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时使用阿托品对腹部手术老年人全麻苏醒期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

陆之辉;刘立新;李秀华;蔡翠英

关键词:阿托品, 全麻, 苏醒期, 腹部手术, 低氧血症
摘要:加强老年人腹部手术全麻期间呼吸管理对围术期低氧血症防治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采取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等一些针对性措施〔1〕,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老年人长时间手术围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仍然较高。传统术前应用阿托品目的之一是减少腺体分泌,保持气道通畅,但单次使用阿托品作用时间有限,长时间手术难以持续发挥作用。本研究观察定时使用阿托品预防腹部手术老年人全身麻酸苏醒期低氧血症的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前后肿瘤患者的证候规律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与代谢组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并临床基础上,制定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对晚期初治肿瘤化疗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31例患者化疗前后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其中主要改变的症状是精神萎靡、语声低微、爪甲淡白、胸闷、恶心、呕吐、宿食不化、大便秘结、尿频等。结论肿瘤化疗后以虚证为主,气阴两虚证为常见证候,为证候研究的理想模型,为从代谢组学角度研究中医证候的现代内涵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越;杨焱;马伊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计数水平与老年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STEMI急诊老年PCI老年患者,以入院即刻外周血 WBC计数(×109/L)分为<10组、10~12组、12~14组、14~16组、≥16组,分析各组30 d的心血管终点事件。结果外周血WBC≥12×109/L的所有患者中,随外周血WBC计数升高急诊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增加,30 d联合终点事件及死亡率与外周血WBC计数呈正相关。外周血WBC≥10×109/L的所有患者中,随外周血WBC计数升高,各组间死亡率呈增加,外周血WBC水平与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 N 端脑钠肽测定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负相关。结论入院时外周血WBC计数是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近期心血管事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大一;王智昊;潘震华;李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TOAST分型老年脑梗死患者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TOAST分型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 C(Cys-C)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依据TOAST分型标准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25例;小动脉性闭塞性脑卒中(SAO)28例;心源性栓塞(CE)7例;不明原因性脑卒中(SUE)18例;其他原因所致脑卒中(SOE)4例。此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2例(排除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等〕和血清内 Cys-C、Hcy以及hs-CRP指标的水平及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的Cys-C、Hcy以及hs-CRP指标的水平。结果脑梗死和正常对照组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脑梗死组血清内Cys-C、Hcy以及 hs-CRP 指标的水平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 P<0.01)。不同TOAST分型患者Cys-C、Hcy以及hs-CRP水平各不相同,且为 LAA组水平高,CE 及 SOE 组水平较低。结论联合测定血清 Cys-C、Hcy以及 hs-CRP指标水平,对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其病因分类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朱衡亚;胡兴越;马红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癌中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RhoGD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胃癌患者,取相邻的胃癌癌旁组织为对照组。检测两组RhoGDI2的表达,并对RhoGDI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 RhoGDI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hoGDI2表达的阳性率(76.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5.00%)(χ2=2.4918,P=0.0127);胃癌组织中RhoGDI2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 RhoGDI2及 MM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罗格列酮作用后胃癌组织中RhoGDI2 mRNA、MMP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作用前(P<0.01);罗格列酮作用前和作用后胃癌组织中RhoGDI2与MMP2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s=0.595,P=0.000;rs=0.612,P=0.000)。结果 RhoGDI2在胃癌中呈高表达;胃癌中RhoGDI2的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病、转移和进展;罗格列酮可以抑制RhoGDI2的表达;RhoGDI2可能通过调控MMP2的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病、转移及进展。

    作者:遇常红;曲义坤;程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严重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固定治疗肱骨髁间严重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24例采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B组13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C组6例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三组均采用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对比三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3例均获随访,时间4~26个月(15±3.2)个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 A组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20/24);B组优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4.6%(11/13),C组优3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83.3%(5/6)。结论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合适手术入路主要依患者骨折类型而定。

    作者:张健;王丰岩;蔺利朋;刘双鲁;刘光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髋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56例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记录其相关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年,进行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6%(人次发生率为35.90%),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溃疡及伤口感染,且不同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 P<0.05)。影响预后的因素中,不同的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其Harri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手术治疗,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数量、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

