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 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手术组(RYGB)和假手术组(S-RYGB)各20只。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以高脂高糖食物喂养并腹腔小剂量链脲佐菌霉素(STZ)注射以诱导大鼠成为2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3 d后测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成功糖尿病模型。测量术前和术后1、2、3、4 w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4 w胰腺组织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 w RYGB组空腹血糖下降到(3.9±0.7)mmol/L,体重下降至(238.0±16.6)g,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RYGB组(P<0.05)。术后4 w RYGB组胰岛凋亡率为(4.01±0.39)%,与S-RYGB组(17.94±0.5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4 w RYGB组大鼠胰岛细胞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阳性率表达与S-RYGB组比较差异( 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增加,激活wnt通路,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β细胞凋亡来实现。
作者:高向楠;柴芳;赵树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行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测量两组患者诱导前(T0)、给药10 min(T1)、睫毛反射消失(T2)、意识消失(T3)、气管插管时(T4)及气管插管后3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T1、T2和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T0,与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T4和T5时均高于T0,与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和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T0,与 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4和 T5显著高于T0,与T0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老年全麻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明强;高伟忠;陈泽琼;杨义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C反应蛋白( 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48例老年患者作为其对照组。采取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进行血清PCT的测定,采取免疫扩散试验对CRP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其测定的结果。当 PCT检测值>0.5μg/L时表明为阳性。当 CRP检测值>10 mg/L时表明为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观察组的血清 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血清P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比CRP检查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PCT比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当中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血清PCT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状况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方式、内镜检查特征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服药类型及( IN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且呕血、便血及潜血阳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24,0.012,0.011),服药组 INR≥3患者的比例和出血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8),服药组患者在胃窦、胃体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35,0.013和0.013),且溃疡面积(大溃疡、小溃疡)较对照组多( P=0.042,0.03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结论老年患者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成为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甘伙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动脉及心室重塑的改善作用。方法老年 E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心血管重塑指标、血压指标和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后,实验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室间隔厚度( IVST)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对照组 IMT和IVS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②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15.79%),但差异不明显(χ2=0.56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EH患者,能够较好地降低血压,改善动脉及心室重塑,不良反应较低。
作者:黄奕君;郑茵;冯光球;许晋川;李伟;吴智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转移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割放疗组(27例),常规分割放疗组(27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6例),低分割放疗组给予低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常规分割放疗组给予常规放疗剂量联合唑来膦酸、单纯唑来膦酸组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卡氏(KPS)评分变化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效果优于单纯唑来膦酸,低分割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低分割剂量治疗周期短、费用低、次数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高丽萍;贾小林;程俊;孟令占;蔡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头晕、眩晕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患者主诉,各科室医师在门诊、病房均常遇见,属于症状学诊断。长期以来,头晕都缺乏明确的、规范的定义,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多将头晕、眩晕视为同义词。 Drachman 等〔1〕将头晕定义为非特异性的一组症状,依据症状性质,它包括了眩晕、晕厥前、失衡和(或)不稳及非特异的头重脚轻。我国头晕诊断流程建议专家组于2009年采用了该定义〔2〕。2009年Barany协会(国际著名的头晕眩晕研究学会)提出了首个国际前庭症状分类的共识性意见,其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姿势性症状4大类〔3〕,该分类将头晕与眩晕区分开来,分别属于两种前庭症状。2010年中华医学会关于眩晕诊治的专家共识认为,眩晕指的是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指的是自身不稳感;头昏指头脑不清晰感;认为头晕与眩晕为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两者的发病机制不甚一致,但有时是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4〕,所以也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
作者:王芬;陈秋惠;张医芝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曲美他嗪,实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NP的变化情况均明显显著于对照组( 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降低血浆BNP浓度,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潘艳明;吕恒娟;王加良;高凤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根据老年人口信息和老年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16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前三位的为朝阳、海淀和西城,分别为42.8万人、38.1万人和30.3万人,占北京市老年人44.86%;再加上东城、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中心城区承担了66.4%的户籍老年人〔1〕。关于北京市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以个别行政区或社区为基础进行,如对北京东城区老年医疗需求调查〔2〕;对北京长青园地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意愿调查〔3〕等。本调查分析北京市中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现状及需求。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寻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对正常和高脂的SDS 大鼠肝组织匀浆液上清先用95%乙醇消除肝糖原的影响,再与0.35%的硫代巴比妥酸在100℃条件下反应1 h,显色后用正丁醇吡啶(15∶1)混合液萃取,后用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以激发波长为530 nm,发射波长为553 nm 测定其荧光强度,计算出肝组织中 MDA 的含量。结果改进后的方法灵敏度为204.9,且重复性较好,变异系数CV=1.67%。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肝组织MDA含量微量差异的测定,可用于过氧化脂质损伤对肝脏影响的机制研究方法。
作者:赵颖;朱宝亮;李冬芹;宋晓雯;李庆周;范晴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托吡酯( TPM)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区脑组织c-fos、c-jun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慢性癫痫的机制。方法4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PM低剂量组以及TPM高剂量组。以海人酸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除正常组外,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kg,TPM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TPM 20 mg/kg与50 mg/kg。4 w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海马区脑组织内c-fos、c-jun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癫痫模型大鼠脑内c-fos、c-jun 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给予托吡酯高低剂量治疗后,c-fos、c-jun 表达明显减少,以高剂量组更为明显( P<0.05)。结论托吡酯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区脑组织内c-fos、c-jun表达有关。
