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军;刘丽晶;张阿新;田少华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老年 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UA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及血脂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都低于对照组( 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U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
作者:夏惠丽;王怀生;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通心络的稳定斑块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6例,正常对照组24例,比较各组间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治疗组,治疗4 w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ACS患者 TLR4、NF-κB、TNF-α的表达较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1)。治疗后两组TLR4、NF-κB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通心络治疗组TLR4、NF-κB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可减轻动脉的炎症反应,干预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有望成为新的稳定斑块药物。
作者:李玉红;谢萍;李远;谢辉;袁跃龙;洪有勤;徐光旭;侯明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1131T>C及56C>G基因多态性与贵州汉族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2DM)及体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00例健康人及142例 T2DM 患者 ApoA5-1131T>C、56C>G基因型,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同时测定所有对象的血脂、血糖水平。结果①T2DM组和对照组的ApoA5-1131T>C位点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06),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差异(P=0.349);②对照组和T2DM组的ApoA5-1131C等位基因(TC+CC)携带者的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非C等位基因携带者(TT)(P<0.05);③未发现ApoA5基因56C>G基因多态性。结论 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贵州汉族老年人群T2DM的发病风险有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且C等位基因与TG水平增高有关;未检测出ApoA5基因56C>G基因多态性。
作者:黄健;黄韻祝;杨国珍;蹇孝丽;方礼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顺铂( DDP)敏感细胞株A549和耐药细胞株 A549/DDP耐药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低剂量组(1.625 g/ml)、中剂量组(3.25 g/ml)、高剂量组(6.5 g/ml)、空白血清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后提取血清;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DDP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值,并计算耐药指数;Annexin Ⅴ/PI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结果 A549细胞中,中、高剂量组IC50值均较空白血清组下降(均P<0.01),而中剂量组的IC50值与高剂量组无差别,但较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A549/DDP细胞中,低、中、高剂量组的IC50值均较空白血清组下降(均 P<0.01),而中剂量组 IC50值与高剂量组无差别,但较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DDP处理A549细胞后,中、高剂量组分别增加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5,P<0.01),中、高剂量组之间无差别(P>0.05),但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增加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5);DDP处理A549/DDP细胞后,低、中、高剂量组均增加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5,P<0.01),但中、高剂量组之间无差别,而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增加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对 A549及A549/DDP细胞均有降低DDP耐药性的协同增效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在A549/DDP细胞中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的协同增效作用更强,且中剂量含药血清效率高、效果佳。
作者:高原;陈奇;于宁;张洪源;敬一夫;关蕊;田子鹤;张城城;李春晖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 XELOX)同步化疗治疗Ⅲ期食管鳞癌( ESC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期ESCC患者1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化疗组(采用3D-CRT同步XELOX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给予3D-CRT),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白细胞下降、贫血和血小板下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患者QLQ-OES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联合XELOX方案同步化疗能明显提高Ⅲ期食ESCC患者的有效率、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洪波;江浩;张亚军;孙谦;汪庚明;周育夫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0%~60%〔1〕,而脑卒中后抑郁则是诱发或加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3〕。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同样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认知障碍的发生与抑郁存在密切的联系〔4〕。本文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抑郁程度的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关系。
作者:郭慧丽;尹春丽;李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93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60例及未感染组33例。结果医院感染率为64.52%。感染组31例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54.84%(17/3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常见〔46.67%(28/6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血红蛋白<90 g/L及合并糖尿病是导致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 P<0.05)。结论应当针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及营养不良的老年白血病患者加强防治医院感染。
作者:李超;杨如玉;段丽娟;杜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 CHD)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高龄(年龄>70岁) CHD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氟伐他汀钠胶囊,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疗程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治疗前、术后48h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IL)-18、C-反应蛋白(CRP)、肌酐(Cr)含量及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中TC、LDL-C、TG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HDL-C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血清中 IL-18、CRP、Cr浓度及eGF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8、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血清中Cr浓度及eGF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均具有降低血脂、抗感染及保护肾脏的功能,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管性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优于氟伐他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震;马宝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异氟烷麻醉后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8只老年大鼠(≥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 n=6;不接受迷宫训练和麻醉)、空气吸入组( n=7,接受迷宫训练但不接受麻醉)、异氟烷麻醉组( n=25,接受迷宫训练和麻醉)。应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根据迷宫测试成绩将异氟烷麻醉组大鼠进一步分为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亚组( MIS组)和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受损亚组( NMIS组)。应用活体脑微透析系统收集不同时间点大鼠脑海马CA1区的脑脊液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脑脊液样本中的谷氨酸浓度。结果接受异氟烷麻醉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受损的发生率为12.0%(3/25)。异氟烷麻醉组大鼠麻醉过程中的谷氨酸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P<0.05)。异氟烷麻醉组大鼠麻醉结束后1 h时脑脊液谷氨酸浓度明显低于空气吸入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脑脊液谷氨酸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氟烷麻醉过程中,对照组和空气吸入组脑脊液谷氨酸浓度均明显高于 NMIS 亚组(P<0.05)和 MIS 亚组(P<0.05)。麻醉1 h后,空气吸入组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NMIS和MIS两亚组(P<0.01),而 MIS亚组谷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24 h时,MIS亚组谷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MIS亚组( P<0.05和<0.01)。麻醉后首次水迷宫训练时,MIS组谷氨酸浓度明显高于 NMIS组( P<0.05)。麻醉48 h以后各个时间点,MIS亚组谷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结论异氟烷麻醉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大鼠模型中海马CA1区谷氨酸水平呈持久性升高,提示麻醉后脑内高谷氨酸水平可能与麻醉药引发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作者:徐诚实;曲向东;吴安石;岳云;王庚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日常行动方式。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前向运动对于人体功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后向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1〕。国外已有研究发现〔2~4〕倒走对人体下肢肌力锻炼,平衡能力改善及有氧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效果。本研究对比老年女性倒走与正常走的运动学差异。
