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杜君;杨美荣;马利;苑杰

关键词:糖尿病, 心理健康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 睡眠质量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 WHO)已将糖尿病( DM)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1〕。 DM 的高患病率及DM 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患者DM知识匮乏、生活方式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等也有很大关系〔2〕。 DM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3〕,从而影响其睡眠状况,打乱睡眠觉醒节律,影响其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本文拟研究DM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基因多态性在血管性认知障碍( VC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 VCI患者( VCI组),1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测定eNOS基因894G/T位点及4b/4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并进一步经高血压分层,分析各基因型与VCI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间eNOS基因894G/T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高血压分层后,在高血压(+)的亚组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eNOS基因4b/4a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OS 基因894G/T位点多态性与 VCI和高血压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基因。eNOS基因894G/T位点多态性可能是通过影响高血压而间接影响认知功能。

    作者:张秀丽;王雁;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17.84±8.73) ng/L、VEGF (416.7±162.8)ng/L、TGF-β1(68.74±17.91)ng/L水平分别比正常对照组(5.43±1.90)ng/L、(34.3±12.4)ng/L、(20.44±6.58)ng/L显著升高(均P<0.001)。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VEGF水平、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有关。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翠翠;张雪琦;马宏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

    慢性肾脏疾病( 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较高,而动脉硬化是导致CKD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 TH)代谢异常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更大〔3〕。本文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对CKD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郭鑫;杨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城市居民冠心病数量化预测模型评价

    目的:探索简便实用的城市居民冠心病预测方法。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筛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冠心病的多变量数量化预测模型,用交互验证法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城市居民冠心病与年龄、腹围、脂蛋白、载脂蛋白B、高血压史、劳累及某些饮食习惯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关联( P<0.05)。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分别采用训练样本和考核样本进行效果验证,结果显示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达90%以上,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理想,且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结论冠心病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黄涛;王雪樵;高红英;温永顺;李德栋;尹汉明;李梦军;王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侵袭性真菌感染( IFI)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有完整病历资料的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者78例,非IFI者386例,对其感染真菌进行分离检测,并记录相关指标。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78例非呼吸道 IFI 老年住院患者中共检测分离出真菌87株。其中尿中检测出29株(33.33%),为标本检出真菌排名首位。分离出假丝酵母菌84株(96.55%),为检出多的菌株。单因素分析提示,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 IFI危险因素有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病原检测时间、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白蛋白数、体温>37.5℃、抗生素种类、使用激素、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有创的检查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危险因素有年龄、病原菌检测时间、消化系统普通疾病和神经系统普通疾病,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保护因素有呼吸系统疾病( 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非呼吸道IFI主要为假丝酵母菌。早期诊治基础疾病、合理规范应用检查和治疗手段是预防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关键。

    作者:文朝;蔡成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 FU)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噻唑蓝( 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增殖抑制情况:芬太尼单独应用时,与未处理组相比,均引起平均增殖抑制率(IR)增加(P<0.05);三种浓度的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作用48、72 h时,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平均IR随着其中芬太尼浓度增加依次增加。细胞周期影响:单独应用芬太尼处理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S期比例依次降低(P<0.05),增殖指数(PI)亦依次降低。联合用药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其中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 S期、G2/M期细胞、PI随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5);三种浓度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在对 G2/M期细胞比例和 PI减少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芬太尼、5-FU及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既抑制了 G0/G1期到 S期的转化,又抑制了S期向G2/M期的转化,可显示出协同作用。并且对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也与芬太尼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作者:王志学;雷燕;王利军;张晓侠;李汝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107例。采集术前及术后1、3、5、7 d的血样,检测血清中IL-6和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血清 IL-6与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第1天血清 IL-6迅速升高达(38.50±16.4) ng/L,第3天为(36.72±17.5)ng/L,第5天迅速下降至(16.21±8.4)ng/L,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第3天CRP明显升高至(4.42±1.03)mg/dl,第5天持续升高至(4.62±1.00)mg/dl,第7天下降至(2.47±1.35)mg/dl,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清IL-6变化更敏感,对术后炎症的发生早期反应较好,与CRP联合对炎症发生后期反应较好。

    作者:杜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5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K)1、2和DNA双链断裂修复蛋白(RAD)51的表达特征,关注其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121例老年宫颈鳞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7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HK1、2和RAD51表达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HK1、2和RAD5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HK1、2和RAD51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累及宫颈管深度和 Ki67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 CHK1和2、CHK1和 RAD51、CHK2和RAD5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老年宫颈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HK1、2和RAD51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加速肿瘤发生和进展,也可能对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琳琳;王蕊;关淑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核素胃排空法测定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运动功能的变化

    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胃运动功能紊乱是其常见并发症。国外亦有报道50%的糖尿病( DM )患者合并胃运动功能紊乱〔1〕。 DM患者胃动力障碍不仅使其难以做到合理膳食〔2〕,而且影响降糖药及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应用核素胃排空等技术对中老年T2 DM患者的胃动力障碍状况进行观察。

