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申;郭梅珍;赵唯贤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对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诊断为LST患者36例,LST直径10~20 mm患者14例为实验1组;直径>20 mm患者2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2组12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予常规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实验1组与实验2组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区愈合时间、出血量、术后复发情况。结果①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比较理想,且实验1、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实验1组与实验2组术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但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实验1组与实验2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MR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并降低患者出血量,促进创口愈合,降低复发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东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胸痛患者4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298例,非 AMI胸痛组192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8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cTnI、CK-MB、Myo的测定。结果 AMI组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MI胸痛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均在入院3 h后升高,cTnI、CK-MB血清水平在发病后12~24 h达峰值,Myo的血清水平6 h达峰值;cTnI血清水平在3 d后仍持续升高;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3.2%,比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7.5%、75.2%、76.5%)和特异度(86.5%、84.4%、70.3%)均高。结论对于 ACS患者来说,cTnI是早期诊断AMI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微小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为临床诊断 AMI、ACS 危险分层、判断预后好的单一诊断指标。 cTnI、CK-MB、Myo联合检测避免了Myo、CK-MB持续时间过短的不足;cTnI对发病后3~7 d再梗死不敏感。 cTnI、CK-MB、Myo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和再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付英姿;安刚;吕红君;许建成;张传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患者血清瘦素( Leptin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以肝脏CT表现符合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对照组8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瘦素、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 FPG)、胰岛素( FINS)水平,计算IR指数( Homa-IR),BMI及腰臀比(WHR)。结果(1)NAFLD患者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瘦素与TNF-α水平在老年人NAFLD中呈正相关性,与肥胖、高血糖及高脂血症、IR密切相关。
作者:赵丽娟;栾梅;王子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较理想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方法将2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以TNBS灌肠。每天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大鼠结肠大体损伤及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少动,毛发杂乱无光泽,饮食量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及便血;肉眼见肠道粘连,肠管积气积粪,肠壁增厚、皱褶消失,肠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可见明显的溃疡灶;病理见黏膜层、黏膜下层溃疡形成,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破坏,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结构扭曲,隐窝炎症及脓肿形成。结论采用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为较理想的研究模型。
作者:贺海辉;沈洪;朱宣宣;顾培青;刘亚军;朱磊;郑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新生血管影响。方法构建高脂血症复合大脑动脉缺血模型,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SOD和 MDA 的含量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中 ICAM-1和 CD34的表达。结果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相比较,血清MDA在缺血3、7 d含量均下降(P<0.05);复合脑缺血组与单纯脑缺血组比较,脑组织梗死边缘区ICAM-1和CD34在缺血3、7 d表达增高( P<0.05)。结论高脂血症对脑缺血在不同时期相关因素具有特异性的表达有影响,这可能在脑缺血恢复期有助于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作者:张振强;吕欢欢;贾亚泉;宋军营;李澎涛;潘彦舒;吕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本文从财政角度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困难及解决出路。
作者:叶子婧;孙中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简笔画面孔表情识别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特征。方法采用正性、中性、负性三种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作为刺激物,13名中老年受试者(男8名,女5名,年龄40~65岁)和13名青年受试者(男9名,女4名,年龄21~30岁),执行表情面孔隐含识别的ERP,比较两年龄组表情面孔识别的平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及N17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中老年组面孔识别平均反应时间、正确率较对照组延长,N170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不同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识别,中老年人呈现出衰退特征,但中老年人在早期面孔脑加工的结构编码阶段与青年人相比尚无明显的差别。
作者:陆雪松;王海贤;周曙;陆兵勋;夏扬;马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运动康复联合药物干预对血管性痴呆( VD)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大鼠VD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药物治疗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 VD模型大鼠经过运动康复联合药物干预8 w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并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进行光镜、电镜检测以及钙离子荧光检测。结果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大鼠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 P<0.05)。光镜、电镜检测发现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钙离子荧光明显减弱。结论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VD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
作者:牛文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 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手术组(RYGB)和假手术组(S-RYGB)各20只。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以高脂高糖食物喂养并腹腔小剂量链脲佐菌霉素(STZ)注射以诱导大鼠成为2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3 d后测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成功糖尿病模型。测量术前和术后1、2、3、4 w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4 w胰腺组织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 w RYGB组空腹血糖下降到(3.9±0.7)mmol/L,体重下降至(238.0±16.6)g,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RYGB组(P<0.05)。术后4 w RYGB组胰岛凋亡率为(4.01±0.39)%,与S-RYGB组(17.94±0.5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4 w RYGB组大鼠胰岛细胞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阳性率表达与S-RYGB组比较差异( 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增加,激活wnt通路,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β细胞凋亡来实现。
