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与脑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变化的关系

徐诚实;曲向东;吴安石;岳云;王庚

关键词:谷氨酸, 异氟烷, 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Morris水迷宫
摘要:目的:观察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8只老年大鼠(≥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 n=6;不接受迷宫训练和麻醉)、空气吸入组( n=7,接受迷宫训练但不接受麻醉)、异氟烷麻醉组( n=25,接受迷宫训练和麻醉)。应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根据迷宫测试成绩将异氟烷麻醉组大鼠进一步分为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亚组( MIS组)和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受损亚组( NMIS组)。应用活体脑微透析系统收集不同时间点大鼠脑海马CA1区的脑脊液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脑脊液样本中的谷氨酸浓度。结果接受异氟烷麻醉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的发生率为12.0%(3/25)。异氟烷麻醉组大鼠麻醉过程中的谷氨酸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P<0.05)。异氟烷麻醉组大鼠麻醉结束后1 h时脑脊液谷氨酸浓度明显低于空气吸入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脑脊液谷氨酸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氟烷麻醉过程中,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脑脊液谷氨酸浓度均明显高于 NMIS 亚组(P<0.05)和 MIS 亚组(P<0.05)。麻醉1 h后,空气吸入组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NMIS和MIS两亚组(P<0.01),而 MIS亚组谷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4 h时,MIS亚组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MIS亚组( P<0.05和<0.01)。麻醉后首次水迷宫训练时,MIS组谷氨酸浓度明显高于 NMIS组( P<0.05)。麻醉48 h以后各个时间点,MIS亚组谷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异氟烷麻醉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呈持久性升高,提示麻醉后脑内高谷氨酸水平可能与麻醉药引发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及其配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和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1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两组治疗14 d后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并分析sFas和sFasL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72%和89.1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水平在治疗后第2天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天血清sFas和sFas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Fas和sFasL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ACI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下调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对保护神经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永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活血生骨汤治疗中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活血生骨汤治疗中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活血生骨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健骨生丸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Harris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情况,评价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功能积分和Harri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短期临床观察期间,活血生骨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赵宝祥;孙丙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人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周炎相关危害因素。方法对患有牙周炎(观察组)和不患有牙周炎(对照组)的老年患者各132例进行口腔检查及生活习性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牙周炎相关危害因素。结果导致老年牙周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牙周炎知识匮乏、糖尿病等,单因素分析共11项、多因素分析共3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确分析老年人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有重要的价值,通过确定相关因素,能帮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改善患者日常生活习性,对于预防及治疗老年人牙周炎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兵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1例 CHF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66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共12 w,正常血脂组,n=32;高脂血症组,n=34〕和对照组65例(正常血脂组,n=31;高脂血症组,n=34);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健康对照。运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用药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前CHF各组血清vW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FMD值和6-keto-PGF1α水平却显著下降(P<0.01), FMD、vWF、6-keto-PGF1α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显著相关性。治疗12 w后,CHF各组vWF水平明显降低,FMD和6-keto-PGF1α水平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他汀治疗组的 vWF降低更明显(P<0.05),FMD和6-keto-PGF1α升高更为显著(P<0.01)。他汀治疗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各血脂水平的CHF患者,可以有效改善CH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这种改善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之外。

    作者:彭环庆;彭志允;范志勇;唐钟祥;林辉文;李烽辉;王颖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中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

    目的:探讨可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单味中药以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利用 CNKI等检索库对2002~2014年所报道的单味中药降血脂、血糖以及控制血压、抑制肥胖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治疗MS的单味中药,对选择的中药有护肝作用与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检索,探讨可治疗MS的中药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621篇,符合治疗MS的中药共64味;其中报道有护肝作用的文献114篇,有护肝作用的中药共47味(73.44%),报道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72篇,单味中药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出现不良反应的共12味(18.75%),其中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4味(6.25%);常规剂量下可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4味(6.25%),其中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中药共1味(1.56%)。结论中药在治疗MS方面可发挥特有的优势,合理剂量下不良反应少,且大部分中药兼有抗肝损伤的作用,安全性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钟周;李晓屏;胡志希;梁昊;范建民;周鸿图;周李;陈四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因脑血管供血障碍而引发缺血性级联反应,造成神经功能缺损。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针对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因严格的时间窗而限制了获益患者。传统药物治疗虽然使疾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多数患者仍残存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干细胞移植理论的兴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中发现移植BMSCs可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改善〔1〕和组织修复〔2〕,并有望成为临床脑梗死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王万松;屈新辉;吴晓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法舒地尔治疗高龄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高龄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不使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法舒地尔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动脉压、6 min 步行距离、心率、心排指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肺动脉舒张压(DPAP)、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 DPAP、SPAP、MPAP、CVP 分别为(24.96±4.12)mmHg、(53.32±6.14)mmHg、(33.15±3.67)mmHg、(22.76±3.05)cmH2O,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为(91.14±7.45)mmHg,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HR)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6 min 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LVEF分别为(408.86±7.32)m、(40.73±3.67)%,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高龄舒张性左心衰竭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好,对心脏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的达标剂量

