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李治国;周霞;张浩齐;丽荣

关键词:胱抑素C, 慢性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同型半胱氨酸
摘要:目前老年心力衰竭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数量之首〔1〕,脑钠肽( BNP)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在心脏疾病的患者体内有升高,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升高更显著,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已逐步成为心力衰竭诊断的重要指标〔2〕。近年来研究证明胱抑素-C( 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3,4〕。本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血清Cys-C、Hcy及BNP水平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康复强度在双眼复视恢复中的效果

    双眼复视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康复的介入加快了复视恢复的进程。针对眼肌训练编制的视物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功能康复方法〔1〕。量小达不到训练目的,强度过强违背了客观规律,因引起多种不良心态和躯体不适难以达到其预期的目的〔2〕。适当增加康复治疗强度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3〕。脑梗死后双眼复视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能够耐受康复强度,循序渐进,适当增加康复治疗强度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康复训练时不同康复强度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李秀霞;安雅臣;张文秋;贾方珍;郭红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抗生素对乳腺炎模型大鼠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和抗生素对乳腺炎模型大鼠急性期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给产后72 h SD大鼠乳腺内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制备乳腺炎模型,分别给予乳腺内抗生素注射或BMSCs注射方法治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中的急性时相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IL-2、IL-6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注射内毒素24 h后所有乳房肿胀、局部温度升高小鼠的TNF-α、IL-6、IL-1β、IL-8、CRP均上升明显(P<0.05),对照组的各炎性细胞因子在观察期间均逐渐下降。使用抗生素与 BMSCs后d1~d7 TNF-α、IL-8均比d0低且TNF-α低于对照组(均P<0.05),使用BMSCs的CRP持续低于对照组(P<0.05),BMSCs组明d5、d7的IL-6显高于对照组(P<0.05)。 BMSCs组的IL-1βd1、d3、d5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同日抗生素组对比,IL-8与CRP在d5、d7均低于抗生素组(均P<0.05)。结论使用抗生素和BMSCs均能对急性乳腺炎大鼠的炎性因子水平起到降低作用,但是其作用的效果不同。

    作者:王波;张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泪囊支架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的疗效

    慢性泪囊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感染性眼科疾病,临床常伴随角膜穿孔、溃疡以及外伤感染等并发症。慢性泪囊炎也会对接受眼科手术的病人造成一定的威胁,严重情况下还可能会造成患者失明〔1〕。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治疗效果有限,而且存在诸多缺点〔2〕。采用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EXT-DCR)对慢性泪囊炎进行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手术疗效差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损伤大、术中出血多、面部易留疤等问题。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也在逐步完善,已经取代了传统的EES-OCR。而泪囊支架术也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微创性手术方法〔3〕。本文通过比较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泪囊支架植入术与单纯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的造瘘口面积和治愈率,旨在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泪囊支架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智斌;王晓霞;马小绒;张东升;闫建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80岁以上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Ⅱ或Ⅲ级、年龄81~90岁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肌注镇痛组各16例。手术结束时硬膜外镇痛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2μg/ml;肌内镇痛组按需肌注哌替啶0.8 mg/kg。测定术后6、24、48 h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语言描述评分( VRS)和Ramsay评分,评价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硬膜外镇痛组术后6 h和24 h HR明显低于肌内镇痛组( P<0.05),硬膜外镇痛组术后各时点VRS评分明显低于肌内镇痛组( P<0.05),两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硬膜外镇痛组患者镇痛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肌内镇痛组(P<0.05)。结论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田悦;郭善斌;赵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巩膜扩张术治疗兔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探讨巩膜扩张术治疗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选择健康有色家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6只进行正常值测定,实验组随机分为3组,第1组行标准巩膜扩张术( SRP),第2组行水平前睫状巩膜切开术( ACS),第3组行放射前睫状巩膜切开术( ACS),测定术前,术后1 d、1 w、1个月的屈光度、调节幅度及巩膜扩张程度,术后1个月进行术区巩膜的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前后实验各组屈光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缩瞳前与缩瞳后的屈光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术后的不同时期内,各组的屈光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组的调节幅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实验各组术后的巩膜扩张程度与调节幅度变化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SRP和ACS均使兔眼向近视方向发展的趋势;本实验中的3种手术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兔眼的调节幅度;SRP中可以用硅胶替代PMMA作为巩膜扩张带;ACS采用水平状切口较放射状切口术后调节力的提高更明显、更稳定,因此水平前睫状巩膜切开术可以替代经典的ACS。

