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测法的临床应用

孟瑚;罗惠民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ockcroft-Gault公式, MDRD公式
摘要:目的:探讨适用于老年人群的准确、方便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234例患者以99m Tc-DTPA 动态显像法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比较Cockcroft-Gault( CG)公式、简化MDRD公式、基于胱抑素C的Levey 1和Levey 2公式的相关性,准确性,诊断效能。结果15%和30%的相对准确性排序均为Levey 1公式>Levey 2公式>Cokecroft-Gault公式>MDRD公式。结论在老年人群中,Levey1和 Levey2公式应用价值更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苷Rg1对衰老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衰老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1次/d,42 d;Rg1衰老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剂量与时间同衰老模型组,第15天起腹腔注射Rg120 mgk/g ,1次/d,28 d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次/d,42 d;R1g 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d,14 d,第15天起腹腔注射Rg1(同Rg1衰老模型组)。模型复制或药物注射完成后第2天,取胸腺测定胸腺指数,石蜡切片观察胸腺形态学;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 SA-β-Gal)染色检测胸腺细胞衰老,CCK-8检测胸腺细胞对刀豆蛋白A刺激的增殖能力, ELISA检测胸腺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GM-CSF、白细胞介素(IL)-2与 IL-6的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 )、胸腺细胞凋亡,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 MDA),酶学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DTNB法测定谷胱甘肽( GSH)、氧化谷胱甘肽( GSSG)含量,Western 印迹检测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21、p53、Rb的变化。结果 Rg1衰老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升高、胸腺皮质面积比例增加、胸腺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凋亡率减少、SA-β-Gal阳性胸腺细胞百分率下降、TNF-α、GM-CSF、IL-2、IL-6的分泌能力明显提高、SOD 活性明显提升;ROS和MDA含量下降;p53、p21、Rb 蛋白表达有显著下调。结论 D-半乳糖复制的衰老模型大鼠胸腺结构与功能损伤明显,人参皂苷 Rg1对其致衰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损伤和下调1p6-Rb、p53/p21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冉瑞图;孙嘉政;张晶;邵月;李成鹏;贾道勇;张岩岩;张梦思;王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性别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内脏脂肪与冠心病关系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内脏脂肪与冠心病的关系在男性及女性中是否有差异。方法入选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05例(已排除有饮酒史、病毒性及自身免疫性肝损害的患者),其中男111例,女194例,平均年龄61.2岁。按性别将入选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用飞利浦彩超仪测量每组患者是否患有 NAFLD及内脏脂肪厚度(心外膜、肝前、肾旁、肾周围的脂肪厚度),根据造影结果应用gensini评分,计算冠脉评分;根据冠脉评分将两组又分为3~6分,7~10分,>10分3个亚组。比较NAFLD的发生率、内脏脂肪层厚度、冠脉评分是否有差别。结果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NAFLD发生率、内脏脂肪层厚度及冠脉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亚组间相比结果与女性相同,7~10分组及>10分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NAFLD发生率与冠脉评分明显高于3~6分组(P<0.05);>10分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NAFLD发生率与冠脉评分明显高于7~10分组(P<0.05)。3个亚组间肝前、肾旁、肾周围的脂肪厚度与冠脉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性别不影响NATLD、内脏脂肪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心外膜厚度及NAFLD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冠心病的一个新的预测因子。

    作者:蔡鹤;郑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广州地区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地区百岁老人的健康及生活因素。方法由专职医护人员对广州市23例百岁老人入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留取化验标本。分析其健康状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1)百岁老人中女性比例占82.6%,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日常生活能力高于男性(P<0.05);(2)大部分百岁老人性格外向,饮食及生活习惯良好(高纤维素饮食,进餐定时,饮食清淡,进食7分饱左右,不吸烟、饮酒,睡眠充足,定时排便);(3)坚持散步的百岁老人日常生活能力高(P<0.05),独居老人日常生活能力高(P<0.05);(4)有朋友关心及与家人同住的百岁老人心理健康指数高(P>0.05);(5)高密度脂蛋白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P<0.05);56.5%的百岁老人血 TCO2>25.5 mmol/L。结论百岁老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是:合理膳食,生活规律,适量运动,心态平和,人际关系和谐。

    作者:符丽;黎振声;梁惠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定时使用阿托品对腹部手术老年人全麻苏醒期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

    加强老年人腹部手术全麻期间呼吸管理对围术期低氧血症防治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采取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等一些针对性措施〔1〕,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老年人长时间手术围术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仍然较高。传统术前应用阿托品目的之一是减少腺体分泌,保持气道通畅,但单次使用阿托品作用时间有限,长时间手术难以持续发挥作用。本研究观察定时使用阿托品预防腹部手术老年人全身麻酸苏醒期低氧血症的效果。