    作者:牛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阿托伐他汀钙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干预作用。方法单纯T2DM组64例和T2DM合并AMI组72例均给予立普妥;另选择7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测定给药前后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HbA1c等指标。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TG、FPG、HOMA-IR值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HDL-C低于单纯T2DM组(均P<0.05);血清内脂素和HOMA-IR是合并 AMI的危险因素。治疗6个月后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AMI组HOMA-IR与内脂素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是 T2DM合并AMI的高危因素,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清中内脂素含量,进而降低 HOMA-IR的含量,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汪晓红;黎汝;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DCD5与P53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中 PDCD5及 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肺疾病患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患者血清中 PDCD5及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男性患者血清 PDCD5蛋白平均值为(131.18±110.12)ng/ml,女性患者血清PDCD5蛋白平均值为(296.78±243.9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40,P<0.05)。按肺部良性及恶性病变,分为肺癌未化疗组、肺部良性病变组,肺癌未化疗组患者血清 PDCD5蛋白平均值为(168.22±146.42) ng/ml,肺部良性病变组 PDCD5蛋白平均值为(255.67±194.84)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5);肺癌未化疗患者血清P53蛋白平均值为(349.07±426.34)ng/ml,肺部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P53蛋白平均值为(919.73±902.09)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1,P<0.05)。将肺癌患者分为吸烟组、不吸烟组,肺鳞癌、肺腺癌组,肺癌化疗前患者、肺癌化疗后患者,肺癌I~Ⅱ期患者、肺癌Ⅲ~Ⅳ期患者,肺癌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远处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血清 PD-CD5、P53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中PDCD5蛋白可能与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与性别有关。NSCLC患者血清中PDCD5与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肺癌的病理类型、化学治疗与否可能无关,并可能成为 NSCLC治疗的新的方向。

    作者:李海燕;刘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阴囊水肿临床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两组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80例老年阴囊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给予基础物理治疗,对照组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治疗组采用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加口服迈之灵300 mg,2次/d,共20 d。对比两组患者阴囊体积大小变化,阴囊溃疡愈合时间,疼痛与不适评分等。结果经过20 d治疗,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阴囊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阴囊溃疡愈合,疼痛与不适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 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物理治疗、利尿药物均为治疗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迈之灵片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老年阴囊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水肿,促进阴囊溃疡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作者:朱海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老年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QOL)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消化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进行一般资料及生存质量的横断面调查,应用中文IBgQ、SF-36、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IBD患者QOL的主要因素。结果100例老年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 UC)者72例,克罗恩病( CD)者28例,其中两组参与研究入选者相比,人口学特征无显著差异;所有IBD患者的IBDQ总评分为148.85±26.31,肠道症状得分为48.85±8.69,全身症状得分为20.96±5.43,情感功能得分为54.46±10.29,社会功能得分为21.78±5.97,所有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UC 患者与 CD患者在各维度得分均比较接近,且都处于中等水平,两组患者的QOL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IB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QOL比较,结果显示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的IBD患者QOL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学历患者 SF-36的心理、社会领域的评分明显低于低学历患者( P<0.05);重型IBD患者在IBDQ和SF-36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均低于轻型患者( P<0.05);积极应对、社会支持等得分与QOL得分呈正相关(P<0.05);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焦虑、病情、文化程度、病期是影响IBD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病情重的IBD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焦虑、抑郁水平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 IBD患者主要在心理健康方面受到影响。

    作者:葛亮;林宾;田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中ADAMTS-4、5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 FYJN)对实验性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蛋白聚糖酶1、2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成年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骨增生胶囊组,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1 w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 w 后提取各组胫骨平台软骨组织,HE 染色关节软骨 Mankin 评分,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蛋白聚糖酶1、2的蛋白表达量,并采用RT-PCR法测定组织中蛋白聚糖酶1、2的mRNA表达量。结果复元胶囊组和抗骨增生胶囊组软骨Mankin’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复元胶囊高剂量组软骨组织中蛋白聚糖酶1、2的表达明显低于抗骨增生胶囊组( P<0.05)。结论复元胶囊显著降低大鼠膝关节软骨中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提示复元胶囊可能通过抑制蛋白聚糖酶,减少蛋白多糖的降解达到对早期骨关节炎防治作用。

    作者:邓紫婷;周国庆;李荣亨;李强;曾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经临床确诊的SAP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H 值、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细胞介素( IL)-8、血清及白细胞总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9.101,4.336,8.632,3.483,3.961,5.115,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32/46)〕(χ2=6.907,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12/46)〕(χ2=4.842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9.638,3.754,3.043,均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防止细菌移位,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陈健;王磊;李炳庆;尹春英;刘志远;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善、过度的高热量饮食、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及增龄等因素,2型糖尿病( T2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但是这些方法既不能保证把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也不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已有研究证实,用在减肥手术中的胃转流手术能够有效改善伴有T2 DM患者的症状〔2〕。国内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围术期疗效的关注较多,但有关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影响的报道却不多。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胃癌合并T2DM患者接受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前后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联素(AP)及瘦素(LP)的变化情况,拟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影响。

    作者:房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常见菌种

    糖尿病( DM)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目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是为有效的方式,但是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检测期一般较长,给临床早期及时治疗带来不便。因此,初步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还是依靠医生的经验〔1〕。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对糖尿病肾病( CN )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了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旨在为该类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水逸;孔庆志;陈卫群;詹燏;卢忠心;王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高龄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老化,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多,营养状况欠佳,免疫力低下,院内感染发生率居高不降,致病菌呈现定植特点〔1〕,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染性发生变化,耐药菌呈上升趋势〔2〕。2010年卫生部对全国125所医院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细菌监测发现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74.5%),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5.5%〔3〕。本文拟了解高龄老年人(≥80岁)的院内细菌感染及耐药特点。

    作者:郑锦辉;郑晓华;孙国权;刘丽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

    由于高龄缺血性脑卒中( IS)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较少使用溶栓药物,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及脑对缺血应激反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高龄患者IS的预防及治疗面临着较多的问题〔1〕。本研究旨在发现85岁以上IS患者与年龄相对低的患者之间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神经缺损严重度、主要并发症、功能残疾程度及死亡率的不同。

    作者:赵久晗;商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