    作者:徐志刚;刘远光;牛耘丽;王冬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EA联合热疗对Hela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肠毒素A( SEA)对人宫颈癌细胞株( Hela)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Hela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单纯热疗组、单纯SEA组及SEA联合热疗组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4%、26.4%及4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1期细胞相对增多,且细胞凋亡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SEA 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抑制G1期细胞向S期细胞的转化进程,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孟繁娟;刘贤英;祁盛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

    目的:了解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所辖的五个行政区65岁以上老年人,按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6.34%。疾病顺位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病、骨关节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年龄、超重及肥胖、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及睡眠质量是主要慢性病的共同相关因素。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开展社区干预极为重要。

    作者:刘竟芳;陈哲;杨非柯;何新平;陈琛;彭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非透析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CKD)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难治性高血压( R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在该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非透析CKD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642例,其中RH患者156例,非RH患者48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血糖、血脂、血压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H的影响因素。结果 RH的患病率为24.30%,RH组糖尿病肾病%、BMI、血肌酐(Scr)、空腹葡萄糖(FPG)、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钠、24 h尿蛋白定量、降压药使用种类、超敏 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非RH组(P<0.001),RH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RH组(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BMI、eGFR、Hcy、24 h尿蛋白定量、CRP为R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RH患者发病率较高,可引起 RH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其中独立高危影响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蒋阳;胡耀琪;唐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巩膜咬切术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术治疗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就诊的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7例(27眼),年龄56~78岁,平均69岁,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三联术,观察术后1w、1、3个月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及眼压控制状况,判定手术疗效。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术术后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咬切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成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作者:白慧然;张辉;李卉;董宇晨;杨健;赵梅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硫化氢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化氢( H2 S)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H2 S在阴茎勃起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月龄(老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测试前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kg,持续1 w;10、20、30μmol/kg硫化氢钠组1 w每日腹腔内注射10、20、30μmol/kg硫氢化钠,持续1 w。注射药物前后评估勃起功能,并测量血液H2 S含量,后处死,切取阴茎海绵体组织,研磨匀浆,测量NOS含量。结果随着腹腔内生理浓度硫氢化钠注入量的不断增加,单位时间内阴茎勃起次数逐渐增加( r=0.682,P<0.01),阴茎海绵体内NOS含量逐渐增加(r=0.957,P<0.01)。结论 H2S在勃起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生理浓度 H2S可通过提高阴茎海绵体内 NOS含量改善勃起功能。

    作者:迟宝进;罗振国;秦文波;桂士良;李洪举;郭玉刚;曹会峰;胡存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生长因子对木糖诱导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状态下及木糖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存在、表达,来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取晶状体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新洁尔灭消毒后放入试管中,空白对照组试管中加入无血清199培养基,模型组加入D-木糖,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NGF组加入外源性NGF。给予相应处理后,观察各组中晶状体的浑浊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24、48、72 h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中内源性NGF含量。结果裂隙灯下观察模型组24、48、72 h晶状体浑浊系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 NGF组24、48、72 h晶状体浑浊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空白对照组24、48、72 h NGF在晶状体中的含量微弱,模型组24、48、72 h NGF在晶状体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随时间推移,NGF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其含量仍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结论 NGF具有减缓白内障发展的功能,白内障的发展变化过程与晶状体中NGF的减少有关。

    作者:刘宏伟;孟岩;张剑;姜伟;王玉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日照市农村老年人慢性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日照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方法面对面访谈。结果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4.35%,患病率位于前3位的是风湿病(36.31%)、高血压(24.50%)和慢性支气管炎(18.16%);女性风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004),慢性胃炎患病率则低于男性(P=0.0091);随着增龄,风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和慢性前列腺疾病患病率均有增加趋势(P<0.05),高血压则有降低趋势(P=0.0059),随着经济收水平升高风湿病患病率有降低趋势(P=0.0304);不同居住方式间慢性胃炎患病率有差别(P=0.0001)。结论日照市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医疗卫生部门要充分考虑其疾病谱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服务。

