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艳红;刘艳;康晓新;赵宇;尹璐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的临床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收治的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病例(ⅠA2~ⅡA期)91例,其中33例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5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比较手术学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除各组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康复学指标(术后肠功能、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济学指标(术后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入院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少,肛门排气时间早,盆腔感染及切口感染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均P<0.05)。(2)术中切除淋巴结数目,阳性数目无差异,术后康复学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结论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能达到传统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因缺乏长期随访资料,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长远生存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晓华;夏雅仙;周欢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T2DM)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T2DM血糖异常波动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法测血糖,而实验组采用 CGMS,然后根据相应监测结果分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异常波动的控制效果,并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水平(M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2 h PBG、MB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标准差(SD)、日间平均血糖异常波动幅度(MAGE)等指标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 FBG、HbA1c、2 h PG、MBG、AUC、SD、MAGE 等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MS较常规血糖监测在改善老年 T2DM 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江西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地区选取4个自然村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ADL量表对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取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18名农村老人,116名为留守老人,占53.2%。留守老人的ADL、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老人,但仅在PSMS有统计学差异(P=0.010)。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身体状况和留守状态与ADL得分相关;除上述三个因素外,经济状况也与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得分相关(P=0.014),而工具性ADL量表得分则只与年龄和身体状况相关(P<0.001)。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差、经济状况差以及留守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结论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低下,农村老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生活质量及照料问题尤为突出,应受到全社会的更广泛和密切关注。
作者:蒋华;朱水华;刘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1667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主要疾病进行分析,为老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667例老年患者,根据年龄段分65~79岁680例,≥80岁987例,比较两年龄段间常见疾病的差别。结果常见疾病按疾病类型所占比例排名前5位的是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65~79岁与≥80岁相比,排名一致。疾病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上肺炎、冠心病、消化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65~79岁排名前5位的疾病是肺炎、冠心病、消化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80岁排名前5位的疾病是肺炎、冠心病、高血压、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肺部感染在≥80岁患者中患病率显著高于65~79岁( P<0.01),而胆道感染的患病率65~79岁则高于≥80岁患者(P<0.01);消化道肿瘤及糖尿病患病率65~79岁则高于≥80岁患者(P<0.01)。结论老年患者应重视肺部感染、冠心病及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对高龄患者,更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救治。
作者:李圣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 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2〕。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一些皮肤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真皮基质的蛋白(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对组织机械性能、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信号〔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干扰原纤维蛋白的微纤丝〕不利的影响,进而发生衰老〔3〕。皮肤衰老存在几个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如DNA修复的改变和稳定、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外基质、脂类合成、泛素引起的蛋白分解和细胞代谢〔4〕。本文归纳出皮肤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
作者:宣敏;程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曲美他嗪,实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NP的变化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艳明;吕恒娟;王加良;高凤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改进的不可预知性心理应激诱导方法建立负性情绪应激模型,观察负性情绪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活动、糖水消耗量、24 h摄食量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总得分下降,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糖水消耗量减少,24 h摄食量减少(P<0.05),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升高、5-羟色胺(HT)水平下降(P<0.05)。结论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群遭遇多种应激事件产生的负性情绪状态,造模方法成熟可靠。
