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明;刘卫;蒋连强;凌宙贵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1〕。随着近年来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逐渐提高,早期患者多采取全胃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并进行消化道重建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吻合是消化道重建的关键,而不同的吻合技术对患者手术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的吻合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3,4〕。本研究对比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采用不同吻合技术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金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肱骨近端骨折的90%,尤其老年人更多见〔1〕。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臂可较健侧缩短,可伴有外展或内收畸形。本研究观察应用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
作者:许家轩;袁晨曦;王骏骅;杨惠林;邹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扶正祛邪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外周血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肉瘤移植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肿瘤模型组,中药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中药+环磷酰胺治疗组,观察抑瘤效应并检测肿瘤生长抑制率、平均存活期、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外周血象及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凋亡。结果各实验组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环磷酰胺( CTX)+中药治疗组抑瘤率达到81.4%;中药治疗或CTX+中药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与肿瘤生长抑制率一致,减轻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结论 CTX 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抗癌、减轻骨髓抑制作用,拮抗CTX的毒副作用,进一步延长荷瘤小鼠的寿命的作用。
作者:张江华;李恩;李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吞咽障碍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小儿脑瘫、头颈部恶性肿瘤,也可继发于放疗及手术后瘢痕形成,插管后状态等〔1〕。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约22%~65%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其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咽期吞咽障碍的原因之一〔3〕,临床上表现为唾液及食物无法咽下,吞咽食物时有食物堵塞感,咽喉部有异物感,饮水呛咳等。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脱水、肺炎等严重的医学问题,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除了常规治疗外,球囊导管扩张法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4〕。我院康复医学科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迟缓患者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开展双腔气囊食管球囊导管扩张法,疗效显著。
作者:郑兰娥;尹科;尹立全;王亚春;蔡菲;郝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为联合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结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期进行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为常规组,对两组的免疫功能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的存活率为86.95%(40/46),优于常规组72%(36/50)( P<0.05);联合组患者的 ICU 入住时间为(12.8±5.2)d,显著短于常规组的(17.4±4.6)d(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浆各指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作者:刘晓峰;朱宏泉;许庆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 CRP)、内皮素( ET)-1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影响。方法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81.54%)(P<0.05)。观察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钙、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ET-1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23%)低于对照组(35.58%)(P<0.01)。结论老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预后,并可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
作者:贾会文;赵永刚;张磊;甘晓;冯延冰;刘向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比索洛尔组(43例)和常规治疗组(6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硝酸酯类、长效钙拮抗剂、拜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治疗后第6周心绞痛、心电图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第6周的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变化。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 CRP、BNP 较常规治疗组更低(P<0.05);比索洛尔组心电图疗效显效(62.79%)高于常规治疗组(31.34%),比索洛尔组无效和加重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比索洛尔组心绞痛显效(62.79%)高于常规治疗组(31.34%),比索洛尔组无效和加重比例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心绞痛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曹鸿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LANC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首次接受治疗的LANC患者〔T3T4和(或)N2N3〕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行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经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诱导化疗方案同试验组,静脉给药。分别于诱导化疗前、化疗1、2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全程放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全程放化疗后12 w,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5,P=0.000)。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③诱导化疗前,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均相似(P>0.05);化疗第1个周期后,两组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 CD4+,CD8+,CD4+/CD8+比值下降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 LANC 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与静脉化疗相比,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研究。
作者:陈建武;张幸平;刘德鑫;肖丽华;吴敏;苏菁菁;郑建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白细胞( WBC)和血小板( PLT)指标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 IgG、IgA及IgM指标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 CD4+、CD8+及 CD4+/CD8+比值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勤祥;刘清涛;陶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2型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累及全身,其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一个过渡阶段,在MCI阶段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刘梦姣;曾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将湿性敷料与传统干性敷料用于创面换药对照进行临床观察,探讨治疗糖尿足溃疡( DFU)的佳换药方法。方法选择血管外科符合标准并且自愿配合研究的患者65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1例,伤口应用传统方法无菌干纱布、凡士林纱布进行换药;观察组34例,伤口黑期应用水凝胶,黄期应用藻酸盐和银离子,红期应用水胶体和银离子等新型湿性敷料处理伤口。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和换药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溃疡愈合速度对比显示,创面愈合从第14天出现明显差异(P<0.05),在第21天达到极其显著差异(P<0.05);从治疗6 w后的疗效比较来看,实验组的治愈率比传统换药方法高20%;在换药次数及每次换药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新型湿性敷料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每次换药时间,减少换药频次和换药费用,减轻揭除敷料时的疼痛感,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促进创面治愈效果。
