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髓过氧化物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胡坚;陈发秀;邱元芝;尹绢;曹平良;张志勇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髓过氧化物酶,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CHF组111例老年患者和对照组30例(无心脏病及CHF老年人)非CHF老年患者的血清MPO、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参数,同时分析CHF组的血清MPO与血清BNP、超敏-CRP、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血清MPO、BNP、超敏-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P<0.01),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MPO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P<0.05),与超敏-CRP呈弱相关(P<0.05),与BNP呈极弱相关(P=0.001).结论 血清MPO浓度在老年CHF患者中升高,可能参与CHF的发生、发展过程,MPO的检测有助于CHF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环氧合酶-2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Hp感染对COX-2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胃肠外科采集的48份胃癌标本以及30份正常胃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标本的cox-表达情况,快速尿素酶法和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比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cox-2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的cox-2表达情况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环氧合酶-2表达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cox-2表达阳性率为85.42%,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标本环氧合酶-2表达阳性率为68.7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标本(P<0.05).胃癌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8.33%,其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85.71%,显著高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阴性的胃癌组织(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cox-2的高表达有关,二者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病.在胃癌的防治中,应当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和cox-2抑制剂的应用.

    作者:张春容;杨天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老年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老年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32例为肺癌组及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肺癌组与对照组的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表达及肺癌组中MMP-9及TIMP-1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9.440,P<0.001);肺癌组患者血清TIM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4.700,P<0.001);肺癌组患者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7.487,P<0.001).肺癌组患者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血清MMP-9水平及MMP-9/TIMP-1比值逐渐升高,而TIMP-1水平逐渐下降.病理分级低、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体积大于3 cm均导致MMP-9及TIMP-1进一步升高.结论 MMP-9及TIMP-1在肺癌患者中表达升高,且随着临床分期及肿瘤侵袭性行为而升高.

    作者:魏莉;徐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与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具有氧化磷酸化、传递电子、贮存Ca2+、能量代谢、抗活性氧等重要生理作用.线粒体上存在一种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MPTP开放导致了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PT),MPT参与了线粒体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自身功能的调节.

    作者:邢菁;付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人舒张压水平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可导致这些器官衰竭.我国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现代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其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高血压人群正在不断壮大.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对记忆功能有影响[1-5].本文拟了解高血压对记忆功能的损害,尤其是血压水平高低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晶影;张敏;陈长香;王建辉;蔡洁琼;赵文;王立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魏酸钠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SF)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SF(100,200 mg/kg)3 w后,脑室注射LPS建立损伤模型,对照组灌胃及注射等量生理盐水,Western蛋白印迹观察磷酸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激酶4(MKK4)、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磷酸化c-Jun和caspase-3表达,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进行p-JNK和OX-.42双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磷酸化JNK的表达部位.结果 与LPS损伤组比较SF(100,200 mg/kg)能对抗LPS引起的海马CA1区磷酸化MKK4、磷酸化JNK1和磷酸化c-Jun及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磷酸化的JNK主要在小胶质细胞表达.结论 SF通过抑制JNK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对抗LPS引起的海马炎症反应.

    作者:闫恩志;范莹;隋海娟;刘婉珠;刘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源性H2S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干预作用

    目的 动态观察硫化氢(H2S)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管内一次注射BLM 5 mg/kg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造模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组和NaHS(H2S供体)+肺纤维化组,造模后第2天开始:NaHS+肺纤维化组每天腹腔注射0.5mlNaHS(28μmol/kg),对照组及肺纤维化组每天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在给药后7、14、28 d分别随机处死6只取材,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及CTGF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纤维化组各期大鼠肺组织HYP含量、TGF-β1及CTGF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肺纤维化相比,NaHS+肺纤维化各组大鼠HYP含量、TGF-β1及CTGF蛋白表达在各期均显著降低(P<0.01、0.05).各组各期肺组织TGF-β1与CTGF呈显著正相关(r=0.891 ~0.968,P均<0.01).结论 外源性H2S可以通过抑制TGF-β1信号通路,下调CTGF蛋白表达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曹华;马红英;曹霞;黄新莉;张雪静;周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MP-2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群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群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MMP-2基因-1575 G/A(rs243866)、-1059G/A(rs17859821)、-790G/T(rs243864)多态性,病例对照分析并运用SHEsi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心衰组MMP-2-1575G/A的A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降低(P<0.001),OR=0.08<1;MMP-2-790G/T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P<0.01),OR=1.989>1,TT基因型频率在心衰组也增加(P<0.05).心衰组GGG和GGT单体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GT单体型OR=1.802>1.MMP-2基因SNP-1059G/A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河南汉族群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MMP-2基因1575G/A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会降低其患病风险;MMP-2-790G/T的T等位基因和GGT单体型均有可能增加其患病风险;而MMP-2-1059G/A位点可能与CHF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殷国田;赵林静;黄艳梅;郭利伟;张新宁;李征辉;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胺碘酮和毛花甙C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胺碘酮和毛花甙C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病发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毛花甙C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和毛花甙C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26例(72.2%),毛花甙C治疗组16例(44.4%).两组比较胺碘酮的治疗有效率较毛花甙C明显偏高(P<0.05).两组患者给药后心室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两组治疗后差异不显著(P>0.05).毛花甙C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较胺碘酮组(8.3%)明显偏高(P<0.05).结论 胺碘酮对治疗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成功率高,转复律疗效高于毛花甙C,且治疗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阵发性房颤和房扑患者复律治疗的一线药物.

