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翟晓建;倪鸣;王征

关键词:喉罩, 气管插管, 全麻, 乳腺癌,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开始后2 h 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苷对一氧化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应用NO诱导PC12细胞制作细胞损伤模型,探讨甘草苷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甘草苷各剂量的PC12细胞用SNAP诱导48 h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LDH法测定细胞膜通透性,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Annexin V-FITC/PI检测PC12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甘草苷可以使 PC12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细胞培养上清中 LDH 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并明显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结论甘草苷对NO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孙国庆;罗正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

    由于高龄缺血性脑卒中( IS)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较少使用溶栓药物,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及脑对缺血应激反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高龄患者IS的预防及治疗面临着较多的问题〔1〕。本研究旨在发现85岁以上IS患者与年龄相对低的患者之间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神经缺损严重度、主要并发症、功能残疾程度及死亡率的不同。

    作者:赵久晗;商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阴囊水肿临床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两组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80例老年阴囊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给予基础物理治疗,对照组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治疗组采用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加口服迈之灵300 mg,2次/d,共20 d。对比两组患者阴囊体积大小变化,阴囊溃疡愈合时间,疼痛与不适评分等。结果经过20 d治疗,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阴囊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阴囊溃疡愈合,疼痛与不适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 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物理治疗、利尿药物均为治疗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迈之灵片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老年阴囊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水肿,促进阴囊溃疡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作者:朱海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结构式访谈法比较51例老年痴呆患者和56例对照组之间的生活方式。结果痴呆组和对照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饮食、睡眠、运动习惯以及兴趣爱好上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上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不爱运动,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饮食偏甜、咸或油腻等为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运动、规律作息、良好的兴趣爱好,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作者:汪婷;沈军;傅志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

    慢性肾脏疾病( 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较高,而动脉硬化是导致CKD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 TH)代谢异常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更大〔3〕。本文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对CKD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郭鑫;杨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17.84±8.73) ng/L、VEGF (416.7±162.8)ng/L、TGF-β1(68.74±17.91)ng/L水平分别比正常对照组(5.43±1.90)ng/L、(34.3±12.4)ng/L、(20.44±6.58)ng/L显著升高(均P<0.001)。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VEGF水平、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有关。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翠翠;张雪琦;马宏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职护生养老机构就业意向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护生毕业后进入养老机构的就业意愿。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2010级三年制护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中的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就业意向分析:已经开设并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的高年级高职护生( B组)愿意选择养老机构内就业的比例高于未开设老年护理学的低年级高职护生(A组)。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及事业的关注与热爱程度已大幅提升。

    作者:穆晓云;吴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DGFB、α-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解毒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肝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 CCl4)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予化瘀通络解毒颗粒进行干预,造模8 w 后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PDGFB、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治疗组动物肝组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病变,PDGFB、α-SMA表达水平升高,其中模型组升高明显。化瘀通络解毒颗粒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化瘀通络解毒颗粒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PDGFB、α-SMA的表达,其抗肝纤维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脏胶原合成有关。

    作者:白静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阿托伐他汀钙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干预作用。方法单纯T2DM组64例和T2DM合并AMI组72例均给予立普妥;另选择7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测定给药前后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HbA1c等指标。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TG、FPG、HOMA-IR值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HDL-C低于单纯T2DM组(均P<0.05);血清内脂素和HOMA-IR是合并 AMI的危险因素。治疗6个月后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AMI组HOMA-IR与内脂素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是 T2DM合并AMI的高危因素,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清中内脂素含量,进而降低 HOMA-IR的含量,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汪晓红;黎汝;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敲低hnRNP H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敲低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 hnRNP H)基因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将hnRNP H siRNA转染至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确定 siRNA 沉默效率( hnRNP H mR-NA、蛋白表达)、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E-cadherin表达少,而转染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N-cadherin、MMP-2及MMP-7表达显著高于转染组(P<0.05)。结论沉默hnRNP H基因能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转移和侵袭。

    作者:赵向寨;吕欣;王璟;田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段切除与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肝内结石的疗效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石症,我国成人发病率较高,约为16.1%。由于肝胆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常引起术后并发症及结石的残留〔1~3〕。因此,选择佳的手术方式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临床上常用的肝段切除和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近年来我院临床上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症患者进行疗效对比。

    作者:谢曦;戚建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脉泰胶囊与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目的:评价脑脉泰胶囊对脑卒中先兆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1∶1∶1对照、单中心探索性研究将108例病人分为脑脉泰组、脑脉泰+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每组36例,终完成103例,脱落5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脑脉泰组34例,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0.59%、8.82%、64.71%、5.88%,总有效率为94.12%;脑脉泰+阿司匹林组35例,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8.57%、37.14%、51.43%、2.86%,总有效率为97.14%;阿司匹林组34例,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1.76%、14.71%、50.00%、23.53%,总有效率为76.47%。3组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439),符合方案集(PP)与意向性治疗原则(ITT)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脑脉泰胶囊用于治疗TIA,安全有效。

    作者:常华;何胜旭;刘立辉;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善、过度的高热量饮食、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及增龄等因素,2型糖尿病( T2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但是这些方法既不能保证把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也不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已有研究证实,用在减肥手术中的胃转流手术能够有效改善伴有T2 DM患者的症状〔2〕。国内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围术期疗效的关注较多,但有关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影响的报道却不多。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胃癌合并T2DM患者接受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前后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联素(AP)及瘦素(LP)的变化情况,拟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影响。

