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衰老的分子机制

宣敏;程飚

关键词:衰老, 皮肤老化
摘要:人们对于衰老的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如衰老基因学说、自由基学说、线粒体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细胞凋亡学说、端粒学说等理论〔1〕。事实上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衰老的问题,既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也有器官水平,甚至涉及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一般将皮肤的衰老主要分为自然衰老和环境老化两种形式,其中日光紫外线( UV)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中影响皮肤衰老的重要因素,又称光老化。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2〕。这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一些皮肤细胞表型发生改变,真皮基质的蛋白(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对组织机械性能、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信号〔如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干扰原纤维蛋白的微纤丝〕不利的影响,进而发生衰老〔3〕。皮肤衰老存在几个重要的生物学进程,如DNA修复的改变和稳定、线粒体的功能、细胞周期和凋亡、细胞外基质、脂类合成、泛素引起的蛋白分解和细胞代谢〔4〕。本文归纳出皮肤衰老的影响因素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蒙古中老年人群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研究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老年人群脉压、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统一体检调查。结果①该项研究的入选人数为72350人,应答率为88.7%,其中脑卒中2588人,患病率为3.58%。②随着脉压的增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患病风险均有增高。脑梗死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51~60 mmHg时出现显著增高,脑出血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42~50 mmHg 时出现显著增高。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脑卒中亚型,脉压可能对脑出血的影响更大。③随着脉压指数的增大,脑卒中的患病率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脉压值增大可致脑卒中,脉压与脑梗死、脑出血均有关,但不支持脉压指数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武霞;宋军平;江名芳;王智光;赵世刚;高春桃;邓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长沙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目的:对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沙市老年人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进行调查,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沙市随机抽取3所公办福利院、3所民办养老院和3个社区,共计44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整体知晓率约在55%左右,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8.23±2.51,其中营养素与疾病预防类、食物搭配与合理膳食两类的整体得分率比较低。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3.96±0.73。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的老年人,营养态度得分上存在差异( P<0.05)。营养行为上,有158名老年人日常饮食口味偏咸,占35.6%;有178名老年人当前有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占40.1%;有314名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首要考虑“营养价值”因素,占70.9%。结论老年人营养知识知晓率低,营养态度有待改进并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对老年人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营养教育宣讲,对促进老年人平衡膳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廖标;蒋陈敏斯;郭时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PAR-γ和P38 MAPK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6%,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5.0%,P<0.05); P38MAPK蛋白的高表达率为64.9%,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14.3%,P<0.05)。 PPAR-γ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 TNM分期有关(P<0.05); P38MAP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 PPAR-γ与P38MAPK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8,P=0.004)。 P38MAPK蛋白和PPAR-γ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关。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PAR-γ与 P38MAPK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张萌;彭利;乔治斌;何洪涛;周烨;梁占强;徐卓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异常波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CGMS)在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T2DM)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T2DM血糖异常波动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法测血糖,而实验组采用 CGMS,然后根据相应监测结果分别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异常波动的控制效果,并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水平(M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2 h PBG、MB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标准差(SD)、日间平均血糖异常波动幅度(MAGE)等指标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在 FBG、HbA1c、2 h PG、MBG、AUC、SD、MAGE 等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MS较常规血糖监测在改善老年 T2DM 血糖异常波动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基于油酰乙醇胺的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油酰乙醇胺(OEA)脂肪性肝炎新靶点机制及数据。方法造模Hep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合油红染色及甘油三酯( TG)含量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及脂肪性肝炎( NASH)体外模型建立;以 OEA 和阳性对照药物处理6、10、12 h,检测TG含量,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并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PPAR)α等。结果致NAFLD和NASH的佳浓度为0.25 mmol/L油酸,细胞模型含0.25 mmol/L油酸组TG含量〔(5.516±0.262)mg/dl〕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260±0.104)mg/dl〕(P<0.05);各种浓度OEA模型的TG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PCR结果显示,OEA浓度为50μmol/L时,可提高PPARα、去乙酰化酶(SirtI)、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及脂蛋白脂肪酶(LPL)表达,降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表达(P<0.05)。结论 OEA可通过激活脂代谢基因PPARα、SirtI、CPT-I、LPL的表达及抑制SREBP-1c、TNFα、ACC基因的表达,缓解NAFLD和NASH。

