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强;高伟忠;陈泽琼;杨义辉
目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较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以TNBS灌肠。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及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少动,毛发杂乱无光泽,饮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肉眼见肠道粘连,肠管积气积粪,肠壁增厚、皱褶消失,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可见明显的溃疡灶;病理见黏膜层、黏膜下层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破坏,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结构扭曲,隐窝炎症及脓肿形成。结论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为较理想的研究模型。
作者:贺海辉;沈洪;朱宣宣;顾培青;刘亚军;朱磊;郑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 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2〕。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一些皮肤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真皮基质的蛋白(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对组织机械性能、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信号〔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干扰原纤维蛋白的微纤丝〕不利的影响,进而发生衰老〔3〕。皮肤衰老存在几个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如DNA修复的改变和稳定、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外基质、脂类合成、泛素引起的蛋白分解和细胞代谢〔4〕。本文归纳出皮肤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
作者:宣敏;程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 CDI)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DR 49例( NDR组),非增殖DR 26例( NPDR组),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 HC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静脉(CRV)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平均流速(MV),然后计算每个血管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与HC组比较,NPDR组OA的EDV和MV显著降低(P<0.05),RI值和 PI值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SPCA的PI值NDR组和NPDR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DR组、NPDR组CRA的RI和PI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PDR组CRV的V min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眼部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存在于早期或者前期DR患者中,这些变化可以通过CDI测定。
作者:张晓云;徐力;张小杉;李春艳;段莎莎;苑欣;刘敏;王娟;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SLC30A8、CDKN2A/2B、HHEX、TCF7L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东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对中国吉林省长春地区113例 T2DM 患者及107例正常对照(NC)者 SLC30A8基因 rs13266634位点、CDKN2A/2B 基因rs10811661位点、HHEX基因rs1111875位点、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的SNP进行检测。结果 SLC30A8(rs13266634) CC、CT 基因型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B细胞功能(HOMA-B)均低于TT基因型(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高于 TT基因型(P<0.05),CC 基因型的空腹血糖(FPG)高于 TT 基因型(P<0.05)。三组 CC、CT、TT 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KN2A/2B (rs10811661) TT、CT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CC基因型(P<0.05),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 均高于 CC 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的TG高于CC基因型(P<0.05)。三组CC、CT、TT基因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HEX(rs1111875)GG、GA基因型的FINS、HOMA-B均低于AA基因型(P<0.01),FPG、TC、TG均高于AA基因型,GG基因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于 AA基因组(P<0.05)。三组 GG、GA、AA 基因型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C30A8基因多态性位点 rs13266634、HHEX基因多态性位点rs1111875与T2DM心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DKN2A/2B基因多态性位点 rs10811661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琰;赵莹;刘桂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首发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老年肾活检患者约占35.7%~66.7%〔1,2〕。本研究分析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刘倩;谭鹤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二岩虎果汤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观察其祛痰作用,采用豚鼠0.1%磷酸组胺和2%氯化乙酰胆碱等量混合液(1∶1)引喘法观察其平喘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二岩虎果汤能明显延长氨水喷雾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延长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引发豚鼠抽搐的潜伏期,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肿胀率。结论二岩虎果汤具有显著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
作者:饶海;桂珊珊;周镁;黄秀平;覃容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及对髓鞘碱性蛋白( 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60例,研究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0例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时(T0)、全身麻醉后(T1)、手术开始时(T2)、阻断供瘤动脉时(T3)、阻断颅内动脉瘤时(T4)、恢复供瘤动脉时(T5)及手术结束时(T6)监测并记录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血流量(CBF)情况,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 Steward 评分情况,同时血气分析检测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水平,并于T0、T6、手术后6 h(T7)、手术后12 h(T8)和手术后24 h (T9)检测血清MBP、NSE和S100β水平。结果研究组T1~T6时HR和MAP较T0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T0~T6时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T1和T4时ICP和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T2和T3时D(a-jv)O2和CERO2水平明显低于T1,且同时低于对照组(P<0.05),T9时MBP和 NSE及T7~T9时S100β水平均明显分别低于T6~T8和T6(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具有维持脑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稳定,进一步减少脑免受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田毅;王颖林;董盛龙;王召燕;朱少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6%,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5.0%,P<0.05); P38MAPK蛋白的高表达率为64.9%,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4.3%,P<0.05)。 PPAR-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 TNM分期有关(P<0.05); P38MAP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 PPAR-γ与P38MAP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04)。 P38MAPK蛋白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关。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PAR-γ与 P38MAPK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萌;彭利;乔治斌;何洪涛;周烨;梁占强;徐卓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杀效应。方法体外构建受 KDR启动子和巨细胞病毒( CMV)启动子调控并可表达HSV-tk基因的AdKDR-HSV-tk和AdCMV-HSV-tk,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后,分别感染表达KDR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不表达KDR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建立HUVEC/tk及CNE-2/tk,观察丙氧鸟苷(GCV)处理后 HUVEC 杀伤率及旁观者效应。结果受感染的HUVEC和CNE-2细胞中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在感染复数( MOI)为100的条件下,GCV浓度由0增至50 mg/L 时含 AdKDR-HSV-tk的HUVEC和CNE-2细胞存活率从100%分别降至(23.1±3.9)%和(69.8±3.1)%(P<0.01);感染AdCMV-HSV-tk的HUVEC和 CNE-2细胞存活率从100%分别降至(13.9±2.9)%和(15.7±5.2)%(P<0.05);HUVEC/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亲代HUVEC细胞, HUVEC+HUVEC/tk混合细胞的生存率随HUVEC/tk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说明AdKDR-HSV-tk/GCV系统不但能杀伤转染tk基因的HUVEC,也能杀伤未导入转染tk基因的HUVEC细胞,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GCV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为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欠元;曾友根;张愈延;李宝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支气管针吸活检( TBNA)作为一项已问世65年的技术〔1〕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关于使用TBNA检查对肺癌患者纵隔肿大淋巴结进行性质判定时,对不同部位淋巴结穿刺多少针数即可达到高诊断率,以尽可能减少患者花费及操作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纵隔淋巴结CT阳性患者行TBNA检查时对目标淋巴结穿刺的佳针数。
