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血栓栓塞症176例临床诊治特征

王晨;辛秀琴;孟广平;孟珊珊;白玥;张捷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症
摘要:肺血栓栓塞症( PTE )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疾病,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PTE。急性PTE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转移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割放疗组(27例),常规分割放疗组(27例),单纯唑来膦酸组(26例),低分割放疗组给予低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常规分割放疗组给予常规放疗剂量联合唑来膦酸、单纯唑来膦酸组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卡氏(KPS)评分变化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低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纯唑来膦酸组(P<0.05),低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发生不良反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转移癌效果优于单纯唑来膦酸,低分割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治疗效果相当,但低分割剂量治疗周期短、费用低、次数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高丽萍;贾小林;程俊;孟令占;蔡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96例行TME老年直肠癌患者,分析目前该科老年患者 TME 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 TME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0 cm;镜下吻合钉匣数目≥3个是老年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丹;庄競;刘永刚;周浩;陈凯旋;程科;王金榜;李保东;罗素霞;韩广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2 w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60~75岁老年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将60位受试老年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12 w低、中强度有氧运动,检测并比较运动前后的HRV指标。结果12 w有氧运动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组 SDNN、rMSSD、pNN50%、HF相对于运动前均升高( P<0.05);LF、LF/HF无显著性改变;但两种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受试者HRV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海;屈树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蓝莓花色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蓝莓花色苷对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常规复苏传代,建立HUVEC凋亡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Annexin V-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组Bax 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AngⅡ组相比,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Bax 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蓝莓花色苷对HUVEC凋亡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林欢;冷吉燕;于静;孟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佳时效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佳时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患者均采用奥硝唑、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标准三联方案,每日用药两次。组1患者服药7 d,组2患者服药10 d,组3患者服药14 d。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1显著低于组2和组3(均P<0.05),组2和组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组3(均P<0.05);组1和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10 d疗程是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较好实验方案。

    作者:孔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纵隔淋巴结CT阳性的肺癌患者中穿刺针数比较

    支气管针吸活检( TBNA)作为一项已问世65年的技术〔1〕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但关于使用TBNA检查对肺癌患者纵隔肿大淋巴结进行性质判定时,对不同部位淋巴结穿刺多少针数即可达到高诊断率,以尽可能减少患者花费及操作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纵隔淋巴结CT阳性患者行TBNA检查时对目标淋巴结穿刺的佳针数。

    作者:陈晔;张泽明;李峥;赵学琴;杨卫;陈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人烧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rhG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第7、14天,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H应用于老年人烧伤患者治疗可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殿胜;李晓华;王作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加重组,70例稳定期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14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7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对照组,70例非吸烟者作为非吸烟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浆ADAMTS-13和vWF的水平。结果四组研究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及吸烟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以及FEV1/FVC%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递增趋势。四组研究者纤维蛋白原、CRP及IL-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四组研究者血浆vWF及ADAMTS-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vWF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下降趋势,而ADAMTS-13在四组间表现为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OP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RP、IL-6及血浆vWF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其血浆 ADAMTS-13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DAMTS-13水平下降可造成vWF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的血检前状态。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0名中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40)和对照组(n=40),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3次,1 h/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实验前和3个月练功后对实验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NKT(CD56+)进行测试。结果练功3个月后,练功组T细胞亚群及其比值部分指标发生变化,CD4+数量增加(P<0.05),CD3+、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升高。练功组NK细胞百分比含量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练功组NKT细胞百分比含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其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马王堆导引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运动特点有关。

    作者:王宾;陆松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T2DM 患者按照年龄、性别、不同肥胖程度分组,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CRP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RP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血浆CRP水平随着年龄、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且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水平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浆CRP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政晓果;肖峰;吕敏;李瑞莉;崔明明;陈显达;王利红;陈博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公共财政视角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面临挑战及对策

    本文从财政角度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困难及解决出路。

    作者:叶子婧;孙中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洛阳市老年人晨练习惯及影响因素

    晨练不仅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根据生物钟学的调查证实:早晨是人体生物钟处于上升、加快阶段,老年人晨练能促使生物钟再加快,形成了“快上加快”的局面,从而使生物钟运转过快而“错点”。如心脏病等好发于早晨,再“加快”就会带来危险。所以练习者必须具备有科学晨练的知识和正确的晨练习惯。

