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洪鹏
目的:探讨评价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IgG)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能否作为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指标。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419例。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后于-20℃冰箱内保存。以病理学活检结果将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78例、浅表性胃炎组114例、萎缩性胃炎组125例、胃癌组10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受检者空腹血清PGⅠ、PGⅡ和血清HP-IgG抗体进行定量、定性检测。结果(1)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PGI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较正常对照组PGⅡ水平差异显著(P<0.05);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与正常对照组 PGI/PGⅡ(PGR)之间差异显著(P<0.05);(2)在除正常对照组外的341例上消化道疾病受检者中,Hp阳性246例(72.14%)、阴性95例(27.86%);(3)在萎缩性胃炎组中PG I、PGⅡ的水平与Hp的阴性和阳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PG结果阳性时,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PG阴性时,Hp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结论血清PGⅠ、PGR的变化水平与Hp感染密切相关;结合血清PGⅠ、PGR及Hp-IgG抗体检查可以作为胃癌的筛查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对Hp感染相关胃癌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烈辉;李捷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高血压能否普遍有效的控制,主要是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关〔1〕。依从性是指病人的行为在药物、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的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序〔2〕。原发性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即高血压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3〕。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控制血压,还影响到高血压的转归和进程及相关靶器官受损的程度。本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海静;刘同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抗凋亡基因(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模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3月龄兔股骨骨髓,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培养BMSCs至第九代。用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空载体腺病毒及带有 Bcl-2基因的腺病毒分别转染上述培养细胞。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慢性心功能不全模型,2 w后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VEF)≤50%〕选取造模成功模型,并随机分为Ad-EGFP-Bcl-2组、Ad-EGFP组和DMEM组,每组6只,三组分别将Bcl-2转染的BMSCs及空载体腺病毒转染的BMSCs和DMEM注入心肌梗死交界区。4 w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缩短分数( FS),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Bcl-2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 BMSCs的生存。结果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成功培养获得BMSCs;②以腺病毒成功将第九代BMSCs转染;③Ad-EGFP-Bcl-2组和Ad-EGFP组与DMEM组相比,心功能改善均优于DMEM组,Ad-EGFP-Bcl-2组改善更明显(P<0.05);④心肌梗死边缘区 Bcl-2表达在 Ad-EGFP-Bcl-2组明显提高(P=0.000);⑤移植细胞生存率提高了。结论经Bcl-2修饰的同种异体 BMSCs移植可更好地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提高移植后干细胞存活率有关。
作者:王曼;李树仁;高青;齐晓勇;党懿;张飞飞;荀丽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弗林蛋白酶(Furin)、人C-myc癌基因产物(C-myc)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23例肾透明细胞癌临床资料及术后存档的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8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结果两组中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与肿瘤的细胞核分级、Ki67增殖指数及是否伴有坏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urin、C-myc和Bcl-2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Furin、C-myc和Bcl-2高表达是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三者间未见明显关联性。
作者:吴洁清;王侠;鲁广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旨在探讨经典瞬时受体电位(TRPC)通道(TRPC)3在染料木黄酮(Gen)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癌细胞增殖活力,用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通道表达水平,用1-油酰基-2-乙酰基-sn-丙三醇( OAG)诱导的钙内流实验检测TRPC3功能。结果在所有Gen给药浓度,H1299细胞增殖率均低于A549细胞(P<0.01)。 H1299细胞的TRPC3 mRNA和蛋白表达都显著高于A549细胞(P<0.01)。用shNC和shC3i质粒转染H1299细胞,在Gen处理24、48、72 h三个时间点,shC3i及Gen处理两个转染细胞的增殖率都低于shNC细胞(P<0.01)。在24、48 h,shC3i,shNC+Gen 和 shC3i+Gen三组间无差异,在72 h,shC3i+Gen 组低于 shC3i 和 shNC+Gen 组(P<0.05)。 Gen对shC3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9.9%)低于其对 shNC 细胞的增殖抑制率(56%)。 Gen 处理不影响 H1299细胞 TRPC3蛋白表达,但在OAG诱导的钙内流检测,shC3i细胞,Gen处理的shNC 及 shC3i 细胞的瞬时钙内流均低于 shNC 细胞,Gen 对 shC3i 细胞钙内流抑制作用低于其对shNC细胞钙内流抑制作用。结论 Gen抑制TRPC3通道功能可能是其抑制H1299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作者:凌艺辉;王斌;吴建军;蒋义国;杨巧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CNA、P53、P2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大鼠A10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及CNP组,其中CNP组给予10-6 mol/L CNP处理24 h,应用MTT法检测两组VSMC的增殖能力;应用RT-PCR 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两组PCNA、P53、P21表达水平。结果 CNP组VSMC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1);RT-PCR 和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NP组PCNA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而P53、P21表达水平则明显增强(P<0.01)。结论 CNP可以通过抑制 PCNA表达,同时上调P53、P21表达,从而抑制VSMC的增殖。