    目的:分析高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老年 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60~69岁组)、B组(70~79岁组)、C组(≥80岁),同时询问病史,并发症,检查体重、身高、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G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三组予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观察三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分析高龄 T2DM患者预混门冬胰岛素30达标剂量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体重指数(BMI)、TC、TG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与B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前 FBG、2 h PG、HbA1c水平均高于A组、B组(P<0.05)。 C 组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例数较 A组、B组增多(P<0.05)。经12 w治疗后,三组FBG、2 h PG、HbA1c均有下降(P<0.05),C组FBG、2 h PG、HbA1c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血糖治疗达标率更低( P<0.05)。治疗后C组胰岛素达标剂量高于A、B组两组,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大于A 组( P<0.05),但与 B 组患者无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较A组、B组长,低血糖发作次数较高于A组、B组(P<0.05)。经预混门冬胰岛素30治疗12 w后,三组患者达标时早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均较起始剂量小,晚餐前胰岛素用量比例较起始剂量增加( P<0.05),其中 C 组较 A 组、B 组明显。 C 组胰岛素达标剂量与 FPG (r=0.428,P=0.042)、HbA1c(r=0.415,P=0.049)、低血糖发生次数(r=0.574,P=0.007)、糖尿病并发症例数(r=0.568,P=0.007)正相关,而与HOMA-β(r=-0.674,P=0.002)水平呈负相关。影响C 组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为低血糖发生次数、HbA1c。结论高龄新诊断 T2DM患者血糖水平、HbA1c 水平高,血糖不易达标,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伴有糖尿病并发症例数较多,高龄新诊断 T2DM 患者达标胰岛素日用量为(40.37±8.53)U/d,单位体重胰岛素达标剂量为(0.62±0.12)U? kg-1? d-1,早餐前为日总量的(54.70±2.84)%,晚餐前为日总量的(45.29±2.84)%。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与FBG、HbA1c、低血糖发生次数、糖尿病并发症例数正相关,与HOMA-β水平负相关。 HbA1c、低血糖发生次数是影响高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达标剂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林李壮;刘幼硕;王艳姣;李丽萍;陈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尿失禁非药物疗法研究进展

    老年尿失禁( UI)患病率为15%~33.38%。因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又称为“社交癌”。目前其分类方法尚未完全统一。临床常见的是压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UI。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和非药物疗法3大类。其中非药物疗法是老年UI的基础治疗措施,它能改善多数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也是手术和药物治疗必要的辅助措施。本文就老年UI非药物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跃华;何桂香;李艳群;刘幼硕;蹇在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抑郁程度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关系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0%~60%〔1〕,而脑卒中后抑郁则是诱发或加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3〕。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同样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抑郁存在密切的联系〔4〕。本文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抑郁程度的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关系。

    作者:郭慧丽;尹春丽;李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脑卒中后抑郁症( PSD)发生率高达31.89%~42.06%〔1〕。积极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2〕。本研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对PSD患者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2年10月至2013年0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PSD患者6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证实;符合PSD诊断标准〔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4〕前17项评分总分≥17分;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躯体疾病;②癫痫发作史、伴有意识丧失的头外伤史、颅脑手术史;③6个月内有药物依赖史;④患者中体内有金属异物或其他植入体内任何电子装置。随机分为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2±3.1)岁;平均病程(1.22±0.58)年;右侧肢体瘫痪18例,左侧9例,双侧3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1±3.5)岁;平均病程(1.31±0.51)年;右侧肢体瘫痪17例,左侧8例,双侧5例。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作者:刘晓伟;徐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鹿茸的心肌收缩力保护作用与钙离子通道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鹿茸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蟾蜍随机分为低钙组和高钙组,每一组又分为鹿茸前加维拉帕米组和鹿茸后加维拉帕米组。采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应用B-420 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离体蟾蜍心肌收缩曲线,并进行心肌收缩力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低钙条件下,灌流鹿茸冻干粉溶液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加( P<0.05);在高钙条件下,灌流鹿茸冻干粉溶液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P<0.05),且鹿茸的这种作用在低钙和高钙条件下可部分被维拉帕米(7.27 mg/L)阻断(P<0.01)。结论鹿茸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有双向调节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部分与心肌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有关。

    作者:王珂萌;傅雷;孙艺平;张冬梅;赵心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某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教职工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