作者:高向楠;柴芳;赵树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蓝莓花色苷对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常规复苏传代,建立HUVEC凋亡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Annexin V-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组Bax 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AngⅡ组相比,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Bax 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蓝莓花色苷对HUVEC凋亡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林欢;冷吉燕;于静;孟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肺血栓栓塞症( PTE )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疾病,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PTE。急性PTE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
作者:王晨;辛秀琴;孟广平;孟珊珊;白玥;张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根据老年人口信息和老年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16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前三位的为朝阳、海淀和西城,分别为42.8万人、38.1万人和30.3万人,占北京市老年人44.86%;再加上东城、丰台和石景山,共6个中心城区承担了66.4%的户籍老年人〔1〕。关于北京市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以个别行政区或社区为基础进行,如对北京东城区老年医疗需求调查〔2〕;对北京长青园地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意愿调查〔3〕等。本调查分析北京市中老年人社区医疗服务现状及需求。
作者:李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改进的不可预知性心理应激诱导方法建立负性情绪应激模型,观察负性情绪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活动、糖水消耗量、24 h摄食量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果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的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及总得分下降,中央格停留时间增加;糖水消耗量减少,24 h摄食量减少(P<0.05),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升高、5-羟色胺(HT)水平下降(P<0.05)。结论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群遭遇多种应激事件产生的负性情绪状态,造模方法成熟可靠。
作者:王慧霞;詹向红;李伟;刘胜利;王有杰;于华林;伍盼盼;孙前明;潘玉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6%,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5.0%,P<0.05); P38MAPK蛋白的高表达率为64.9%,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4.3%,P<0.05)。 PPAR-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 TNM分期有关(P<0.05); P38MAP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 PPAR-γ与P38MAP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04)。 P38MAPK蛋白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关。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PAR-γ与 P38MAPK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萌;彭利;乔治斌;何洪涛;周烨;梁占强;徐卓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96例行TME老年直肠癌患者,分析目前该科老年患者 TME 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丹;庄競;刘永刚;周浩;陈凯旋;程科;王金榜;李保东;罗素霞;韩广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行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测量两组患者诱导前(T0)、给药10 min(T1)、睫毛反射消失(T2)、意识消失(T3)、气管插管时(T4)及气管插管后3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T1、T2和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T0,与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T4和T5时均高于T0,与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和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T0,与 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4和 T5显著高于T0,与T0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老年全麻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明强;高伟忠;陈泽琼;杨义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五聚蛋白(PTX)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患者130例(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肝炎分为肝炎组( n=48例)和非肝炎组( n=8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30例(对照组),应用 Spearman分析PTX3的参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子、ROC对脂肪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 PTX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肝炎组显著低于非肝炎组(P<0.05);Spearman 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为PTX3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X3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因素,而HOMA-IR、hs-CRP以及SAT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血清PTX3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OC下面积为0.962,鉴别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佳截点为1.45 ng/ml。结论血清PTX3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保护因素,能鉴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否合并肝炎。
作者:谭莉莉;李田阳;李佳林;田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 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 OJ对照组和 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 AST)、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总胆汁酸( 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 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 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晓峰;于昆;戴勇;秦伟;杨生虎;党宝宝;韩云;杨立平;董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C反应蛋白( 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48例老年患者作为其对照组。采取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进行血清PCT的测定,采取免疫扩散试验对CRP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其测定的结果。当 PCT检测值>0.5μg/L时表明为阳性。当 CRP检测值>10 mg/L时表明为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观察组的血清 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血清P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比CRP检查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PCT比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当中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血清PCT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佳时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患者均采用奥硝唑、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标准三联方案,每日用药两次。组1患者服药7 d,组2患者服药10 d,组3患者服药14 d。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1显著低于组2和组3(均P<0.05),组2和组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组3(均P<0.05);组1和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10 d疗程是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较好实验方案。
作者:孔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