作者:王慧霞;詹向红;李伟;刘胜利;王有杰;于华林;伍盼盼;孙前明;潘玉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富硒板党(BCPA)注射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2 g/kg BCPA组、3.6 g/kg BCPA组及1.8 g/kg BCPA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D-半乳糖造模,Morris水迷宫测量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心脑组织丙二醛(MDA)、脂褐质(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IL)-2及IL-6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BCPA各组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比其他各组小鼠少(P<0.05)。心、脑组织匀浆氧化性指标(SOD、MAD、LP及 GSH-Px)检测,对照组及BCPA各组MDA与L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及BCPA各组SOD与GSH-Px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注射过D-半乳糖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BCPA组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5)。 BCPA组小鼠血清中IL-2、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IL-2、IL-6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 BCPA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发挥抗衰老作用,在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詹光杰;杨年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根据老年人口信息和老年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16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前三位的为朝阳、海淀和西城,分别为42.8万人、38.1万人和30.3万人,占北京市老年人44.86%;再加上东城、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中心城区承担了66.4%的户籍老年人〔1〕。关于北京市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以个别行政区或社区为基础进行,如对北京东城区老年医疗需求调查〔2〕;对北京长青园地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意愿调查〔3〕等。本调查分析北京市中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现状及需求。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 Y(NPY)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TC患者(气秘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五磨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PY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为突出(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提升幅度更为突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清NO、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五磨饮子治疗STC(气秘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结肠传输功能、降低血清NO、NPY水平相关。
作者:肖天保;梁宛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因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入住该院进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于12、24、36个月对各手术方式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率,对存活患者采用Harris 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死亡患者分析死亡原因。选取与骨折愈后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生存率略高于其他组,但与髓内固定系统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组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生存率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髓内固定手术Harris 评分略高于其他组,但与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手术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及麻醉方式三个相关指标与不同治疗方式对近期生存率影响无关(P>0.05)。骨折到手术前平均时间、不同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作率显著影响近期生存率(P<0.05),与近期生存率影响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患者选择规范化手术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提供参考,可提高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骨折近期生存率。
作者:孙辉;臧学慧;高立华;谭永滔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高温有氧训练联合空气负氧离子治疗对肥胖中青年女性血脂及血液流学变指标的疗效。方法选取瑜伽会所会员中肥胖中青年女性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每天进行1次高温瑜珈训练,每次60 min左右;研究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训练治疗期间辅以负氧离子疗法进行干预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入选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分别经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检测指标较入选时均有一定程度好转,且以研究组改善的幅度较明显( P<0.05)。结论以瑜珈为例的高温有氧训练对肥胖中青年女性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具有一定疗效,而联合负氧离子疗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高温有氧训练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96例行TME老年直肠癌患者,分析目前该科老年患者 TME 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丹;庄競;刘永刚;周浩;陈凯旋;程科;王金榜;李保东;罗素霞;韩广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发病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的分布,并建立脑血管病信息化专项模块,为社区长期集中管理建立基础。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南通市学田社区266例中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患病情况及脑血管病类型、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等;对其中114例进行脑血管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并比较随访结果。结果脑血管病发病情况:脑梗死55.6%,脑卒中复发20.7%,脑卒中后遗症30.8%,其中肢体残障占81.8%。危险因素分布:高血压207例,51.2%经常监测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81例,有39.5%规律监测血糖;心脏病85例,其中心绞痛占61.2%,高脂血症71例,吸烟史78例,饮酒史61例,颈动脉狭窄40例,家族史107例。平均收缩压和每周锻炼平均时间随访前后差异显著( 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脑血管病人群脑梗死发病率高,高血压为首要危险因素,社区脑血管病防治中应加强对高血压的监控;在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立脑血管病专项模块,可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慢性病管理。
