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美安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朱飞跃;王华

关键词:血美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血美安对ITP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血美安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血美安(D组)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隔日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ITP小鼠模型.注射GP-APS6 d后,A组和B组灌服0.9%氯化钠溶液,C组醋酸泼尼松按5mg/kg灌胃,血美安胶囊按含药量为49.1 g/L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连续给药14 d后处死小鼠;分离血清检测血小板、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小板和IL-4水平显著下降(P<0.05),IFN-γ/IL4比值升高.与B组比较,D组IFN-γ水显著下降(P<0.05);血小板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4比值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美安可通过影响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而对ITP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胱抑素C及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体内血清尿酸(UA)水平与胱抑素C(CysC)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人选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住院患者535例.将CHD患者根据血清UA水平分为4组:Ⅰ组(UA <350 μmol/L)、Ⅱ组(350 μmol/L≤UA<420 μmol/L)、Ⅲ组(420 μmol/L≤UA<500 μmol/L)和Ⅳ组(UA≥500μ mol/L).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UA与LVEF及CysC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血清Cys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与甘油三酯(TG)、体质指数(BMI)、肌酐(Cr)、CysC和尿素氮(BUN)呈正相关(r分别为0.127、0.098、0.402、0.400和0.376,均P<0.05),与空腹血糖(FPG)和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085和-0.44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与LVEF及CysC关系密切,UA每增加1个单位,CysC将增高0.001 mg/L.结论 UA对CHD患者LVEF及CysC有影响,与心肾功能间关系密切.

    作者:龚博君;李自成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FC)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按入选患者的用药不同,分为乳果糖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并对老年患者(年龄≥60岁)进行亚组分析.对比三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FC患者1 069例,其中老年患者6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果糖组总有效率达79.2%,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OR=7.14,95% CI为2.93 ~17.38)(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乳果糖组(OR=2.45,95% CI为1.56~3.83;OR=6.38,95% CI为2.99~ 13.63),且复发率低(P<0.05).老年乳果糖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同样不及联合治疗组(P<0.05).乳果糖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老年患者中亦无增加趋势(P>0.05).结论 乳果糖口服液治疗FC的疗效较好且安全,以乳果糖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更优于单药治疗,尤其适合老年FC患者.

    作者:张颖;保志军;张赣生;郭正扬;张自妍;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19.39±2.55)分]高于对照组[(15.70±3.24)分];MMSE评分[(26.41±2.36)分]高于对照组[(23.52±1.47)分];错误应答、持续性错误应答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阻止患者执行功能的减退,预防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德鹏;肖群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肺栓塞99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目的 探讨肺栓塞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断的99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X线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误诊的主要疾病及误诊原因,了解肺栓塞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肺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常见的临床体征是下肢肿痛和肺部湿啰音,但部分患者无阳性症状表现;肺栓塞在X线片上常见的表现是片状阴影、胸腔积液和肺实变影;在诊断过程中,有56例(56.6%)患者出现过误诊,误诊的主要疾病是肺炎、肺结核、左心衰竭;对肺栓塞认识不足和未作基本检查是导致肺栓塞误诊的主要原因;抗凝及溶栓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肺栓塞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和左心衰竭,应加强对肺栓塞的学习,了解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于海建;王灿良;蒋兰茂;梁伟烽;宋跃飞;戴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合适剂量呋塞米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呋塞米(20 mg/d)联合螺内酯(40 mg/d)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2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DHF老年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呋塞米组(20 mg/d,n=27),合适剂量组(呋塞米20 mg/d+螺内酯40 mg/d,n=36)和大剂量组(呋塞米40 mg/d+螺内酯100 mg/d,n=30),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各组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壁节段运动的差异性及心衰再住院率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后3组NYHA分级均较前降低(P<0.05),而治疗后3组NYH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适剂量组治疗后LVEF较前升高,LVEDd较前减小,室壁运动平均收缩期运动速度(Sm)和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m)较前减小(P<0.05);其他两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合适剂量组比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合适剂量组的心衰再住院率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少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呋塞米20 mg/d+螺内酯40 mg/d对老年DHF(NYHA1~2级)患者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远期预后.

    作者:赵晓雪;李卉;杨玲;唐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吉林省德惠市658名中老年女性跟骨超声骨密度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BMD)与年龄、绝经、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在吉林省德惠市2个城区、2个乡镇及6个村常住居民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658名中老年女性(45 ~ 74岁),按不同年龄分组,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共3组,使用超声骨密度仪(QUS)测量跟骨BMD T值.结果 跟骨BMD T值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下降趋势,高年龄组与低年龄组BMD 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BMD T值明显高于绝经组(P<0.05).高体重组BMD T值高于低体重组(P<0.05).结论 年龄、绝经、BMI和中老年妇女BMD有显著相关性,是影响中老年女性BMD的重要因素.

