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辉;臧学慧;高立华;谭永滔
原发性肝癌( HCC )破裂出血HCC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死亡率高达33%~67%〔2〕,占HCC患者死亡率的9%~10%〔3〕,急性行肝动脉栓塞术( TAE)可以有效抢救患者生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的HCC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TAE抢救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张丽书;张柏秋;郑昌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的临床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收治的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病例(ⅠA2~ⅡA期)91例,其中33例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开腹组),58例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比较手术学指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切除各组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淋巴结数目;术后康复学指标(术后肠功能、排尿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济学指标(术后住院时间,非计划再次入院及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少,肛门排气时间早,盆腔感染及切口感染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均P<0.05)。(2)术中切除淋巴结数目,阳性数目无差异,术后康复学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结论老年女性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能达到传统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选择。因缺乏长期随访资料,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长远生存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谢晓华;夏雅仙;周欢珍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胸痛患者48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298例,非 AMI胸痛组192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88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cTnI、CK-MB、Myo的测定。结果 AMI组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MI胸痛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均在入院3 h后升高,cTnI、CK-MB血清水平在发病后12~24 h达峰值,Myo的血清水平6 h达峰值;cTnI血清水平在3 d后仍持续升高;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93.2%,比cTnI、CK-MB、Myo的血清水平单独检测的灵敏度(77.5%、75.2%、76.5%)和特异度(86.5%、84.4%、70.3%)均高。结论对于 ACS患者来说,cTnI是早期诊断AMI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微小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为临床诊断 AMI、ACS 危险分层、判断预后好的单一诊断指标。 cTnI、CK-MB、Myo联合检测避免了Myo、CK-MB持续时间过短的不足;cTnI对发病后3~7 d再梗死不敏感。 cTnI、CK-MB、Myo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和再梗死的诊断率。
作者:付英姿;安刚;吕红君;许建成;张传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行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测量两组患者诱导前(T0)、给药10 min(T1)、睫毛反射消失(T2)、意识消失(T3)、气管插管时(T4)及气管插管后3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T1、T2和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T0,与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T4和T5时均高于T0,与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和T3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T0,与 T0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4和 T5显著高于T0,与T0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用于老年全麻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明强;高伟忠;陈泽琼;杨义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老年人群脉压、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统一体检调查。结果①该项研究的入选人数为72350人,应答率为88.7%,其中脑卒中2588人,患病率为3.58%。②随着脉压的增大,脑卒中及其亚型的患病风险均有增高。脑梗死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51~60 mmHg时出现显著增高,脑出血的患病风险在脉压达到42~50 mmHg 时出现显著增高。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脑卒中亚型,脉压可能对脑出血的影响更大。③随着脉压指数的增大,脑卒中的患病率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脉压值增大可致脑卒中,脉压与脑梗死、脑出血均有关,但不支持脉压指数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作者:武霞;宋军平;江名芳;王智光;赵世刚;高春桃;邓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干预的方法对housebound老年人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河北省唐山市钓鱼台社区和保定市中华小区,将两个社区中213名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107和对照组106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干预系统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干预的0、6个月用老年抑郁评价量表、ADL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得15~21分的老年人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改善其ADL情况,将为老年人社区保健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景丽伟;张田;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庒雅娟;张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1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2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内皮素(ET)和 C 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ET和CRP显著降低, NO明显升高( 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流变学及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红娟;殷泉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陀中心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收住的CHF气阴两虚证患者病例,探讨本病证与发病年龄、性别差异、伴发疾病以及实验室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 CHF气阴两虚证多见于80岁以上的患者;50~69岁的女性患者以及70~79岁之间的男性患者较多发;常并发冠心病、房颤、糖尿病等疾病;中医病名多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胸闷、气促、心悸、下肢浮肿、乏力、寐差、小便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脉细等;心功能Ⅲ级以及BNP>1006 pg/ml的患者相对较多。结论 CHF气阴两虚证在发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以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小茜;何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直接导致患者的进行性排尿困难,而长期的排尿困难又进而造成并发腹股沟疝。本文就本院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Ho-LEP)联合疝修补术治疗BPH并发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李红芹;安伟;王金国;马智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晨练不仅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根据生物钟学的调查证实:早晨是人体生物钟处于上升、加快阶段,老年人晨练能促使生物钟再加快,形成了“快上加快”的局面,从而使生物钟运转过快而“错点”。如心脏病等好发于早晨,再“加快”就会带来危险。所以练习者必须具备有科学晨练的知识和正确的晨练习惯。
