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术后病人导尿管拔出时间与病原菌感染分析

刘萍;杨建英

关键词:术后病人, 导尿管, 拔出时间, 病原菌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导致老年术后病人导尿管拔出发生病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出2011~2012年在该院住院并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498例,观察病原菌检测呈阳性患者的例数并观察在留置导尿管后1 ~3d、4~7d、8~10d及≥10d患者发生菌尿的比例,同时检验发生菌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不同性别患者感染的发生状况、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现病原菌检测呈阳性的患者248例,在留置导尿管后1~3d、4~7d、8~10d及≥10 d患者发生菌尿的比例分别为20.59%、42.86%、64.29%、95.00%;在病原菌的检测上发现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排在第1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第2位为白色念珠菌、第3位为粪肠球菌;在感染的分布上女性要多于男性(P<0.05);在年龄段的分布上年龄较大的患者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 导致老年术后病人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性感染的因素包括术后导尿管拔出时间偏晚、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不当、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术后老年病人的整体免疫力下降是造成相关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感染的发生状况为女性多于男性,高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失语症研究进展

    据初步估算,西方发达国家失语症的年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40/10万和180/10万[1],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失语症者为26% ~ 38%[2,3],国内则约25%伴有言语障碍[4].另外,脑卒中患者中除了明显失语之外仍有60%患者在交流上存在问题[5].本文就脑卒中合并失语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彬;侯宇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缺氧活化AMPK/mTOR通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氧活化脑血管内皮细胞中AMPK及下游mTOR通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 分别用正常氧对照组、低氧(15%、10%、5%、1%)处理脑血管内皮细胞.用CCK8方法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AMPK、mTOR的磷酸化水平及敲低AMPK和抑制mTOR后AMPK、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缺氧可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并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缺氧可上调脑血管内皮细胞中AMPK的磷酸化水平,下调mTOR的磷酸化水平;敲低AMPK后,mTOR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抑制mTOR通路对AMPK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缺氧可通过激活AMPK通路,进而抑制mTOR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并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mTOR蛋白为AMPK通路下游的靶蛋白.

    作者:尉娜;王建平;路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相关性及其代谢异常研究进展

    造成高血脂、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尤其与代谢异常联系紧密.本文将对高血脂与高血压及其代谢异常进行综述[1].1 高脂血症概述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升高,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比正常标准升高的表现,可分为三类:①单纯性高TC血症:空腹血清TC增高,TG正常或略偏高;②单纯性高TG血症:空腹时血清TG含量增高,TC含量正常或略偏高;③混合型高脂血症:空腹血清TC和TG含量均有增高.血清TG含量很高时,血清混浊呈淘米水样或呈牛奶样颜色.林建潮等[2]对确诊的40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自填调查问卷并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结果显示,高血压、腹部肥胖、每天鸡蛋食用量为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殷玥琪;杨立刚;孙桂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4例符合标准的老年NSTEMI合并DM患者,随机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急诊介入治疗(PCI)及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入院诊断明确后即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并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24 ~36 h,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术后再灌注指标、B型钠尿肽(BNP)、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脏事件、并发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PCI术时,观察组TIMI血流计帧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对照组更优(P<0.05).术后30 d观察组BN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绞痛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NSTEMI合并DM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可改善病人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林文培;徐鸿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耐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目的 监测该院重症监护病区老年患者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及比较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针对耐药革兰阴性菌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临床搜集重症监护老年患者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细菌菌株,进行分离、培养,按照CLSI2010标准,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比阿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头孢吡肟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分别为46.8%,18.8%,47.8%,79.0%;大肠埃希菌对比阿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均为0,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3%,2.9%,4.3%,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57.8%,54.4%,63.3%,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为67.9%.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针对四种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4代头孢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较高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已经产生了较高耐药性;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针对四种革兰阴性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杨雪妹;吴允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缺血后处理抑制TLR2信号通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缺血和再灌注所造成脑损伤和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进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缺血组、缺血后处理组.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制备局灶性缺血,缺血后处理即在缺血后2h进行3次30 s/30 s的再灌注/再阻塞.对脑梗死体积、神经系统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转录水平、TNF-α、IL-1β和TLR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查.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局灶性缺血组,神经系统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此外,缺血后处理组抑制了TNF-α和IL-1β的转录,及TNF-α、IL-1β和TLR2的表达.结论 缺血后处理组可以保护由局灶性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并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这与TNF-α和IL-1β转录的弱化,及TNF-α、IL-1β、TLR2表达的抑制有关.

