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化氢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

迟宝进;罗振国;秦文波;桂士良;李洪举;郭玉刚;曹会峰;胡存利

关键词:硫化氢, 一氧化氮合酶, 阴茎海绵体
摘要:目的:探讨硫化氢( H2 S)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H2 S在阴茎勃起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月龄(老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测试前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kg,持续1 w;10、20、30μmol/kg硫化氢钠组1 w每日腹腔内注射10、20、30μmol/kg硫氢化钠,持续1 w。注射药物前后评估勃起功能,并测量血液H2 S含量,后处死,切取阴茎海绵体组织,研磨匀浆,测量NOS含量。结果随着腹腔内生理浓度硫氢化钠注入量的不断增加,单位时间内阴茎勃起次数逐渐增加( r=0.682,P<0.01),阴茎海绵体内NOS含量逐渐增加(r=0.957,P<0.01)。结论 H2S在勃起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生理浓度 H2S可通过提高阴茎海绵体内 NOS含量改善勃起功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生长因子对木糖诱导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的保护作用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状态下及木糖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存在、表达,来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取晶状体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新洁尔灭消毒后放入试管中,空白对照组试管中加入无血清199培养基,模型组加入D-木糖,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NGF组加入外源性NGF。给予相应处理后,观察各组中晶状体的浑浊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24、48、72 h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中内源性NGF含量。结果裂隙灯下观察模型组24、48、72 h晶状体浑浊系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 NGF组24、48、72 h晶状体浑浊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空白对照组24、48、72 h NGF在晶状体中的含量微弱,模型组24、48、72 h NGF在晶状体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随时间推移,NGF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其含量仍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结论 NGF具有减缓白内障发展的功能,白内障的发展变化过程与晶状体中NGF的减少有关。

    作者:刘宏伟;孟岩;张剑;姜伟;王玉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IgE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疗效与血IgE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76例 AECOPD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抗生素、吸氧治疗,激素吸入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入布地奈德2 mg,2次/d,治疗1 w,治疗前后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并比较两组的血IgE水平;此外,激素吸入组在治疗前按疾病程度分为Ⅰ级(27例)、Ⅱ级(31例)、Ⅲ级(30例)。将AECOPD组患者按照临床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为改善组54例及无明显缓解组34例,比较不同分级及预后患者的血 IgE 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 IgE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内部比较IgE值均降低(均P<0.01),治疗后吸入组的血IgE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t=9.933,P<0.01);三组治疗前的血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5,P=0.792),治疗后三组的血IgE水平下降(P<0.01),三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5, P>0.05);吸入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组血IgE水平低于无明显改善组(t=19.795,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IgE水平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降低血IgE水平,但血IgE水平的高低与AE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作者:皇甫秋强;宋延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空泡蝶鞍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3例

    空泡蝶鞍在临床并非少见,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蝶鞍内,蝶鞍被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占据使其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除产生头痛、视力下降、视野损害等占位效应外,部分患者可伴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手术、外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甚至发生垂体危象。本文就我院确诊的空泡蝶鞍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必净对内毒素血症大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心肌AngⅡ和Toll受体-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必净(XBJ)对内毒素血症(ETM)大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心肌 Toll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的雄性SD大鼠30只并采用阴茎背静脉注射脂多糖( LPS)诱导 ETM 大鼠模型。将 ETM 大鼠随机分为 LPS 组:LPS+XBJ 组和 LPS+地塞米松(DEX)组(n=10),LPS+XBJ组和LPS+DEX组在注射LPS的同时分别给予XBJ 5 ml/kg和DEX 5 mg/kg。选取同期的10只正常大鼠作对照,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 h后断头取血并取心肌于液氮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炎症因子( TNF-α、CRP和 IL-6)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AngⅡ水平;采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TLR-4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血浆炎症因子及心肌组织AngⅡ、TLR-4 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除血浆CRP外,XBJ处理可降低LPS诱导的其余指标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血浆TNF-α和IL-6外,LPS+XBJ组的其余指标均高于 LPS+DEX组。结论血必净可抑制 ETM 大鼠的炎症反应及AngⅡ,同时可降低TLR-4表达,对ETM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叶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常见类型〔1〕,存活期明显低于老年性痴呆( AD )病人。本研究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源”药线灸疗法治疗轻中度VD患者的疗效。

