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爱明;谭婧;胡文梅;张策;张红刘耘
糖尿病( DM)周围神经痛( DPNP)是影响DM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1〕,70%~80%的DPNP患者在接受镇痛治疗。近年来临床对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多使用加巴喷丁进行镇痛治疗,但是单药使用对于疼痛的缓解程度不佳,患者平均疼痛缓解仅为12%〔2〕。 DPNP在老年患者中的高发病率及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改善加巴喷丁的镇痛效果,旨在通过对比加巴喷丁单药和加巴喷丁结合小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老年DPNP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通常报告有更好的婚姻,更支持性的友谊,与孩子、兄弟姐妹和社交网络成员间的冲突减少〔1〕。在描述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时,老年人的描述更为积极,满意度也更高〔2〕。研究人员认为,老年人人际关系的改善,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能力提高〔3〕,将注意力从人际冲突的消极方面转移〔4〕,发生社会冲突时情感反应减少〔5〕。认知评估理论模型强调,对情绪诱发刺激的反应,受个体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之所以对社会伙伴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因为其特有的想法和行为,在社会环境中,与年龄有关的变化,也是老年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6〕。经典压力模型则认为,日常烦扰是各年龄段的成年人常见的社会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为减少潜在的压力体验和人际紧张,老年人会将那些难以相处的伙伴从他们的社交网络中剔除,只留下那些更加友善的社会伙伴〔7〕。社交体验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发展心理学文献中,研究者们强调,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形成受照料者的影响〔8〕。事实上,社会伙伴对人际情绪的调节终生都在发挥着作用,但很少有人研究社会伙伴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年人社交体验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输入模型的观点出发,解释老年人比年轻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因。
作者:丁小斌;赵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结构与功能的慢性损伤,终导致功能衰竭〔1〕。采用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治疗高血压,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劲松;郭春花;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患者房间隔缺损( 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51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介入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0.2%,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ASD平均大小为(24.3±5.8) mm,封堵器平均大小为(28.2±8.6) mm,均采用国产封堵器。术后3个月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右心房、右心室内径较术前减小。微少量残余分流3例,3个月后复查分流消失。并发症发生率11.8%,无死亡。随访6~42个月,封堵器无移位,心功能改善。结论高原地区老年ASD患者有缺损大,肺动脉高压程度严重,并发症多的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积极治疗并发症,是成功封堵的关键。
作者:毛文凯;王黎明;祁国荣;杨延平;路霖;曲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瘦素( LP)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表达的影响,探讨LP参与哮喘发病的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P 50 ng/L组(B组),LP 100 ng/L组(C组),LP 200 ng/L组(D组)及LP拮抗剂组(LP 200 ng/L+LP拮抗剂200 ng/L)(E组)分别干预24 h,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半定量RT-PCR测瘦素受体(Ob-R)及β2-AR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Ob-R表达明显升高,而β2-AR表达下降,证实LP可以上调Ob-R的表达并抑制β2-AR的表达;E组Ob-R表达较B、C、D组下降(P<0.05),与A组相比(P>0.05);E组β2-AR表达较B、C、D组升高(P<0.05),与 A组相比(P>0.05)。结论 LP呈浓度依赖抑制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AR的表达。
作者:陈云峰;朱述阳;刘向群;刘文静;吴瑕;倪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其发病机制是细动脉玻璃样变化,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疾病良好的预后极为重要。高血压引发周围小动脉短暂而剧烈的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1〕,并伴有头痛、抽搐、呕吐症状,甚至引起靶器官严重损伤,即可以导致高血压危象,须及时采取适当的救治〔2,3〕。本研究对我院老年高血压危象病人和中青年高血压危象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
作者:寇雉;宋仁杰;尹玲;裴天容;代群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肺神经内分泌癌包括很多种病理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各异〔1〕。1991年,Travis等〔2〕首次提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CNEC)的概念,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明确区分于典型和非典型类癌和小细胞肺癌( SCLC )。其具有以下特点:细胞大小至少是SCLC细胞的3倍,细胞聚集成栅栏或玫瑰结状,有丝分裂率高,染色质颗粒形态多变〔1,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肺癌进行了组织学分类,在大细胞癌变异型下划分了LCNEC、基底细胞大细胞癌、淋巴上皮样大细胞癌、透明细胞大细胞癌、伴有横纹肌样表型的大细胞癌〔4〕。
作者:刘敏;董丽华;宋宇哲;刘百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五味子粗多糖( FSP)单独或与顺铂联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培养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FSP单独及联合顺铂抑制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脑胶质瘤SHG-44细胞在FSP浓度200、400、800μg/ml时,均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 P<0.05或P<0.01),且有浓度依赖性。 FSP与顺铂联合作用时可以明显地抑制细胞的生长( P<0.01)。结论 FSP可以抑制胶质瘤SHG-44细胞的增殖,联合顺铂时可发挥协同作用。