    作者:王伯玉;陆斌;罗毅男;葛鹏飞;周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GFPC)对MIRI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大鼠分为shame组、I/R组、PPC组、PPC+L组,建立大鼠MIRI模型,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及测量血清NO.结果 与shame组比较,I/R组RA发生率显著高于shame组(P<0.05),与I/R组比较,PPC组RA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与PPC组比较,PPC+L组RA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RA发生率与该组大鼠血清NO含量成反比.结论 GFPC可明显降低MIRI大鼠RA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作者:钱国强;彭霞;高宇勤;蔡川;梁雪冰;郭军;潘胜军;赵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大池引流时程与颅内动脉瘤术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关系

    目的 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同时行夹毕手术和腰大池引流(LD)的时程是否影响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CH).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人院,且被血管造影及手术确定为动脉瘤的住院患者.结果 LD时程,人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aSAH夹闭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LD时程,入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动脉瘤夹毕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并确定佳的腰大池引流时程,以同时预防脑血管痉挛(SVS)及SDCH发生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亮;朱晓波;张扬;韩志国;王春艳;侯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术后病人导尿管拔出时间与病原菌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老年术后病人导尿管拔出发生病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出2011~2012年在该院住院并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498例,观察病原菌检测呈阳性患者的例数并观察在留置导尿管后1 ~3d、4~7d、8~10d及≥10d患者发生菌尿的比例,同时检验发生菌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不同性别患者感染的发生状况、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可能导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现病原菌检测呈阳性的患者248例,在留置导尿管后1~3d、4~7d、8~10d及≥10 d患者发生菌尿的比例分别为20.59%、42.86%、64.29%、95.00%;在病原菌的检测上发现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排在第1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第2位为白色念珠菌、第3位为粪肠球菌;在感染的分布上女性要多于男性(P<0.05);在年龄段的分布上年龄较大的患者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 导致老年术后病人发生导尿管相关性泌尿性感染的因素包括术后导尿管拔出时间偏晚、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不当、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当,术后老年病人的整体免疫力下降是造成相关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感染的发生状况为女性多于男性,高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