    作者:罗本华;于建春;吴跃强;薛丽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硫化氢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化氢( H2 S)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及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H2 S在阴茎勃起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月龄(老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测试前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kg,持续1 w;10、20、30μmol/kg硫化氢钠组1 w每日腹腔内注射10、20、30μmol/kg硫氢化钠,持续1 w。注射药物前后评估勃起功能,并测量血液H2 S含量,后处死,切取阴茎海绵体组织,研磨匀浆,测量NOS含量。结果随着腹腔内生理浓度硫氢化钠注入量的不断增加,单位时间内阴茎勃起次数逐渐增加( r=0.682,P<0.01),阴茎海绵体内NOS含量逐渐增加(r=0.957,P<0.01)。结论 H2S在勃起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生理浓度 H2S可通过提高阴茎海绵体内 NOS含量改善勃起功能。

    作者:迟宝进;罗振国;秦文波;桂士良;李洪举;郭玉刚;曹会峰;胡存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及氯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尿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的影响

    目前糖尿病( DM)的高血糖状态促使肾脏线粒体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加剧氧化应激对DNA的损伤〔1〕。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人体内具有活化氧化还原系统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中具有延缓肾病进展,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并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2〕。尿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程度,本文观察比较单用氯沙坦与联合GSH治疗DKD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明霞;刘伦志;彭晓静;殷元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活辅助器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辅助器具在日常活动作业疗法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体能力障碍及患者受限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1〕。自我效能水平是预测脑卒中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指标〔2〕。而国内通过使用生活辅助器具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生活自理辅助器具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作者:闵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活方式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老年性痴呆也称阿尔茨海默病(AD),表现为以记忆损害首发的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1〕。该病可以分为三期〔2〕:AD临床前期:无明显症状,仅生物标志物(如脑脊液标志物)存在可测改变;轻度认知损害(MCI)期:出现记忆力和思维改变;晚期-痴呆期:影响日常活动和功能。痴呆并非正常衰老的一部分,病理学发现痴呆患者脑内有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张振馨等〔3〕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4个城市调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AD患病率为5.9%。我国2005年AD患者为598万,到2020年将达到1020万,到2040年达到2250万,将成为AD第一大国〔1〕。一项国际共识研究提示全球每7s便新增1例老年痴呆患者〔4〕。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报道我国AD患病率约为3%~7%,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4位死亡疾病。尽管在治疗AD上已经有相当大的进展,但目前仍然无法治愈〔5〕。因此,延缓疾病的进展和认知功能的下降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汪婷;沈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ERK-1和Cy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和CylinD1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RK-1和Cy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K-1和CylinD1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表达率分别为58.33%和51.67%,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K-1和CylinD1蛋白在组织学分级G2、G3级及病理分期Ⅱ、Ⅲ~Ⅳ期的表达率分别高于G1级和I期(P<0.05),与肌层浸润程度有关(P<0.05),另外,ERK-1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CylinD1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病理组织类型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ERK-1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席丰;时志民;张素芬;杨华英;沈艳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一家系线粒体突变位点

    目的:分析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一家系线粒体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皖北地区 LHON病例的一个家系中两个病例及一位携带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 LHON 患者及其母系亲属的线粒体ND1,ND4,ND6区域DNA进行检测,与正常人群的线粒体对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2个新的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残基也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家系遗传特点。结论新发现的两个变异位点可能与LHON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辉;王力;鲍明升;王爱莲;吴守伟;赵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伐尼克兰戒烟治疗对老年男性气道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伐尼克兰戒烟治疗对老年男性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戒烟门诊成功进行伐尼克兰戒烟治疗的老年男性40例,均进行规范的伐尼克兰戒烟治疗,用体积描记法测定戒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老年男性吸烟者的气道阻力。检测主要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大分钟通气量(MVV)、呼气峰值流速(PEF)及总呼吸阻力(R5)。比较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VC、FEV1、FEV1/FVC、MVV略微高于治疗前(P>0.05);呼气峰值流速(PEF 25-7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总呼吸阻力(R5)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伐尼克兰戒烟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男性吸烟者的气道状况、减小气道阻力。

