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董丽华;宋宇哲;刘百龙
目的:探讨免疫反应、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 )患者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high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同时对照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情况,按入组标准选取CHD 患者入院后48 h内采集的肘静脉血,同时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血清肌钙蛋白、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及 Hcy 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的 CD4+CD25+Treg、CD4+CD25highTreg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1)。 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Hcy水平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P<0.05)。结论 CHD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存在 T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升高血浆 Hcy水平升高。
作者:鞠延玲;鲍百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混合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体会和治疗结果。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4例老年患者(年龄71~81岁),随访平均36个月。男35例,女29例,行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0例,非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2例,混合髋关节置换22例。对手术并发症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术后疗效采用 Harris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X 线参照 Amstutz 的分区方法对假体稳定性比较。结果全部随访患者中,有1例出现脱位,12例出现假体松动,2例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水泥组 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55.1±1.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8±3.1)分,优良率90%;非骨水泥组从术前平均(53.21±2.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3±2.8)分,优良率90.9%;混合髋组从术前平均(54.42±2.1)提高到术后平均(93.6±3.3)分,优良率100%,混合髋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混合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Amstutz的分区方法发现髋臼侧3区有5例松动、2区有1例,股骨侧1区有2例、6区有1例、7区有7例,混合髋组假体稳定性好。结论人工混合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强;付海涛;范家强;郝云甲;齐治平;尹征;陈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佐治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调亡诱导配体( sTRAIL)、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和-9的作用。方法96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sTRAIL、MMP-2和-9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sTRAIL、MMP-2和-9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同时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TRAIL、MMP-2和-9的含量,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内环境。
作者:孙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后认知功能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组( R组)和对照组( C 组)。各组均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异丙酚1.5~2.0 mg/kg、芬太尼2μg/kg 、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4.0~6.0 ml· kg-1· h-1维持麻醉,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R组手术开始后,泵注瑞芬太尼初始速率为0.1~0.2μg· kg-1· min-1,每2 min 增加0.1μg· kg-1· min-1,直到 MAP降至65~70 mmHg,术毕停止降压。 C组不行控制性降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 kg-1· min-1镇痛。于术前1 d,术后4 d由一名不知分组的研究者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前后比较减少2分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于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30 min(T1)(R组在相应时间点)和术后30 min( T2)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 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 C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 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两组共有13例术后4 d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其中R组6例(20.0%),C组7例(23.3%)。 R组在降压后Da-jvO2和CERO2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CaO2、CjvO2、Da-jvO2和CER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中应用并不增加 POCD 的发生率,对脑氧代谢无明显影响,该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孙梅杰;边雯;李慧禄;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CSF)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星型胶质细胞活性(Ast)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治疗组。治疗组造模1 h后腹腔注射重组C-CSF,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 h、24 h、48 h、72 h、7 d、10 d处死,测定脑组织含水率、血肿周围MMP-9、胶质生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脑水肿,脑出血组脑组织含水率明显增加,并于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率和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假手术组MMP-9仅有少量表达,脑出血组MMP-9表达明显增加,48~72 h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表达与脑出血组相比明显减轻( P<0.05)。假手术组脑组织含水率与 MMP-9表达无相关性( r=0.429,P>0.05),脑出血组脑组织含水率与 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922,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率与 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44,P<0.05)。假手术组未见GFAP阳性细胞表达;脑出血组6 h出现少量GFAP阳性细胞表达,48 h增多,72 h大量表达,7 d达高峰,10 d表达减弱;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6 h与脑出血组相似,24 h、48 h、72 h、7 d、10 d较脑出血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C-CSF能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基质MMP-9表达和Ast过度活化引起的脑损伤,保护大脑神经功能。