    作者:房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围绝经期妇女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绝经前者80例,绝经后者80例,比较绝经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并统计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与BMD之间的关系。结果绝经前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后(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后(P<0.05),绝经前雌二醇水平正常者腰椎和股骨颈的 BMD显著高于雌二醇水平偏低者(P<0.05),绝经后雌二醇水平正常者其BMD与雌二醇水平偏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和绝经后,其卵泡刺激素正常者其腰椎和股骨颈的 BMD显著高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 P<0.05),绝经后卵泡刺激素正常者其 BMD 显著低于绝经前绝经后卵泡刺激素正常者( P<0.05),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其BMD显著低于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P<0.05)。结论雌二醇对绝经前BMD影响较大,卵泡刺激素对BMD的影响贯穿于围绝经期的整个过程。

    作者:陆琴;李文佼;金皖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癌术后中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6例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为(27.9±9.3)分,总体水平较低。肺癌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评分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工作、是否与父母同住、是否与子女同住、长期居住地、体重指数、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 P<0.05)。结论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干预应考虑患者的疲乏、疼痛状态及其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等。

    作者:邱萍萍;李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炎症性肠病患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与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触发受体(sTREM)-1与环氧化酶(COX)-2的表达,以及两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内镜分级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 IBD 患者和20例对照组肠黏膜中sTREM-1和COX-2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50例 IBD 患者中,包括42例溃疡性结肠炎( UC)和8例克罗恩病( CD)患者。 UC 患者结肠黏膜中sTREM-1和COX-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且 sTREM-1和 COX-2在 UC 不同的病情分级及不同内镜分级中表达中有显著差异( F=19.055,P<0.05;F=34.119,P<0.05.F=54.617,P<0.05;F=58.608,P<0.05)。 IBD 患者结肠黏膜中 sTREM-1和 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2,P<0.05);UC患者结肠黏膜中sTREM-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内镜分级呈正相关(r=0.945,P<0.05;r=0.944,P<0.05),CO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及内镜分级亦呈正相关(r=0.944,P<0.05;r=0.944,P<0.05)。 IBD患者肠黏膜中 sTREM-1和COX-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REM-1和COX-2参与了IBD的发病过程,并且可以反映UC的炎症活动情况。

    作者:邢亚威;杨大运;刘春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5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K)1、2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特征,关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121例老年宫颈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7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HK1、2和RAD51表达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HK1、2和RAD5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HK1、2和RAD51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累及宫颈管深度和 Ki67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 CHK1和2、CHK1和 RAD51、CHK2和RAD5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HK1、2和RAD51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加速肿瘤发生和进展,也可能对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琳琳;王蕊;关淑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吞咽障碍者营养与生活质量的现状

    目的:探讨老年吞咽障碍者营养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对6所养护机构中60岁及以上老年吞咽障碍者进行膳食调查,利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生活质量指数分析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现状。结果303例老年吞咽障碍者中营养不良者122例(40.3%),117例(38.6%)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吞咽功能越差营养状况越差。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除锰、镁、磷、维生素E、烟酸、脂肪、钠外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量。膳食结构中粮谷类、蔬菜、豆和乳类及制品类明显低于推荐量。老年吞咽障碍者生活质量指数低,平均分值为4.83±2.43。与营养状况呈正相关(r=0.668,P=0.000)。结论老年吞咽障碍者的营养状况差,营养不良和潜在营养不良风险者比例高;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质量低下,并随着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下降而下降。

    作者:韩维嘉;孙建琴;谢华;易青;霍成;李臻;华莉;郭红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采用多种方法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50例。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年龄、性别、术前ASA分级、术前牵引时间长短、骨折分型、治疗方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等可能的相关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5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8 d,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而行内固定患者术后1 d可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下床负重活动时间为术后2.5~24个月。住院时间18~35 d,平均为25 d。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例,突发肺栓塞形成2例,死亡1例,术后长期卧床而2年内死亡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出现精神异常1例。术后无1例发生脱钉、断钉、继发性髋内翻等现象。术后半年随访对其功能评价按照黄公怡等方法,其中优42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6.0%。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 ASA分级、伤前髋关节功能、骨质疏松、内周定方式、复位质量5个因素是影响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股骨粗隆骨折后,年龄、ASA分级、骨折分型三因素可明显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应尽早手术,选用稳定的内固定,术后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对于体质较差,预计生存时间不长者,明显有骨质疏松患者,均应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作者:徐诗雄;洪顺红;孙文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该院呼吸科住院部治疗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86例,其中对照组42例仅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病例在通气前、通气1、4、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病死率,以此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4例,治疗成功36例,需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者7例,死亡2例;对照组42例,治疗成功28例,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者14例,死亡7例,治疗组气管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治疗后血气分析对比,通气4 h后观察组的pH、PaCO2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PaO2则无明显差异;治疗24 h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pH、PaCO2、PaO2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醒脑开窍针刺能够改善 COPD 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从而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且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子艺;魏成功;戴勇;段晨霞;孙志佳;刘建博;刘小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