作者:姜广宇;董航;廉晓宇;李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胸痛患者4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298例,非 AMI胸痛组192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8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cTnI、CK-MB、Myo的测定。结果 AMI组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MI胸痛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均在入院3 h后升高,cTnI、CK-MB血清水平在发病后12~24 h达峰值,Myo的血清水平6 h达峰值;cTnI血清水平在3 d后仍持续升高;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3.2%,比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7.5%、75.2%、76.5%)和特异度(86.5%、84.4%、70.3%)均高。结论对于 ACS患者来说,cTnI是早期诊断AMI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微小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为临床诊断 AMI、ACS 危险分层、判断预后好的单一诊断指标。 cTnI、CK-MB、Myo联合检测避免了Myo、CK-MB持续时间过短的不足;cTnI对发病后3~7 d再梗死不敏感。 cTnI、CK-MB、Myo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和再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付英姿;安刚;吕红君;许建成;张传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SLC30A8、CDKN2A/2B、HHEX、TCF7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对中国吉林省长春地区113例 T2DM 患者及107例正常对照(NC)者 SLC30A8基因 rs13266634位点、CDKN2A/2B 基因rs10811661位点、HHEX基因rs1111875位点、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的SNP进行检测。结果 SLC30A8(rs13266634) CC、CT 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均低于TT基因型(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高于 TT基因型(P<0.05),CC 基因型的空腹血糖(FPG)高于 TT 基因型(P<0.05)。三组 CC、CT、TT 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KN2A/2B (rs10811661) TT、CT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CC基因型(P<0.05),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 均高于 CC 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TG高于CC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HEX(rs1111875)GG、GA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AA基因型(P<0.01),FPG、TC、TG均高于AA基因型,GG基因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于 AA基因组(P<0.05)。三组 GG、GA、AA 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8基因多态性位点 rs13266634、HHEX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11875与T2DM心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KN2A/2B基因多态性位点 rs10811661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琰;赵莹;刘桂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 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OJ对照组和 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总胆汁酸( 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 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方剂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海马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个月鼠龄,体重(250±2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D-gal腹腔注射和 Aβ1~42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象征性造模。造模完成后,生理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采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四组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28 d,用药体积0.5 ml/100 g。结果经灌胃干预后,中药组水迷宫成绩较模型组提高明显(P<0.01);大鼠海马中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逍遥散通过上调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基因表达,对凝聚态Aβ1~42 peptide诱导的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鼠AD模型记忆能力的改善起到了一定影响。
作者:李高申;郭梅珍;赵唯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 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 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庞伯健;常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简笔画面孔表情识别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特征。方法采用正性、中性、负性三种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作为刺激物,13名中老年受试者(男8名,女5名,年龄40~65岁)和13名青年受试者(男9名,女4名,年龄21~30岁),执行表情面孔隐含识别的ERP,比较两年龄组表情面孔识别的平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及N17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中老年组面孔识别平均反应时间、正确率较对照组延长,N170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不同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识别,中老年人呈现出衰退特征,但中老年人在早期面孔脑加工的结构编码阶段与青年人相比尚无明显的差别。
作者:陆雪松;王海贤;周曙;陆兵勋;夏扬;马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2008、2009年5月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调查当天在华西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结果60岁以上成都市干部人群患病率为92.68%。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24.39%,同时患2种33.15%,患3种及以上35.14%。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排位前11位的疾病中,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但脂肪肝、高脂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痛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胆囊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2007~2009年3年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3年间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谱前3顺位均为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糖尿病有所上升。结论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以代谢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为主,多病共存成为老年慢性病的特点。
作者:杨永学;李丽;黄晓芳;阳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 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②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 Cu、Zn、Fe含量与 Mo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③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 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骨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因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入住该院进行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于12、24、36个月对各手术方式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生存率,对存活患者采用Harris 评分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死亡患者分析死亡原因。选取与骨折愈后密切相关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生存率略高于其他组,但与髓内固定系统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组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生存率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髓内固定手术Harris 评分略高于其他组,但与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加长柄人工骨头置换手术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采用髓外固定组的患者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及麻醉方式三个相关指标与不同治疗方式对近期生存率影响无关(P>0.05)。骨折到手术前平均时间、不同手术方式的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作率显著影响近期生存率(P<0.05),与近期生存率影响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患者选择规范化手术方式及术后的康复指导提供参考,可提高老年患者转子间粉碎骨折近期生存率。
作者:孙辉;臧学慧;高立华;谭永滔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