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玥琪;杨立刚;孙桂菊
目的 观察手术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检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30 min后(T1)、气管导管拔管后(T2)及术后1d(T3)血糖浓度、血浆皮质醇浓度及并在T0~T2时间点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结果 与T0时间点相比,实验组仅在T2时间点时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对照组T2~T3时血糖浓度及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T2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2~T3时血糖浓度及血浆皮质醇浓度、T2时心率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有效减轻了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作者:王静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造成高血脂、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尤其与代谢异常联系紧密.本文将对高血脂与高血压及其代谢异常进行综述[1].1 高脂血症概述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升高,实际上是血浆中某一类或某几类脂蛋白比正常标准升高的表现,可分为三类:①单纯性高TC血症:空腹血清TC增高,TG正常或略偏高;②单纯性高TG血症:空腹时血清TG含量增高,TC含量正常或略偏高;③混合型高脂血症:空腹血清TC和TG含量均有增高.血清TG含量很高时,血清混浊呈淘米水样或呈牛奶样颜色.林建潮等[2]对确诊的40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自填调查问卷并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结果显示,高血压、腹部肥胖、每天鸡蛋食用量为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殷玥琪;杨立刚;孙桂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养老模式下1 193名60岁以上常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6.74±8.74),自评分为(81.64±10.52),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r=0.66,P<0.05);不同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有差异(P<0.05).该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各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但均受健康状况的影响.结论 东部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主观幸福感强,中部和西部地区次之,且无差异.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强化其社区养老工作,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总体生活质量.
作者:张忆雄;马佳;桂莹;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行起搏器治疗老年SSS患者,根据患者植入的起搏器是否具有频率适应功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考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运动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日常生活中,观察组平均起搏心率、大起搏心率以及6 min行走身体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A比值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大心率、运动持续时间以及大心输出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大每搏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物质功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能够明显改善老年SSS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受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奇峰;李斌;叶卓联;古献芳;张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动脉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CHD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的研究证实,许多细胞因子对CH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各种生物过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于体外可促进心肌细胞分化和肥厚,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等.本研究旨在揭示血清中TGF-β1和IGF-1水平对CHD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波;胡珺;郑宏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键合表阿霉素(EPI)纳米胶束(NPs)在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体内的分布及药效.方法 制备具有靶向控释作用的EPI-NPs,Walker-256细胞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通过肝动脉灌注给药,利用匀浆荧光技术对比分析EPI-NPs和EPI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点,并做药效对比.结果 EPI-NPs组各组织中药物荧光强度呈现了肿瘤>肝>脾、肺、肾>心>脑的梯度变化规律(P<0.05),而EPI组则表现为平均分布.EPI-NPs组大鼠的生存率及肝移植瘤的体积抑瘤率、质量抑瘤率均明显优于EPI组(P<0.05).EPI-NPs组生存率高于EPI组(P<0.05).结论 EPI-NPs实现了EPI在模型鼠体内的组织重分布,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抑瘤效果.
作者:宋晓斌;李晨玉;杨威;方晓白;刘铜军;景遐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BM)探讨反应抑制功能老化与脑灰质萎缩间的关系.方法 对25名老年人(老年组)和25名青年人(对照组)分别进行停止信号反应抑制任务检测.通过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所有被试的高分辨率T1加权MR结构像进行VBM分析,比较两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并在老年组内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与反应抑制任务能力下降相关的责任萎缩脑区.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抑制功能显著老化并且出现了广泛的脑灰质萎缩.老年组中,与停止信号反应抑制任务能力相关的萎缩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下回、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前、中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及左侧后颞回.结论 老年人反应抑制功能老化与反应抑制神经网络的灰质萎缩有关.
作者:孙洪赞;郑东明;王晓明;卢再鸣;康治臣;郭启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缺氧活化脑血管内皮细胞中AMPK及下游mTOR通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 分别用正常氧对照组、低氧(15%、10%、5%、1%)处理脑血管内皮细胞.用CCK8方法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AMPK、mTOR的磷酸化水平及敲低AMPK和抑制mTOR后AMPK、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缺氧可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并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缺氧可上调脑血管内皮细胞中AMPK的磷酸化水平,下调mTOR的磷酸化水平;敲低AMPK后,mTOR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抑制mTOR通路对AMPK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缺氧可通过激活AMPK通路,进而抑制mTOR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并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mTOR蛋白为AMPK通路下游的靶蛋白.
