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仁祝;陈铭伍;冼磊;王永勇;戴磊
目的 通过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血美安对ITP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血美安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血美安(D组)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隔日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注射GP-APS6 d后,A组和B组灌服0.9%氯化钠溶液,C组醋酸泼尼松按5mg/kg灌胃,血美安胶囊按含药量为49.1 g/L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连续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分离血清检测血小板、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小板和IL-4水平显著下降(P<0.05),IFN-γ/IL4比值升高.与B组比较,D组IFN-γ水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4比值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美安可通过影响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而对ITP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作者:朱飞跃;王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复制大鼠应激性溃疡动物模型并进行预防性治疗.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实验前埃索美拉唑组灌胃埃索美拉唑2.4 mg/kg,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 ml/d,共3d,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冷藏法制作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对比3组胃黏膜的溃疡程度并测定胃内pH值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胃黏膜表面光滑,呈粉白色,无任何溃疡面.其他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胃溃疡,以模型组溃疡程度严重,沿着胃黏膜褶皱凸起的部位有多发的条索状出血带及点状出血,呈咖啡色,黏膜水肿、糜烂、溃疡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胃溃疡程度明显减轻(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内pH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胃内pH值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 冷应激可用来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杨丽娟;陈立松;李冰;段大航;邹春旭;谬欣格;刘艳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老年帕金森病(PD)大鼠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重组GDNF腺病毒(Ad-GDNF)组、LacZ腺病毒(Ad-LacZ)组和磷酸缓冲液(PBS)组.将重组腺病毒及PBS定向注射至一侧黑质附近,1 w后于同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OHDA)诱发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变性.通过旋转行为观察和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及纹状体单胺类递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仪(HPLC-ECD)检测评估其治疗效应;通过RT-PCR、ELISA检测Ad-GDNF脑内表达情况.结果 Ad-GDNF组大鼠的平均旋转次数显著少于Ad-LacZ组和PBS组(P<0.05),损毁侧/损毁对侧黑质的TH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Ad-LacZ组和PBS组(P<0.05),DA、高香草酸(HAV)、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损毁侧/损毁对侧百分比均显著高于Ad-LacZ组和PBS组(P<0.05),病毒注射后5 w的GDNF含量显著高于Ad-LacZ对照组和PBS对照组(P<0.05),病毒注射后9w的GDNF含量显著高于Ad-LacZ对照组(P<0.05).结论 人GDNF转染大鼠神经于细胞移植对老年PD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晓帆;韩鹏飞;臧兆萍;陈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的抗皮肤衰老作用.方法 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42d,建立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42 d后测定小鼠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枸杞多糖可增强衰老模型小鼠皮肤组织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延缓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心脏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48例老年腹透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同时搜集患者的生化结果以及透析相关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入选的48例老年透析患者中,28例存在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钙化27例,二尖瓣钙化12例,其中包括主动脉和二尖瓣双瓣膜钙化1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钙磷乘积(OR=2.718,P=0.014)、前白蛋白(OR=0.809,P=0.006)与主动脉瓣钙化独立相关,年龄(OR=1.447,P=0.016)、钙磷乘积(OR=3.675,P=0.003)、高密度脂蛋白(OR=5.898,P=0.020)、糖尿病史(OR=3.830,P=0.017)与二尖瓣钙化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发病率高,其中以主动脉瓣钙化更多见,钙磷乘积、低前白蛋白血症是主动脉瓣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钙磷乘积、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史是二尖瓣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姜山;王春元;沈华英;姜林森;冯胜;石永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AD)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血脂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岁以上住院患者158例,其中CAD初诊患者95例(CAD组),冠脉无狭窄或狭窄小于50%的患者63例(对照组).检验患者的hs-CRP、UA、血脂,并应用Gemini评分法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结果 CAD组hs-CRP(P =0.003)、UA(P=0.048)、总胆固醇(TC,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01)、载脂蛋白B(apoB,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07)则显著低于对照组.CAD组的hs-CRP(P=0.033)、TC(P<0.001)、LDL-C(P<0.001)、apo B(P=0.009)与Gemini评分呈正相关,而载脂蛋白A1 (apo A1,P=0.049)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s-CRP、TC、LDL-C、apo B与Gemini评分仍呈正相关.结论 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是影响冠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作者:蹇晓东;王冬;李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老年痴呆症常见的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和帕金森病性痴呆.预计至2050年我国老年痴呆症患病人数将达到2 700万[1].痴呆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改变[2],随着病程加重,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终导致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四肢强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的照护[3].对老年痴呆症患者不恰当的照护不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给医护人员和照护者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国内学者普遍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痴呆症照顾理念和服务模式,认为这是提升老年痴呆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4].本文就以人为中心的老年痴呆症照护模式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王瑶;罗艳;王婧;王媛媛;何国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5.38%)(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 (5.82±1.01) mmol/L、餐后2h血糖(2 h PG) (9.14±1.4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5.6±0.7)%低于对照组的FPG(6.84±1.50)mmol/L、2 h PG(10.85±1.73)mmol/L、GHB (6.6±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酐(Cr) (92.1±9.4) mmol/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172.7±20.8)mg/24 h、胱抑素(CYS)C(1.02±0.16) mg/L低于对照组的Cr(121.9±11.3) mmol/L、UAE(243.0±25.7) mg/24 h、CYSC(1.35±0.19) 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与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1.30±0.12) U/ml、TNF-α(2.37±0.31)U/ml低于对照组的IL-6(2.12±0.18)U/ml、TNF-α(2.85±0.39)U/ml(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同时还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抵抗能力.