作者:温娜;唐泽波;金宏;田晶;王玮瑶;齐玲;于洪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帕金森病( PD)是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位列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年龄的增长是散发性PD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基因的突变相关于家族性PD,这些基因包括 SNCA〔1〕、parkin〔2〕、 UCHL1〔3〕、PINK1〔4〕、DJ-1〔5〕、LRRK2〔6,7〕、 ATP13A2〔8〕、 GIGYF2〔9〕、Omi/HTRA2〔10〕、PLA2G6〔11〕和FBXO7〔12〕。在病理上,PD以投射到纹状体的黑质致密部( 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黑质纹状体的退行性改变和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的耗竭是PD患者包括运动迟缓、运动功能减退、僵化、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定等运动症状的主要原因。然而,神经变性的进程是不会局限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也能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蓝斑)、羟色胺(中缝背核)、胆碱( Meynert的下橄榄核)系统、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13~15〕,这也能够解释PD的非运动方面的临床表现,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 PD的另一种明显的病理表现是包含有聚集的a-synucle-in〔16〕在内的许多蛋白在神经细胞核周的堆积。许多来自于不同的动物等模型的证据表明,低聚的中间体而不是终的蛋白聚集体是影响着神经系统的毒性过程〔17,18〕。然而,致病作用和Lewy体的意义仍不清楚〔19,20〕。一方面,Lewy体可能是通过隔离毒性的没有折叠a-synuclein而被赋予保护神经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也许作为储存器和毒性蛋白的源头,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包含物是动态改变的〔21,22〕,终,这些储存的蛋白聚集体通过蛋白酶体通路和自噬-溶酶体通路得以降解。 Lewy体不是出现在所有的PD而是出现在许多家族史患者;然而,在MPTP诱导的人类PD中没有报道,可能 PD可能没有统一的疾病实体〔23,24〕。散发性PD的发病机制,主要来自于PD,可能与基因易感性的可变性以及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在P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作者:柏杖勇;李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 Cripto)-1和激活素( Activin)-A基因蛋白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临床病理组织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肺腺癌组织、25例正常肺组织中Cripto-1蛋白和Activin-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基因蛋白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组织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基因之间内在的相关性。结果 Cripto-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而Activin-A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 Cripto-1的高表达和Activin-A的低表达均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肺腺癌主要病理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均P<0.05)。并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ivin-A蛋白及Cripto-1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Cripto-1的过表达及Activin-A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恶性程度相关。二者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效应。
作者:单杨杨;李晟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及精神行为异常。轻度认知障碍(MCI)被认为是AD的前驱阶段,AD的病理变化往往在MCI阶段就已经出现,而主观认知障碍( SCI )是患者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有认知障碍,但却没有相应客观认知障碍临床依据的一种认知状态。目前SCI相关理论尚未完全成熟,但有研究表明〔1〕SCI有可能是MCI的前驱阶段。本文将对SCI的概念、临床表现以及SCI与MCI和AD三者之间的关系做简要介绍。
作者:潘攀;于建春;贾玉洁;蔡攀;梁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 )患者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情况,按入组标准选取CHD 患者入院后48 h内采集的肘静脉血,同时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血清肌钙蛋白、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及 Hcy 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的 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1)。 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Hcy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结论 CHD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存在 T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升高血浆 Hcy水平升高。
作者:鞠延玲;鲍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 )是指脑缺血一定时间再恢复血液供应后,大脑功能不仅没有得到及时恢复,反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功能活动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常见、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主要的损伤形式是细胞凋亡( apoptosis )。细胞凋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机体为了维护内外环境的稳定,通过多基因的调控使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属于一种生理性的细胞死亡。