    作者:施纯礼;邱慧青;钱馨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佳时效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佳时效。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患者均采用奥硝唑、雷贝拉唑和铝碳酸镁标准三联方案,每日用药两次。组1患者服药7 d,组2患者服药10 d,组3患者服药14 d。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1显著低于组2和组3(均P<0.05),组2和组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1、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组3(均P<0.05);组1和组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联疗法10 d疗程是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较好实验方案。

    作者:孔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加味五磨饮子对慢性输型便秘患者结肠传输功能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五磨饮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结肠传输功能、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神经肽 Y(NPY)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STC患者(气秘型)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加味五磨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PY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均有所改善,以治疗组的改善尤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下降程度较为突出(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钡剂排空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以治疗组提升幅度更为突出(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NP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血清NO、NP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五磨饮子治疗STC(气秘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改善结肠传输功能、降低血清NO、NPY水平相关。

    作者:肖天保;梁宛伶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疾病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2008、2009年5月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调查当天在华西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结果60岁以上成都市干部人群患病率为92.68%。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24.39%,同时患2种33.15%,患3种及以上35.14%。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排位前11位的疾病中,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但脂肪肝、高脂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痛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胆囊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2007~2009年3年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3年间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谱前3顺位均为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糖尿病有所上升。结论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以代谢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为主,多病共存成为老年慢性病的特点。

    作者:杨永学;李丽;黄晓芳;阳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杀效应。方法体外构建受 KDR启动子和巨细胞病毒( CMV)启动子调控并可表达HSV-tk基因的AdKDR-HSV-tk和AdCMV-HSV-tk,经293细胞包装、扩增后,分别感染表达KDR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和不表达KDR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建立HUVEC/tk及CNE-2/tk,观察丙氧鸟苷(GCV)处理后 HUVEC 杀伤率及旁观者效应。结果受感染的HUVEC和CNE-2细胞中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在感染复数( MOI)为100的条件下,GCV浓度由0增至50 mg/L 时含 AdKDR-HSV-tk的HUVEC和CNE-2细胞存活率从100%分别降至(23.1±3.9)%和(69.8±3.1)%(P<0.01);感染AdCMV-HSV-tk的HUVEC和 CNE-2细胞存活率从100%分别降至(13.9±2.9)%和(15.7±5.2)%(P<0.05);HUVEC/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亲代HUVEC细胞, HUVEC+HUVEC/tk混合细胞的生存率随HUVEC/tk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说明AdKDR-HSV-tk/GCV系统不但能杀伤转染tk基因的HUVEC,也能杀伤未导入转染tk基因的HUVEC细胞,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腺病毒介导的KDR-HSV-tk/GCV系统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为抗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欠元;曾友根;张愈延;李宝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方剂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海马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个月鼠龄,体重(250±2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D-gal腹腔注射和 Aβ1~42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按上述方法象征性造模。造模完成后,生理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采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四组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28 d,用药体积0.5 ml/100 g。结果经灌胃干预后,中药组水迷宫成绩较模型组提高明显(P<0.01);大鼠海马中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逍遥散通过上调蛋白磷酸酶-2A基因表达和下调细胞依赖性蛋白激酶-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基因表达,对凝聚态Aβ1~42 peptide诱导的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大鼠AD模型记忆能力的改善起到了一定影响。

    作者:李高申;郭梅珍;赵唯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治疗严重烧伤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治疗严重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ARDS患者6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肺复张( RM)进行治疗。分别测定联合 RM 前、RM 24 h和RM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并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联合RM前、RM 24 h和RM后患者pH值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的总体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RM 24 h和RM后PaO2和OI的值均高于RM前(P<0.01)。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血量(CO)的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总体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M 24 h和RM后EVLWI均低于肺复张前(P<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RM治疗能够改善严重烧伤并发ARDS患者的PaO2和OI,降低EVLWI,是治疗该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洪;徐文举;郭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80名中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40)和对照组(n=40),练功组锻炼开始后,每周集中练功3次,1 h/次,共3个月,对照组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分别于实验前和3个月练功后对实验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NKT(CD56+)进行测试。结果练功3个月后,练功组T细胞亚群及其比值部分指标发生变化,CD4+数量增加(P<0.05),CD3+、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升高。练功组NK细胞百分比含量有所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练功组NKT细胞百分比含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其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马王堆导引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运动特点有关。

