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泳立;田华琴;李宏良;杨耀林;梁贵文;陈学彰;黄小青;王斌;王艳杰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转移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割放疗组(27例),常规分割放疗组(27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6例),低分割放疗组给予低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常规分割放疗组给予常规放疗剂量联合唑来膦酸、单纯唑来膦酸组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卡氏(KPS)评分变化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效果优于单纯唑来膦酸,低分割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低分割剂量治疗周期短、费用低、次数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高丽萍;贾小林;程俊;孟令占;蔡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在术后1、2、5 h血压、心率变化幅度较小,而全身麻醉组患者在术后1、2、5 h变化明显(均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较全身麻醉组明显缩短(均P<0.05)。在麻醉后24 h,全身麻醉组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联合麻醉组(t=6.11,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肺部感染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均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能提供良好的麻醉和术后镇痛,而腰硬联合麻术后镇痛效果更好,而且在短期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吴友华;曹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 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②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 Cu、Zn、Fe含量与 Mo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③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 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新生血管影响。方法构建高脂血症复合大脑动脉缺血模型,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SOD和 MDA 的含量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 ICAM-1和 CD34的表达。结果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较,血清MDA在缺血3、7 d含量均下降(P<0.05);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比较,脑组织梗死边缘区ICAM-1和CD34在缺血3、7 d表达增高( P<0.05)。结论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在不同时期相关因素具有特异性的表达有影响,这可能在脑缺血恢复期有助于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作者:张振强;吕欢欢;贾亚泉;宋军营;李澎涛;潘彦舒;吕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通过克隆蛋白激酶(SGK)3基因并将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高表达SGK3的MCF-7细胞系的稳态性。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N-端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GFP-N1)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和DNA测序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通过PEI介导将重组质粒pEGFP-N1-SGK3转染至乳腺癌MCF-7细胞中,荧光显微镜和 Western印迹方法对基因转染效率以及融合蛋白 GFP-SGK3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将其命名为pEGFP-N1-SGK3;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多数细胞发出绿色荧光,表明获得了较高的转染效率;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转染pEGFP-N1-SGK3的细胞中可见阳性条带,而MCF-7亲本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细胞无阳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N1-SGK3,获得了稳定表达融合蛋白GFP-SGK3的MCF-7细胞系,可用于后续SGK3细胞内功能的研究。
作者:郭红艳;孙晓杰;李淑艳;刘秀财;刘波;王宏兰;蒋瑞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患者血清瘦素( Leptin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以肝脏CT表现符合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对照组8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瘦素、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 FPG)、胰岛素( FINS)水平,计算IR指数( Homa-IR),BMI及腰臀比(WHR)。结果(1)NAFLD患者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瘦素与TNF-α水平在老年人NAFLD中呈正相关性,与肥胖、高血糖及高脂血症、IR密切相关。
作者:赵丽娟;栾梅;王子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的方法对housebound老年人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河北省唐山市钓鱼台社区和保定市中华小区,将两个社区中213名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07和对照组106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干预系统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干预的0、6个月用老年抑郁评价量表、ADL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得15~21分的老年人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改善其ADL情况,将为老年人社区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景丽伟;张田;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庒雅娟;张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 CDI)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DR 49例( NDR组),非增殖DR 26例( NPDR组),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 HC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静脉(CRV)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平均流速(MV),然后计算每个血管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与HC组比较,NPDR组OA的EDV和MV显著降低(P<0.05),RI值和 PI值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SPCA的PI值NDR组和NPDR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DR组、NPDR组CRA的RI和PI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PDR组CRV的V min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眼部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存在于早期或者前期DR患者中,这些变化可以通过CDI测定。
