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书;张柏秋;郑昌盛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加重组,70例稳定期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14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7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对照组,70例非吸烟者作为非吸烟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浆ADAMTS-13和vWF的水平。结果四组研究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及吸烟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以及FEV1/FVC%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递增趋势。四组研究者纤维蛋白原、CRP及IL-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四组研究者血浆vWF及ADAMTS-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vWF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下降趋势,而ADAMTS-13在四组间表现为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OP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RP、IL-6及血浆vWF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其血浆 ADAMTS-13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DAMTS-13水平下降可造成vWF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的血检前状态。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 Y(NPY)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TC患者(气秘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五磨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PY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为突出(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提升幅度更为突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清NO、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五磨饮子治疗STC(气秘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结肠传输功能、降低血清NO、NPY水平相关。
作者:肖天保;梁宛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T2DM 患者按照年龄、性别、不同肥胖程度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CRP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R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血浆CRP水平随着年龄、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且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CRP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政晓果;肖峰;吕敏;李瑞莉;崔明明;陈显达;王利红;陈博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 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②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 Cu、Zn、Fe含量与 Mo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③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 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26例(实验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128例(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管壁内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ApoB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双侧颈动脉(CCA)内径和颈内动脉( ICA)颅外段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实验组的 HDL-C和 ApoA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C、TG、LDL-C和 ApoB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斑块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而 HDL-C水平低于无斑块组(均 P<0.05)。结论血脂各指标水平异常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变重要的观察指标,临床可以通过降低LDL-C和ApoB水平,提高HDL-C和ApoA1水平,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玄磊;朱英杰;黄丽敏;许日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状况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方式、内镜检查特征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服药类型及( IN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且呕血、便血及潜血阳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24,0.012,0.011),服药组 INR≥3患者的比例和出血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8),服药组患者在胃窦、胃体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35,0.013和0.013),且溃疡面积(大溃疡、小溃疡)较对照组多( P=0.042,0.03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结论老年患者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成为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甘伙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当个体进入老年期以后,伴随着生理功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无可避免地面临着认知功能、感知系统和身体健康的逐渐衰退及社会关系的丧失〔1〕。老年人往往被认为是悲哀的、孤独无望的,甚至那些拥有高水平生活满意度的老年人也相信其他大多数同辈人生活得并不幸福〔2〕。然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消极的观点并不准确,虽然老年人面临更多的丧失、挫折和冲突,但是总的来说,较之年轻人,老年人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情感健康状态,随着个体的老化,消极情绪体验减少,积极情绪体验即使不出现增长,也维持在原有水平〔3,4〕。在情绪体验的持续时间上,老年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而消极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更短〔5〕。本研究就有效情绪调节与老年人的情感健康作一综述。
作者:王芹;吴捷;谷莉;王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老年人群脉压、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统一体检调查。结果①该项研究的入选人数为72350人,应答率为88.7%,其中脑卒中2588人,患病率为3.58%。②随着脉压的增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患病风险均有增高。脑梗死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51~60 mmHg时出现显著增高,脑出血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42~50 mmHg 时出现显著增高。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脑卒中亚型,脉压可能对脑出血的影响更大。③随着脉压指数的增大,脑卒中的患病率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脉压值增大可致脑卒中,脉压与脑梗死、脑出血均有关,但不支持脉压指数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武霞;宋军平;江名芳;王智光;赵世刚;高春桃;邓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 T883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组患者145例平均年龄(49.23±7.56)岁,正常对照组100例,平均年龄(49.90±10.01)岁。应用特异引物PCR反应检测CBS T833C的基因型。结果两组CBS T833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CBS 833 CC基因型的体质量指数(BMI)水平高于 TT型及 CT型(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血压家族史是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但 CBS T833 C位点突变不是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颖;张向阳;陈玉岚;欧阳菊艳;王瑜;王玲;王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估运用Maslow理论干预对老年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脑出血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及Maslow理论干预,对干预后2、4 w 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SAS评分术后4 w后较2 w有显著改善( 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术后4 w后较2 w有显著改善( P<0.05)且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4 w体质评分较2 w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4 w认知能力、心理及情绪及体质等均较术后2 w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4 w Barthel指数及Fugl-Myer积分法(FAM)较术后2 w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4 w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 P<0.05)。结论 Maslow理论干预是老年患者的重要方式。