    作者:周胜亮;许萍;李平;胡招娣;徐春燕;王键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钙补充剂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达64.4%〔1〕。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始终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截止至2009年我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城市居民构成比已超过34%〔2〕。长期以来,不论是患者还是临床医生,一直视补钙为有百利而无一害,补钙既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又可以减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但近有研究表明,补钙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使得日常补钙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受到质疑。钙补充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影响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作者:吴振嵩;王丰岩;张健;蔺利朋;刘光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其主要是依靠肩关节周围肌肉形成的肩袖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行性变引发的肩袖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以往在肩袖损伤的诊断方面,以MRI应用较多〔2〕,目前,高频超声因其具有实时动态、无创性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临床诊断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3〕。同时,随着肩关节镜手术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已逐渐成为肩袖损伤诊断的金标准及治疗的首选,广泛应用于临床〔4〕。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肩袖损伤进行诊断,并与肩关节镜镜下诊断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价高频超声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臧桐;王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Dc25 c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Cdc25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半脘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与肝细胞凋亡的内在联系。方法健康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I/R组);pAdEasy-Cdc25c +缺血再灌注组(C组),每组10只。 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CDc25c、Caspase-3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TUNEL 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 I/R 组中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明显多于 S 组( P<0.05);S和C组中Cdc25c的蛋白表达高于I/R组,而细胞凋亡低于I/R组(P<0.05)。结论 Cdc25c的表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肝损伤。

    作者:王雅;赵星;马从乾;杨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于发病后1 d、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浓度,并于入院1 d和14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 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其 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者有协同治疗效果。

    作者:程冉冉;李焰;周燕;贾力品;刘凤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据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115例CHF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n=47)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n=68),均行RDW、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分析两组RDW及NT-pro BNP差异。结果恶性心律失常组RDW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 P<0.01),以RDW≥15.3%且NT-proB-NP≥3250 pg/L为截点,预测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90%、76%、71%。结论 RDW水平升高与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相关,联合NT-pro BNP对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学远;田政球;程文林;杜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随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低钠血症是常见并发症,加重心力衰竭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重度低钠血症常揭示预后不良〔1〕。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云飞;郑良荣;李明;吴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 DM)肾病( 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DM常规治疗;依那普利组采用DM常规治疗加依那普利;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肾炎康和依那普利,每组40例;均治疗4 w。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24 h尿蛋白的变化;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蛋白的变化;采用肾核素扫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滤过分数(EF)和肾有效血流量(ERPF)。结果治疗前3组各检测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依那普利组和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组BUN、Cr、24 h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及EF明显下降,且后者较前者降低明显(P<0.01);依那普利组和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组GFR、ERPF均明显上升,且后者较前者升高明显(P<0.01)。结论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有效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BUN、Cr、24 h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含量,减轻肾损害、保护肾功能。

    作者:王为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LR4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TLR4)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 MCF-7细胞分为假照组和5 Gy照射组,将其各自分为空白对照组、TAK242阻滞组和LPS刺激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增殖活性,用Annexin V凋亡试剂盒检测其凋亡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其细胞存活分数。结果5 Gy照射后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 P<0.05),与对照组相比,TAK242阻滞TLR4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更加降低(P<0.05),而LPS刺激TLR4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 MCF-7细胞受照后G2/M期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S期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5 Gy照射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假照组( P<0.01),与对照组相比,阻断TLR4后其凋亡率明显升高( P<0.05),而激动TLR4后其凋亡率明显降低( P<0.05)。5 Gy照射后MCF-7细胞的存活分数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阻滞TLR4后MCF-7细胞存活分数明显降低(P<0.05),而激动TLR4后MCF-7细胞存活分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 TLR4能够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可致细胞G2期阻滞,但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宏;张海鹏;卢良杰;范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