作者:尉娜;王建平;路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老年花式团体操干预治疗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28例中老年中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老年花式团体操进行干预治疗.于入选时及治疗6 w后对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指标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经6 w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体征指标均较入选时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老年花式团体操进行干预,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任天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就诊84例老年DN患者为实验组和该院体检的92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两组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SCL-9量表调查两组生存质量及心理情况,比较两组差异;实验组进行组间对照(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予以饮食调整干预、心理干预研究干预后效果.结果 两组Spitzer生存质量调查比较,五项指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SCL-90量表调查比较,焦虑、失眠、食欲下降三项指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饮食和心理干预后Spitzer(日常生活、健康、精神)、SCL-90(焦虑、失眠、食欲)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N对老年患者生活及精神心理有显著影响,通过科学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汪晓红;黎汝;黎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缺血和再灌注所造成脑损伤和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进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缺血组、缺血后处理组.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制备局灶性缺血,缺血后处理即在缺血后2h进行3次30 s/30 s的再灌注/再阻塞.对脑梗死体积、神经系统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转录水平、TNF-α、IL-1β和TLR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查.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局灶性缺血组,神经系统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此外,缺血后处理组抑制了TNF-α和IL-1β的转录,及TNF-α、IL-1β和TLR2的表达.结论 缺血后处理组可以保护由局灶性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并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这与TNF-α和IL-1β转录的弱化,及TNF-α、IL-1β、TLR2表达的抑制有关.
作者:王伯玉;陆斌;罗毅男;葛鹏飞;周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作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后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用0、1、2和4μg/L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Lewis肺癌细胞,采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试剂盒分析药物对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结果 核桃青皮提取物给药组细胞培养上清中GSH含量、SOD和CAT的活力都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4μg/L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核桃青皮提取物可通过提高GSH含量、SOD和CAT的活力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作者:王爽;于洪泉;王玮瑶;温娜;纪鹏艳;金宏;曹志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刺对慢性前列腺炎(CP)大鼠组织学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模型动物,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各组进行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试验大鼠取前列腺组织切片观察并分离血清进行TNF-α和IL-6的测定.结果 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炎症现象.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趋于正常.针刺药物组前列腺组织结构正常,针刺组次之,药物组稍差.模型组TNF-α和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药物组、针刺组、针刺药物组TNF-α和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针刺可促进CP大鼠的前列腺组织恢复正常,同时可降低CP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
作者:叶刚;池建平;李英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T灌注成像(CTP)参数特点对吉非替尼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前的CT容积灌注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病灶CT容积灌注参数.结果 缓解组19例患者,未缓解组10例患者,缓解组血容量(BV)值、血流量(BF)值、表面通透性(PS)值高于未缓解组,缓解组肿瘤组织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未缓解组缩短(P<0.05).结论 CTP可以量化反映肿瘤微血管的代谢功能,可以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杨照环;王林;刘海霞;陈红;任淑华;于锦萍;张瑞虹;杨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上对肝功异常的患者使用噻唑烷二酮和调脂药有顾虑,因两种药物均可引起转氨酶升高,本文观察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损害患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吡咯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IR)及贝特类调脂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玉;左壮;沈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0)、PubMed (1966-2010)等,纳入有关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Jadad评分标准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2个研究,合计1 0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对照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方面有更好的效果.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现有的研究质量较差,尚需要设计严格、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张玉斗;袁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4例符合标准的老年NSTEMI合并DM患者,随机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急诊介入治疗(PCI)及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入院诊断明确后即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并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24 ~36 h,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术后再灌注指标、B型钠尿肽(BNP)、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脏事件、并发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PCI术时,观察组TIMI血流计帧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较对照组更优(P<0.05).术后30 d观察组BN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绞痛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NSTEMI合并DM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可改善病人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林文培;徐鸿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同时行夹毕手术和腰大池引流(LD)的时程是否影响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CH).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人院,且被血管造影及手术确定为动脉瘤的住院患者.结果 LD时程,人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aSAH夹闭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LD时程,入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动脉瘤夹毕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并确定佳的腰大池引流时程,以同时预防脑血管痉挛(SVS)及SDCH发生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亮;朱晓波;张扬;韩志国;王春艳;侯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Ⅳ度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入组符合条件的11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联合洛铂组(L组,67例)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D组,43例),具体治疗方案:L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洛铂30 mg/m2 d2;D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顺铂75 mg/m2 d2,两组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根据RECIST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L组和D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4%和34.9%,控制率分别为64.2%和60.5%,有效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D组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25.4%和9.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率分别为31.3%和14.0%,Ⅲ~Ⅳ度血红蛋白减少率分别为13.4%和2.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L组和D组的Ⅲ~Ⅳ度恶心、呕吐率分别为7.5%和48.8%,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中Ⅰ~Ⅱ度脱发、皮疹、肝损伤、肾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有效率及控制率,但L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严重,D组的Ⅲ~Ⅳ度恶心、呕吐更严重.
作者:全吉钟;冯燕;王冬旭;黄京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ISO致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分别用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和卡托普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于末次给药的次日进行实验,计算小鼠全心重量指数和左心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心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重量指数、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和MDA、Hyp、NO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和cNOS活性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均P<0.01).经开口箭4个不同提取部位治疗后,上述异常的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开口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其作用效果与卡托普利相当;石油醚部位在改善SOD、Hyp、cNOS、NO和心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部位除GSH-Px、iNOS和心肌细胞直径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ISO致小鼠心肌肥厚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在开口箭的4个提取部位中,其作用效果以正丁醇部位为显著,其余依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实验结果表明,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逆转NOS系统异常的表达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抗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贺海波;白彩虹;邹坤;袁琴;龚学谦;陈置丰;颜为红;次旦多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