    作者:倪宏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β-蜕皮甾酮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症状及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β-蜕皮甾酮(EDS)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症状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 SD大鼠(260~280 g)采用物理机械刺激法制备实验性牙周炎大鼠模型。将45只成功诱导的牙周炎大鼠模型随机分组(n=15):高剂量 EDS(EDS-H)组、低剂量 EDS ( EDS-L)组及生理盐水( NS)组。 EDS-H组与EDS-L组分别腹腔注射20 mg? kg-1? d-1或40 mg? kg-1? d-1 EDS;同时选取15只同周龄正常大鼠作对照( C),NS组和C组均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EDS腹腔注射前后分析各组的牙龈指数( GI)和附着水平( AL)来评价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试剂盒检测牙龈组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脂质(LPO)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牙龈组织中前列腺素(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龈沟液中白介素(IL)-6水平;荧光探针 DHE 染色法及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牙龈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和基金金属蛋白(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NS组的GI和AL、牙龈组织MDA、LPO、PGE2、TNF-α、ROS和 MMP2的 IOD水平及龈沟液中 IL-6水平均升高,CAT活性降低(均P<0.05);给予腹腔注射EDS可改善牙周炎大鼠的以上异常指标(P<0.05),EDS-H组、EDS-L组与 C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DS-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EDS-L组(P<0.05)。结论 EDS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的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牙龈氧化应激、MMP2表达及炎症反应均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马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患者血清瘦素( Leptin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以肝脏CT表现符合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脂肪肝。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对照组8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瘦素、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 FPG)、胰岛素( FINS)水平,计算IR指数( Homa-IR),BMI及腰臀比(WHR)。结果(1)NAFLD患者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瘦素与TNF-α水平在老年人NAFLD中呈正相关性,与肥胖、高血糖及高脂血症、IR密切相关。

    作者:赵丽娟;栾梅;王子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疾病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2008、2009年5月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调查当天在华西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结果60岁以上成都市干部人群患病率为92.68%。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24.39%,同时患2种33.15%,患3种及以上35.14%。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排位前11位的疾病中,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但脂肪肝、高脂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痛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胆囊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2007~2009年3年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3年间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谱前3顺位均为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糖尿病有所上升。结论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以代谢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为主,多病共存成为老年慢性病的特点。

    作者:杨永学;李丽;黄晓芳;阳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及酪氨酸激酶JAK2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及缺血侧皮质JAK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按区组随机化法将2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AG490组、电针+AG490组,根据不同缺血时间段又分为2 h、1、3、7和21 d五个小组。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取“百会”、“大椎”穴,AG490采用侧脑室注射。通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JAK2 mRNA表达变化。结果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中未发现明显JAK2 mRNA表达;模型组JAK2 mRNA同时间段与假手术组比较表达量均增多(P<0.01),其中以1 d组表达量增高为显著;电针治疗与AG490干预可降低JAK2 mRNA表达(P<0.05),以1 d、3 d较为显著。 JAK2 mRNA表达变化上与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变基本呈一致性。结论脑缺血后JAK2的超量表达及其活化,可能为脑损伤加重的机制之一。脑缺血后电针治疗可下调JAK2的表达水平,降低其磷酸化活性,阻断JAK2诱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作者:刘荣;许能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肺血栓栓塞症176例临床诊治特征

    肺血栓栓塞症( PTE )指来自右心或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疾病,通常所说的肺栓塞即指PTE。急性PTE已成为临床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漏诊、误诊率高。

    作者:王晨;辛秀琴;孟广平;孟珊珊;白玥;张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胃旁路术( 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10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手术组(RYGB)和假手术组(S-RYGB)各20只。2型糖尿病控制大鼠以高脂高糖食物喂养并腹腔小剂量链脲佐菌霉素(STZ)注射以诱导大鼠成为2型糖尿病模型。注射STZ 3 d后测大鼠空腹血糖≥16.7 mmol/L为成功糖尿病模型。测量术前和术后1、2、3、4 w各实验组动物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术后4 w胰腺组织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4 w RYGB组空腹血糖下降到(3.9±0.7)mmol/L,体重下降至(238.0±16.6)g,明显低于同时间点S-RYGB组(P<0.05)。术后4 w RYGB组胰岛凋亡率为(4.01±0.39)%,与S-RYGB组(17.94±0.53)%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4 w RYGB组大鼠胰岛细胞β-catenin和 caspase-12蛋白阳性率表达与S-RYGB组比较差异( P<0.05)。结论 RYGB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可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增加,激活wnt通路,减少caspase-1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β细胞凋亡来实现。

    作者:高向楠;柴芳;赵树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防治老年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DN,其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速度比一般肾脏疾病快14倍之多〔1〕。研究显示〔2〕,老年人DN发生率较高,与病程呈正相关,65岁后起病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肾病的病程比65岁以前发病者的病程平均短6.4年。因此,早期防治并延缓老年DN的策略成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的研究证实〔3,4〕,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AngⅡR)拮抗剂( ARB)有治疗及预防DN的作用,本文就ARB对老年DN的防治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张福霞;刘海霞;陈文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应诊断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C反应蛋白( 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48例老年患者作为其对照组。采取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进行血清PCT的测定,采取免疫扩散试验对CRP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其测定的结果。当 PCT检测值>0.5μg/L时表明为阳性。当 CRP检测值>10 mg/L时表明为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观察组的血清 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血清P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比CRP检查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PCT比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当中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血清PCT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