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

冯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照顾者, 抑郁, 焦虑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照顾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124例CHF患者照顾者为研究组,100例非CHF患者的照顾者为对照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被试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CHF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得分为(38.73±5.75),焦虑得分为(34.61±4.23),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单因素分析显示,照顾者抑郁评分与教育程度、工作情况、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压力值有关,焦虑评分与工作情况、经济状况、自我感觉压力值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评分与自我感觉压力值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呈负相关;焦虑评分与自我感觉压力值呈正相关.结论 CRF患者照顾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药丙泊酚通过上调MT-3减轻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探讨全麻药丙泊酚(Propofol)通过上调MT-3减轻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清洁级蒙古沙土鼠30只,用随机数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泊酚组.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功能评分、MT-3 mRNA的表达量、海马组织MT-3的蛋白表达量和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量.结果 Propofol可以增加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Garcia JH评分、MT-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量的表达、脑组织中SOD水平;降低MDA和NO水平.结论 Propofol通过上调MT-3减轻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韩彬;赵俊莺;向富森;舒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增加与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

    目的 研究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增加与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病变高龄患者,根据EAT体积(EATV)分为两组(高低),取狭窄的冠状动脉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系统确定存在50%狭窄的血管行血管内超声射频(IVUS)检测,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调查患者吸烟史、医疗史和当前心血管情况(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并分别统计患者身高、体重、CT前仰卧位心脏收缩/舒张压等资料,通过统计学比较分析并研究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的平均EATV为85.0 cm3(16.7 ~ 184.6 cm3),高-EATV组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61.5%)显著大于低-EATV组(38.5%).两组之间在血管造影方面的特性(如严重狭窄、病变长度和损伤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没有检测到两组之间在损伤部位(MLA)和腔体积的病变存在显著性差异.高-EATV组参考区域内小管腔横截面积MLA比低-EATV组大(76.5±8.3 vs 72.9±10.2,P=0.03),但重构指数无显著差异;正性重塑在高-EATV组中更多(1.08±0.16 vs 0.87±0.14,P=0.04).损伤病灶斑块体积在高-EATV组较大;高-EATV组中脂质坏死和钙化组织的比例更高;EATV和纤维组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2=0.24,P<0.01),和坏死组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 =0.34,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0.15,P=0.03)和EATV(β=0.14,P=0.02)被确定为预测存在高比例坏死组织斑块的相关因素.结论 EATV的增加是高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潜在标志物,且容易产生危险类型的斑块.

    作者:唐晶;关淑芬;冯立军;赵旭伟;邢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1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很高,尤其中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占大多数,血管内栓塞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1,2].但其远期效果存在一定复发率,如何避免或减少其复发率及复发后如何进一步处理已成为许多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作者:武中成;徐宁;刘海玉;于金录;王柏;王宏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煤工肺尘埃沉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关系

    煤工肺尘埃沉着病(CWP)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以肺功能损伤为主.目前,肺功能测定依然是观察肺尘埃沉着病病情及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研究认为,矽肺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肺功能具有一定影响[1].细胞免疫损伤可导致肺功能改变[2].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是一群表型和功能特异的T淋巴细胞,具有独特免疫抑制调节功能,它可通过对早期炎性细胞的抑制来调节矽尘引发的炎症[3].本研究探讨CWP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水平及CD4+CD25+Treg/CD4+比值改变与肺功能关系.

    作者:李超;袁宝军;邹吉敏;王冬梅;张淑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滋肾益脑方对肾阴虚抑郁模型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滋肾益脑方对抑郁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采用灌胃甲状腺素合并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制成肾阴虚抑郁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滋肾益脑方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敞箱试验和液体消耗试验等行为学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BDNF mRNA、TrKB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抑郁模型大鼠在敞箱试验、体重、糖水偏好试验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也显著降低.各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滋肾益脑方高剂量组在改善抑郁行为(除糖水偏好外)、海马内BDNF mRNA、TrKB mRNA表达方面明显.结论 滋肾益脑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对海马区BDNF、TrKB基因表达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秦莉花;李晟;陈晓阳;秦莉峰;方晗;吴艳飞;黄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10)、PubMed (1966-2010)等,纳入有关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Jadad评分标准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2个研究,合计1 0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对照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方面有更好的效果.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现有的研究质量较差,尚需要设计严格、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张玉斗;袁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

    老年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率逐年升高,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使AKI患者预后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老年AKI患者预后仍较差,病死率没有明显改善[1].本文观察老年AK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疗效.

    作者:辛光大;周广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1].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在逐年增加[2].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3].高压氧(HBO)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的康复治疗已经得到了医疗界的认可[4].但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在患者颅内血肿基本吸收后才行HBO治疗,本研究尝试在病程早期即采用HBO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探讨HBO改善预后的可能机制.