    作者:岳亚杰;徐盼盼;庞丹丹;赵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盐酸纳美芬对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后呼吸抑制和胃肠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胸科手术麻醉后纳美芬拮抗阿片类药物呼吸抑制作用及对静脉自控镇痛后胃肠动力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纳美芬0.25 μg/kg组(B组)和纳美芬0.5ug/kg组(C组).手术结束即刻静脉推注试验药物,A组则不作任何处理.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拔管时间、呼吸恢复率、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评分和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等.结果 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而C组明显短于B组.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纳美芬0.25、0.5 μg/kg可获得满意的拮抗阿片类药物术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效果,而且纳美芬0.5ug/kg的临床效果优于0.25 μg/kg,同时纳美芬能减少静脉自控镇痛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楠;张文文;马艳双;王虎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烧伤后康复期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 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组,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定两组的睡眠质量,同时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和血清BDN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睡眠质量评分、BDNF的表达差别有显著性.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和BDNF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患者血清中BDNF低表达.血清中BDNF的表达可能与睡眠质量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庞久玲;马征;李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枸杞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皮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的抗皮肤衰老作用.方法 健康昆明种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枸杞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42d,建立衰老模型.给药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42 d后测定小鼠皮肤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皮肤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 枸杞多糖可增强衰老模型小鼠皮肤组织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提高HYP含量.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延缓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远低于对照组的18.18% (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小华;黄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肠三叶因子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分析TFF3、Wnt1a、β-Catenin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FF3、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和腺瘤组织中均有表达,Wnt1a、β-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则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而TFF3呈阳性表达,各标记物在不同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②Wnt1a、β-Catenin的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TNM分期越高的患者Wnt1a、β-Catenin的表达越强;β-Catenin与TFF3的表达则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二标记物的阳性率高;Wnt1a、TFF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肝转移情况相关,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Wnt1a、TFF3的阳性率高;③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8).β-Catenin在Wnt1a阳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92.6%)明显高于在Wnt1a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65.9%)(P=0.010);④CⅡ单因素法分析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对患者肿瘤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TFF3、Wnt1a可影响患者的肿瘤死亡(P均<0.05),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而β-Catenin的表达对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无影响(P>0.05).结论 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凤玉;吕洋;刘博;李秀娟;任君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P16和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Bmi-1、P16和CyclinD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100例食管鳞癌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P16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①在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Bmi-1、P16、CyclinD1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②Bmi-1的表达程度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16的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CyclinD1的表达程度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③Bmi-1和CyclinD1的表达与P16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Bmi-1、P16和CyclinD1的异常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Bmi-1、P16和CyclinD1的表达可作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姚冬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在胶囊内镜诊断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诊断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枸橼酸莫沙必利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5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胶囊内镜检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胶囊内镜胃内运转时间、小肠内运转时间、体内工作时间、图片评分、全小肠检测完成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胃内运转时间、小肠内运转时间、体内工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O.05),两组图片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小肠检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应用于胶囊内镜诊断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缩短胶囊内镜于体内的运作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梁英;万晓强;石钢;李五四;吴荣深;李显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观察组)与血肿稳定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尿激酶使用情况及血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及尿激酶使用等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均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和穿刺部位、术后加强血压控制、注意术中抽吸的速度、控制首次抽吸量,是减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

    作者:姜子荣;赵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癌症病人信息需求及信息寻求行为现状

    目的 探讨老年癌症病人为促进合理照护寻求健康信息行为的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健康寻求行为调查问卷,对住院的已确诊的139例老年癌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依然是老年癌症病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其对治疗相关信息需求程度高,而预后相关信息得分低,老年病人对住院期间情感支持的满意度高.结论 老年癌症病人中存在大量的信息需求,医务工作者应该更为关注与老年病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采取合理措施拓宽其信息来源,提升老年病人医疗信息满意度.

    作者:林毅;尹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祖萍;桂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心衰姑息治疗进展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成年心衰患者超过400多万[”.心衰患者忍受严重身心折磨,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节约医疗成本,现已将姑息治疗理念运用到非恶性肿瘤包括心衰的器官功能衰竭及生命晚期患者.国外心衰姑息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心衰姑息治疗也得到重视,已写入我国心衰治疗指南[2].本文介绍心衰的姑息治疗理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莫显刚;向凝;张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纳米炭示踪法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纳米炭混悬液(卡纳琳)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SLNB)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均采用纳米炭示踪法行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及假阴性率.结果 SLN检出率91.3% (21/23),准确率95.7% (22/23),敏感度83.3% (5/6),假阴性率16.7%(1/6),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形成小结节并坏死,其余患者无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易操作、准确、安全等优点,适于在各医院推广,但仍需改进和完善相关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唐铁雷;李有怀;陈元元;杨文强;王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主观幸福感(SWB)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105例60岁以上武汉地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6.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SWB总分或部分维度得分在性别、夫妻关系、月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月收入水平、主观支持、夫妻关系、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SWB四个主要影响因素(F=14.876,P=0.000).结论 护理人员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促进其SWB的提升.

    作者:郑萍萍;张军;陈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6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136例,涉及该院38种抗菌药物.按药物分类前3位分别为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原发疾病涉及的主要系统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多见;药源性疾病发生时间在用药5d内患者较多;药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结论 医护人员需重视老年人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积极进行用药监护,为安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罗蓓;梁勇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