    目的:调查民族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方法于2012年在某民族高校展开调查性别、年龄、民族、血压、血糖、血尿酸等数据。结果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病率高(42.99%),其次是超重29.73%,高 TC19.23%。民族间比较脂肪肝、肥胖、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01);高TC男女无明显差异,其余均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TG血症、超重是4个民族及男性患病率高的体检异常情况;藏族、蒙古族教职工需注意冠心病、肥胖、脂肪肝疾病的预防;蒙古族男女教职工及汉族、藏族、回族男性教职工是主要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赵国琴;张银霞;马玉萍;周烨;魁发瑞;韩炜;何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 CAD)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 GA)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内科住院患者124例,分为CAD与非CAD组,检测并比较两组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标。 CAD的诊断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GA的独立危险性。结果检出CAD患者82例(66.13%),其GA、2 h PG、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显示,正常糖耐量组CAD患者GA明显较高(P=0.006);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者GA水平均高于无CAD者(P=0.028,0.043);高血糖组亚组分析结果同正常糖耐量组。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对象和不同亚组分析中,GA均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GA在高血糖或者正常糖耐量水平的CAD患者中均明显升高,是C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郑喜胜;刘志远;王松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的治疗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287例,梗死相关动脉( IR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非IRA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患者临床随访1年,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对高危患者完全再血管化预后好,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血管开通组。结论急性STEMI患者,对于高危且临床症状典型的多支病变患者应实行完全再血管化,对于非高危且不伴有明显缺血症状的患者仅对其梗死血管动脉行PCI治疗。

    作者:于佳新;刘晓坤;张琦;左淑萍;张庆华;刘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LGCS)41例,与同期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41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 LGC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便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均P<0.05)。 LGCS组术后并发症(2例)与开腹组(3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可行、安全,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张涛;肖玲;马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仙灵骨葆治疗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仙灵骨葆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7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术前常规探访与术后定期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骨代谢生化、骨密度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51±6.58) d、(53.31±6.49)d、(4.09±1.19)个月,均短于对照组(t=16.426,P<0.01;t=14.983,P<0.01;t=4.611,P<0.01);观察组骨痂生长为Ⅳ级6例(15.79%),明显高于对照组2.63%(χ2=3.851,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血清磷酸酶、骨密度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治疗后血钙、血磷、血清磷酸酶、骨密度相比治疗前、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χ2=4.547,P<0.05)。结论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仙灵骨葆胶囊不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还能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军;叶湛;杜一鑫;陈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细胞黏附能力、变性能力与CD18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细胞黏附能力、变性能力及CD18分子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根据病因分为自发型心绞痛29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31例、劳力型心绞痛32例,同时选取健康成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心绞痛患者均给予心内科临床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强心、扩血管、利尿、吸氧、改善离子紊乱等,2 w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及稳定时的白细胞滤过能力、黏附力,通过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心绞痛患者CD11、CD18、凝血酶敏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实验结束后,各组白细胞变性能力及黏附力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心绞痛发作期白细胞滤过指数(8.56±0.81)、白细胞黏附率(83.90±15.05%),较对照组〔白细胞滤过指数(4.21±0.33)、白细胞黏附率(23.33±9.02%)〕明显较高(P<0.05)。②实验结束后,各组间白细胞变性能力及黏附力均有有不同程度变化,自发型心绞痛白细胞滤过指数发作期(9.21±1.16)、缓解期(6.05±0.75)及白细胞黏附率发作期(95.23±10.91%)、缓解期(68.21±10.36%)较劳力型心绞痛白细胞滤过指数发作期(6.17±0.59)、缓解期(4.28±0.88)及白细胞黏附率发作期(67.85±9.15%)、缓解期(35.47±10.99%)明显较高(P<0.05)。③实验结束后,各组PCR电泳表达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期TSP(0.66±0.09)、CD11(0.57±0.05)、CD18(0.50±0.12)较对照组TSP(0.11±0.03)、CD11(0.13±0.02)、CD18(0.06±0.01)明显较高(P<0.05)。结论有效控制白细胞变形能力及黏附力、降低黏附分子及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合成与表达,可有效控制心绞痛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翀昊;苏衡;李拜红;王广燕;朱君;姜升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NF-κBp65蛋白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吡拉西坦0.62g ? kg-1? d-1)、BYHWD 高剂量组(37.06 g? kg-1? d-1)、BYHWD 中剂量组(18.53 g? kg-1? d-1)、BYHWD 低剂量组(9.26 g? kg-1? d-1),连续治疗28 d后取材。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镜下形态结构。免疫组化、实时定量 PCR 及其 Wester 印迹检测 AD 小鼠 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数量减少、发生变性,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P<0.05);与模型组比较,BYHWD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改善明显,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BYHWD能维持AD小鼠神经元的正常形态结构,降低NF-κBp65蛋白水平。

    作者:费洪新;周忠光;刘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 XELOX)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食管鳞癌( ESC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期ESCC患者1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化疗组(采用3D-CRT同步XELOX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给予3D-CRT),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下降、贫血和血小板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患者QLQ-OES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联合XELOX方案同步化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ESCC患者的有效率、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洪波;江浩;张亚军;孙谦;汪庚明;周育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