    作者:陆之辉;刘立新;李秀华;蔡翠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PIK3 CA、TIEG1在老年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比较老年卵巢癌、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的磷脂酰肌醇3磷激酶催化亚基α基因( PIK3CA)、转化生长因子( TGF)-1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TIEG1)表达差异及其与卵巢癌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均取适量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行石蜡切片。比较三种组织的PIK3CA、TIEG1表达差异及其与卵巢癌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种组织的 PIK3CA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50.76,P<0.01),卵巢癌阳性表达高,正常卵巢组织低;三种组织的 TIEG1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26.27,P<0.01),其中卵巢癌低,正常卵巢高。卵巢癌组织的PIK3CA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χ2=10.72,P=0.005)、淋巴结转移(χ2=4.191,P=0.041)均有显著的相关性;TIEG1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χ2=9.462,P=0.009)、淋巴结转移(χ2=9.724,P=0.002)也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PIK3CA、TIEG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正常卵巢组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与卵巢癌的发展、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卢建军;宋建东;张林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药调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9.2%~85%〔1〕。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可发生于多种脑血管疾病中,其病理生理过程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途径损伤的酶促级联反应,发病机制复杂〔2〕。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发育、生长、成熟及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3〕显示,CIRI本身可诱导缺血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DNF,参与内源性神经保护过程,而GDNF也可促进CIRI后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医药可通过调节CIRI后GDNF的表达发挥抗CIRI、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任非非;刘敬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及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并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05年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管辖的社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512人进行基线调查后,每年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制定个性化方案、科普知识普及等,2009年再次对相同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情况进行随访调查,调查方式均采用按统一设计的老年人跌倒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72人(18.0%)在1年中发生跌倒高于干预后随访调查的老年人标准化跌倒率(11.6%)(χ2=7.330,P=0.007)。随访调查的472例老年人干预后认为自己得到预防跌倒知识、步态正常、从不担心和经常担心自己跌倒、情绪不稳定的比例均为高于干预前(均P<0.05);而常服药的比例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02)。结论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且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应采取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石婧;姚慧卿;陶永康;周白瑜;于普林;段春波;张传芳;覃朝晖;孙振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在老年人颈性眩晕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在诊断老年人颈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老年颈性眩晕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受试者72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椎动脉,统计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异常的情况,对比两组受试者椎动脉内径以及血流的参数。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中,64例(88.89%)发现血管存在狭窄,其中椎动脉发现狭窄常见,占56.94%(41例),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后上动脉狭窄分别占19.44%(14例)和12.50%(9例)。观察组的左侧椎动脉内径为(3.28±0.31)mm,右侧椎动脉内径为(3.18±0.15)mm,左侧峰值流速为(39.62±4.85)cm/s,右侧峰值流速为(39.13±5.42)cm/s,左侧血流量为(131.63±17.95)ml/min,右侧血流量为(116.12±17.83)ml/min,总血流量为(245.73±17.36)ml/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评价椎动脉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手段,可以为老年颈性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王进生;郑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精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无菌收集前列腺按摩液及按摩前后尿液并进行常规镜检及细菌学培养。确诊50例正常对照者和128例CP患者,Ⅱ型前列腺炎31例,Ⅲ型前列腺炎97例,其中ⅢA型前列腺炎45例,ⅢB型前列腺炎52例。禁欲4 d以上,手淫法采集精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精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 IL-10和IL-6的含量。结果Ⅱ组、ⅢA 组患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ⅢB组和对照组,Ⅱ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与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2,P<0.01), IL-1β、TNF-α水平与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β与 IL-10呈正相关(r=0.382,P<0.05),IL-10水平和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CPSI疼痛症状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 TNF-α、IL-1β作为炎症促发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按摩液( EPS)中白细胞计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IL-10与CP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检测患者IL-10的浓度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疗效的指标,针对IL-10的细胞因子阻断治疗也许能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桂士良;王茉琳;罗振国;郭玉刚;曹会峰;迟宝进;王伟群;张鹏霞;吴长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和药物保守治疗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和药物保守治疗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处于临界值的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CI后也采用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测定左心室功能、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程度,随访12个月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结果(1)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程度的改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较传统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 FFR处于临界值的单纯左前降支近端中度狭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但是两者对于心绞痛和左前降支近端狭窄程度的改善作用基本相当。