作者:陈晔;张泽明;李峥;赵学琴;杨卫;陈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原发性肝癌( HCC )破裂出血HCC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死亡率高达33%~67%〔2〕,占HCC患者死亡率的9%~10%〔3〕,急性行肝动脉栓塞术( TAE)可以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HCC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TAE抢救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张丽书;张柏秋;郑昌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T2DM)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T2DM血糖异常波动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法测血糖,而实验组采用 CGMS,然后根据相应监测结果分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异常波动的控制效果,并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水平(M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2 h PBG、MB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标准差(SD)、日间平均血糖异常波动幅度(MAGE)等指标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 FBG、HbA1c、2 h PG、MBG、AUC、SD、MAGE 等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MS较常规血糖监测在改善老年 T2DM 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①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②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③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 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 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 P<0.05)。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 P<0.05)。⑤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晓芹;郑德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加重组,70例稳定期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14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7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对照组,70例非吸烟者作为非吸烟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浆ADAMTS-13和vWF的水平。结果四组研究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及吸烟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以及FEV1/FVC%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递增趋势。四组研究者纤维蛋白原、CRP及IL-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四组研究者血浆vWF及ADAMTS-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vWF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下降趋势,而ADAMTS-13在四组间表现为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OP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RP、IL-6及血浆vWF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其血浆 ADAMTS-13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DAMTS-13水平下降可造成vWF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的血检前状态。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对照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采用介入或手术治疗并分析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死亡率等。结果手术夹闭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介入栓塞组( P<0.05);脑积水、术后偏瘫的发生率高于介入组( 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创伤小,侵入性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老年前交通动脉瘤的治疗,较手术夹闭组治疗破裂的老年患者前交通动脉瘤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占峰;赵兴利;陈平;董文征;逄锦峰;只兴龙;罗琪;刘德华;苗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方剂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海马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个月鼠龄,体重(250±2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D-gal腹腔注射和 Aβ1~42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象征性造模。造模完成后,生理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采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四组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28 d,用药体积0.5 ml/100 g。结果经灌胃干预后,中药组水迷宫成绩较模型组提高明显(P<0.01);大鼠海马中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逍遥散通过上调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基因表达,对凝聚态Aβ1~42 peptide诱导的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鼠AD模型记忆能力的改善起到了一定影响。
作者:李高申;郭梅珍;赵唯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肺血栓栓塞症( PTE )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疾病,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PTE。急性PTE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
作者:王晨;辛秀琴;孟广平;孟珊珊;白玥;张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冠心病( CHD)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 PCI)的患者更为重要,在临床治疗中,及时的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减低心血管事件( MACE )的发生风险〔1〕。 PCI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现行国内外指南建议,PCI术后患者均需接受12个月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其他噻吩吡啶类药物)的DAPT治疗〔2〕。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6个月和24个月的疗程对临床后果无明显影响,延长或缩短DAPT的获益风险比也尚不明确〔3〕。
作者:范致星;杨简;杨超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陀中心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收住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病例,探讨本病证与发病年龄、性别差异、伴发疾病以及实验室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 CHF气阴两虚证多见于80岁以上的患者;50~69岁的女性患者以及70~79岁之间的男性患者较多发;常并发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疾病;中医病名多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心悸、下肢浮肿、乏力、寐差、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等;心功能Ⅲ级以及BNP>1006 pg/ml的患者相对较多。结论 CHF气阴两虚证在发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小茜;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在术后1、2、5 h血压、心率变化幅度较小,而全身麻醉组患者在术后1、2、5 h变化明显(均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较全身麻醉组明显缩短(均P<0.05)。在麻醉后24 h,全身麻醉组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联合麻醉组(t=6.11,P<0.05),其余时间两组的M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6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肺部感染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均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能提供良好的麻醉和术后镇痛,而腰硬联合麻术后镇痛效果更好,而且在短期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吴友华;曹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