作者:刘明新;陶贵周;游陆;刘奇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 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朝虹;苏晓萍;赖希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钙依赖黏附素(E-cad)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3例大肠腺癌组织(大肠癌组)及15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癌旁组)中β-cat、E-cad的表达。结果β-cat、E-cad的异常表达率大肠癌组(58.06%、70.97%)显著高于癌旁组(0%,0%,P<0.01)。β-cat、E-cad的异常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70.00%、82.50%)高于无转移组(49.06%、62.26%,P<0.05);低分化组均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β-cat与E-cad呈正相关(r=0.561,P<0.01)。β-cat与 E-cad同时异常表达组的淋巴结转移率(56.00%)高于两者同时正常组(21.74%,P<0.05)。结论大肠腺癌中E-cad、β-cat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这两项指标,对大肠腺癌的预后评估和临床指导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颖;郝青;刘玉利;赵增喜;张林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ART1基因的表达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RT1-shRNA转入到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该病毒的转染效率;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ART1基因沉默的效果;采用侵袭实验及黏附实验观察CT26细胞受ART1基因沉默的影响,并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对该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病毒感染4 d后ART1 mRNA 的表达量在ART1-shRNA 组中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的ART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 ART1-shRNA组CT26细胞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ART1-shRNA组的侵袭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T1-shRNA 组CT26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 RT1-shRNA 组CT26细胞中RhoA/Rho相关螺旋卷曲形成蛋白激酶(ROCK1)、RhoA、MMP-2、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P<0.01)。结论 ART1基因沉默能够导致小鼠结肠癌 CT26细胞的侵袭和黏附力降低,可能与 ART1基因沉默后ROCK1、RhoA、MMP-2、MMP-9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说明ART1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风华;彭和平;王宝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老年房颤脑卒中患者危险分层筛查及治疗对策。方法110例房颤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观察组:进行危险分层,分别采用华法林抗凝或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脑梗死发生率为0、3.45%、9.09%、33.33%,对照组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脑梗死发生率15.38%、25.93%、58.33%、100.00%,观察组总发生率为5.45%少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4.55%(P<0.01)。结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越高,脑梗死发病率就越高,抗凝治疗就越有意义。通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坚持华法林长期治疗,以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及再次复发,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韶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维生素水平变化。方法对2014年6~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腹透患者的血清维生素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与年龄配对的非慢性肾脏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腹透组血红蛋白( Hb)和血浆白蛋白( Salb)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b:分别为(98.5±10.0)g/L和(132±16.8)g/L〕,P<0.01;Salb:分别为(31.1±5.4)g/L和(36.3±3.4)g/L,P<0.01〕。腹透组的血清维生素 B1〔(77.0±20.7)nmol/L〕和维生素C〔(41.1±9.3)u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6.3±25.5)nmol/L和(45.6±12.3)μmol/L,P<0.05〕。其他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B9)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原发病分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GN组)维生素B1水平〔(74.5±22.5)nmol/L〕低于对照组〔(86.3±25.5)〕nmol/L(P<0.05)。腹透组患者的Hb和血清维生素C水平呈正相关(r=0.2863,P<0.05);腹透总KT/V与血清维生素B1呈负相关(r=-0.2828,P<0.05)。 Salb、24 h腹透液量、残肾KT/V与各种维生素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腹透患者虽无维生素B1和C缺乏,但其血清维生素B1和C水平低于正常人。腹透总KT/V与血清维生素B1水平呈负相关,血浆维生素C水平和Hb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陆轶君;陈伟军;张晓丽;叶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和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椎体融合情况、机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明显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6、9、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改善椎体愈合情况,促进椎体融合,提高机体功能。
作者:刘长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老年人腹泻病因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6月在南京某医院腹泻门诊就诊并临床诊断病毒性腹泻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粪便20份,对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轮状病毒、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比对,用于指导用药和治疗。结果20份随机样中共检测到13份阳性,其中有5份诺如病毒,4份轮状病毒,2份肠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1份札幌病毒,病毒感染阳性率高达65%,加上由于技术原因不能检测到的病毒,该结果说明临床判断的准确性很高。结论确定病原后采取支持疗法,病人康复,避免了抗生素的使用。另外,札幌病毒感染老年人致腹泻在南京是首次报道。