    作者:胡乃宝;王玖;董兆举;张诗琴;孙聪;潘董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慢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慢性肾衰,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以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衰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和首要死亡原因;其中,高血压为常见〔1〕。高血压与慢性肾衰关系密切,二者互为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将硝苯地平缓释片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陈小紫;张宇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Graves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Graves病( GD)患者血尿酸( UA)水平与腰椎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GD患者和39例甲状腺功能及 UA水平均正常的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GD患者进一步按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 UA 正常组,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并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比较不同组别间腰椎骨密度水平、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OP)(统称骨量丢失)发生率的差异,分析 GD组影响腰椎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GD伴高尿酸血症组以及GD伴UA正常组UA、TT3、TT4、FT3、FT4、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特异性ALP(Osta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体重指数(BMI)、TSH、肌酐(Cr)、总胆固醇(TC)、血25羟基维生素D(OH)D、腰椎骨密度(BMD)则均低于后者( P<0.01);GD伴高尿酸血症组TT4、FT3、UA、Cr、ALP、Ostase水平显著高于GD伴UA正常组( P<0.05或0.01),而腰椎BMD则显著低于后者(P<0.01)。 GD伴高尿酸血症以及GD伴UA正常者骨量减少及OP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 GD伴高 UA症组骨量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GD伴UA正常组(P<0.05)。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2,P=0.024)、TT4(OR=1.138,P=0.051)及 UA(OR=1.015,P=0.013)为GD患者腰椎骨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患者UA水平增高,GD伴高UA症者更易发生腰椎骨量丢失,而 UA增高是引起GD患者腰椎骨量丢失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郑焱;郑芬萍;李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97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史,发病急骤,且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增加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老年AMI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和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采用心肌梗死多维量表( MIDA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作者:姜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脯-甘氨酸环二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脯-甘氨酸环二肽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雌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高(5 mg/kg)、中(2.5 mg/kg)、低剂量(1.5 mg/kg)及对照(生理盐水)4组,每组10只。每天以0.2 ml/10 g剂量灌胃1次,连续21 d。分别进行碳廓清、抗体生成细胞检测(PFC)、血清溶血素测定、NK细胞活性测定(LDH)等实验。结果碳廓清实验中,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38,P=0.006);抗体生成细胞检测高、低剂量组产生的溶血空斑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48,P=0.002);血清溶血素测定试验中 P值分别为0.00、0.001和0.004;NK细胞活性测定中高给药剂量组的P=0.019。结论脯-甘氨酸环二肽能在多方面发挥免疫促进的功能。

    作者:田颖;王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IgE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疗效与血IgE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76例 AECOPD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抗生素、吸氧治疗,激素吸入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入布地奈德2 mg,2次/d,治疗1 w,治疗前后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并比较两组的血IgE水平;此外,激素吸入组在治疗前按疾病程度分为Ⅰ级(27例)、Ⅱ级(31例)、Ⅲ级(30例)。将AECOPD组患者按照临床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为改善组54例及无明显缓解组34例,比较不同分级及预后患者的血 IgE 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 IgE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内部比较IgE值均降低(均P<0.01),治疗后吸入组的血IgE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t=9.933,P<0.01);三组治疗前的血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5,P=0.792),治疗后三组的血IgE水平下降(P<0.01),三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5, P>0.05);吸入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组血IgE水平低于无明显改善组(t=19.795,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IgE水平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降低血IgE水平,但血IgE水平的高低与AE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作者:皇甫秋强;宋延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在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在慢性环孢素A ( CsA)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1 ml· kg-1· d-1)4 w;慢性CsA肾毒性组:皮下注射CsA (15 mg· kg-1· d-1)4 w。检测两组大鼠的体重和肾功能;三色染色检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血、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调控基因( Bcl-2、Bax、Caspase-3)和细胞自噬体膜型LC3-Ⅱ蛋白的表达;Pearson 直线相关分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与细胞凋亡和LC3-Ⅱ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体重减轻、肾功能低下、血尿8-OHdG水平升高,同时肾毒性组可见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大量TUNEL阳性细胞。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毒性组 Bax、Caspase-3、LC3-Ⅱ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反之,Bcl-2的表达显著减少。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与TUNEL阳性细胞数和 LC3-Ⅱ蛋白表达呈正向相关。结论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参与了慢性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作者:罗康;朴尚国;金英顺;邹洪斌;苗里宁;金华;李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于发病后1 d、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浓度,并于入院1 d和14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 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其 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者有协同治疗效果。

    作者:程冉冉;李焰;周燕;贾力品;刘凤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脂肪组织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除了调节脂肪量和能量平衡外,还在肥胖、血脂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 T2DM)、动脉粥样硬化等胰岛素抵抗( IR)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现已发现人脂肪细胞分泌百余种脂肪细胞因子,可分别与大脑、胰岛、肝脏、肌肉、肾上腺、心脏及血管内皮等组织进行脂-脑、脂-胰、脂-肝及脂-肌等调节。其中一些细胞因子已被证实,可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和糖、脂质代谢的分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本文就部分脂肪细胞因子与IR相关性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陈维煜;方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