    作者:于佳新;刘晓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简化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治疗同步化疗治疗ⅡB~ⅣA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探讨简化调强放疗联合腔内治疗及同步化疗治疗ⅡB~ⅣA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73例初治宫颈癌患者,分为调强组(75例)和常规组(98例)。调强组采用5野简化调强全盆腔处方剂量给予95%PTV 45~50.4 Gy,1.8~2 Gy/次,5次/w,共25~28次。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同步加量至55~60 Gy;常规组全盆腔给予处方剂量DT 50 Gy,2 Gy/次,5次/w,共25次。两组中的ⅢB期宫颈癌,采用盆腔前后对穿照射单侧或双侧宫旁,加量10 Gy,使B点剂量达60 Gy。腔内放疗:A点给予6 Gy/次,1次/w,共5~6次。两组病人均接受紫杉醇同步化疗,每周60 mg,4~6 w。结果调强组与常规组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2/75),92.9%(91/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膀胱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Ⅰ~Ⅱ级胃肠道反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简化调强放疗结合腔内放疗并同步紫杉醇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效果满意,是一种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霄;袁越;杨姝;姚雨君;彭睿;王亚军;张琼;周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13年《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严重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固定治疗肱骨髁间严重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24例采用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B组13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C组6例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三组均采用双侧重建钢板内固定。对比三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3例均获随访,时间4~26个月(15±3.2)个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 A组优15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3.3%(20/24);B组优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4.6%(11/13),C组优3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83.3%(5/6)。结论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治疗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合适手术入路主要依患者骨折类型而定。

    作者:张健;王丰岩;蔺利朋;刘双鲁;刘光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上皮间质表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上皮间质表型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用CCl4和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组每日用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灌胃,肝纤维化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则用等体积生理盐水。12 w后,采用Masson染色及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肝脏 FSP1、TGF-β1、α-SMA 及 E-cad mRNA 的表达,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E-钙黏附蛋白(cad)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组肝组织Masson染色及电镜下均可见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组 FSP1、TGF-β1、α-SMA mRNA 及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而E-cad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剂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干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有关。

    作者:高世娇;陈文龙;何英;曹文富;赖国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淫羊藿苷促进软骨细胞体外3-D培养下生成软骨

    目的:探究淫羊藿苷( ICA)对软骨细胞在体外3-D培养条件下的作用。方法将胎鼠原代软骨细胞分成对照组和 ICA 浓度梯度组,通过MTT法、阿尔新蓝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确定出ICA有效浓度为10-6 mol/L,并将此浓度用于后续软骨生成实验。软骨细胞接种于Gel-foam溎上,形成复合块,分为对照组和ICA组,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以及 Real-time PCR分析。结果细胞培养14 d时,ICA能显著促进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分泌。此外,利用Gelfoam溎进行软骨细胞3-D培养,ICA促使软骨细胞中蛋白聚糖、胶原蛋白( collagen)Ⅱ,HIF-1α和Sox9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上调,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在体外3-D培养条件下生成软骨。

    作者:王鹏珍;万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15例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评估、依从性评估、影响依从性原因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疼痛评分2~10分,平均(5.92±2.31)分。其中56例(48.69%)服药依从性好,59例(51.31%)依从性差。不同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的老年肿瘤疼痛患者的口服止痛药治疗依从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60~74岁、低收入者、部分报销或自费、疼痛程度轻的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结论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的依从性差,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医疗缴费情况、疼痛程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夏姣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二聚体、血细胞比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D-二聚体(D-D)、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气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2~8月收治的124例 AECOPD 患者,以多普勒心脏超声估计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根据是否存在PAH分为PAH组(52例)、无PAH组(72例),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浆D-D、HCT、动脉血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D-D、HCT、血气分析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PAH组患者D-D、HCT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30,0.499,均P<0.01);PO2与D-D、HCT、PASP水平呈负相关(r=-0.299,-0.376;-0.440,P<0.01或P<0.05),PCO2与HCT、PASP水平呈正相关(r=0.58,0.352,P<0.05或P<0.01)。结论D-D、HCT水平可反映和估测AE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及其程度,对于早期诊断、治疗AE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及判断 AECOPD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花;苏洁;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动力髋螺钉( DHS)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 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行PF-LCP(34例)或DHS(40例)固定,对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肌酶激酶(CK)及白细胞介素(IL)-6指标进行比较。结果74例患者都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8~38个月,平均24个月,在手术时间上,DHS组少于PF-LCP组(P<0.05),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和CRP、CK及IL-6指标上,二组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DHS和PF-LCP并无显著差异,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把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身体情况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吴炳华;徐聪;凌强;戴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