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养老模式老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

周建红;黄立新;陶琼英;马修强

关键词:养老机构, 空巢老人,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抑郁, 孤独
摘要:目的:比较养老院老人与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QOL)、社会支持、抑郁与孤独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212名社区空巢老人和160名养老院老人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养老院老人与社区老人在QOL(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者在QOL(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对支持利用度、抑郁分值、孤独分值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社区空巢老人 QOL与社会支持要好于入住养老院老人,应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及家庭应多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QOL。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对老年人睡眠方式和代谢特征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等强度运动对坐式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睡眠质量和代谢特征的影响。方法14例坐式生活,健康男性老年人自愿参与研究。受试者完成每天60 min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3 d,共24 w,功率等于个体通气无氧阈。环境温度保持在(23±2)℃,空气湿度为(60±5)%。分别进行3次血液收集和多功能睡眠记录:基础值(训练前1 w)、训练3个月后和训练6个月后。结果训练3个月后与基础值相比,训练促进有氧能力增加(相对VO2,时间和速度VO2max;P<0.05),降低血清自由脂肪酸,胰岛素浓度和 HOMA 指数改善(P<0.05),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增加(P<0.05)。训练6个月后与基础值相比,睡眠参数,觉醒时间和REM睡眠潜伏期降低(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改善老年人睡眠特征,但是代谢适应不能持久改善,建议老年人群需要修正运动策略以保证持续改变相关的代谢。

    作者:樊贤进;李月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浆雌二醇与心室重构及NT-proBNP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后冠心病妇女血浆雌二醇与左心室重构及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期女性90例,其中冠心病组5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40例,收集年龄、血压、体表面积、体重指数等基本信息,均检测血浆雌二醇、NT-proBNP 水平,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年龄、血压水平、体表面积、体重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雌二醇显著降低,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 P<0.05)。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血浆雌二醇与NT-proBNP(r=-0.565,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径(r=-0.731,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r=-0.768,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冠心病患者血浆雌二醇水平下降,但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雌二醇水平与 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

    作者:汤展;马懿;钟元林;夏皓;黄兆辉;吴赛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人参加休闲潜水活动前后身体功能四项医学指标的分析

    目的:探讨通过对老年人群潜水活动前后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老年人群是否适应参加休闲潜水运动。方法选择初次参加潜水运动60~65岁健康老年男女各15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潜水活动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呼吸次数、脉搏次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的变化,分析老年人群身体生理功能指标在潜水运动环境中的变化。结果潜水后,60~65岁年龄段初次参与潜水男性女性老人的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呼吸次数、脉搏都高于潜水前( P<0.05或<0.01)。结论老年人对水下的特殊环境产生心理紧张,导致血压、肺活量、呼吸、脉搏四项身体功能医学指标显著增大,建议参加休闲潜水活动的老年人要严格体检后,方能进行休闲潜水活动。

    作者:王云峰;马维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70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Gensini积分评分。所有患者同时行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IMT、粥样斑块面积、Crouse积分以及足背动脉IMT、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并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从Gensini积分0组到积分4组,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和足背动脉IMT逐渐增高,足背动脉内径和峰值流速逐渐降低;(2)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足背动脉IMT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1),足背动脉内径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1);(3)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Crouse积分、足背动脉IMT以及足背动脉内径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较好,包括冠脉早期病变,通过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情况,尤其可为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人群的管理和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文慧;杨莉;何燕;苏璇;魏云鸿;邓洁;王瑞萍;刘师节;董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7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组(术前放化疗+手术)和辅助治疗组(手术+术后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肿瘤不良事件(复发和转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且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未见严重毒副作用发生,患者均可耐受。辅助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4.58±2.48)个月,新辅助治疗组为(24.18±2.90)个月;两组患者的 l、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1.1%、5.6%和65.0%、20.0%、15.0%,新辅助治疗组均优于辅助治疗组(P<0.05)。新辅助治疗组局部复发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于辅助治疗组(P<0.05)。结论胰腺癌手术治疗前给予放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期和不良预后。

