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活燃料与唐山农村女性COPD患者发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李秀荣;葛晓励;戈艳蕾;王红阳

关键词:生活燃料, 唐山市, 农村, 女性, 患者, 发病关系, 患病率, 统计学意义, 肺功能检查,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 生物燃料, 入户调查, 常驻人口, 液化气, 县区, 录入, 理论, 防治, 方法
摘要:目的 了解唐山农村女性生活燃料与女性COPD发病的关系,为防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唐山市10个县区农村随机抽取40岁以上女性常驻人口1948人进行入户调查,记录入选的研究对象使用生活燃料等情况,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研究生活燃料与唐山农村女性COPD患者发病关系.结果 使用煤+生物燃料的女性COPD患病率明显高于使用液化气和电的女性COP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燃料使用习惯与农村女性COPD发病密切关系.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224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24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201名患者共分离出224株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主要集中在ICU(33.8%)、外科(25.9%)、呼吸内科(14.4%)、骨科(6.1%),基础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64.2%)、心血管系统疾病(30.8%)、神经系统疾病(29.8%)及糖尿病(22.9%)多见,与手术治疗及有创检查治疗(56.7%)、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80.6%)及使用时间≥15天(38.8%)可能存在相关性.22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敏感性高(66.1%),对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超过5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患者有基础疾病、有创性检查治疗及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时间过长有关,其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及泛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目前对米诺环素、舒巴坦、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仍保持相对敏感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徐薛芬;徐爱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肺功能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为延缓COPD的肺功能恶化,我科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COPD稳定期的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珍;宋春钰;刘艳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长托宁和阿托品在COPD患者麻醉前用药的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长托宁和阿托品在COPD患者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73例,分为观察组(长托宁组)共36例患者,对照组(阿托品组)37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麻醉前腺体分泌无显著差异,麻醉后观察组的腺体分泌量以I级为主(35/36),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托宁能够抑制腺体分泌,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作者:王明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及静脉自控镇痛的不良反应比较及处理

    目的 比较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及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不良反应,并探讨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65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n=34)肺癌术后选用吗啡联合布比卡因行PCEA;B组(n=31)肺癌术后选用吗啡联合氟哌利多行PCIA.观察两组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并总结正确处理措施.结果 A组老年患者恶心呕吐、肠蠕动消失、尿潴留、皮肤瘙痒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应用PCEA不良反应较少,经积极和正确处理后可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周莉;朱小鹏;唐昃;胡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患者共120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诊断恶性病变102例,良性病变(慢性炎、结核、矽肺、隐球菌病)14例,病理不能确诊4例.术后出现气胸13例,咯血30例,胸痛5例,术后晕厥1例,未出现感染、血胸、DIC、空气栓塞、胸壁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洪涛;洪原城;黄鑫成;黄种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难治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浓度的检测和对比

    目的 检测难治性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药物浓度.方法 对口服异烟肼、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中,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 口服异烟肼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浓度(0.29±0.34)远低于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3.04±1.75);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浓度(1.62±0.95)远高于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0.25±0.17),以后随注药次数增加,胸腔积液内异烟肼浓度越来越高(3.97±0.94,8.11±2.4),血液中异烟肼浓度无显著增加(0.21±0.26,0.32±0.14).结论 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能明显提高胸腔积液内的药物浓度,是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书华;王洁;朱文玉;周秋云;陆磊;马南兰;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氨溴索、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氨溴素、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雾化治疗,观察组(n=40例)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素、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痰菌转阴率以及纤支镜下病灶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好转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痰菌阳性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P<0.05);观察组纤支镜下病灶改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 氨溴素、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

    作者:邹彦;陈森林;卢经伟;屈世林;陈礼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电视腹腔镜在外伤性血气胸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在外伤性血气胸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胸外科收治的76例外伤性血气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采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开胸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创伤的大小,同时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胸导管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1、3、5天CR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用量、胸导管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电视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血气胸能达到传统开胸手术同样的诊疗效果,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陈建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腔镜多途径联合诊断肺癌的应用