作者:林海平;王永;沈燕;王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是指免疫组化标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TNBC约占乳腺癌人群的12%~17%〔1〕。此类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临床复发早、进展快、预后差,除手术外,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TNBC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现就TNBC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余峰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斧头状皮瓣及植皮在切除老年人鼻背内眦肿物后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在修复内眦鼻背肿物创面时,可根据创面深度选择在创面边缘的一侧形成斧头状皮瓣或植皮,创面较深时可应用斧头状旋转皮瓣,创面较浅时应选择植皮。结果随访3~6个月,其中8例老年患者皮瓣及15例植皮患者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及坏死,鼻背形态良好,下睑无外翻,未见明显畸形,恶性肿物无复发现象。结论斧头状皮瓣及植皮操作简单,在老年人鼻背内眦肿物应用斧头状旋转皮瓣或植皮修复创面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陈哲;林泉;荣莉;朴英丹;郭晶东;张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 CHD)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2013年1~12月收集该院CHD合并阿司匹林抵抗( AR)患者98例,予联合应用替格瑞洛30 d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CHD合并AR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采用二磷酸腺苷(ADP)与花生四烯酸(AA)诱导均明显下降(ADP:79.2%±8.1% vs 58.2%±11.9%,t=6.241,P=0.011;AA:41.1%±12.3%vs 21.3%±9.7%,t=4.222,P=0.032)。合并 AR 的 CHD 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有效率为73.5%(72/98),其中治疗有效者男性比、体重指数(BMI)、吸烟等与治疗无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者应用替格瑞洛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韩莹;冯力;李明星;胡永毅;冯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无痛纤支镜检查( FB)麻醉中应用SLIP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行无痛 FB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内镜面罩组(Ⅰ组)患者应用内镜面罩通气;SLIPA喉罩组(Ⅱ组)患者插入SLIPA喉罩,分别经面罩、喉罩行FB。记录入室后、FB 前、纤支镜插入后2 min、活检或冲洗时、活检后2 min和出室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镜检条件与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麻醉满意度。结果Ⅰ组、Ⅱ组分别有18例、3例患者SpO2低于90%(P<0.01);5例、1例SpO2低于85%(P>0.05)。Ⅰ组15例、Ⅱ组20例可一次插入支气管镜(P>0.05),手术与麻醉时间两组类似,麻醉满意率Ⅱ组(95%)高于Ⅰ组(50%)(P<0.01)。结论老年患者无痛FB麻醉应用SLIPA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可减少术中缺氧发生率,提高麻醉满意率,且不增加麻醉时间。
作者:黎荣福;张永谦;乔昕;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Runx3和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63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缘>5 cm)中Runx3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了解Runx3、C-myc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unx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8,P=0.001),且其各自的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病理分化类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越晚、病理分化越低,Runx3表达下调、C-myc表达上调越明显。结论①Runx3在大多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②C-myc在大多数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③Runx3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影响 C-myc 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郑玮;邹兆伟;钟林;黄宗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对 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 tau 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 APP/PS1转基因小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导产生胰岛素缺乏的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 AD小鼠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使AD小鼠脑内Thr231和Ser396位点上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增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胰岛素缺乏的AD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内Thr489位点上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可加剧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作者:王旭;高素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肺癌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部分患者伴有并发的恶性胸腔及心包积液。其中老年患者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年龄大、体质相对较差,基础病较多,器官功能储备差。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本文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s)治疗老年恶性胸腔、心包积液,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成祥;杨志广;邵国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