    作者:周芸羽;卢国良;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共情技术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共情技术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2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共情技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疑虑、忧郁等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共情技术不但可以明显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谢芸;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种长效钙拮抗剂对动态血压季节性变异的影响

    目的 探讨3种长效钙拮抗剂对动态血压季节性变异的影响.方法 180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F组、X组和A组,分别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治疗,1个月后血压未达标加用贝那普利片10 mg/d.所有患者均于同年秋季(9~11个月)纳入试验,于冬季和夏季分别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3组患者冬季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同组夏季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F组和X组冬季增加值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冬季A组血压晨峰显著低于F组和X组(均P<0.01),夏季A组血压晨峰显著低于F组(P<0.05).冬季A组日间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F组和X组(均P<0.05).结论 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更能降低血压季节性变异,冬季24 h动态血压达标率更高.

    作者:曹平良;唐琼珍;李年娥;陈早芳;卢寅辉;刘建萍;樊考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60例疗效

    足内翻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足内翻导致步态异常,不仅降低了偏瘫患者的行走速度,而且使行走稳定性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期的康复实践表明,传统的抗痉挛药物因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确切,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足内翻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并不显著.本文拟观察电动起立床强化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足内翻疗效.

    作者:谢瑞娟;石翠霞;邓潫;陈璐;陈龙剑;刘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清VEGF和C-反应蛋白水平表达预测老年肝癌病患术后复发的疗效

    目的 探讨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预测老年肝癌病患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30例老年肝癌病术后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30名对象为对照2组和同期肝脏良性病变的30例患者为对照1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VEGF含量,并采取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测定CRP含量.结果 通过对三组的对比分析,研究组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t=11.202 4、10.342 2,P<0.05).研究组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t=9.302 3、7.252 5,P<0.05).研究组VEGF表达阳性率(76.7%)明显高于对照1组(23.3%)和对照2组(6.7%)的(x2 =6.24、7.24,P<0.05),研究组CRP表达阳性率(53.3%)明显的高于对照1组(23.3%)和对照2组(20.0%)(x2=7.33、7.03,P<0.05).术后临床影像学检查和AFP检测证实有25例复发.VEGF表达阳性的23例患者中,术后2年复发20例,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71.4%;CRP表达阳性的16例患者中,术后2年复发16例,敏感度为64.0%,特异性为64.3%.结论 临床中检测血清中VEGF和CRP水平能够对年肝癌病患术后复发进行预测,属于一种新型标记物,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楼建;滕理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γ-分泌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与神经型尼古丁受体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临床上将其定义为进行性认知功能的丧失和从中年期到晚年期缓慢发生的进行性记忆损伤[1].病理学上以细胞外老年斑(SPs)形成及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为主要特征[2],还伴有颗粒空泡变性(GD)、平野小体(HB)、神经元减少等[3].