作者:张晓云;徐力;张小杉;李春艳;段莎莎;苑欣;刘敏;王娟;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及对髓鞘碱性蛋白( 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60例,研究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0例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时(T0)、全身麻醉后(T1)、手术开始时(T2)、阻断供瘤动脉时(T3)、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4)、恢复供瘤动脉时(T5)及手术结束时(T6)监测并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血流量(CBF)情况,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 Steward 评分情况,同时血气分析检测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水平,并于T0、T6、手术后6 h(T7)、手术后12 h(T8)和手术后24 h (T9)检测血清MBP、NSE和S100β水平。结果研究组T1~T6时HR和MAP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T0~T6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T1和T4时ICP和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T2和T3时D(a-jv)O2和CERO2水平明显低于T1,且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T9时MBP和 NSE及T7~T9时S100β水平均明显分别低于T6~T8和T6(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具有维持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稳定,进一步减少脑免受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田毅;王颖林;董盛龙;王召燕;朱少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 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2〕。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一些皮肤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真皮基质的蛋白(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对组织机械性能、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信号〔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干扰原纤维蛋白的微纤丝〕不利的影响,进而发生衰老〔3〕。皮肤衰老存在几个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如DNA修复的改变和稳定、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外基质、脂类合成、泛素引起的蛋白分解和细胞代谢〔4〕。本文归纳出皮肤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
作者:宣敏;程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冠心病( CHD)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 PCI)的患者更为重要,在临床治疗中,及时的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减低心血管事件( MACE )的发生风险〔1〕。 PCI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现行国内外指南建议,PCI术后患者均需接受12个月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其他噻吩吡啶类药物)的DAPT治疗〔2〕。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6个月和24个月的疗程对临床后果无明显影响,延长或缩短DAPT的获益风险比也尚不明确〔3〕。
作者:范致星;杨简;杨超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脾气虚大鼠骨骼肌组织 Ca2+/钙调蛋白( CaM)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Ca2+〕i 以及 CaM、钙调蛋白激酶( 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受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7、14、21 d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受试动物采用复合法(苦寒破气法、游泳力竭法及饥饱失常法)成功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在观测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态、胃肠转运功能和骨骼肌组织 ATP酶活性的基础上,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细胞内〔Ca2+〕i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组织CaM、CaMKⅡ和p-CaMKⅡ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气虚大鼠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胃残留率升高而小肠推进率下降(P<0.01);骨骼肌组织 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降低(P<0.05,P<0.01);骨骼肌组织〔Ca2+〕i浓度和CaM、CaMKⅡ、p-CaMK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脾虚模型7 d、14 d、21 d组之间比较,以脾虚21 d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脾虚大鼠骨骼肌组织Ca2+/CaM信号通路关键分子CaM、CaMKⅡ和p-CaMKⅡ蛋白以低表达为主。
作者:段永强;梁玉杰;成映霞;杜娟;杨晓轶;程卫东;刘靓;高建德;安耀荣;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 RI)的异常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T2DM)DN患者116例,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组,eGFR<60 ml? min-1?1.73 m-2为A组(40例),60 ml? min-1?1.73 m-2≤eGFR<90 ml? min-1?1.73 m-2为B组(35例),eGFR≥90 ml? min-1?1.73 m-2为 C组(4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D组),分析各组之间RI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eGFR的关系,采用ROC获得诊断DN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的RI截断参考值。结果四组RI和IMT呈正相关(r=0.55,P<0.05),RI与 eGFR呈负相关(r=-0.42,P<0.05);四组间血管重构率比较存在差异(F=31.12,P<0.05),两两比较发现A组高于其他三组,B组高于C和D两组(P<0.05);血管重构类型比较发现负性重构中随eGFR降低出现增加趋势,但仅有A、B两组分别与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ROC结果显示,RI>0.726作为判定DN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的阶段参考值,其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89.4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肾内动脉RI能够反映DN患者肾脏局部微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预测、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颖;冯烈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盐酸伊立替康治疗。结果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应用盐酸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老年宫颈癌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航;刘兵;李向辉;李广策;王财东;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改进的不可预知性心理应激诱导方法建立负性情绪应激模型,观察负性情绪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活动、糖水消耗量、24 h摄食量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总得分下降,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糖水消耗量减少,24 h摄食量减少(P<0.05),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升高、5-羟色胺(HT)水平下降(P<0.05)。结论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群遭遇多种应激事件产生的负性情绪状态,造模方法成熟可靠。
