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周云;朱小莉;王晓峰

关键词:冠心病, 性激素, 绝经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来该院心内科治疗的84 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56例)和非冠心病组(28例),检测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并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评分结果分析绝经后女性冠脉病变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 结果 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冠心病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睾酮(T)水平明显升高,E2/T降低(P<0.05);冠心病组患者中,单支病变组中E2/T显著高于其他病变组,冠脉病变评分1~5分组E2/T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结论 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E2水平下降,T水平升高,E2/T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可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45例

    肺动脉高压( PH)常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反复出现病情急性加重,增加患者住院频率和时间.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合并PH主要机制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肺血管重塑. 蛋白磷酸化酶( Rho )和Rho激酶通路在多种细胞功能方面起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细胞对于机械变化的传感和应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胞质分裂和基因表达. 动物实验〔1〕表明Rho激酶抑制剂能够改善小鼠慢性低氧引起的PH,减少大鼠野百合碱引起的PH所致肺动脉损害. 本研究探讨法舒地尔治疗COPD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燕霞;梅同华;柳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吸烟均是AS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 本文就国内外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远期生存率及安全性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老年人应用他汀类降脂治疗及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刘鑫;朱彩云;杨斯童;孔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型冰敷套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冰敷套冰敷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科2014 年1 ~9 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该科专利产品-新型冰敷套冰敷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张力性水泡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应用新型冰敷套方法冰敷可以有效减轻四肢骨折患者患肢的疼痛肿胀,具有止痛、止血的作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刘岩;赫子懿;顾珊菱;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肾灵胶囊治疗高原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健肾灵胶囊对高原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Cr)水平的干预作用及疗效. 方法 将99例高原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和健肾灵胶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用健肾灵胶囊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为3个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DN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hs-CRP、Malb、Cr的水平. 结果 临床症候总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健肾灵胶囊可降低高海拔地区DN患者hs-CRP、Cr和Malb的水平,且可明显减轻DN患者的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乜国雁;王花;张萍;张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胆石症和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其他手术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53为对照组,采取免疫组化法、Giemsa染色法和ELISA法检测两组不同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分析术后Hp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 观察组免疫组化法、Giemsa染色法和ELISA法H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36,22.502,14.989,均P<0.01). 胃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残胃体/胃底、术后反流、术后3年内容易合并 Hp感染. 结论 在胃部分切除手术中,术后并发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是Hp感染,因此应积极控制Hp感染,降低胆石症发生可能性.

    作者:任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长沙市社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

    本文拟了解长沙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现状.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长沙市6个行政区中,每个行政区抽取5 个社区,并注意到社区分布的合理性及居民成分的代表性. 选取身体健康,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

    作者:王冬华;邓雪英;刘智群;罗美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 年2 月至2014 年4 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评价临床疗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改良术式治疗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夏熙双;吴星;董瑞;栗向军;牛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压力状况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压力状况. 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福州市25 个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196例,采用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照顾者基本情况调查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来调查家属照顾者压力情况. 结果 6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无压力;6.2%表示不确定;33.8%有压力且个人负担感要高于角色负担感. 有压力家属照顾者中的90.9%表示其压力水平为中、重度水平,个人负担要高于角色负担,且其压力水平及个人负担与社会支持水平、患者经济来源有关. 此外,其压力水平还与家属照顾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有关;角色负担则与家属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患者的关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婚姻状况有关. 结论 应加强患者及其他家属与家属照顾者之间的沟通并提供支持,尤其是对于照顾经济独立性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家属,则更应该予以情感支持,减轻其身心负担.

    作者:郑旭君;郑翠红;陈楚;李华萍;郭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针刺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血可以导致脑细胞损伤,恢复脑缺血区的血供后,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缺血性脑损伤,使脑细胞死亡数量进一步增加,加重病情,这一病理过程称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RI).CRI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氧自由基产生增加、炎症反应、细胞凋亡、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作用有关. 针刺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紊乱的病理机制.

    作者:冯喜莲;沈梅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宁夏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宁夏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 MS)的患病率及其组分的分布情况. 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 结果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 MS 患病率为43.3%,其中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4,P=0.844);回、汉族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2 ,P=0.571). 男、女性MS的患病率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168,P=0.688).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MS组分的患病率都以高血压为著,空腹血糖升高次之. 中老年女性血脂紊乱的患病率高于男性( P<0.05 ). 结论 宁夏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MS患病率相对较高,应重视社区中老年人群MS的干预措施.

    作者:马万瑞;王志忠;刘兰;何兰杰;张金玲;丁莉;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2010 年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长春市公安干警共1 076人,计算高血压的患病率,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长春市公安干警高血压患病率为29.9%. 高血压组中异常代谢如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高血压的患病率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 结论 高血压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多合并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尿酸、饮酒、空腹血糖、吸烟、高盐饮食可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

    作者:王越淇;刘星星;戚潇丹;申风娟;孙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CD40 L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盐酸法舒地尔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可溶性 CD40L(sCD40L)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1的影响. 方法 14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73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 应用酶联免疫实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HMGB1、sCD40 L和MCP-1的表达差别. 结果 两组治疗后显效率差别显著(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MGB1、sCD40L和MCP-1表达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HMGB1、sCD40L和MCP-1的表达,优化内环境.