作者:倪宏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 CIK)细胞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早是 Schmidt-Wolf 等〔1〕研究小组研制,通过干扰素( IFN)-γ,CD3单抗、白细胞介素( IL)-2诱导出CIK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在带有弥漫性组织淋巴瘤细胞( SU-DHL)-4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OCI-Ly)8淋巴瘤细胞株的C.B-17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SCID )小鼠上使用CIK细胞治疗后,小鼠可以存活。本文对CIK细胞免疫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泳立;田华琴;李宏良;杨耀林;梁贵文;陈学彰;黄小青;王斌;王艳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状况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方式、内镜检查特征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服药类型及( IN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且呕血、便血及潜血阳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24,0.012,0.011),服药组 INR≥3患者的比例和出血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8),服药组患者在胃窦、胃体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35,0.013和0.013),且溃疡面积(大溃疡、小溃疡)较对照组多( P=0.042,0.03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结论老年患者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成为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甘伙烨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07、2008、2009年5月进行慢性病问卷调查,调查当天在华西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结果60岁以上成都市干部人群患病率为92.68%。其中患1种慢性病的占24.39%,同时患2种33.15%,患3种及以上35.14%。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排位前11位的疾病中,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但脂肪肝、高脂血症和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痛风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胆囊炎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2007~2009年3年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血糖、血脂、血尿酸、血肌酐及尿素氮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3年间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患病谱前3顺位均为前列腺增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下降,糖尿病有所上升。结论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病以代谢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为主,多病共存成为老年慢性病的特点。
作者:杨永学;李丽;黄晓芳;阳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冠心病( CHD)重要的策略,对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治疗( PCI)的患者更为重要,在临床治疗中,及时的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减低心血管事件( MACE )的发生风险〔1〕。 PCI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DAPT)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现行国内外指南建议,PCI术后患者均需接受12个月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其他噻吩吡啶类药物)的DAPT治疗〔2〕。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6个月和24个月的疗程对临床后果无明显影响,延长或缩短DAPT的获益风险比也尚不明确〔3〕。
作者:范致星;杨简;杨超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及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期脑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脑电图、P300的检测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脑电图β、δ、θ的功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α的功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经早期康复干预后, P300潜伏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 P<0.05)。④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促使脑细胞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适于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晓彦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ADAMTS-13的表达及与血栓前状态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为加重组,70例稳定期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14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70例吸烟者作为吸烟对照组,70例非吸烟者作为非吸烟对照组。比较四组研究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血浆ADAMTS-13和vWF的水平。结果四组研究者吸烟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及吸烟对照组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FEV1以及FEV1/FVC%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递增趋势。四组研究者纤维蛋白原、CRP及IL-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四组研究者血浆vWF及ADAMTS-1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vWF在加重组、稳定组、吸烟对照组及非吸烟对照组表现为下降趋势,而ADAMTS-13在四组间表现为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COPD患者血浆ADAMTS-13水平与纤维蛋白原、CRP、IL-6及血浆vWF表现为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其血浆 ADAMTS-13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ADAMTS-13水平下降可造成vWF水平升高加重患者的血检前状态。
作者: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运动康复联合药物干预对血管性痴呆( VD)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大鼠VD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药物治疗组、运动康复组、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 VD模型大鼠经过运动康复联合药物干预8 w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并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进行光镜、电镜检测以及钙离子荧光检测。结果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大鼠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潜伏期明显延长,通过平台次数明显增加( P<0.05)。光镜、电镜检测发现运动康复联合药物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钙离子荧光明显减弱。结论运动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VD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独的药物治疗。
作者:牛文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 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②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 Cu、Zn、Fe含量与 Mo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③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 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作者:黄海华;李明秋;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老年简笔画面孔表情识别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特征。方法采用正性、中性、负性三种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作为刺激物,13名中老年受试者(男8名,女5名,年龄40~65岁)和13名青年受试者(男9名,女4名,年龄21~30岁),执行表情面孔隐含识别的ERP,比较两年龄组表情面孔识别的平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及N17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中老年组面孔识别平均反应时间、正确率较对照组延长,N170潜伏期和波幅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对不同表情面孔的简笔画图片识别,中老年人呈现出衰退特征,但中老年人在早期面孔脑加工的结构编码阶段与青年人相比尚无明显的差别。
作者:陆雪松;王海贤;周曙;陆兵勋;夏扬;马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①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②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③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 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 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 P<0.05)。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 P<0.05)。⑤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晓芹;郑德伟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