作者:卢澎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DLSS)临床表现以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1,2〕。目前对DLSS 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椎管减压术,但如果手术切除减压范围太大可能会导致脊柱不稳,严重者可引起腰椎滑脱〔3,4〕。本研究观察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瓣回植治疗DLSS的疗效。
作者:刘亦恒;张寿;吴多庆;符慧斯;丁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LGCS)41例,与同期行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41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 LGC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便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均P<0.05)。 LGCS组术后并发症(2例)与开腹组(3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胃间质瘤可行、安全,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作者:张涛;肖玲;马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胸痛就诊患者455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370例,冠心病组按年龄(男≤55岁,女≤65岁)分为早发冠心病组267例,晚发冠心病组103例。早发冠心病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1亚组(男≤35岁,女≤45岁)56例,2亚组(35<男≤45岁,45<女≤55岁)84例,3亚组(45<男性≤55岁,55<女性≤65岁)127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5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异常病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经统计分析血清骨保护素和早发冠心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①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在年龄、性别等各个危险因素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保护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与早发冠心病亦呈正相关。②早发冠心病组在性别、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冠心病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饮酒、骨保护素等方面与晚发冠心病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晚发冠心病组在危险因素个数、血脂异常、尿酸等方面与早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 P<0.05)。③早发冠心病组中3亚组各个危险因素较晚发冠心病组各危险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1亚组在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晚发冠心病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可预示冠脉病变进展;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为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早发冠心病年龄界限应该提前。
作者:韩全乐;毛瑞英;王金艳;刘晓明;张庆华;刘晓堃;张琦;于佳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躯体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对乌鲁木齐社区104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PCS加权平均分(45.37±7.39)分,MCS加权平均分(51.62±9.7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民族、婚姻、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和居住的时间等因素影响老年人 PCS(P<0.05);民族、文化程度、婚姻和居住时间等因素影响老年人MCS(P<0.05)。结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苏沂;李慧;王彦茹;王芸 刊期: 2015年第19期
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为43.8%,城市是53.2%,农村是38.9%〔1〕。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位居前3位依次是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身体活动对社区老年人预防慢性病具有积极作用〔2〕,老年人主要的身体活动是步行〔3〕,本文观察社区中老年人步行、骑自行车等身体活动对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的影响。
作者:胡万亮;高红英;刘丹;刘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喉罩不同充气法与罩囊压力、术后咽痛的关系。方法93例患者在喉罩全麻下行择期下肢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31):大充气量组(Z组)、手感充气量组(S组)和渐进充气量组(J组)。麻醉诱导后将Proseal双管喉罩置入, J组先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正压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0次/min,吸呼比为1∶2),同时快速给喉罩罩囊充气,每次充气2 ml,直至气道不漏气后再充气2 ml; Z组喉罩罩囊充入推荐大充其量30 ml,S组用拇指和食指捏压充气指示囊凭手感行气囊充气,Z组和S组喉罩充气后各连接麻醉机,呼吸参数同J组。观察喉罩放置情况;记录套囊充气容量及气囊测压表测量记录喉罩囊内压( ICP)值;记录拔除喉罩后咽喉部并发症及持续时间。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漏气及患者喉罩放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J组比较,Z组和 S 组喉罩充气量增加(P<0.05),罩囊充气压也明显升高(P<0.05);咽喉部并发症总例数增多(P<0.05),Z组咽喉痛和吞咽不适增多(P<0.05),Z组咽喉部并发症持续时间延长(P<0.05)。结论渐进充气法能达到有效密封所需要的小充气容量和罩囊压力,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减少且持续时间短。
作者:张同军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枸橼酸钠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老年高危出血患者中的抗凝血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50例行CRRT的老年高危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钠( RCA)抗凝,对照组采用等渗无肝素生理盐水定时快速冲洗管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CA对老年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中有不错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旭东;张超;黄广苏;韩大贺;郭毅;阚辰;孟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社会化养老有两种模式:①机构养老,②社区养老。本文对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对策进行综述。1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的利弊分析1.1家庭养老的优势①能够感受亲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需要越来越迫切。年轻的时候由于工作忙、社交范围广等原因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欲望并不很强。但是退休之后,随着社交范围的缩小,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的欲望越来越增强。大连市内的1000名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调查结果,90%以上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而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年轻人不到10%左右。②熟悉老年人一般不愿意离开已经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去生活。一般来说,人的适应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递减。陌生的环境往往会给老年人带来不安和恐惧。③自由因没有统一的作息时间、统一的菜谱,甚至统一的房间布局,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和约束,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作者:许福子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附子和附子干姜配伍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法建立心力衰竭动物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附子高、低剂量组(5、2.5 g/kg)、附子∶干姜(1∶1)高、低剂量组(10、5 g/kg),记录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脏组织中cAMP、PK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均可以升高LVSP和±LVdp/dtmax,其中附子∶干姜(1∶1)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后心脏组织中cAMP和PKA含量均增加,其中附子∶干姜(1∶1)高剂量组显著。结论附子干姜配伍有明显的抗心衰作用,可升高心肌组织 cAMP、PKA含量,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梁涛;耿姗;周玲玲;葛华雯;王新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活血生骨汤治疗中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活血生骨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健骨生丸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 Harris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情况,评价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治疗后Harris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功能积分和Harris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在短期临床观察期间,活血生骨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赵宝祥;孙丙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