作者:王军;张艺;朱晓晖;崔世维;黄新中;董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水平与脂蛋白(a)〔Lp(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老年EH患者500例,同时入选同期体检血压正常的老年健康者4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生化指标、Lp(a)和mALB水平。根据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 Lp(a)和 mALB的差异;用 Logistic 回归筛选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因素。结果①Lp(a)水平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升高〔Lp(a):老年 EH 1级组(235.3±113.6)mg/L、2级(339.7±157.2)mg/L、3级(405.3±201.6)mg/L〕,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123.7±66.5)mg/L比较,差异由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②mALB随血压的升高而升高〔mALB:老年EH1级组(26.3±10.8)mg/L、2级(40.6±15.6)mg/L、3级(91.3±17.1)mg/L〕,各组之间比较以及各组分别与对照组(9.6±5.4)mg/L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③总体老年EH患者血清Lp(a)〔(316.8±149.7)mg/L)〕高于对照组(123.7±66.5)mg/L,总体老年EH患者mALB(51.2±13.9 mg/L)高于对照组〔(9.6±5.4)mg/L〕(P均<0.05)。④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mALB呈正相关(r =0.274,P<0.05;r=0.476,P<0.05;r=0.398,P<0.05)。⑤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Lp(a)和 m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P <0.01)。结论老年EH患者血清Lp(a)和mALB水平均升高;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血清Lp(a)和mALB水平逐渐升高;Lp(a)和 mALB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
作者:马孝湘;程幼夫;王林;刘玉萍;陈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状况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方式、内镜检查特征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服药类型及( IN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且呕血、便血及潜血阳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24,0.012,0.011),服药组 INR≥3患者的比例和出血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8),服药组患者在胃窦、胃体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35,0.013和0.013),且溃疡面积(大溃疡、小溃疡)较对照组多( P=0.042,0.03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结论老年患者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成为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甘伙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 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手术组(RYGB)和假手术组(S-RYGB)各20只。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以高脂高糖食物喂养并腹腔小剂量链脲佐菌霉素(STZ)注射以诱导大鼠成为2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3 d后测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成功糖尿病模型。测量术前和术后1、2、3、4 w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4 w胰腺组织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 w RYGB组空腹血糖下降到(3.9±0.7)mmol/L,体重下降至(238.0±16.6)g,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RYGB组(P<0.05)。术后4 w RYGB组胰岛凋亡率为(4.01±0.39)%,与S-RYGB组(17.94±0.5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4 w RYGB组大鼠胰岛细胞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阳性率表达与S-RYGB组比较差异( 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增加,激活wnt通路,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β细胞凋亡来实现。
作者:高向楠;柴芳;赵树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及对髓鞘碱性蛋白( 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60例,研究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0例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时(T0)、全身麻醉后(T1)、手术开始时(T2)、阻断供瘤动脉时(T3)、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4)、恢复供瘤动脉时(T5)及手术结束时(T6)监测并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血流量(CBF)情况,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 Steward 评分情况,同时血气分析检测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水平,并于T0、T6、手术后6 h(T7)、手术后12 h(T8)和手术后24 h (T9)检测血清MBP、NSE和S100β水平。结果研究组T1~T6时HR和MAP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T0~T6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T1和T4时ICP和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T2和T3时D(a-jv)O2和CERO2水平明显低于T1,且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T9时MBP和 NSE及T7~T9时S100β水平均明显分别低于T6~T8和T6(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具有维持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稳定,进一步减少脑免受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田毅;王颖林;董盛龙;王召燕;朱少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瑜伽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瑜伽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分别采用Hatha瑜伽练习和健身快走练习16 w,3次/w,1 h/次。以闭眼单足站立( TIME-SLC)、站立-行走测试( TUGT)、平衡木行走、多方向伸展测试( MDRT)为测评依据,对受试者进行训练前、后、停止练习8 w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①训练16 w后,瑜伽组和对照组TUGT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 P>0.05);瑜伽组平衡木行走时间较训练前均显著下降( P<0.05),对照组平衡木走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变化( P>0.05);瑜伽组TIME-SLC和MDRT指标较训练前均显著上升( 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TIME-SLC也显著上升( P<0.05),组间有差异( P<0.05)。②停止训练8 w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与停训前后比较,瑜珈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TIME-SLC下降趋势。结论 Hatha瑜伽、健身快走都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Hatha瑜伽作用优于健身快走,在停止训练的一段时间后,更能维持训练效果。
作者:崇玉萍;陈香仙;杨行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 fMRI)成像技术探讨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中枢降压的机制。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6例,选取右侧太溪穴,应用fMRI成像技术分别采集静息态与针刺态影像资料。结果针刺太溪穴与静息态相比较脑内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技术(BOLD)信号升高脑区包括双侧颞上回(BA22)、双侧岛叶(BA13)、左侧颞中回(BA21)、右侧额下回(BA4)、双侧中部扣带回(BA32、BA24)、左侧丘脑、脑干;脑内 BOLD信号降低脑区包括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及杏仁核(BA27、BA35、BA36)、右侧侧脑室周围;与静息态相比较,针刺状态下以上激活脑区BOLD信号强度变化较大( P<0.01)。结论针刺太溪穴可引起脑内血压调节点及其相关脑区激活,具有中枢降压效应。
作者:曹丹娜;王丰;张帆;孙忠人;李晓陵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