    目的 研究多种呼吸内镜,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确诊肺癌632例.联合内科胸腔镜,荧光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及TBLB,TBNA和经皮肺穿刺技术获取病理组织细胞.结果 632例肺癌中胸水脱落细胞确诊48例(7.6%),荧光气管镜确诊肺癌253例(40%),超细支气管镜确诊35例(5.5%),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确诊158例(25%),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74例(11.7%),胸腔镜确诊32例(5.1%),外科手术确诊28例(4.4%),4例(0.6%)因肺外转移由其它方法确诊.所有检查均未发生大出血及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腔镜多途径联合方法诊断肺癌可以大大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殷文点;廉海容;蔡礼鸣;张芳;游庆军;齐晓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EBC中8-isoPG测定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ARDS、OSAHS和AECOPD患者的EBC中8-isoPG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ARDS、OSAHS和AECOPD患者,收集ARDS患者入院第一天、OSAHS患者晨起、AECOPD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的EBC;采用ELISA法检测EBC中的8-isoPG浓度.结果 1.ARDS组、OSAHS组、AE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EBC中 8-isoPG浓度为[(52.19±11.51 ng/L)、(14.93±1.39 ng/L)、(6.74±3.38 ng/L)、(3.21±0.97 ng/L)];2.ARDS、OSAHS、AECOPD患者EBC中8-isoP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三者EBC中8-isoPG浓度顺序排列为:ARDS组>OSAHS组>AECOPD组(P<0.01).结论 EBC中8-isoPG可以反应多种肺部疾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程度.

    作者:杨猛;陶一江;陈建荣;朱杰;陈金亮;姚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分析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0例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待有更换机械通气方式指征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性(P>0.05),但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 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问.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支气管癌报道1例

    原发性支气管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是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确诊后5年内死亡[1].本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症状加重反复就诊,终通过影像学追踪观察,确诊为支气管癌.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生活燃料与唐山农村女性COPD患者发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唐山农村女性生活燃料与女性COPD发病的关系,为防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唐山市10个县区农村随机抽取40岁以上女性常驻人口1948人进行入户调查,记录入选的研究对象使用生活燃料等情况,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研究生活燃料与唐山农村女性COPD患者发病关系.结果 使用煤+生物燃料的女性COPD患病率明显高于使用液化气和电的女性COP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燃料使用习惯与农村女性COPD发病密切关系.

    作者:李秀荣;葛晓励;戈艳蕾;王红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不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组(A组,n=20例) 和经口摄食组(B组,n=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置入鼻胃管鼻饲能全力及经口摄食,比较两组血气分析、营养指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较经口摄食组显著改善(P<0.01);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无明显下降,较经口摄食组营养支持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发生率较经口摄食组少.结论 管饲肠内营养较经口摄食,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作者:高蔚;翁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组人β-防御素3对多耐药细菌的抑菌活性分析

    目的 研究重组人β-防御素 3(rhBD-3)对临床多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rhBD-3下4种细菌液OD值,确定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rhBD-3对所测菌株菌均有抑菌活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rhBD-3的浓度增高抑菌活性增强.rhBD-3的MIC、MBC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BD-3对临床多耐药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给解决临床细菌耐药带来新希望.

    作者:丁克元;徐爱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致康胶囊治疗肺结核空洞合并咳血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致康胶囊治疗肺结核空洞合并咳血的疗效.方法 将80名肺结核空洞合并咳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标准结核化疗方案联合口服致康胶囊;对照组采用标准结核化疗方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咳血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肺结核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咳血再发率7%;对照组再发咳血率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再发咯血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致康胶囊治疗肺结核空洞并发咯血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再发咯血.

    作者:王隽;戈启萍;王庆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胸水细胞块2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TTF-1在肺腺癌胸水细胞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26例肺腺癌胸水细胞块和2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中TTF-1的表达水平.结果 26例肺癌胸水中有19例TTF-1呈阳性表达,占73.08%,2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无一例呈阳性表达,两者TT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P<0.01).结论 TTF-1在胸水肺腺癌中表达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助于肺腺癌与胸水间皮反应性增生胸水的鉴别.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主动脉夹层64例临床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 收集诊断为AD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 ①突发胸、腹部剧烈、持续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②影像学MSCTA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佳方法.③误诊疾病复杂多样,以冠心病和急腹症居多,首诊误诊率为12.5%.结论 主动脉夹层首发症状主要为持续剧烈胸腹疼痛,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MSCTA检查有助于确诊,同时AD的误诊率高,误诊的疾病种类繁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蔡远翔;李伟明;徐亚伟;李沅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高危因素研究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ICU收治的144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符合VAP的诊断标准.取得病原菌21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4.4%,革兰氏阳性菌6.6%,真菌9.0%;本组病原菌中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患者的年龄,长时间机械通气,意识障碍,急慢性肺部疾病,镇静剂,抑酸剂,留置胃管为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VAP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赵志海;黄建安;华文良;姜健;赵秀华;朱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ERK2)表达水平及探讨其与肺癌类型、临床分期、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组(n=78),良性肺部疾病组(n=27),健康对照组(n=14)血浆中MAPK1/ERK2的水平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浆中MAPK1/ERK2的含量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肺部疾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患者血浆中MAPK1/ERK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APK1/ERK2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一项新的肺癌生物标志物应用.

    作者:陈伟庄;吴宏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