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阿托伐他汀钙的干预作用

汪晓红;黎汝;李莉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内脂素, 阿托伐他汀钙
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干预作用。方法单纯T2DM组64例和T2DM合并AMI组72例均给予立普妥;另选择7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测定给药前后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HbA1c等指标。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TG、FPG、HOMA-IR值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HDL-C低于单纯T2DM组(均P<0.05);血清内脂素和HOMA-IR是合并 AMI的危险因素。治疗6个月后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AMI组HOMA-IR与内脂素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是 T2DM合并AMI的高危因素,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清中内脂素含量,进而降低 HOMA-IR的含量,延缓疾病发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多态性在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 VCI患者( VCI组),1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测定eNOS基因894G/T位点及4b/4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并进一步经高血压分层,分析各基因型与VCI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间eNOS基因894G/T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高血压分层后,在高血压(+)的亚组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eNOS基因4b/4a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OS 基因894G/T位点多态性与 VCI和高血压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基因。eNOS基因894G/T位点多态性可能是通过影响高血压而间接影响认知功能。

    作者:张秀丽;王雁;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开始后2 h 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建;倪鸣;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发性黄斑前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

    老年性白内障( CTR)已成为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行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老年性CTR的有效方法。 CTR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视网膜情况,角膜瘢痕,翼状胬肉等。特发性黄斑前膜( IMEM)多见于老年人,但也有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可因增生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晚期症状主要有视物变形、视物变小、闪光感及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1〕。由于大多数IMEM患者的视力预后良好,故一般无需治疗。目前,对于影响视力的IMEM主张行后入路玻璃体切除及膜玻璃术〔2〕。老年性白内障( CTR)已成为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行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老年性CTR的有效方法。 CTR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视网膜情况,角膜瘢痕,翼状胬肉等。特发性黄斑前膜( IMEM)多见于老年人,但也有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可因增生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晚期症状主要有视物变形、视物变小、闪光感及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1〕。由于大多数IMEM患者的视力预后良好,故一般无需治疗。目前,对于影响视力的IMEM主张行后入路玻璃体切除及膜玻璃术〔2〕。

    作者:赵晓静;刘苹苹;杨程成;李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该院呼吸科住院部治疗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86例,其中对照组42例仅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病例在通气前、通气1、4、24 h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过程中气管插管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病死率,以此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4例,治疗成功36例,需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者7例,死亡2例;对照组42例,治疗成功28例,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者14例,死亡7例,治疗组气管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治疗后血气分析对比,通气4 h后观察组的pH、PaCO2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PaO2则无明显差异;治疗24 h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pH、PaCO2、PaO2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醒脑开窍针刺能够改善 COPD 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从而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且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子艺;魏成功;戴勇;段晨霞;孙志佳;刘建博;刘小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是由于骨质疏松引发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影响老年健康的社会问题〔1,2〕。OVCF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由于创伤大、出血多、植入装置易松动,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凭借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操作简单、疗效较佳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已成为OVCF治疗的首选方法〔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采取PVP与PKP治疗OVCF患者效果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性。

    作者:刘煊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76例老年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HOP方案组36例,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 CHOP 方案组40例。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6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CHOP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55.56%;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 CHOP方案组分别为45.00%,7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P<0.05);两组治疗方案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的IgA、lgG、IgM 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NHL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未增加,但还应实时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谌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lusterin 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Clusterin在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lusterin在16例鳞癌、22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病理组织切片和1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肺组织无明显Clusterin表达;小细胞癌中仅见间质细胞偶有表达,肿瘤细胞几乎无表达;非小细胞癌Clusterin 表达较高,其中鳞癌阳性表达率为75.0%,腺癌阳性表达率为68.2%。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中低分化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P<0.05);转移表达病例明显高于非转移组(Ρ<0.05)。结论 Clusterin的表达与肺腺癌和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申华峰;耿嘉男;李景贺;徐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万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万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及其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万珂组各10只。脑缺血2 h再灌注即刻给予万珂0.2 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在24 h时间点取材。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结果假手术组无脑梗死现象,生理盐水组及万珂组均可见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且万珂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假手术组偶见凋亡细胞,万珂组与生理盐水组均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但万珂组凋亡细胞有所减少( 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万珂可减轻细胞凋亡,缩小脑梗死体积,对缺血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薛晶;李丽;李淞;戈亚平;牛晓立;付铁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帕金森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的关系。方法对60例PD患者和6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对照组使用量化的周围神经评分进行评定,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MEIA)检测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浓度。结果 PD患者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周围神经损害的PD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明显低于无PD但有周围神经损害的健康对照组( P<0.05);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D病患者大多伴有周围神经损害,其发生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早期干预可能会阻止周围神经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冠群;罗蔚峰;崔晓;刘君;秦晓玲;张侠;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老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进行一般资料及生存质量的横断面调查,应用中文IBgQ、SF-36、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BD患者QOL的主要因素。结果100例老年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 UC)者72例,克罗恩病( CD)者28例,其中两组参与研究入选者相比,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所有IBD患者的IBDQ总评分为148.85±26.31,肠道症状得分为48.85±8.69,全身症状得分为20.96±5.43,情感功能得分为54.46±10.29,社会功能得分为21.78±5.97,所有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UC 患者与 CD患者在各维度得分均比较接近,且都处于中等水平,两组患者的QOL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IB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QOL比较,结果显示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IBD患者QOL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学历患者 SF-36的心理、社会领域的评分明显低于低学历患者( P<0.05);重型IBD患者在IBDQ和SF-36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均低于轻型患者( P<0.05);积极应对、社会支持等得分与QOL得分呈正相关(P<0.05);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焦虑、病情、文化程度、病期是影响IBD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病情重的IBD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焦虑、抑郁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 IBD患者主要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影响。