作者:聂海英;李昆;张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栓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肾皮质内皮素(EF)-1、血栓素(TX)A2、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抗凝血酶(AT-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VEGF、内皮素、NO、NOS、TXA2、LP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EF-I和AT-Ⅲ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14 d后,血清VEGF、内皮素、NO、NOS、TXA2、LP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EF-I和AT-Ⅲ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丁苯酞可以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潘君枝;程超禅;陈瑞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喉鳞癌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生存素(Survivin)和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7例喉鳞癌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肿瘤的蜡块组织。72例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作为对照组。72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PPARγ、Survivin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和PTE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组PPARγ、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 Ki67表达增殖指数中差别显著,Survivin和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相关。 PPARγ、Survivin和PTEN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喉鳞癌术后组织中Survivin高表达、PPARγ和PTEN低表达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 PPARγ、Survivin和PTE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具有一定差异性。 PPARγ、Survivin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孙旭云;陈建国;江祺川;康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HOX)B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实时RT-PCR技术、TUNEL法对裸鼠组织细胞中的HOXB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过内参基因β-actin校正后,按2-ΔΔCt法进行计算。得到各组HOXB相对表达量 F值,以对照组为参照,HOXB mRNA相对表达率(%)=100%×(其他组 mRNA 相对表达量 F 值/对照组 mRNA 相对表达量 F 值),计算各组 HOXB3 mRNA、HOXB4 mRNA和HOXB7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在造模实验中,30只大鼠中死亡1只,造模失败2只,27只纳入观察组。观察组 HOXB3、HOXB4、HOXB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免疫组化法则发现观察组的阳性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HOXB基因参与MM形成和发展,在其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
作者:李燕;杨涛;张培军;杨洁;罗建民;郝洪岭;王素云;李杰;袁军;王瑞仓;张晓霞;王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前常规的药物治疗对老年期痴呆的治疗效果有限〔1〕。近年来,随着西方医学界对补充和替代医学( CAM )如按摩疗法、心身疗法、营养疗法等的兴趣持续提升,其在老年期痴呆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CAM在老年期痴呆防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六一;李晶;张静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使用七氟烷+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的简易智力状态评测表(MMSE)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手术前后心率(HR)、血压及血清S100β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和单肺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3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3、6 h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均P<0.05),而两组术前和术后24、72 h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前后的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术后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的复合全麻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一过性的影响,但与七氟烷相比,认知功能的恢复速度较快,且手术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含量水平较低。
作者:谢峥嵘;孟宪慧;刘晓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拟了解遵义市70岁以上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
作者:蒋敏;宋治敏;杨芝萍;潘玉霞;李发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 cTnⅠ)联合检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和不同预后患者血浆NT-proBNP、cTnⅠ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 APACHE Ⅱ),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浆NT-proBNP及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严重脓毒症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均 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 NT-proB-NP、cTnⅠ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脓毒症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cTnⅠ水平呈正相关性(r=0.732,P<0.05);血浆NT-proBNP水平及cTnⅠ水平均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646,0.579,P<0.05)。结论血浆NT-proBNP及cTnⅠ水平可有效反映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早期血浆NT-proBNP及cTnⅠ水平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袁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血管收缩的影响及机制。方法56只大鼠制备离体灌注肾模型,随机分为8组(n=7):A1组:Kreb液灌流;A2组:Kreb液+TNF-α灌流;B1组:Kreb液+Verapamil灌流;B2组:Kreb液+Verapamil+TNF-α灌流;C1组:无钙Kreb液灌流;C2组:无钙Kreb液+TNF-α灌流;D1组:无钙Kreb液+2-APB灌流;D2组:无钙Kreb 液+2-APB+TNF-α灌流。各组均在刺激期加内皮素( ET)。灌流结束后,计算肾脏水肿率,HE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结构。结果各组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A1、A2、B1、B2、C1、C2组 ET刺激后,肾灌注压较基础压均明显升高(P<0.05);A2、B2、C2组灌注压升高值分别显著高于A1、B1、C1组(P<0.01)。 D1、D2组ET刺激后,肾灌注压均略升高,但与基础灌注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灌注压升高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组肾脏的水肿率均低于30%,灌流后肾脏标本切片均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损伤,与灌流前相符。结论 TNF-α可能通过上调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增强ET引起的肾血管收缩。
作者:郭莲怡;金旭鹏;王桂君;李晓飞;牛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OH)D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MS患者80例为MS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非MS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 BMI)、血压、血脂、血糖、血钙和血磷等指标。对比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对MS组血清25(OH)D3和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MS 组25(OH)D3和各组分的关系。结果MS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显著升高,MS组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MS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6667,P<0.05)。 MS组血清25(OH)D3和 BMI、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呈负相关(P<0.05)。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低密度脂蛋白(LDL)、TG、高密度脂蛋白(HDL)、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MS组25(0H)D3水平呈现较强的相关性(P<0.05)。回归方程为:25(OH)D3=32.633-11.375LDL-0.124SBP-3.993TG+13.277HDL+0.091DBP,F=8.824,P<0.05。结论老年MS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和血压、血脂、血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建标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