作者:何晓英;付华;袁平;谭华;李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比较SNAI1在卵巢囊腺瘤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NAI1表达对卵巢癌患者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囊腺瘤和卵巢癌组织中 SNAI1和 E-cadherin 的表达情况。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 pAdEasy-SNAI1感染 HO8910卵巢癌细胞株,诱导外源性SNAI1蛋白过表达,以空载腺病毒pAdEasy-GFP作为对照,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HO8910细胞SNAI1、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HO8910细胞转染目的基因后运动能力的改变。结果 SNAI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囊腺瘤( P=0.000),且与分化程度相关( P=0.014);E-cadherin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卵巢囊腺瘤组织(P=0.000),且与分化程度有关(P=0.029);SNAI1与 E-cadherin 负相关(r=-0.342,P=0.000);实验组HO8910细胞SNAI1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受抑制(P<0.01);实验组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SNAI1可作为卵巢癌恶性程度评价指标;SNAI1可能通过诱导EMT 的发生而协同促进卵巢癌的浸润转移。
作者:帅智峰;刘婷;于秀文;温秋婷;王玉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的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5例,分为DN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 C肽、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血脂,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IMT)。结果 DN组TNF-α、IL-6、hs-CRP、24 h尿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DN组eGFR、FMD低于对照组(P<0.05);DM患者TNF-α与24 h尿蛋白呈显著的正相关(r=0.421,P<0.05)。结论炎症可能是DN的发病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前炎症因子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敏感指标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存在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而不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韦凌云;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高位髌骨影像诊断参数的临床评价。方法随机收集100名正常膝关节老年人志愿者(男55例,女45例,≥60岁) X线影像并测量Blumensaat线、Insall-Salvati指数、Blackburne-Peel法参数、股骨滑车沟角、髌股协调角、外侧髌股角、髌骨外移度。统计学分析各测量值与国外报道的正常范围进行比较。结果中国老年人高位髌骨X线测量参数均在国外报道的参数范围内,且男、女组之间的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国外报道有关高位髌骨X线测量参数同样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的疾病诊断,但需有选择性。
作者:赵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功能损失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 SIP)和家庭支持量表( PSS-Fa)对20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的总体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心理、娱乐消遣功能损失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力患者总体健康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心理、娱乐消遣、睡眠休息、家务管理、饮食功能损失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支持与健康功能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其中与总体健康功能损失相关系数大(r=-0.502,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总体健康功能损失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吸烟、锻炼身体、病灶部位、肌力及家庭支持( OR值分别为8.054、3.553、1.466、0.291、0.312)。结论不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维度健康功能损失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损失指导临床干预,促进患者健康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孟亚;周新明;王培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在预防冠心病(CHD)中临床作用。方法通过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踝臂指数( ABI)、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等动脉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指标的影响,为 CHD早期临床病变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结果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在干预后腰围、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下降(t=3.13、2.98、3.38、4.65、2.88、2.57,均P<0.05)。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在干预后 PWV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下降,而 AB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升高(t=3.61、2.82,均P<0.05)。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在干预后3年,CHD 发生率(1.29%)较对照组(8.17%)明显下降(t=38.90,P<0.05)。结论对CHD早期临床病变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控制患者腰围、血压、TC、LDL-C、PWV、ABI等指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程,有利于预防或延缓CHD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时间。
作者:常琦;金萍;张晓玲;丁琼;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瘦素( LP)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表达的影响,探讨LP参与哮喘发病的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LP 50 ng/L组(B组),LP 100 ng/L组(C组),LP 200 ng/L组(D组)及LP拮抗剂组(LP 200 ng/L+LP拮抗剂200 ng/L)(E组)分别干预24 h,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半定量RT-PCR测瘦素受体(Ob-R)及β2-AR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Ob-R表达明显升高,而β2-AR表达下降,证实LP可以上调Ob-R的表达并抑制β2-AR的表达;E组Ob-R表达较B、C、D组下降(P<0.05),与A组相比(P>0.05);E组β2-AR表达较B、C、D组升高(P<0.05),与 A组相比(P>0.05)。结论 LP呈浓度依赖抑制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β2-AR的表达。
