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干预措施

刘欣敏;高岚

关键词: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 集束化干预策略
摘要: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为老年肿瘤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静脉通路,为化疗药物的输注、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抢救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既减弱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又减轻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但由于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易发生院内感染。据报道,美国每年院内血流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1〕。本文现有针对性地将老年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 CVC-RI)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干预措施护理进展进行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RNAI-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基因敲除技术又被称为基因编辑技术,是采取不同方式对原有的基因予以切断,然后安插新基因的技术。 RNAI-基因敲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基因敲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对各种疾病治疗的研究之中。其中,在肿瘤治疗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十分突出。受到自身高度特异性和高效性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角度进行分析,RNAI成为一种十分理想的基因敲除工具〔1〕。后基因组时代,在进行各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过程中,RNAI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研究手段。目前RNAI在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笔者即对RNAI-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硫化氢对糖尿病大鼠心脏MMP-2与MMP-12的影响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 H2 S)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及 MMP-12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组( STZ 组)、H2 S 干预糖尿病大鼠组( STZ+H2 S 组)及 H2 S 干预正常大鼠组( H2 S 组)。腹腔注射STZ 4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STZ组与 H 2S 组每天腹腔注射浓度为100μmol/kg 的硫氢化钠溶液( H 2S 供体);8 w 后处死大鼠, 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心脏MMP-2和MMP-12蛋白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脏MMP-2与MMP-12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1,P<0.05), H2S可以明显上调糖尿病大鼠心脏MMP-2与MMP-12的表达(P<0.01);结论 H2S可通过上调MMP-2及 MMP-12的表达,改善心肌纤维化。

    作者:罗健;吴志雄;周松柏;肖婷;李芳;杨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方法64只SD成年雄性大鼠按体重和总胆固醇(TC)水平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伐他汀钠10 mg? kg-1? d-1、番茄红素4.4、11、22、44、110 mg? kg-1? d-1共8个剂量组;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其余饲高脂饲料;第2、3周,对照组和模型组行1%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灌胃,其余以1%CMC-Na 为溶剂按确定剂量灌胃。实验期间,采尾血检测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 AI)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AIP)。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弓病理变化,并以番茄红素各剂量组血液各项指标与模型组差值的绝对数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血清TC、TG、LDL-C、MDA、AI、AIP降低,SOD活性增强;主动脉弓管壁泡沫细胞堆积减轻;番茄红素44 mg? kg-1? d-1组大鼠血清LDL-C、MDA分别为(0.73±0.04)mmol/L、(3.14±0.06)nmol/ml,改善程度强于氟伐他汀钠组。经曲线拟合得到5个曲线方程。结论番茄红素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主动脉病变,剂量为44 mg? kg-1? d-1时其作用强于氟伐他汀钠;采用拟合曲线方程可初步了解在4.4~110 mg? kg-1? d-1剂量范围的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各指标改变均有影响。

    作者:黄益德;胡敏予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附子及附子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附子和附子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法建立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附子高、低剂量组(5、2.5 g/kg)、附子∶干姜(1∶1)高、低剂量组(10、5 g/kg),记录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AMP、PK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均可以升高LVSP和±LVdp/dtmax,其中附子∶干姜(1∶1)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后心脏组织中cAMP和PKA含量均增加,其中附子∶干姜(1∶1)高剂量组显著。结论附子干姜配伍有明显的抗心衰作用,可升高心肌组织 cAMP、PKA含量,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梁涛;耿姗;周玲玲;葛华雯;王新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鹿茸的心肌收缩力保护作用与钙离子通道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鹿茸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蟾蜍随机分为低钙组和高钙组,每一组又分为鹿茸前加维拉帕米组和鹿茸后加维拉帕米组。采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应用B-420 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离体蟾蜍心肌收缩曲线,并进行心肌收缩力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低钙条件下,灌流鹿茸冻干粉溶液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加( P<0.05);在高钙条件下,灌流鹿茸冻干粉溶液后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P<0.05),且鹿茸的这种作用在低钙和高钙条件下可部分被维拉帕米(7.27 mg/L)阻断(P<0.01)。结论鹿茸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有双向调节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部分与心肌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有关。

