的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EOTAXIN-3和IL-13具有正相关性,IL-13和IL-35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EOTAXIN-3和IL-13高表达、IL-35低表达不仅可以促进病变进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EOTAXIN-3、IL-13和 IL-35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刘钰;曾俊;汪卫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肝豆状核变性( HLD)亦称Wilson's 病,世界范围发病率约为3/10万,致病基因携带者约1/90,发病时间可早至3岁或迟至50岁以后。首发症状在小年龄组以肝脏症状多见,与一般肝硬化无特征性差异,在大年龄组以神经症状多见,主要表现为椎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 K-F)是由于铜沉积于角膜后弹力层所致,为HLD的特异性表现。该病是遗传性疾病中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疾病,一旦诊断应终身治疗并持续监测。本文旨在讨论关于HLD治疗的相关进展。
作者:马溦;刘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46例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观察组进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行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化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切口疼痛明显缓解时间和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术治疗老年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陈官明;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跳台法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对亚硝酸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测定小鼠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与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E)、Na+-K+-ATP、γ氨基丁酸酯( GABA)、MDA含量和SOD活性,并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脑蛋白水解物能延长小鼠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脑组织Na+-K+-ATP和AChE含量,升高GABA含量;脑蛋白水解物对正常小鼠脑组织形态学无明显影响,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结论脑蛋白水解物能增强正常小鼠、改善亚硝酸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魏婧;马玉玲;邵晓彤;宋丹丹;王广红;陈丽娜;安丽萍;杜培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70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Gensini积分评分。所有患者同时行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粥样斑块面积、Crouse积分以及足背动脉IMT、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并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从Gensini积分0组到积分4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和足背动脉IMT逐渐增高,足背动脉内径和峰值流速逐渐降低;(2)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足背动脉IMT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足背动脉内径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1);(3)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足背动脉IMT以及足背动脉内径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较好,包括冠脉早期病变,通过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情况,尤其可为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人群的管理和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文慧;杨莉;何燕;苏璇;魏云鸿;邓洁;王瑞萍;刘师节;董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牵引时间对膀胱痉挛(BS)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根据医生术后是否牵引及牵引时间不同,将115例TUVP术后患者分为三组。Ⅰ组32例,术后不予牵引;Ⅱ组51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6 h;Ⅲ组32例,术后尿道外口纱布加压法牵引12~24 h。观察三组患者TUVP术后24 h内发生BS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B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24 h内BS的发生率与Ⅲ组有显著差异显著(P<0.0125)。结论 TUVP术后导尿管牵引6 h能有效降低BS的发生率。
作者:李菲菲;刘丽;张金华;程洁;王新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该院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224眼)高原地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恶性:20例28眼)和未发生恶性青光眼(良性:160例196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者术前眼压和晶体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方深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青光眼类型是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轻、术前眼压较高、晶体厚度较厚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作者:索南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遵义、重庆、上海、无锡、武汉、郴州3568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表为自制问卷。结果信息素养教育对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信息查询行为均有影响;中国老年人群信息素养水平普遍不高、信息查询获取能力欠缺,但有迫切的学习愿望。结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老龄工作的投入,依托各层次的老年大学、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开展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水平。
作者:俞平;李黎;马佳;蔡吉梅;桂莹;范良瑛;李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因素包括器质性因素和非器质性因素。其中,器质性因素指身体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和精神疾患等,对于由此导致的失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行为治疗。而非器质性因素,就是指老年人抱怨的睡眠障碍因素。失眠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它的大影响是心理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抑郁症、焦虑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病及各个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失眠患者目前通常采取安定类药物治疗,依赖性大,成瘾性强。而单纯快步走时心理活动难以集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快步走中运用森田疗法原则帮助老年失眠患者缓解失眠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洪军;徐丽萍;张伟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有研究显示〔1〕,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 )的因素有性别、年收入、慢性病史和居住方式等。而婚姻生活往往被视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外研究所证实〔2〕。本文探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QOL的关系。
作者:王晶;陈长香;李淑杏;郝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腹膜透析( PD)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肾衰竭、中毒性疾病等,对于严重腹膜炎以及腹膜缺损患者不适用〔1〕。 PD造成的并发症尤其是由于透析造成的疝气、渗漏以及营养不良〔2〕。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治疗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肾脏病PD相关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探究中药联合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友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卒中影响量表( SIS)进行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Brunnstrom分期标准〔9〕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 SI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春;付益;黎开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48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8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人员血清MMP-13、sICAM-1、IL-10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MMP-13、sICAM-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期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P<0.01或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MP-13、sICAM-1、IL-10水平与血沉(ES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病程相关性较小(P>0.05)。结论血清MMP-13、sICAM-1、IL-10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关,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病情判断的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耿学丽;陈向华;宗春光;宋鸿儒;肖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益气除痰方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机制。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 PI)单染法检测益气除痰方对肺癌A549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p53、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结果表明益气除痰方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 P<0.05或P<0.01),抑制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和浓度增大而增大;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益气除痰方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p53基因1.58±0.91、bax基因3.27±1.55和bcl-2基因12.09±2.67)相比,益气除痰方引起p53和bax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53和bax分别为13.89±2.52和12.83±1.95,P均<0.01),但bcl-2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9.86±2.12,P<0.05)。结论益气除痰方可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具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这可能与p53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晓清;安琳;钟家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年入住该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后忧郁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焦虑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精神病性外其他8项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忧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因此值得临床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桑琳霞;赵丽娟;高增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进的ABCD-I评分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颈部血管超声、头CT特殊影像等信息。结果①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年龄、身高、体重、胆固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血糖值、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颈动脉彩超及头CT特殊影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危险因素ABCD-I赋分,进展组ABCD-I评分均>3分,非进展组均<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等都是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为分水岭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②改进的ABCD-I评分的高低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存在相关,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预测价值。
作者:苏立华;隋汝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神经根回植联合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成3组:A组(颈神经根撕脱组)、B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组)、C组〔颈神经根撕脱后回植联合神经干细胞( NSCs)与雪旺细胞( SCs)移植组〕;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实验大鼠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应脊髓损伤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结果术后1~8 w,B、C组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较A组明显改善;各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比较:A组<B组<C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神经根回植术联合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受伤大鼠的患肢功能,对损伤局部的神经元提供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可以挽救局部濒死的神经元,减少损伤局部细胞的死亡。
作者:李晓涛;李长德;解云川;孙国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扣针蛋白( Fibulin)-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和P-选择素( P-selectin)的影响。方法12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血清中Fibulin-5、vWF和P-selec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梗死灶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的变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 Fibulin-5、vWF和 P-selectin 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Fibulin-5、vWF和 P-selectin的含量,减少其诱导的相关级联反应,优化内环境。
作者:李春雷;张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微栓子( MES)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之一,其出现提示存在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导致颅内血管栓塞,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MES监测对判断其发病机制,确定病因分型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脑MES监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型的作用、与各亚型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李艳萍;徐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