    作者:谢继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由于外伤所致的急性失血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量输注全血。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后血红蛋白( HGB)、血细胞比容( HCT)的变化情况。比较输血前后两组血小板( PLT)和凝血4项水平的差异。观察输血后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两组患者的HGB、HCT、PLT和凝血4项均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观察组的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21.3%(P<0.05)。结论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能够使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的血容量迅速增加,更加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凝血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兰珂;陈均平;魏素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艾灸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围绕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黏度等)开展社区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1,2〕。早在古代即有艾灸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大量记载。孙思邈在枟备急千金方枠指出:“心懊憹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隔俞七壮”、“心痛暴绞急绝欲死,灸神府百壮,在鸠尾正心有忌”等〔3〕。艾灸对于血液流变学异常、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而且能同时调整机体多种异常状况,也即达到了“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整体调整”的效果,且无副作用。本文就艾灸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鼻-鼻窦炎及伴鼻息肉患者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鼻窦炎及伴鼻息肉患者与支气管哮喘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34例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是否有鼻息肉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慢性鼻窦炎( CRS)组和CRS伴息肉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发生率,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鼻窦炎不同病变范围、鼻息肉不同分级与合并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CRS组和CRS伴息肉组不同病变范围和分级间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病变范围与肺功能呈显著正相关(P<0.05),CRS伴息肉不同分级与肺功能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CRS、CRS伴鼻息肉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阻塞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马兵良;张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电针对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大鼠睾丸P450 scc/SF-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老年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大鼠睾丸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和类固醇生长因子-1(SF-1)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P450scc和SF-1在电针调节睾酮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和造模组(n=30),造模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PADAM模型。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选取20只分为电针组(n=10)和模型组(n=10)。电针组取“肾俞”“关元”针灸,留针15 min,每日治疗1次。在第8周用ELISA分别检测正常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的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50scc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F-1蛋白表达;RT-PCR检测P450scc和SF-1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8 w时,ELISA结果显示,电针组血清TT、FT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1);电镜结果显示,电针组Leydig细胞正常,线粒体和内质网含量较模型组多;HE染色结果显示,电针组睾丸组织中曲细精管管腔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Sertoli细胞较模型组排列整齐;免疫组化和WB结果显示电针组P450scc和SF-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RT-PCR结果显示,电针组P450scc和SF-1mRNA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且两者具有相关性(|r|≥0.8,P<0.01)。结论电针能明显升高PADAM大鼠体内睾酮水平,改善睾丸Leydig细胞和Sertoli细胞病理表现。电针干预后可提高P450scc和 SF-1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PADAM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任毅;杨晓光;李学智;张愉;汪莹;傅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27例临床分析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 TGA)以突发的顺行性遗忘为特征,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症状常在24 h内缓解。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TGA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蔡俊颖;李国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头皮视频脑电图联合皮层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头皮视频脑电图( sEEG)联合皮层脑电图( ECoG)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前行 sEEG和 MRI检查,试验组术中行ECoG监测,术后随访1.5~2.5年,手术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评分,记录患者影像检查结果、手术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EEG定位结果与MRI检测一般者占88.33%,与PET-CT检查一致为71.43%,与ECoG定位范围一致为73.33%;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担心发作及总体健康水平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癫痫控制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63.33%(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sEEG联合ECoG用于难治性癫痫可提高手术切除致痫灶的精确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洁;王新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静止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状况

    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 MRI)等检查手段的进步,静止性脑梗死( SCI)诊断率已明显上升〔1〕,成为脑梗死中常见的类型〔2〕。近年来研究发现,SCI并不是真的没有神经系统症状的体征,它常常合并一些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头晕、头痛、视野缺损及认知功能下降等〔3〕。目前临床通常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来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量表( MoCA)推出后〔4,5〕。本研究拟探讨兰州地区(平均海拔1500 m) SCI患者认知障碍状况。

    作者:乾栋梁;张艳芳;王力群;雒扬;瞿学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两组治疗前后 Mo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脑诱发电位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记忆力、注意力、语言、执行能力、视空间以及Mo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诱发电位,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张娅丽;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 HBV)-DNA定量结果与乙型肝炎两对半模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感染科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和门诊收治行HBV-D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查的疑似乙肝患者600例,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定量HBV-DNA,分析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定量的关系。结果大三阳(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检出率和HBV-DNA水平高于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P<0.05);乙型肝炎两对半不同类型 HBV-DNA 阳性检出率和定量水平也不同,有相同的两对半模式者HBV-DNA 含量也可能不同;HBeAg阳性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V-DNA水平可反映HBV复制水平,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可以提高临床检测效果。

    作者:谭斌;杨文才;李嘉;龙丽;余丽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二聚体、血细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D-二聚体(D-D)、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2~8月收治的124例 AECOPD 患者,以多普勒心脏超声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根据是否存在PAH分为PAH组(52例)、无PAH组(72例),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D-D、HCT、动脉血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D-D、HCT、血气分析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AH组患者D-D、HCT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30,0.499,均P<0.01);PO2与D-D、HCT、PASP水平呈负相关(r=-0.299,-0.376;-0.440,P<0.01或P<0.05),PCO2与HCT、PASP水平呈正相关(r=0.58,0.352,P<0.05或P<0.01)。结论D-D、HCT水平可反映和估测AE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及其程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及判断 AECOPD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花;苏洁;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服务供应链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服务体系构建

    当前,计生家庭中的老人,特别是计生家庭中的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老龄服务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2〕。然而,现有服务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计生家庭老年群体的需求,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加强计生家庭老龄服务建设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计划生育家庭老龄服务工作,特制定计划生育家庭老龄服务管理体系。

    作者:张智勇;赵俊;石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微出血患病率及分级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合并脑微出血( CMB)患者的患病率与分级情况。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在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扫描,对不同类型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合并CMB患者的患病率、分级以及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性脑梗死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年龄、不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影响患病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尽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

    作者:牛延良;蒋超;田志强;贺刚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KP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首发病例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75例(83椎) OVCF患者行PKP手术,根据不同的骨水泥注入量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结果手术前后,给予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的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下降(P<0.05),伤椎高度明显恢复且随访期间骨水泥再次流失量低,但两组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常规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结论 PKP中,在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低剂量骨水泥更有利于减少骨水泥渗漏,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子玉;曹立新;范桂红;王雪峰;张丽艳;送兆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文拉法辛治疗老年高血压或不伴高血压的抑郁症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或不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合并高血压;对照组39例,单纯老年抑郁症。进行为期6 w治疗后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各时间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MA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09%,31/43 vs 74.36%,29/39;χ2=0.053, P=0.817)。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8%,7/43 vs 20.51%,8/39;χ2=0.245,P=0.620)。两组治疗后2 w 内血压呈现上升趋势,至治疗后2 w达到高峰,而至治疗后4 w逐步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治疗后2 w,观察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2.376,P=0.020),舒张压差异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714,P=0.008)。治疗后4 w,两组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8,P=0.367),舒张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54,P=0.067)。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无论合并高血压与否,对文拉法辛的治疗反应性均较佳,在治疗后早期(2 w)血压会可逆性上升。

    作者:张俊;陶连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