    作者:王珂萌;傅雷;孙艺平;张冬梅;赵心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激素替代冻胚移植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替代( HRT)内膜准备方案冻融胚胎移植( FET)中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按照所使用药物方案的不同,将行HRT内膜准备FET周期的486例患者,分为HRT 1组(362例,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和HRT 2组(124例,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17β-雌二醇治疗)。比较这两种内膜准备方法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临床结局。结果 HRT 1组原取卵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日的内膜厚度及 HRT周期内膜厚度、HRT1组药物周期加用黄体酮日的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HRT 2组(P<0.05)。 HRT 1组的雌二醇低于HRT 2组(P<0.05)。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因子宫内膜厚度<7 mm发育不良而取消周期的周期取消率分别为18.51%,16.94%。随着内膜厚度的增加,所有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逐渐升高。两组患者不同E2水平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薄,单纯使用戊酸E2治疗内膜厚度不理想的患者,加用17β-雌二醇后,内膜厚度增加,临床结局较理想。

    作者:陈朝军;何峻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 XELOX)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食管鳞癌( ESC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期ESCC患者1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化疗组(采用3D-CRT同步XELOX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给予3D-CRT),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下降、贫血和血小板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患者QLQ-OES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联合XELOX方案同步化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ESCC患者的有效率、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洪波;江浩;张亚军;孙谦;汪庚明;周育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在该院住院的348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8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3.9%。尿毒症医院感染患者的住院天数、送检次数及治疗费用均高于未感染患者( P<0.01)。共检出12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6株(45.9%),革兰阳性菌42株(34.4%),真菌24株(19.7%);前三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好,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即耐药率较高;而革兰阳性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而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程度耐药性。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高,同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应积极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治疗。

    作者:侯静;刘进;陈昕;曹灵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痴呆患者大小便失禁的初级卫生保健研究进展

    大小便失禁是指不由自主的尿液或粪便泄漏。因大小便失禁带有社会耻辱感,所以大小便失禁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隐瞒大小便失禁〔1,2〕。有研究表明,它可通过初级卫生保健预防和治疗〔3〕,但目前仍然存在漏报和漏诊的情况。本文综述了老年痴呆和大小便失禁之间的关系及其初级卫生保健研究进展。

    作者:罗艳;王瑶;Ja nPaterson;邹健;王婧;王媛媛;Lily Dongxia Xiao;何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清游离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游离肿瘤标志物 CEA、CA19-9、CA125、CA153含量表达。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125、CA153等糖链类抗原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且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r=0.762)。结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游离肿瘤标志物含量表达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惠玲;孙鹏达;张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临床症状及记忆商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临床记忆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27例,年龄均>50周岁,度洛西汀起始20 mg/d,1 w之内加至60 mg/d维持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 w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临床记忆商数(MQ)检查。结果治疗前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治疗2 w后相比,SDS、SCL-90总分明显下降(P<0.03);MQ增高,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CL-90各因子分均普遍下降,其中抑郁改善明显(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无统计学差异(P>0.05);指向记忆、图像记忆、无意义图形记忆、图像记忆反应时均增加,无统计学差异(P>0.05);指向记忆反应时、人像记忆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想记忆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度洛西汀对50岁以上女性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可以提高一定的整体记忆水平,对联想记忆改善明显。

    作者:尹洪影;米连兵;姜洪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感染的高危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行化疗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期间发生感染患者数60例。分别经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影响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终筛选出影响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感染的因素:年龄、化疗强度、病理类型、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及解剖学部位(均P<0.05)。结论年龄越大、化疗强度、小细胞肺癌、使用抗菌药物及中央型肺癌为影响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风举;姜丽真;卢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苦碟子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苦碟子联合磷酸肌酸钠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 APN)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N水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苦碟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APN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衰症状。