    作者:董锋;林丛;施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BiPAP干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血浆中NO、氧自由基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经BiPAP临床干预后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氧自由基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的收集神经内科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住院病人214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 CR组,头晕、头痛患者50例)、急性脑梗死未合并OSAHS组( CI组,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未行BiPAP 临床干预组( CO组,58例)、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并行BiPAP 临床干预组( CB组,56例)。 CO、CB组患者按入院时OSAHS发病程度再分为三个亚组: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第1、3、5、7天测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血量表评分(NIHSS),并采静脉血检测血清 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对比各组间NIHSS评分及NO、SOD、MDA含量的差异,并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CI、CO、CB组血清中NO含量入院后第1~3天进行性下降、并于第5天开始回升。第7天,CB组NO含量高于CO组,低于CI组。 CI、CO、CB组患者入院后第1~3天血清中 MDA含量进行性升高,于第5天开始下降。第5~7天,CB组MDA含量低于CO组,高于CI组。各组血清中SOD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相同时间点同组中,重度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重于轻、中度组。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OSAHS的程度越高,血清 NO、氧自由基含量变化越大,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重,(2)Bi-PAP临床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血浆中NO、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水平,但仍不及未合并 OSAHS患者,(3) BiPAP临床干预治疗不能促进合并OSAHS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宋学萍;于士龙;祝淑贞;项薇;孙盛同;潘速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河北省老年人婚姻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有研究显示〔1〕,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 QOL )的因素有性别、年收入、慢性病史和居住方式等。而婚姻生活往往被视为人生幸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外研究所证实〔2〕。本文探讨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QOL的关系。

    作者:王晶;陈长香;李淑杏;郝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与疲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CBI)、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 PAC)和疲劳量表(FS-14)对重庆市190名老年期痴呆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和疲劳得分分别为(51.18±8.90)分、(29.20±5.48)分、(7.95±2.72)分;照顾者疲劳与照顾负担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P<0.01)、与积极感受呈显著的负相关(r=-0.33,P<0.01)。结论老年期痴呆照顾者沉重的照顾负担会加重疲劳,而增加积极感受可减轻疲劳。积极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减轻照顾者负担、增加积极感受可能会缓解照顾者的疲劳状况,进而提高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质量。

    作者:杜晓;吴艳凤;沈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盐酸氟西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后期执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后期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错误应答、持续性错误应答次数都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后期执行能力。

    作者:刘国玲;王新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节镜与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方法与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在早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20例膝骨关节炎早期患者(120个膝关节),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腔内注射组)及关节镜下清理术(清除术组),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腔内注射组注射前、注射1个疗程(5 w)后;清除术组入院时及术后5 w时膝关节功能,将收集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并用统计学分析;统计腔内注射组、清除术组6~12个月复发率,将两组复发率使用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有改善;清除术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腔内注射组患者好。两组患者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关节镜下清理术都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有效治疗方法。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在短期疗效上优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与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都不能根治膝骨关节炎。

    作者:苏永春;何峻龙;汪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预测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价值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TC)对老年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早期转移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80例初诊为 SCL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并抽取静脉血进行CTC计数,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并对转移组患者的转移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进行分组。并以终结局为金标准评价CTC对SCLC老年患者发生恶化转移的预测估价值。结果80例初诊为 SCLC 老年患者中,局限期32例(40.0%),广泛期48例(60.0%)。有38例(47.5%)患者发生远处转移,42例(52.5%)未发生远处转移。广泛期患者及远处转移患者CTC阳性率明显高于局限期及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且随着远处转移个数增加,CTC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预测价值分析发现:CTC 对SCLC广泛期的预测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2.5%,阳性似然比为0.57,阴性似然比0.79;对远处转移的预测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71.4%,阳性似然比为0.73,阴性似然比0.86;对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预测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2.9%,阳性似然比为0.64,阴性似然比0.98。绘制ROC曲线发现:CTC阳性率评估肺癌广泛期的AUC面积为0.818,评估远处转移的AUC面积为0.723,评估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AUC面积为0.698。结论 CTC阳性率对评估老年SCLC患者广泛期、发生远端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3个有一定价值。

    作者:韩朝辉;郭伟浜;陈钰;吴挺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脑蛋白水解物对小鼠记忆巩固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跳台法观察脑蛋白水解物对亚硝酸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测定小鼠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与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 AChE)、Na+-K+-ATP、γ氨基丁酸酯( GABA)、MDA含量和SOD活性,并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脑蛋白水解物能延长小鼠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脑组织Na+-K+-ATP和AChE含量,升高GABA含量;脑蛋白水解物对正常小鼠脑组织形态学无明显影响,对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作用。结论脑蛋白水解物能增强正常小鼠、改善亚硝酸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魏婧;马玉玲;邵晓彤;宋丹丹;王广红;陈丽娜;安丽萍;杜培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等特点,随诊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罹患IPF的患者不断增加,而关注与该疾病的治疗文献,相对不足。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作一篇关于IPF治疗的综述,为IPF的治疗提供一点思路。

    作者:杨颖;华树成;白晓雪;刘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TPMeg2的PTP结构域对磷酸化STAT3入核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PTPMeg2结构域对磷酸化STAT3核转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PTPMeg2与STAT3不同结构域的相互作用,采用GST pull down实验研究STAT3与PTPMeg2不同结构域的相互作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PTPMeg2对磷酸化STAT3细胞定位的影响。结果 STAT3与PTPMeg2的所有结构域均有相互作用,PTPMeg2的PTP结构域和△SEC结构域( PTP结构域+LK结构域)可以抑制磷酸化STAT3入核。结论 PTPMeg2的PTP结构域对磷酸化STAT3的入核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苏富琴;王玉春;齐占朋;孙超;李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微栓子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中的作用