    作者:任家谋;齐晓岚;官志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电图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Pv1终末电势(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友心室肥大的差异.方法 150例老年受试者均接受12导心电图扫描并计算Ptfv1值,按-0.03 mm·s作为分界点分为两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并计算E波减速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室间隔舒张末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和左室质量指数等参数.结果 左心室功能收缩参数比较结果显示Ptfv1≤-0.03 mm·s组老年受试者的E波减速时间缩短[(0.73±0.40)vs(0.87±0.21) ms,P=0.009],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显著增加[(0.113±0.012 5) vs(0.101±0.012 3)ms,P=0.032];心脏形态学比较显示Ptfv1≤-0.03 mm·s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57.9±12.1),(11.0±2.1)mm]较Ptfv1 >-0.03 mm·s组[(49.1±9.8),(11.0±1.1)mm]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25);室间隔舒张末厚度显著增大[(11.9±1.2)vs(10.8±2.2) mm,P=0.003];左室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215).结论 以-0.03 mm·s作为分界线,Ptfv1负值增高的老年受试者,左心室功能收缩能力显著下降,且形态学改变明显,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大的诊断标准相一致.

    作者:冯立军;唐晶;祁莉;关淑芬;周波;张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强化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微栓子的影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好发于50~ 70岁的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递增[1].研究[2]表明TIA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脑梗死,三分之一患者不断有新的发作;大约有5%的病人在TIA发病后2年死亡,发病后4年死亡率高达10%,所以TIA患者应当及早诊断和紧急干预治疗.大量研究[3]表明微栓子是引起TIA的主要的发病机制,本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微栓子信号(MES)监测法观察强化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老年TIA患者微栓子的影响.

    作者:李全浩;代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或氯胺酮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的比较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人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K组).麻醉诱导开始时,两组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或氯胺酮0.5mg/kg,再依次给予同样剂量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辅助通气3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随访病人有无躁动、噩梦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血压、心率组间总的变化比较没有差异(P>0.05),氯胺酮组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程度小于咪唑安定组(P<0.05).M组、K组诱导期出现平均动脉压<60 mmHg分别有4例、1例,均可用麻黄素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苏醒期两组各有2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躁动,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1、2天两组患者均无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论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复合咪唑安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苏醒后无更多躁动、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

    作者:罗晨芳;刘德昭;高婉菱;黄品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佐治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100A4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A4蛋白(S100A4)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均为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因子,其表达升高时,可以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进展[1,2].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作为血管内皮抑素的新成员,可以针对肿瘤进展时的血管生成发挥作用[3].本实验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恩度进行晚期胃癌治疗,关注疗效及对血清中VEGF、S100A4和CEACAM6的影响.

    作者:贾长河;王文玉;任颖;张昊;兰玲;刘博伟;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外科肿瘤患者IL-2、IL-8和皮质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胸外科肿瘤患者外周静脉血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8及应激激素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手术治疗的胸外科肿瘤患者91例作为究对象,按术后镇痛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5例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46例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测定放置镇痛泵前、术后24、48、72 h患者血清中IL-2、IL-8和Cor的表达水平,整体及按良、恶性肿瘤分层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相关指标表达影响.结果 恶性肿瘤层:在术后48 h,B组血清IL-2、IL-8和Cor表达水平分别为(7.42±1.1)、(0.28±0.03)和(326±48),A组分别为(10.75±1.4)、(0.48±0.04)和(25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B组血清IL名和Cor表达水平分别为(0.25±0.03)和(224±35),A组分别为(0.43±0.05)和(29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自控硬膜外麻醉镇痛对恶性肿瘤患者机体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和应激反应均较小,较适合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

    作者:肖波;任光国;方强;袁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狼疮清颗粒对AHN模型大鼠肾功能和MRL/lpr小鼠肾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狼疮清颗粒对主动型Heymann肾炎(AHN)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作用及其对MRL/lpr小鼠肾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肾皮质加弗氏完全佐剂腹腔注射建立AHN大鼠模型,应用狼疮清颗粒、泼尼松、狼疮清颗粒联合泼尼松,对AHN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治疗4w,检测其24h尿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及肾脏病理学变化,同时对MRL/lpr小鼠干预治疗4w,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降低AHN模型大鼠尿蛋白、BUN、Cr的水平,不同程度的改善AHN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MRL/lpr小鼠NF-κ Bp65蛋白的表达,其中以狼疮清颗粒联合泼尼松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明显.结论 狼疮清颗粒对狼疮性肾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梁涛;瞿凌晨;赵晓莉;梁卫;吕高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腺肽联合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评价注射用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观察其对胃癌患者血清Th1及Th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在FOLFOX4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下降,而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胸腺肽联合化疗能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并能够改善老年胃癌患者血清Th1及Th2水平.

    作者:叶国超;陈军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