作者:王昱;熊柱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4和免疫球蛋白(Ig)E在合并哮喘或无哮喘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老年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肺炎支原体老年患者(观察1组,45例)和肺炎支原体合并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观察2组,50例);同时选择相匹配的50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NF-α、IL4和IgE水平;比较三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并分析以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2组患者血清TNF-α、IL4和IgE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1组(P<0.01);观察2组患者FEV1/FVC、FEV1% pred以及ACT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1组,而痰EOS显著高于观察1组(P<0.01);血清TNF-α、IL4和IgE水平与肺炎支原体哮喘相关指标FEV1/ⅣC、FEV1%pred和ACT评分呈负相关(P<0.01),而与痰EOS呈正相关(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哮喘老年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IL-4和IgE均呈正相关(P<0.01),血清IgE水平与IL-4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TNF-α、IL-4和IgE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肺炎支原体感染老年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与肺功能负相关.
作者:吴晓蓉;汪俊;王红鸾;夏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学指标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10、腹内压(IAP)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x2=5.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10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AP、免疫球蛋白(Ig)A、二胺氧化酶(DAO)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IAP、IgA、DAO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腹内高压临床效果好,利于改善IAP以及肠黏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建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加味孔圣枕中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组及加味孔圣枕中丹组,另设假手术组(n=10).灌胃给药,连续14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荧光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P53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孔圣枕中丹能显著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ZeaLonga和网屏实验评分,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 加味孔圣枕中丹能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武冰;吴智春;季旭明;刘国伟;刘恒;于华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行的床疗效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手术的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患者120例(240眼)的住院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采用传统的玻璃体手术治疗,并且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在术后坚持长期随访36个月,观察纳入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及长期预后情况,并对治疗的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1 w及第36个月随访时视力进行比较,视力水平呈上升趋势,83.3%的患者至随访36个月的时候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三个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术后1d、术后1 w与术前相比差别显著(P<0.05);术后1 w、随访36个月时眼压和术后1d眼压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病程、尿酮体、血肌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合并黄斑变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合并黄斑变性疗效显著,其中糖尿病病程、尿酮体、血肌酐是影响视力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浩;白宁艳;周杰;吕鹏;李治清;牟洁;颜学梅;杨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给予高剂量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并替罗非班治疗的64例年龄在65~75岁老年ASTEMI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高剂量组(高剂量替罗非班34例,术中给予负荷剂量20 μg/kg,继之0.225 μg·kg-1·min-1静脉维持,维持时间为24~36 h)和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替罗非班30例,术中给予静脉推注10μg/kg,继之0.15 μg·kg-1·min-1静脉维持,维持时间为24 ~36 h),评价两组间出血风险差异以探讨高剂量替罗非班治疗的安全性;通过为期24~40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心功能、再住院次数及生存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均无中、重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随访期两组年再住院数(0.9277±0.8005,1.618 9±1.420 8,P=0.019)存在显著差异;术后18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现显著差异(59.12%±4.977%,55.53%±6.208%,P=0.013);两组生存曲线均>0.8,但高剂量组更优于常规剂量组.结论 老年ASTEMI患者PPCI治疗同时给予高剂量替罗非班安全性较好;高剂量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降低年再住院次数.
