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泳立;田华琴;李宏良;杨耀林;梁贵文;陈学彰;黄小青;王斌;王艳杰
目的:分析基于油酰乙醇胺(OEA)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方法造模Hep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 TG)含量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及脂肪性肝炎( NASH)体外模型建立;以 OEA 和阳性对照药物处理6、10、12 h,检测TG含量,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PPAR)α等。结果致NAFLD和NASH的佳浓度为0.25 mmol/L油酸,细胞模型含0.25 mmol/L油酸组TG含量〔(5.516±0.262)mg/d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60±0.104)mg/dl〕(P<0.05);各种浓度OEA模型的TG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CR结果显示,OEA浓度为50μmol/L时,可提高PPARα、去乙酰化酶(SirtI)、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及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降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表达(P<0.05)。结论 OEA可通过激活脂代谢基因PPARα、SirtI、CPT-I、LPL的表达及抑制SREBP-1c、TNFα、ACC基因的表达,缓解NAFLD和NASH。
作者:施纯礼;邱慧青;钱馨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rhG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7、14天,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患者治疗可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殿胜;李晓华;王作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 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OJ对照组和 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总胆汁酸( 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 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 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②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 Cu、Zn、Fe含量与 Mo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③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 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对照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死亡率等。结果手术夹闭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介入栓塞组( P<0.05);脑积水、术后偏瘫的发生率高于介入组( 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侵入性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较手术夹闭组治疗破裂的老年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占峰;赵兴利;陈平;董文征;逄锦峰;只兴龙;罗琪;刘德华;苗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①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②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③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 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 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 P<0.05)。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 P<0.05)。⑤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晓芹;郑德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 Y(NPY)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TC患者(气秘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五磨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PY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为突出(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提升幅度更为突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清NO、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五磨饮子治疗STC(气秘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结肠传输功能、降低血清NO、NPY水平相关。
作者:肖天保;梁宛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等生化指标浓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ACS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加用法舒地尔,比较治疗前与治疗4 w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及 PAPP-A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BP、DBP、TC、TG、LDL-C、HDL-C、BUN、FPG、Cr、UA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 TC(4.47±0.83)mmol/L、TG(1.51±0.12)mmol/L、LDL-C(3.15±0.46)mmol/L,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APP-A、CRP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 PAPP-A(7.03±2.39)mIU/L、CRP(3.08±1.04)mg/L,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11.36±3.05)mIU/L、(5.77±1.75)m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更加显著的降低ACS患者的PAPP-A、CRP水平,进一步缓解ACS患者的炎症反应。
作者:陈华;吕妍琨;郝清卿;陈淑霞;谷剑;齐鹏;杜荣品;耿彦平;李燕;于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足底筋膜炎,又称作跖筋膜炎,比较典型的症状是晨起下床足部触地后或久坐后步行时出现剧烈疼痛,在行走数步后有所缓解,但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疼痛加剧,病情严重者在站立位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无明显差别。该疾病也多见于运动引起的足底筋膜的慢性损伤,其病因可能与经常长时间走路或健步走、登山、徒步旅行等活动密切相关,因为连续长时间行走,较容易引起足底慢性损伤,尤其是肥胖、长时间负重站立、扁平足、有骨刺生成等更容易发生,进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另外,如高弓足和扁平足等足底畸形者也可诱发足底筋膜炎,高弓足患者在迈步时,当足跟着地至全足着地中期,因结构缺陷难以旋前而无法分散作用力;扁平足因距下关节过度旋前增加了足跟内侧部张力和跖筋膜载荷作用力,较容易造成跖筋膜负荷增加,诱发足底筋膜炎。以跑步动作为主的职业运动员和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患足底筋膜炎的比率较高,作为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引起的足底筋膜炎大多认为是因方法不正确、运动量过大或在过硬的地面上跑步或穿不合适的鞋子等引起〔1〕。临床上常表现为灼痛、抽动痛、刀割样疼痛、刺痛,严重者可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赤脚步行、上楼或负重行走时可加重。
作者:刘瑞莲;屈红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早是 Schmidt-Wolf 等〔1〕研究小组研制,通过干扰素( IFN)-γ,CD3单抗、白细胞介素( IL)-2诱导出CIK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在带有弥漫性组织淋巴瘤细胞( SU-DHL)-4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8淋巴瘤细胞株的C.B-17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SCID )小鼠上使用CIK细胞治疗后,小鼠可以存活。本文对CIK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泳立;田华琴;李宏良;杨耀林;梁贵文;陈学彰;黄小青;王斌;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芹黄素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囊泡蛋白(Syn)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芹黄素10、20、40 mg/kg剂量组,同龄SAMP1小鼠作为对照组,用Morris水迷宫训练测试其空间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用Western 印迹及RT-PCR方法测定海马区Syn及GAP4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芹黄素各剂量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缩短,穿越平台区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延长(与SAMP8模型组相比,P<0.05),海马区Syn、GAP43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芹黄素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神经突触Syn及GAP43的表达,提高突触修复及再生能力,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