    作者:刘萍;杨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与IGF-1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动脉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CHD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的研究证实,许多细胞因子对CH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各种生物过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于体外可促进心肌细胞分化和肥厚,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等.本研究旨在揭示血清中TGF-β1和IGF-1水平对CHD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波;胡珺;郑宏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参二醇皂甙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人参二醇皂甙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PS模型组(LPS)及人参二醇皂甙预防治疗组(PDS).以LPS 5 mg/kg舌下静脉注射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以平均动脉血压下降至基础血压的2/3判定为休克状态,利用股动脉插管记录平均动脉压(MABP).在动物休克4h时将其处死,提取肾组织,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取动物腹腔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LPS组肾小球扩张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与空泡变性,胞质深染,偶见坏死病灶,间质中炎细胞浸润.PDS组肾脏组织学变化明显轻于LPS模型组.动物休克4h时,LPS组血清NOS和NO含量显著高于CTR组(P<0.01),PDS组血清NOS和NO含量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LPS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CTR组(P<0.01),PDS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结论 人参二醇皂甙能显著提高内毒素休克大鼠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对肾脏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鄢春亭;陈奕名;张恩淑;栗昕;吴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ISO致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分别用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和卡托普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于末次给药的次日进行实验,计算小鼠全心重量指数和左心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心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重量指数、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和MDA、Hyp、NO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和cNOS活性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均P<0.01).经开口箭4个不同提取部位治疗后,上述异常的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开口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其作用效果与卡托普利相当;石油醚部位在改善SOD、Hyp、cNOS、NO和心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部位除GSH-Px、iNOS和心肌细胞直径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ISO致小鼠心肌肥厚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在开口箭的4个提取部位中,其作用效果以正丁醇部位为显著,其余依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实验结果表明,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逆转NOS系统异常的表达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抗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贺海波;白彩虹;邹坤;袁琴;龚学谦;陈置丰;颜为红;次旦多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1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很高,尤其中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占大多数,血管内栓塞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1,2].但其远期效果存在一定复发率,如何避免或减少其复发率及复发后如何进一步处理已成为许多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作者:武中成;徐宁;刘海玉;于金录;王柏;王宏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行起搏器治疗老年SSS患者,根据患者植入的起搏器是否具有频率适应功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考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运动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日常生活中,观察组平均起搏心率、大起搏心率以及6 min行走身体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A比值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大心率、运动持续时间以及大心输出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大每搏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物质功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能够明显改善老年SSS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受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奇峰;李斌;叶卓联;古献芳;张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Ⅳ度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入组符合条件的11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联合洛铂组(L组,67例)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D组,43例),具体治疗方案:L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洛铂30 mg/m2 d2;D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顺铂75 mg/m2 d2,两组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根据RECIST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L组和D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4%和34.9%,控制率分别为64.2%和60.5%,有效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D组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25.4%和9.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率分别为31.3%和14.0%,Ⅲ~Ⅳ度血红蛋白减少率分别为13.4%和2.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L组和D组的Ⅲ~Ⅳ度恶心、呕吐率分别为7.5%和48.8%,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中Ⅰ~Ⅱ度脱发、皮疹、肝损伤、肾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有效率及控制率,但L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严重,D组的Ⅲ~Ⅳ度恶心、呕吐更严重.

    作者:全吉钟;冯燕;王冬旭;黄京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

    胱抑素C(CysC)是一种能准确早期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灵敏指标[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也可以作为肾损害的指标[2].白细胞介素(IL)-6是炎性标志物,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其可以用于肾损伤的鉴别诊断中[3].本研究探讨CysC、RBP和IL-6联合检测在老年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晗;高继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16例老年PH患者(实验组)和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hemerin水平,同时测量其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等生化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老年PH各组血清chemerin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其升高水平与身体质量指数、hs-CRP、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呈明显正相关(r=0.351、0.295、0.422、0.224、0.214、0.203,P<0.05).结论 PH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升高,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参与炎症反应,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楠;冯振中;欧玉荣;谷从友;赵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滋肾益脑方对肾阴虚抑郁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滋肾益脑方对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合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制成肾阴虚抑郁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滋肾益脑方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敞箱试验和液体消耗试验等行为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BDNF mRNA、TrKB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在敞箱试验、体重、糖水偏好试验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也显著降低.各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滋肾益脑方高剂量组在改善抑郁行为(除糖水偏好外)、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方面明显.结论 滋肾益脑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对海马区BDNF、TrKB基因表达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秦莉花;李晟;陈晓阳;秦莉峰;方晗;吴艳飞;黄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烟草系统离退休人员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离退休人员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编离退休人员幸福感调查问卷,对某省烟草系统193名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离退休人员总体幸福感良好,不同居住方式、主观收入评价、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的离退休人员幸福感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实际收入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加强离退休人员的住房改善、提高收入、注重心理和躯体健康,强化社会支持.

    作者:王婧婧;涂阳军;杨智;欧阳诚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 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7.18%,乙肝感染流行率为34.28%,据此推算,我国仍有HBsAg携带者9 300万人,全国有近5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研究显示,乙肝携带者中约有近10%的人会发展为慢性乙肝[1-3].老年人在机体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多方面都逐渐减退.本研究探讨老年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曹识宇;陈恩平;王茜;裘云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