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周锦钢;陈锦平;李乃庆;刘大鹰
原发性支气管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是预后极差的疾病.86%的患者确诊后5年内死亡[1].本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症状加重反复就诊,终通过影像学追踪观察,确诊为支气管癌.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唐山农村女性生活燃料与女性COPD发病的关系,为防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唐山市10个县区农村随机抽取40岁以上女性常驻人口1948人进行入户调查,记录入选的研究对象使用生活燃料等情况,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研究生活燃料与唐山农村女性COPD患者发病关系.结果 使用煤+生物燃料的女性COPD患病率明显高于使用液化气和电的女性COP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燃料使用习惯与农村女性COPD发病密切关系.
作者:李秀荣;葛晓励;戈艳蕾;王红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致康胶囊治疗肺结核空洞合并咳血的疗效.方法 将80名肺结核空洞合并咳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标准结核化疗方案联合口服致康胶囊;对照组采用标准结核化疗方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咳血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肺结核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咳血再发率7%;对照组再发咳血率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再发咯血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致康胶囊治疗肺结核空洞并发咯血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再发咯血.
作者:王隽;戈启萍;王庆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NT-ProBNP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我院随机抽取68例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利用ELISA法进行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其中包括心源性的呼吸困难与非心源性的呼吸困难患者.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的浓度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的浓度.结论 NT-ProBNP是一种作为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诊断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而且这种方法简单、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高特点.
作者:王继波;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 选用35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均按支气管哮喘进行规范治疗,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患者病情完全控制,5例患者病情部分控制,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结果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提高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控制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殷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度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200例,对检验分离获得的264株细菌以纸片扩散法(KB法)行药敏测定分析.结果 264株细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阴沟杆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表明: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为大多数细菌敏感.结论 重度COPD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以G-菌为主,已呈现多药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吴传湘;周康仕;符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或者红霉素两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红霉素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注射部位疼痛、恶心呕吐、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退热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咳嗽好转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胡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肺癌手术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完善的术前访视并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心电监护及焦虑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及生命体征访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术前访视可减轻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消除疑虑和担心,有助于保持基础生命体征的稳定,使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儿童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临床确诊的167例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综合诊断方法.结果 农村病例远高于城镇.临床症状不典型,与感冒表现类似,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PPD检查,血沉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 加强民族地区肺结核病传染性认知和预防知识普及,重视卡介苗接种和复种,应用综合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古丽巴哈尔;接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β-防御素 3(rhBD-3)对临床多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rhBD-3下4种细菌液OD值,确定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rhBD-3对所测菌株菌均有抑菌活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rhBD-3的浓度增高抑菌活性增强.rhBD-3的MIC、MBC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BD-3对临床多耐药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给解决临床细菌耐药带来新希望.
作者:丁克元;徐爱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难治性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药物浓度.方法 对口服异烟肼、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中,检测胸腔积液和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结果 口服异烟肼后包裹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浓度(0.29±0.34)远低于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3.04±1.75);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中异烟肼的浓度(1.62±0.95)远高于血液中异烟肼的浓度(0.25±0.17),以后随注药次数增加,胸腔积液内异烟肼浓度越来越高(3.97±0.94,8.11±2.4),血液中异烟肼浓度无显著增加(0.21±0.26,0.32±0.14).结论 异烟肼直接注入包裹性胸腔积液能明显提高胸腔积液内的药物浓度,是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书华;王洁;朱文玉;周秋云;陆磊;马南兰;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利福布汀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化疗方案为3BPaVEThAk/6BPaVETh/9BPaVE;对照组为3L2PaVEThAk/6L2PaVETh/9L2PaVE.结果 强化期末及满疗程时,两组的痰菌阴转率与胸部影像学结果的显效率、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以肝损害为主,两组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后,两组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中,利福布汀的疗效和耐受性可能与利福喷汀近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赵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胸部CT在COPD中价值和必要性.方法 60例COPD患者,应用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比较,记录气胸发现率,肺气肿评估.结果 60例COPD患者中,X线组发现气胸5例,占8.33%.CT组发现气胸18例,占30%.结论 COPD患者尽早行胸部CT检查是有必要的,且胸部CT检查是无创和安全的,是可行的.有效提高COPD诊疗水平和评估预后.
作者:左美容;贺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ERK2)表达水平及探讨其与肺癌类型、临床分期、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癌组(n=78),良性肺部疾病组(n=27),健康对照组(n=14)血浆中MAPK1/ERK2的水平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浆中MAPK1/ERK2的含量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肺部疾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患者血浆中MAPK1/ERK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APK1/ERK2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一项新的肺癌生物标志物应用.
作者:陈伟庄;吴宏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血气分析是了解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呼吸功能衰竭是矽肺的常见并发症,是矽肺病人晚期主要的死亡原因.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1例矽肺病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总结.
作者:李荣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利迭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成年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我院住院治疗的128例成年哮喘患者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哮喘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舒利迭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舒利迭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2周及4周,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及12周观察组患者FEV1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AQL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联合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成年哮喘,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陈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肺部疾病以往临床主要依靠X线、CT等放射学检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成为诊断肺部疾病的手段之一[1].本文分析2005年~2011年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426例,均经临床证实.目的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长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ARDS、OSAHS和AECOPD患者的EBC中8-isoPG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ARDS、OSAHS和AECOPD患者,收集ARDS患者入院第一天、OSAHS患者晨起、AECOPD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的EBC;采用ELISA法检测EBC中的8-isoPG浓度.结果 1.ARDS组、OSAHS组、AE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EBC中 8-isoPG浓度为[(52.19±11.51 ng/L)、(14.93±1.39 ng/L)、(6.74±3.38 ng/L)、(3.21±0.97 ng/L)];2.ARDS、OSAHS、AECOPD患者EBC中8-isoP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三者EBC中8-isoPG浓度顺序排列为:ARDS组>OSAHS组>AECOPD组(P<0.01).结论 EBC中8-isoPG可以反应多种肺部疾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程度.
作者:杨猛;陶一江;陈建荣;朱杰;陈金亮;姚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多种呼吸内镜,多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确诊肺癌632例.联合内科胸腔镜,荧光支气管镜,超细支气管镜及TBLB,TBNA和经皮肺穿刺技术获取病理组织细胞.结果 632例肺癌中胸水脱落细胞确诊48例(7.6%),荧光气管镜确诊肺癌253例(40%),超细支气管镜确诊35例(5.5%),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确诊158例(25%),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74例(11.7%),胸腔镜确诊32例(5.1%),外科手术确诊28例(4.4%),4例(0.6%)因肺外转移由其它方法确诊.所有检查均未发生大出血及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多腔镜多途径联合方法诊断肺癌可以大大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殷文点;廉海容;蔡礼鸣;张芳;游庆军;齐晓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监测早期肺癌动态进展的价值.方法 对300例早期肺癌患者密切随访,分析其普通CT及低剂量CT图像特点.结果 (1)在直径小于5 mm,5~10 mm及大于10 mm的早期肺癌诊断中,普通CT与低剂量CT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访过程中,31例病灶无明显变化,90例病灶径线变大.其中12例病灶出现转移.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够早期发现肺癌病灶,对受检者辐射损伤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邢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