作者:赵宇红;李芳芳;曾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曲美他嗪,实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NP的变化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艳明;吕恒娟;王加良;高凤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肺血栓栓塞症( PTE )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疾病,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PTE。急性PTE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
作者:王晨;辛秀琴;孟广平;孟珊珊;白玥;张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 fMRI)成像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中枢降压的机制。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6例,选取右侧太溪穴,应用fMRI成像技术分别采集静息态与针刺态影像资料。结果针刺太溪穴与静息态相比较脑内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技术(BOLD)信号升高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BA22)、双侧岛叶(BA13)、左侧颞中回(BA21)、右侧额下回(BA4)、双侧中部扣带回(BA32、BA24)、左侧丘脑、脑干;脑内 BOLD信号降低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及杏仁核(BA27、BA35、BA36)、右侧侧脑室周围;与静息态相比较,针刺状态下以上激活脑区BOLD信号强度变化较大( P<0.01)。结论针刺太溪穴可引起脑内血压调节点及其相关脑区激活,具有中枢降压效应。
作者:曹丹娜;王丰;张帆;孙忠人;李晓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发病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的分布,并建立脑血管病信息化专项模块,为社区长期集中管理建立基础。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南通市学田社区266例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及脑血管病类型、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等;对其中114例进行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并比较随访结果。结果脑血管病发病情况:脑梗死55.6%,脑卒中复发20.7%,脑卒中后遗症30.8%,其中肢体残障占81.8%。危险因素分布:高血压207例,51.2%经常监测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81例,有39.5%规律监测血糖;心脏病85例,其中心绞痛占61.2%,高脂血症71例,吸烟史78例,饮酒史61例,颈动脉狭窄40例,家族史107例。平均收缩压和每周锻炼平均时间随访前后差异显著( 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脑梗死发病率高,高血压为首要危险因素,社区脑血管病防治中应加强对高血压的监控;在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脑血管病专项模块,可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慢性病管理。
作者:王军;张艺;朱晓晖;崔世维;黄新中;董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沙市老年人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进行调查,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3所公办福利院、3所民办养老院和3个社区,共计44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整体知晓率约在55%左右,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8.23±2.51,其中营养素与疾病预防类、食物搭配与合理膳食两类的整体得分率比较低。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3.96±0.73。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的老年人,营养态度得分上存在差异( P<0.05)。营养行为上,有158名老年人日常饮食口味偏咸,占35.6%;有178名老年人当前有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占40.1%;有314名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首要考虑“营养价值”因素,占70.9%。结论老年人营养知识知晓率低,营养态度有待改进并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老年人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营养教育宣讲,对促进老年人平衡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廖标;蒋陈敏斯;郭时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将60位受试老年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12 w低、中强度有氧运动,检测并比较运动前后的HRV指标。结果12 w有氧运动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组 SDNN、rMSSD、pNN50%、HF相对于运动前均升高( P<0.05);LF、LF/HF无显著性改变;但两种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受试者HRV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海;屈树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18个月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及治疗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 I/R 模型,治疗组在再灌注开始时给予 MCI-186静脉滴注(10 mg/kg)。再灌注180 min后,提取心肌组织,观察在透射电镜下线粒体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色素 C ( cyt C)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透射电镜下治疗组线粒体形态较 I/R组规则,肿胀程度轻,嵴排列有序。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I/R组,Bax及Cyt C表达明显低于 I/R组(P<0.05)。 TUNEL染色治疗组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低于 I/R组(P<0.01)。治疗组mPTP在8~20 min开放程度明显低于I/R组(P<0.05)。结论 MCI-186能够保护老年大鼠心肌 I/R 后的线粒体呼吸功能,维持线粒体膜的稳定性,进而减轻细胞凋亡。
作者:韦艳红;刘艳;康晓新;赵宇;尹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富硒板党(BCPA)注射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2 g/kg BCPA组、3.6 g/kg BCPA组及1.8 g/kg BCPA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D-半乳糖造模,Morris水迷宫测量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心脑组织丙二醛(MDA)、脂褐质(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2及IL-6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BCPA各组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比其他各组小鼠少(P<0.05)。心、脑组织匀浆氧化性指标(SOD、MAD、LP及 GSH-Px)检测,对照组及BCPA各组MDA与L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及BCPA各组SOD与GSH-Px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注射过D-半乳糖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BCPA组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5)。 BCPA组小鼠血清中IL-2、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L-6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 BCPA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在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詹光杰;杨年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河北省老年人的体质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河北省老年人第3次体质检测结果,对不同年龄、城乡间老年人体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水平要优于2005年老年男、女,但河北省老年男、女体质综合评价得分均值水平一般,仅处于及格水平;2010年老年男、女体质状况都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身体各器官的表现以退行性变为主;城乡间对老年男、女各项身体指标比较,城市老年人在柔韧性、力量、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均优于农村老年人。结论各级政府要关注和重视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异现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投资。
作者:赵华;李洋;付丽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