    作者:王波;欧阳艳红;方小丽;李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心率对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入院时心率和住院期间全因死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 ACS患者628例临床基线资料、住院期间的治疗及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按入院时心率五分位值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是 HRQ1(<60次/min)、HRQ2(60~75次/min)、HRQ3(76~85次/min)、HRQ4(86~100次/min)、HRQ5(>100次/min)。分析各组患者基线资料、住院期间治疗及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差异。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变量,计算OR值及95%CI。结果入院心率较高者女性比例较高,年龄较大,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病史的比例较高。入院时平均血压较高,Killip分级>Ⅰ级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心率较高组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使用率均较其他组低。入院时心率与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呈“U”型曲线,过低或过高的心率全因死亡率均较高。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后,入院时心率仍然是影响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独立因素。以HRQ2(60~75次/min)为参考,心率较高组(HRQ4和 HRQ5)和心率较低组(HRQ1)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均增加,尤其是心率增加组死亡风险增加更明显。结论入院心率是ACS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住院期间全因死亡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入院时心率与住院期间全因死亡之间呈“U”型曲线,过高或过低的心率均增加住院期间的死亡风险。

    作者:马丽娜;莫鹏;党晓红;马纪琳;张魄;张彦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某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教职工主要慢性病患病现状

    目的:调查民族高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方法于2012年在某民族高校展开调查性别、年龄、民族、血压、血糖、血尿酸等数据。结果高甘油三酯(TG)血症患病率高(42.99%),其次是超重29.73%,高 TC19.23%。民族间比较脂肪肝、肥胖、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01);高TC男女无明显差异,其余均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 TG血症、超重是4个民族及男性患病率高的体检异常情况;藏族、蒙古族教职工需注意冠心病、肥胖、脂肪肝疾病的预防;蒙古族男女教职工及汉族、藏族、回族男性教职工是主要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作者:赵国琴;张银霞;马玉萍;周烨;魁发瑞;韩炜;何烨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30例及正常食管黏膜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H1、MMP-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nm23-H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43.3%(13/30),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30/30),两者间差异显著(χ2=22.083,P<0.05)。 MMP-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为90.0%(27/30),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10/30),两者间差异显著(χ2=28.370,P<0.05);nm23-H1、MM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切端癌残留有关(P<0.05),MMP-2的表达与切端癌残留无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nm23-H1与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nm23-H1、MMP-2均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均可促进远处转移的发生;nm23-H1的表达缺失可能与切端癌残留有关;nm23-H1、MMP-2可作为判断食管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黄志军;林建清;陈志耀;杨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SAP患者39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同时间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 IL-6、IL-8和TNF-α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 IL-10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老年 SAP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用药,能够有效调节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GABA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A型( GABAA)受体的亚基基因GABRG2和GABRB2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与癫痫( EP)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GABAA受体亚基基因GABRB2(rs12653921、rs2964773)、GABRG2(rs2268581)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测定分析。结果 EP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比较,SNP(rs12653921)位点(基因型χ2=8.651,等位基因χ2=8.649)有统计学意义;SNP(rs2268581)、SNP(rs2964773)位点(rs2268581:基因型χ2=0.354,等位基因χ2=0.294;rs2964773:基因型χ2=1.397,等位基因χ2=0.64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NP(rs12653921)可能与 EP易感性相关,SNP(rs2268581)、SNP(rs2964773)可能与EP易感性不相关。

    作者:张虎;杜欣娜;徐敏;张淑红;王菊莉;张金波;朱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玉华;陈立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93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60例及未感染组33例。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4.52%。感染组31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54.84%(17/3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常见〔46.67%(28/6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血红蛋白<90 g/L及合并糖尿病是导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 P<0.05)。结论应当针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及营养不良的老年白血病患者加强防治医院感染。

    作者:李超;杨如玉;段丽娟;杜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