作者:王慧霞;詹向红;李伟;刘胜利;王有杰;于华林;伍盼盼;孙前明;潘玉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49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非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49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被检人员的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大容积(LAVmax)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水平,并且应用二维斑点超声技术测定各房壁的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SRe)、舒张晚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SRa)以及收缩期峰值平均应变率(mSRs)水平。结果观察组 LAAEF、LAPEF、LAEF都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 LAVmin、LAVmax、LAVpre都高于对照组(P<0.01)。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mSRs、mSRe下降,mSRa上升(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发生的变化,从而有利于早期展开治疗。
作者:张宇明;张文云;房勤茂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以黏附细胞数表示为TNE-A)及其数量(以外周血计数表示为TNE),探讨其在老年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例和老年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 FITC-UEA-I)和 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DiI-ac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TNE-A计数。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 TNE计数。结果①老年T2DM患者EPCs的TNE-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血管病变组间也有差异(t=2.185、2.099;P<0.05)。外周血TNE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2.179; P<0.05),但血管病变各组间无差异(t=1.857; P>0.05)。②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T2DM老年患者 TNE-A以及 TNE计数逐渐降低( t=2.872、2.855、2.985、2.861;P<0.0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t=2.122、2.103、2.105、2.175;P<0.05)。③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 TNE-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舒张压( SBP)、2 h 餐后血糖(2 h PBG)、HbA1c 呈负相关( r分别为-0.40、-0.39、-0.21、-0.24,P<0.01或<0.05)。而外周血TNE与空腹血糖(FBG)、Hb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1、-0.267,P<0.05)。④以T2DM 为整体,有血管病变为因变量(有=1,无=0),以年龄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BP、TNE-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T2DM老年患者EPCs的黏附功能明显受损,与其血管病变关系较大;而外周血EPCs 数目与血管病变关系较小,EPCs生物学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毛文文;尹列芬;田伟盟;陈国强;周宁;申政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椎术全麻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8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及45例腰椎骨折患者,均择期进行腰椎全麻手术治疗。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0.5μg 组(低剂量组)、1.0μg组(高剂量组)以及对照组各42例。麻醉诱导后,低剂量、高剂量组分别按照0.5、1.0μg/kg的剂量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后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情况,以及术中患者的尿量、出血量、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输液量等指标。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对手术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低剂量、高剂量组患者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患者的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亦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低、高剂量组患者高血压以及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剂量、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患者腰椎术全麻镇痛时,在降低围术期镇静药物以及阿片类药物的给药剂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德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 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OJ对照组和 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总胆汁酸( 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 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β-蜕皮甾酮(EDS)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症状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 SD大鼠(260~280 g)采用物理机械刺激法制备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将45只成功诱导的牙周炎大鼠模型随机分组(n=15):高剂量 EDS(EDS-H)组、低剂量 EDS ( EDS-L)组及生理盐水( NS)组。 EDS-H组与EDS-L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 kg-1? d-1或40 mg? kg-1? d-1 EDS;同时选取15只同周龄正常大鼠作对照( C),NS组和C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EDS腹腔注射前后分析各组的牙龈指数( GI)和附着水平( AL)来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牙龈组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脂质(LPO)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牙龈组织中前列腺素(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龈沟液中白介素(IL)-6水平;荧光探针 DHE 染色法及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牙龈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和基金金属蛋白(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NS组的GI和AL、牙龈组织MDA、LPO、PGE2、TNF-α、ROS和 MMP2的 IOD水平及龈沟液中 IL-6水平均升高,CAT活性降低(均P<0.05);给予腹腔注射EDS可改善牙周炎大鼠的以上异常指标(P<0.05),EDS-H组、EDS-L组与 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DS-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EDS-L组(P<0.05)。结论 EDS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牙龈氧化应激、MMP2表达及炎症反应均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马珅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