作者:陈云峰;朱述阳;刘向群;刘文静;吴瑕;倪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蚕茧提取物---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神经肽 Y( NPY)和瘦素( Leptin)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丝胶组和二甲双胍组。模型组、丝胶组和二甲双胍组均建立链脲佐菌素( STZ)致糖尿病动物模型,以血糖≥16.7 mmol/L为成模标准;丝胶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于成模后给予丝胶(2.4 g· kg-1· d-1)和二甲双胍(55.33 mg· kg-1· d-1)灌胃,时间均为35 d。采用酶法检测血糖、RT-PCR法检测下丘脑NPY和Lept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NPY和Lept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丝胶组大鼠血糖、NPY和Lept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且以上指标和二甲双胍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丝胶可下调下丘脑NPY和Leptin mRNA的高表达,从而减轻糖尿病时的中枢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的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付秀美;和亚强;钟美蓉;付文亮;陈志宏;薛景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星状下肢伸展试验(SEBT)测评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应用性。方法对32名老年女性(63.6±4.0岁)进行以下测试:①闭眼单脚站;②静态姿势图;③30 s椅子坐起次数;④视-跳反应时;⑤计时起立行走;⑥上肢功能前伸;⑦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分析 SEBT与各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SEBT的标准化综合值与计时起立行走时间中低度相关(右r=-0.449,左 r=-0.387),与30 s椅子坐起次数中低度相关(右r=0.441,左r=0.400),与全身反应时中度相关(右r=-0.502,左r=-0.638);与闭眼单足站时间和人体重心动摇轨迹长度、包络面积不相关。结论SEBT 用于测评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显示出了有效性,与闭眼单足站、静态平衡仪和功能前伸测试具有不同意义,可用于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定量测评。
作者:段子才;庄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0.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QTd和HRV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QTd和H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QTd和QTcd明显缩短,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 R-R间期值的标准差(SDANN)、连续正常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明显升高(P<0.05),两组用药前后的差值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降低 QTd及提高HRV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d和HRV。
作者:闫立敏;王岩;栗玉彬;冯萍;韩艳华;李秋颖;张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人口老龄化给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诸如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问题、健康问题、娱乐问题和社会参与及社会融合问题等。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科学发展〔1〕。“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2〕。
作者:李玉周;王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对 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 tau 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 APP/PS1转基因小鼠,腹腔内注射STZ,诱导产生胰岛素缺乏的阿尔茨海默病( AD)小鼠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 AD小鼠脑内tau蛋白的磷酸化。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使AD小鼠脑内Thr231和Ser396位点上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增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胰岛素缺乏的AD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内Thr489位点上的tau蛋白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STZ诱导的胰岛素缺乏可加剧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作者:王旭;高素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饮用苦瓜果汁结合中速步行对糖尿病(DM)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2型DM(T2DM)且无其他器质性疾病,适合本实验运动强度的男性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在不过多食用高脂、高胆固醇类食物且不服用任何降糖、降脂药物的情况下,实验组每天晨起饮用苦瓜果汁100 ml,每天16:00开始,先进行5 min 的全身热身活动,之后进行40 min 的中速步行(速度80 m/min左右,全程约3200 m)后做5 min的放松活动(自主拍打、揉捏肌肉或关节等),周期共计60 d。结果饮用苦瓜果汁结合中速步行可使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代谢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等脂质代谢指标显著改善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P<0.01)。结论苦瓜饮用苦瓜果汁结合中速步行对DM患者的糖、脂代谢有积极、显著地改善。
作者:李慧阁;张冠华;赖学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动眼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及眼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明确诊断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于杨;王利平;南光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成功的起源及其左、右室流出道( LVOT or RVOT)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心电图的形态、复极化时间及转换导联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15例射频消融成功的、起源于LVOT、RVOT及主动脉窦室早患者的心电图,测量QRS时限,JT间期( J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T波峰末间期( TpeakTend),及心电图胸前导联R/S值,R/S波转换部位,分析室早心电图与起源部位的关系。结果85例起源于RVOT患者与30例起源于LVOT患者的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室早数量没有差别。 RVOT与LVOT室早在V1~V3导联上R/S值均有显著差异( P<0.05)。转换于V1~V2导联患者24例,其中LVOT22例,其特异性97.6%,灵敏度73.3%;转换于V3导联患者36例,RVOT占30例,RVOT室早与LVOT室早在V3导联的R/S值有显著差异(P=0.016);转换于V4~V6导联患者52例,RVOT占50例,其特异性93.3%,敏感性61.0%;RVOT室早比LVOT室早QRS时限更短(P=0.028),TpeakTend更短(P=0.021),QT和JT间期相似(QT:P=0.512;JT:P=0.546)。结论室早转换在V1~V2导联提示起源于LVO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转换在V4~V6导联提示起源于右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室早不仅有不同的心电图特点,而且在代表复极阶段的TpeakTend也有显著差异。
作者:贺俊波;舒尚志;李树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 MSP)技术检测7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14-3-3σ基因的甲基化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组(P<0.05);14-3-3σ的甲基化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受体等分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3σ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的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14-3-3σ基因启动子CpG岛发生异常甲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组,均未检测到14-3-3σ的mRNA表达,进一步研究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相关性发现,二者呈负相关性( r=-0.676,P=0.000)。结论14-3-3σ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影响其mRNA的表达水平;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其进行检测有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齐凤杰;刘廷;姚萍;赵树鹏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