    作者:张跃强;高小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ISO致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分别用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和卡托普利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 d.于末次给药的次日进行实验,计算小鼠全心重量指数和左心重量指数,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测定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心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重量指数、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和MDA、Hyp、NO含量明显升高,SOD、GSH-Px和cNOS活性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直径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加(均P<0.01).经开口箭4个不同提取部位治疗后,上述异常的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开口箭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其作用效果与卡托普利相当;石油醚部位在改善SOD、Hyp、cNOS、NO和心肌横截面积、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部位除GSH-Px、iNOS和心肌细胞直径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开口箭不同提取部位对ISO致小鼠心肌肥厚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在开口箭的4个提取部位中,其作用效果以正丁醇部位为显著,其余依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实验结果表明,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逆转NOS系统异常的表达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抗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贺海波;白彩虹;邹坤;袁琴;龚学谦;陈置丰;颜为红;次旦多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大池引流时程与颅内动脉瘤术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关系

    目的 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同时行夹毕手术和腰大池引流(LD)的时程是否影响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CH).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人院,且被血管造影及手术确定为动脉瘤的住院患者.结果 LD时程,人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aSAH夹闭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LD时程,入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动脉瘤夹毕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并确定佳的腰大池引流时程,以同时预防脑血管痉挛(SVS)及SDCH发生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亮;朱晓波;张扬;韩志国;王春艳;侯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间质性肺疾病肺部真菌感染原因及危险因素

    随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间质性肺疾病(ILD)中的应用,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1].为了解老年IL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ILD合并真菌感染的原因、易患因素.

    作者:高云;高金莹;李晓辕;刘超英;彭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国内外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现状及启示

    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慢性病比率升高以及家庭结构变迁,老年人对生活护理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外实践证明开展家庭护理是缓解老龄化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1],可以减少人们对长期护理机构的需求[2]、减少医疗费用[3].然而我国家庭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从服务提供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以及付费补偿机制等方面分析国内外家庭护理现状,从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老年家庭护理快速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万霞;贺亚楠;周兰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帕金森病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全球约1% ~2%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帕金森病(PD)[1].其病理特征主要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缺失以及在残留神经元中出现以路易小体(Lewy body)为主的包涵体,具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如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感觉异常等[2].PD大多为散发性,但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而呈现家族性.目前在蛋白质错误折叠和聚集、线粒体障碍、氧化应激、免疫炎性异常、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研究均对P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及对遗传性PD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PD致病基因被人们所认知,如常染色体显性基因:α-突触核蛋白基因(SNCA)、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基因(UCH-L1)、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LRRK2)和常染色体隐性基因: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基因、DJ-1基因,使得PD发病机制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就现阶段PD致病基因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卢芳;周世慧;刘树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被喻为人体的“微生物器官”,参与、辅助宿主能量代谢,调节先天与获得性免疫,构成人体肠道的生物学屏障[1].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不仅与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等疾病相关,而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参与调解宿主胆固醇代谢、氧化应激和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赵莹;付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制骨盆带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修补术后的应用

    创口水肿、出血、血肿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 h之内,严重时可引起阴囊水肿及血肿,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血管脆性大.为了减少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临床上一般采用创口局部沙袋压迫,但这种方法常会引起患者创口疼痛,压迫止血效果欠佳,舒适度下降及活动受限.本研究观察自行研制的骨盆带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老年患者的效果.

    作者:李小琴;经琴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成分组合(GFPC)对MIRI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大鼠分为shame组、I/R组、PPC组、PPC+L组,建立大鼠MIRI模型,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及测量血清NO.结果 与shame组比较,I/R组RA发生率显著高于shame组(P<0.05),与I/R组比较,PPC组RA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与PPC组比较,PPC+L组RA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RA发生率与该组大鼠血清NO含量成反比.结论 GFPC可明显降低MIRI大鼠RA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作者:钱国强;彭霞;高宇勤;蔡川;梁雪冰;郭军;潘胜军;赵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国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阻碍因素

    目的 调查农村老年人营养、运动、限制烟酒、压力管理、疾病预防等5个领域14种健康行为及阻碍因素.方法 采用首尔大学老年人健康促进护理研究会的老年人健康行为、健康行为阻碍因素量表对171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总均值为1.96(rang1 ~4分).健康行为与阻碍因素相关性高的为不习惯、不喜欢、缺乏经济能力(r>0.5,P=0.00).结论 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履行情况总体较差,主要阻碍因素为有不习惯、不喜欢和缺乏经济能力.

    作者:李冬梅;曹梅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与IGF-1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动脉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CHD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的研究证实,许多细胞因子对CH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各种生物过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于体外可促进心肌细胞分化和肥厚,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等.本研究旨在揭示血清中TGF-β1和IGF-1水平对CHD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波;胡珺;郑宏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NHL)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3d内突然发生的中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单侧多见,可伴有眩晕及耳鸣.其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均在65%左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早期全身应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能量合剂、维生素辅以高压氧等综合治疗,主要目的是扩张血管、减轻炎症水肿等反应[1].激素的应用是影响疗效的关键性因素.Silverstein等[2]首次应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治疗SNHL.因为局部给药能减少因全身激素使用造成的副反应,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老年伴有其他疾病的SNHL患者.

    作者:赵安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邓铁涛冠心病方案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评价邓铁涛教授中医治疗冠心病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前瞻队列研究的方式,选择2007年12月至2010年8月572例病例观察,其中剔除不合格病历35例,合格病例537例,分为邓老方案组333例,非邓老方案组204例.两组均接受标准的西医治疗.邓老方案组接受邓铁涛教授调脾护心法治疗;非邓老方案组接受其他类型中医治疗(非名老中医方案)或纯西医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后的心绞痛计分、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量表(SAQ),终点事件.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计分、SAQ值、因心肌缺血事件行血运重建率及因心血管事件急诊或入院率比较显著差异,邓老方案组优于非邓老方案组(P<0.05).结论 邓铁涛治疗冠心病方案能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丹苹;王侠;李晓庆;罗文杰;吴焕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