    微栓子( MES)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之一,其出现提示存在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导致颅内血管栓塞,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MES监测对判断其发病机制,确定病因分型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就脑MES监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分型的作用、与各亚型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李艳萍;徐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还脑益聪方对老年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还脑益聪方颗粒剂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SD老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将学习记忆减退的50只老年大鼠结合体质量,分层随机方法分成为模型(老年认知障碍)对照组、阳性对照药(盐酸多奈哌齐片,0.49 mg/kg)组、还脑益聪颗粒剂小剂量(3.78 g 生药/kg)组、中剂量(7.56 g生药/kg)组、大剂量(18.90 g生药/kg)组,每组10只,学习记忆能力正常老年大鼠10只为老年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水,连续灌胃14 w。给药结束后,行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组织CA1区早老蛋白-1( PS-1)、β淀粉样肽和 Tau蛋白激酶(TTBK1)的表达,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老年大鼠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第四象限游泳路程显著缩短(P<0.01)。给药14 w后,还脑益聪方各剂量组第四象限游泳路程显著延长(P<0.01),还脑益聪方大剂量组第四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老年大鼠海马CA1区TTBK1阳性表达明显增多,PS-1表达水平增强,β淀粉样沉积增多。经治疗后,TTBK1、PS-1和β淀粉样肽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还脑益聪方可抑制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沉积,保护脑组织海马形态的完整性,从而改善老年认知障碍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晓宁;李浩;刘剑刚;刘美霞;刘龙涛;胡佳;魏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维甲酸对皮肤角阮细胞水孔蛋白通道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药物对表皮角阮细胞中水孔蛋白通道(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异维A酸、阿维A、阿达帕林处理角朊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HaCaT),采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印迹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00、0.001、0.010、0.060、0.100 mg/ml)、不同作用时间(0、6、12、24、48 h)及不同干预因素下对HaCaT中AQP3含量的变化。结果①浓度为0.010 mg/ml时,三组HaCaT中AQP3的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P<0.05);②0.010 mg/ml浓度的异维A酸、阿维A、阿达帕林作用12 h,三组HaCaT中AQP3的表达异维A酸组>阿维A组>阿达帕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甲酸可调节HaCaT中AQP3的表达,0.010 mg/ml浓度的异维A酸组12 h的时候对HaCaT中 AQP3表达的上调作用明显。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灰树花多糖联合顺铂诱导HeLa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灰树花多糖(PGF)联合顺铂(DDP)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比危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RT-PCR 法检测 survivin 和 caspase-3 mRNA 的表达。结果 MTT 法显示,联合用药抑制率均高于单药组( P<0.05)。 PGF 0.05 mg/L与DDP 1 mg/L联合作用24 h时,Q>1.15; RT-PCR显示,联合用药组与两单药组比较 survivin mRNA 表达下调,caspase-3 mRNA 表达上调。结论联合用药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较单独用药组有明显提高。联合用药24 h时点,二者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诱导HeLa细胞凋亡可能与凋亡基因survivin表达下调和caspase-3基因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吕冬霞;罗文哲;刘娜;范晓艳;魏凤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膜受体研究进展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小胶质细胞(MG)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MG被认为是CNS中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调节者〔1〕,MG以静息和活化两种状态存在,静息的MG对CNS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作用,而活化的MG一方面营养和保护了CNS,另一方面通过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自由基、超氧化物阴离子、一氧化氮( NO )、活性氧、前列腺素E2( PGE2)等多种物质,对CNS产生了更多的损伤作用。研究发现活化的MG存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多发性硬化症(MS)等疾病中〔2~4〕,引起MG活化的因素十分广泛,有脂多糖( LPS )、β淀粉样蛋白(Aβ)、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三磷酸腺苷(ATP)和肽聚糖(PG)等,不同的刺激因素引起MG活化时,会引起不同的膜受体发生变化。 MG的活化是由多种刺激因素和多种膜受体参与的一个复杂的过程,现将MG活化时参与的主要膜受体总结如下。

    作者:贺改英;徐颖;张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兴奋效应

    低剂量辐射( LDR)是指剂量在0.2 Gy以内的低传能密度辐射或剂量在0.05 Gy以内的高传能密度辐射。早在1982年, Luckey首先提出LDR的兴奋效应〔1〕,认为LDR对生物体可能有益,随后的研究逐渐证实LDR的兴奋效应存在于机体的从整体到分子、细胞水平,LDR能够刺激动植物生长发育、提高生育力、促进细胞代谢、降低肿瘤发生率、活化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2~4〕。 LDR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产生兴奋效应。

    作者:康爽;谭业辉;郎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