作者:陈策;彭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传统养生练习对中老年女性高脂血症患者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影响.方法 根据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筛选来自沈阳市金山社区和老年大学等地的40例中老年女性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正常的生活作息,实验组进行为期24 w的24式太极拳运动干预.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浆TXB2、6-K-PGF1α含量.结果 太极拳运动干预后,实验组血浆TXB2含量显著降低(P<0.05),6-K-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5),TXB2/6-K-PGF1α比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传统养生练习能够有效降低TXB2含量,提高6-K-PGF1α含量,对高脂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翊馨;张海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分析TFF3、Wnt1a、β-Catenin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FF3、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和腺瘤组织中均有表达,Wnt1a、β-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则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而TFF3呈阳性表达,各标记物在不同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②Wnt1a、β-Catenin的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TNM分期越高的患者Wnt1a、β-Catenin的表达越强;β-Catenin与TFF3的表达则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二标记物的阳性率高;Wnt1a、TFF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肝转移情况相关,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Wnt1a、TFF3的阳性率高;③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8).β-Catenin在Wnt1a阳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92.6%)明显高于在Wnt1a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65.9%)(P=0.010);④CⅡ单因素法分析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对患者肿瘤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TFF3、Wnt1a可影响患者的肿瘤死亡(P均<0.05),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而β-Catenin的表达对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无影响(P>0.05).结论 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凤玉;吕洋;刘博;李秀娟;任君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考察长期瑜伽训练对不同体质指数(BMI)中老年妇女脂代谢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兰州商学院家属院83例中老年妇女,按照BMI分为20例低体重组,18例正常组,25例超重组,20例特重组.长期瑜伽练习开始,练习10 w和20w结束时分别检测所有受试中老年妇女清晨空腹时的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总量(TC)和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结果 四组练习前BMI、TG和TC水平组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瑜伽练习10w后,超重组和特重组的BMI和TC水平显著降低,超重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瑜伽练习20w后,低体重组BMI水平升高,超重组和特重组的BMI和TC水平降低,特重组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四组练习前Ig组内无显著差异(P>0.05),练习10、20w后,IgA无显著变化(P>0.05),IgG明显增高(P<0.05).结论 长期瑜伽练习能够改善肥胖和过轻中老年妇女的体脂成分,促进体脂分解,降低血脂水平,增强免疫,有利于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塑身.
作者:李培宏;马梅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23例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疗效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白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结果 CEA在腺癌和腺鳞癌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75.8%和64.7%,NSE在小细胞癌患者的敏感性为61.1%,而CYFRA21-1在鳞癌患者的敏感性为52.4%.Ⅰ期和Ⅱ期患者的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Ⅲ期和Ⅳ期患者的CEA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1).但NSE水平在不同分期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疗效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组患者三项肿瘤标志物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SD)和进展(PD)组.结论 CEA、NSE、CYFRA21-1可作为肺癌的诊断依据之一,对已确诊的病人,CEA、NSE 、CYFRA21-1也可作为动态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
作者:李宏宇;李沛;蔡三立;刘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CD44变体6(CD44-v6)、整合素β1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外科切除术的疗效、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胰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胰腺癌根治术;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评价CD44-v6、整合素β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36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期25个月.研究组术前、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老年胰腺癌患者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关(P>0.05).按照术后患者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CD44-v6低表达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高表达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整合素β1低表达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高表达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CD44-v6、整合素β1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能够对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疗效、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作者:戚利坤;刘洪泽;董锦忠;王俊;宋吉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功能及miR133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BFL高剂量组(400mag/kg),TFBFL低剂量组(100 mg/kg)和卡托普利组(10 mg/kg),除了正常对照大鼠外,其他四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予以各组大鼠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连续灌胃3w.末次灌胃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清的脑钠肽(BNP)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miR133a相对表达量.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心功能指标EF、FS及miR133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动脉血清中BN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②经过卡托普利、TFBFL治疗后三组大鼠EF和FS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三组动脉血清BN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③经过卡托普利和TF-BFL治疗后的三组大鼠心脏组织miR133a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并以TFBFL低剂量组大鼠升高为显著;④TFBFL低剂量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及BNP含量改善程度较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组好,但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 荞麦花叶总黄酮能够明显提高阿霉素导致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miR133a相对表达量,改善心功能,但心功能改善与养麦花叶总黄酮剂量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闫晓红;安可英;毛艳华;宓宝斌;刘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高龄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HCAP)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与预后.方法 对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高龄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CAP组患者的年龄、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肿瘤、至少2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耐药菌比例均显著高于CAP组,肺炎链球菌比例显著低于CAP组,单一抗生素比例显著低于CAP组,更换抗生素、初始治疗失败、需要机械通气、转入重症监护室、1个月内院内死亡比例均显著高于CAP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CAP组(均P<0.05).结论 高龄HCAP患者具有较大的年龄、较多的基础疾病、较为严重的病情、较高的死亡率,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预后较差.
作者:周恩飞;陈轶娟;马青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