    作者:葛亮;林宾;田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采用多种方法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50例。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年龄、性别、术前ASA分级、术前牵引时间长短、骨折分型、治疗方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等可能的相关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5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8 d,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而行内固定患者术后1 d可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下床负重活动时间为术后2.5~24个月。住院时间18~35 d,平均为25 d。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例,突发肺栓塞形成2例,死亡1例,术后长期卧床而2年内死亡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脑血管意外出现精神异常1例。术后无1例发生脱钉、断钉、继发性髋内翻等现象。术后半年随访对其功能评价按照黄公怡等方法,其中优42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6.0%。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 ASA分级、伤前髋关节功能、骨质疏松、内周定方式、复位质量5个因素是影响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股骨粗隆骨折后,年龄、ASA分级、骨折分型三因素可明显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应尽早手术,选用稳定的内固定,术后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对于体质较差,预计生存时间不长者,明显有骨质疏松患者,均应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作者:徐诗雄;洪顺红;孙文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2~2013年收治于该院的 RA患者46例,口服给予甲氨蝶呤10 mg/次,1次/w,经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2次/w,经12个月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RA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1、环氧合酶(COX)-2,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4和 IL-10的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RA 患者血清中 IL-1、COX-2、TNF-α浓度显著下降,IL-4和IL-10的浓度增高。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作用机制与下调IL-1、COX-2、TNF-α的表达量、上调IL-4和IL-10的水平有关。

    作者:张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成都市老年人体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规律。方法在成都市及周边共10个区(县)随机抽取800名60~69岁老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成都市老年人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的特点和城乡间的差异。结果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达标率为93.88%,比中国平均值高出7.48%;城、乡间老年人在身高、臀围、上臂及肩胛皮褶厚度、安静心率、收缩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状况相对好于中国老年人。城镇老年人的体质状况要略好于乡村老年人,原因可能是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作者:杜喜望;韩海军;陈希宁;沈丽琴;龚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陪护管理在老年科病房的重要性及对策

    老年患者病种多而复杂,病程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中儿女工作、生活压力大,忽略了对老年人的照顾〔1〕,陪护现象日益明显。陪护率的控制与“以患者为中心”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对老年科病房的陪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陪护管理在老年科病房的重要性及对策。1陪护现象1.1老年患者特点①生理特点: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速度加快,出现生理性衰老,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及跌倒、压力性溃疡、坠床等安全危险〔2〕,对陪护的需求大。②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是指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变,包括感知觉、智力和人格特征等〔2〕,常有烦躁不安、孤独寂寞、自暴自弃、极度恐慌、固执猜忌、依赖他人的心理特点〔3〕。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呈弧线老化,使某些心理功能出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仍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家庭是老年人的传统支持来源〔4〕,需要更多社会、家庭的呵护〔5〕。

    作者:刘捷;赵庆华;肖明朝;刘丽萍;任洪艳;肖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前营养支持对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慢性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于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在肠壁纤维性改变的诱导下发生于肠道内,其属于进行性加重性疾病〔1〕。由于胃肠道生理结构改变,本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在反复肠梗阻、长期放疗及患者进食能力与肠道吸收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患者普遍出现营养不良。外科手术是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的佳治疗方案,而术前营养状况优劣直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与否,故合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围术期的关键〔2〕。本研究通过分析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的效果,旨在探讨适合患者的佳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赵丽艳;张荣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CD105与人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脑胶质瘤是颅内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肿瘤,生长迅速且呈恶性侵袭性发展,虽可采用手术切除、放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等多方案对肿瘤进行干预,但肿瘤仍可在短时间内复发及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棘手的问题〔1〕。广泛间质微血管形成是胶质瘤生长的生物学基础,在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近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增殖标记物CD105与泛内皮细胞标记物如CD31、CD34、FⅧRAg等不同的是:CD105仅在处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即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上强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的血管上无表达〔2,3〕。因此CD105可以作为人脑胶质瘤肿瘤血管生成中特异的标记物来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并结合其他的标记物及生长因子测定,共同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为胶质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4〕。

    作者:杨世强;李蕴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高龄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老化,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多,营养状况欠佳,免疫力低下,院内感染发生率居高不降,致病菌呈现定植特点〔1〕,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染性发生变化,耐药菌呈上升趋势〔2〕。2010年卫生部对全国125所医院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细菌监测发现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74.5%),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5.5%〔3〕。本文拟了解高龄老年人(≥80岁)的院内细菌感染及耐药特点。

    作者:郑锦辉;郑晓华;孙国权;刘丽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WHO)已将糖尿病( DM)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1〕。 DM 的高患病率及DM 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患者DM知识匮乏、生活方式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等也有很大关系〔2〕。 DM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3〕,从而影响其睡眠状况,打乱睡眠觉醒节律,影响其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本文拟研究DM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作者:杜君;杨美荣;马利;苑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特点

    目的:分析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ANVUGIB)急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出血原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活动性出血比例较高,因胃溃疡、胃癌而出血明显较多,血尿素氮(BUN)水平较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低(P<0.05)。结论老年ANVUGIB病情较重,需尽快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作者:蔡洪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