作者:侯保秋;裴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早是 Schmidt-Wolf 等〔1〕研究小组研制,通过干扰素( IFN)-γ,CD3单抗、白细胞介素( IL)-2诱导出CIK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在带有弥漫性组织淋巴瘤细胞( SU-DHL)-4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8淋巴瘤细胞株的C.B-17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SCID )小鼠上使用CIK细胞治疗后,小鼠可以存活。本文对CIK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泳立;田华琴;李宏良;杨耀林;梁贵文;陈学彰;黄小青;王斌;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二岩虎果汤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采用豚鼠0.1%磷酸组胺和2%氯化乙酰胆碱等量混合液(1∶1)引喘法观察其平喘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二岩虎果汤能明显延长氨水喷雾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延长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引发豚鼠抽搐的潜伏期,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率。结论二岩虎果汤具有显著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
作者:饶海;桂珊珊;周镁;黄秀平;覃容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较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以TNBS灌肠。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及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少动,毛发杂乱无光泽,饮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肉眼见肠道粘连,肠管积气积粪,肠壁增厚、皱褶消失,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可见明显的溃疡灶;病理见黏膜层、黏膜下层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破坏,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结构扭曲,隐窝炎症及脓肿形成。结论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为较理想的研究模型。
作者:贺海辉;沈洪;朱宣宣;顾培青;刘亚军;朱磊;郑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对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诊断为LST患者36例,LST直径10~20 mm患者14例为实验1组;直径>20 mm患者2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2组12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予常规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实验1组与实验2组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区愈合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情况。结果①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比较理想,且实验1、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1组与实验2组术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但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实验1组与实验2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MR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并降低患者出血量,促进创口愈合,降低复发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东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 fMRI)成像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中枢降压的机制。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6例,选取右侧太溪穴,应用fMRI成像技术分别采集静息态与针刺态影像资料。结果针刺太溪穴与静息态相比较脑内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技术(BOLD)信号升高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BA22)、双侧岛叶(BA13)、左侧颞中回(BA21)、右侧额下回(BA4)、双侧中部扣带回(BA32、BA24)、左侧丘脑、脑干;脑内 BOLD信号降低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及杏仁核(BA27、BA35、BA36)、右侧侧脑室周围;与静息态相比较,针刺状态下以上激活脑区BOLD信号强度变化较大( P<0.01)。结论针刺太溪穴可引起脑内血压调节点及其相关脑区激活,具有中枢降压效应。
作者:曹丹娜;王丰;张帆;孙忠人;李晓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对照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死亡率等。结果手术夹闭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介入栓塞组( P<0.05);脑积水、术后偏瘫的发生率高于介入组( 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侵入性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较手术夹闭组治疗破裂的老年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占峰;赵兴利;陈平;董文征;逄锦峰;只兴龙;罗琪;刘德华;苗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的方法对housebound老年人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河北省唐山市钓鱼台社区和保定市中华小区,将两个社区中213名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07和对照组106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干预系统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干预的0、6个月用老年抑郁评价量表、ADL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得15~21分的老年人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改善其ADL情况,将为老年人社区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景丽伟;张田;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庒雅娟;张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瑜伽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瑜伽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分别采用Hatha瑜伽练习和健身快走练习16 w,3次/w,1 h/次。以闭眼单足站立( TIME-SLC)、站立-行走测试( TUGT)、平衡木行走、多方向伸展测试( MDRT)为测评依据,对受试者进行训练前、后、停止练习8 w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①训练16 w后,瑜伽组和对照组TUGT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 P>0.05);瑜伽组平衡木行走时间较训练前均显著下降( P<0.05),对照组平衡木走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变化( P>0.05);瑜伽组TIME-SLC和MDRT指标较训练前均显著上升( 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TIME-SLC也显著上升( P<0.05),组间有差异( P<0.05)。②停止训练8 w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与停训前后比较,瑜珈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TIME-SLC下降趋势。结论 Hatha瑜伽、健身快走都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Hatha瑜伽作用优于健身快走,在停止训练的一段时间后,更能维持训练效果。
作者:崇玉萍;陈香仙;杨行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及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脑电图、P300的检测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脑电图β、δ、θ的功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α的功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经早期康复干预后, P300潜伏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0.05)。④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促使脑细胞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于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晓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0名中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40)和对照组(n=40),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3次,1 h/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实验前和3个月练功后对实验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NKT(CD56+)进行测试。结果练功3个月后,练功组T细胞亚群及其比值部分指标发生变化,CD4+数量增加(P<0.05),CD3+、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升高。练功组NK细胞百分比含量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练功组NKT细胞百分比含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其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马王堆导引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运动特点有关。
作者:王宾;陆松廷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