    作者:侯保秋;裴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54例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行角膜移植手术的疗效

    目的 探讨穿透及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手术疗效. 方法 随访该科2002 年1 月至2008 年12 月行手术治疗的53例(54眼)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病人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角膜移植组治愈53 眼(98.15%),植片透明率(51.85%). 结论 在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基础上,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角膜移植术是治疗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东君;周鸿雁;刘鹏;张吉豫;王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区日间康复模式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 40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 20例)和对照组(20例) ,干预组给予持续6 个月的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 MRSS)于干预前、后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以评价康复疗效. 结果 干预6个月,干预组GWB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R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社区日间康复训练能提高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感,提高社会功能,促进其康复.

    作者:覃小菊;雷芬芳;陈红涛;岳月娟;邓端梅;李剑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R-34 a的表达及其对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情况及其对NSCLC细胞系H1299增殖的影响. 方法 RT-PCR方法检测miR-34a在NSCLC组织和NSCLC细胞系H1299中的表达情况. 克隆形成实验及MTT增殖实验检测miR-34a对NSCLC 细胞系H1299增殖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4 a可能的功能性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预测的功能性靶基因. Western印迹检测miR-34 a对预测靶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 相比正常组织而言,NSCLC 组织和细胞系 H1299 中 miR-34a 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转染 miR-34a 可显著抑制NSCLC 细胞系H1299的增殖能力(P<0.05),而转染 miR-34a 抑制剂可增加 NSCLC 细胞系 H1299 的增殖能力(P<0.05). 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Notch1是miR-34a可能的功能性靶基因,且得到荧光素报告实验结果证实.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转染miR-34a可显著抑制NSCLC 细胞系H1299中Notch1的表达. 结论 miR-34a 可通过调节Notch1的表达,进而抑制NSCLC 细胞的增殖.

    作者:严程;陈晓品;周宪;张素洁;刘洋;刘玉;向廷秀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唑来膦酸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的疗效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90 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均给予维生素D、钙剂,同时采用轻度按摩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及骨松宝胶囊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t值、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57.78%) (P<0.05).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1.97±0.65)〕分低于对照组〔(3.35±1.12)〕分(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标准心理组分、标准生理组分等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 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征慢性腰背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张长成;杨国志;李振武;尹锐峰;李志安;裴飞舟;冯志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右归丸及其拆方干预对老年肾阳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右归丸及其拆方对老年肾阳虚证患者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取年龄在60 岁以上的肾阳虚证患者8 例进入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右归丸组及温肾阳组各4例) ,另将4例60岁以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外周血白细胞的6条基因(SYPL1、PHF14、ARHGAP18、RECQL、OSTF1 和 SEC23B)的差异表达,并以 GAPDH作为内参对照. 结果 右归丸组及温肾阳组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t右归丸=20.657,P<0.01,t温肾阳=51.000,P<0.01);治疗后两组间总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74.432,P<0.01). RT-PCR 结果显示,SYPL1 基因,在右归丸组和温肾阳组的表达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左归丸=-35.631,t温肾阳=-13.000,P<0.01),且治疗后右归丸组和温肾阳组的表达均较治疗前上升. 治疗后各组的 SYPL1 基因表达存在差异(F=487.049,P<0.01),温肾阳组表达上升程度不及右归丸组. 其他5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与SYPL1基因状况类似. 结论 (1)右归丸及温肾阳中药复方对老年肾阳虚患者的基因差异表达均有改善作用,右归丸优于单纯温肾阳复方治疗效果,验证了阴中求阳法的优越性. (2)老年肾阳虚患者的基因表达在短期内不能单独依靠药物恢复至完全正常,需要一个长期和综合的治疗过程.

    作者:唐杨;项磊;周卫东;孙晓敏;刘艳艳;罗仁;赵晓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 GP方案治疗. 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 ) ,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胸痛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 治疗后,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3+CD4+、 CD16+CD56+及 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促进化疗药物发挥良好抗癌功效,减轻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韩锐莉;王安峰;杨庚武;杨永锋;刘兵;曹晓辉;李楠;周庆祥;闫云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成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3次/w,30~40 min/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方案. 观察组给予3次/w,40~60 min/次的弹力带抗阻训练方案. 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年运动情况、心功能变化,运动耐力,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及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每周运动次数、平均每次运动时间、平均每周运动总时间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等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观察组干预后抑郁严重指数、运动自我效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结论 抗阻训练治疗PCI治疗术后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杜烨;刘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川芎嗪( AMP)又名天然四甲基吡嗪,为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传统用于活血行气祛瘀〔1,2〕. TMP对缺血性脑疾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在临床实验中得到验证〔3〕. 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尤其在脑缺血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面. 本文对TM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及给药方式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

    作者:高海军;白焕焕;雷廷;黄海燕;牟青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