    作者:王宾;陆松廷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 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 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庞伯健;常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关节镜下清理加去神经化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清理加射频去神经化方法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的111例重度膝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组56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同时射频去神经化治疗,人工关节组55例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方法,进行3年随访,记录所有病人的视觉模糊疼痛评分(VAS)及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比较。结果1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4.1±1.07)年。两组术后2 w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膝骨关节病采用关节镜下射频去神经化治疗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微创实用,住院时间短,病人药销少,围术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亮;张兆琦;门宏亮;李树里;张利恒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蓝莓花色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蓝莓花色苷对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UVEC常规复苏传代,建立HUVEC凋亡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ngⅡ组、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Annexin V-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组Bax 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AngⅡ组相比,蓝莓花色苷组、AngⅡ+蓝莓花色苷组Bax 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蓝莓花色苷对HUVEC凋亡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林欢;冷吉燕;于静;孟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2 w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60~75岁老年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人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将60位受试老年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12 w低、中强度有氧运动,检测并比较运动前后的HRV指标。结果12 w有氧运动后,低、中强度有氧运动组 SDNN、rMSSD、pNN50%、HF相对于运动前均升高( P<0.05);LF、LF/HF无显著性改变;但两种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受试者HRV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海;屈树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应诊断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C反应蛋白( 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细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疾病48例老年患者作为其对照组。采取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方法进行血清PCT的测定,采取免疫扩散试验对CRP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其测定的结果。当 PCT检测值>0.5μg/L时表明为阳性。当 CRP检测值>10 mg/L时表明为阳性。结果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观察组的血清 CRP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5)。血清P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比CRP检查的效果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PCT比CRP应用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当中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血清PCT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 RI)的异常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T2DM)DN患者116例,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组,eGFR<60 ml? min-1?1.73 m-2为A组(40例),60 ml? min-1?1.73 m-2≤eGFR<90 ml? min-1?1.73 m-2为B组(35例),eGFR≥90 ml? min-1?1.73 m-2为 C组(4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D组),分析各组之间RI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eGFR的关系,采用ROC获得诊断DN患者肾功能严重损害的RI截断参考值。结果四组RI和IMT呈正相关(r=0.55,P<0.05),RI与 eGFR呈负相关(r=-0.42,P<0.05);四组间血管重构率比较存在差异(F=31.12,P<0.05),两两比较发现A组高于其他三组,B组高于C和D两组(P<0.05);血管重构类型比较发现负性重构中随eGFR降低出现增加趋势,但仅有A、B两组分别与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ROC结果显示,RI>0.726作为判定DN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的阶段参考值,其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89.4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肾内动脉RI能够反映DN患者肾脏局部微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重构程度,对患者病情的预测、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颖;冯烈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行为学和核因子-κBp65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MCI-186)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行为学和核因子(NF)-κBp65及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钻颅、不给予Aβ1~40注射)、AD组(给予双侧海马多点位注射Aβ1~40制备AD大鼠模型)、小剂量组(MCI-186,0.2μg/μl,10μl)、中剂量组(0.5μg/μl,10μl)、大剂量组(0.8μg/μl,10μl)。实验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定,并测定Caspase-3、 NF-κB P65基因的 mRNA、蛋白表达。结果大剂量组第2~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 P<0.05或 P<0.01)。经不同剂量(0.2、0.5、0.8μg/μl)MCI-186处理后,Caspase-3和 NF-κB P65 mRNA 表达降低明显,Caspase-3和 NF-κB P65蛋白条带逐渐变细,且随着剂量的增加,Caspase-3和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更明显,蛋白条带逐渐变细。结论 MCI-186能够提高 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降低NF-κBp65及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以0.8μg/μl MCI-186保护作用更强。

    作者:杨晓帆;安宁;赵维娜;杨印东;陈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成像评价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 CDI)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DR 49例( NDR组),非增殖DR 26例( NPDR组),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 HC组)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静脉(CRV)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平均流速(MV),然后计算每个血管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与HC组比较,NPDR组OA的EDV和MV显著降低(P<0.05),RI值和 PI值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SPCA的PI值NDR组和NPDR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DR组、NPDR组CRA的RI和PI值均显著增加(P<0.05);与HC组比较,NPDR组CRV的V min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眼部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存在于早期或者前期DR患者中,这些变化可以通过CDI测定。

    作者:张晓云;徐力;张小杉;李春艳;段莎莎;苑欣;刘敏;王娟;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