作者:李伟;祁贤;吴培;付建光;谢国祥;张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1〕。这表明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老年旅游者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的表现,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是构建和谐、积极老龄化社会的关键。但在旅游过程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身体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诸多健康风险。老年旅游者的卫生保健不仅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还间接影响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因而,旅游卫生保健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于勇;陶立坚;杨土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及其对心肌间质和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对照组(SC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和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n=8),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心室内插管、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情况。结果与SC组比较I/R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升高,同时心肌MMP-2蛋白明显升高,而心肌胶原含量下降并伴随左室心功能下降;IPTC组在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的同时,心肌MMP-2蛋白也明显降低,而心肌胶原含量、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高于I/R组。结论 IPTC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性介质TNF-α和IL-6的释放以抑制MMP-2的表达,从而减轻心肌间质的损伤有关。
作者:宋娟;李宝红;卢彦珍;宋晓亮;王佳;冀菁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含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基(SFM)培养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悬浮球对CD133与乙醛脱氢酶1(ALDH1)表达的影响以及ALDH1是否可作为卵巢癌干细胞( CSC)的标志物。方法用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卵巢癌 SKOV3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实验组,以含血清培养基( SSM)组作为对照,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 MTT)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 侵袭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自我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卵巢癌 SKOV3细胞和悬浮球中 ALDH1、CD133表达情况;体外化疗实验富集 ALDH1 high细胞初步探索 ALDH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自我增殖、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ALDH1 high、CD133+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化疗实验表明顺铂连续作用于卵巢癌 SKOV3细胞72 h后,实验组ALDH1high、 CD13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ALDH1high细胞比例增加了3.23倍,CD133+细胞比例增加了2.34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卵巢癌 SKOV3细胞能够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及高表达ALDH1,ALDH1可能是卵巢癌干细胞的标志物之一。
作者:范秀丽;卞翠翠;董怡;杨雷;姜艳;岳清;陈涛利;刘子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创编节奏体语并观察其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石家庄世纪公园和众美凤凰社区的居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干预。对照组按照自己意愿自由参加锻炼,实验组由教练带领进行节奏体语的锻炼,中间不得参加任何其他项目的锻炼。之后参照相关标准对参与人群的身体功能、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平衡素质进行测量。实验前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尊量表及基本情况进问卷调查和测量。结果经过3个月的节奏体语的锻炼,实验组心肺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力量素质明显提高,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拍打对肩部、腰腹部及膝盖等部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平衡素质影响不大。同时,节奏体语健身操对实验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结论节奏体语能改善老年人身体素质,促进的心理健康。
作者:马国义;孔宁宁;马正大;孙永明;赵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具有强大的增殖分化潜能,可产生许多不同类型的基质细胞,后分化成不同功能的肝细胞,分泌一系列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能够抑制肝细胞炎性反应,减少肝细胞凋亡,甚至达到逆转肝纤维化,增强肝细胞功能的效果。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BMSCs 与肿瘤的转化、血管生成、细胞迁移、多种肿瘤增殖及侵袭等相关〔1〕。本文综述了目前BMSCs的研究情况,探讨BMSCs用于治疗HCC的机制;并对BMSCs用于治疗HCC的利弊与前景作出具体分析,为利用BMSCs治疗HCC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穆雪峰;高普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eNOS、ICAM-1、TN-C和PGF2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不同时间点基底动脉、血浆表达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6)、假注血组(n=18)、SAH 组(n=18)。假注血组及SAH组进一步按时间随机分为术后1、7、11 d 3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 SAH 模型。二次注血后在各个时间点采集实验动物血液标本,处死动物,取脑组织及基底动脉,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RT-PCR分别观察eNOS、ICAM-1、TN-C和 PGF2α在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应用ELISA检测eNOS、ICAM-1、TN-C和PGF2α在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制作 SAH 模型,基底动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血管痉挛。 SAH组与对照组和假注血组相比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少。 RT-PCR 及 ELISA 观察到 ICAM-1、TN-C和PGF2α在SAH组高表达。而eNOS在SAH组中低表达,第7天表达水平低。 eNOS浓度降低,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ICAM-1、TN-C和PGF2α浓度升高,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升高。结论 SAH 后eNOS,ICAM-1,TN-C,PGF2α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发展的时相性具有一定的一致性,eNOS,ICAM-1,TN-C,PGF2α可能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作者:吴雷;郭华;高子云;胡尚伟;沈晓黎;祝新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行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48例按发病距手术取材时间分为≤6 h组、6~24 h组、24~72 h组和>72 h组,每组12例。另选取远离血肿的脑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IM-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TIM-3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 h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实验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4~72 h组血肿周围组织中TIM-3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 RT-PCR 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TIM-3的表达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TIM-3的表达在发病6 h后增高,24~72 h达高,72 h后降低。 TIM-3参与脑出血后的病理过程,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毕胜刘群;范佳;李冬;王李鸣;赵岩岩;关雪莲;侯丽淳;田嘉莹;王增冕;李晓涛;李培育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