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

郭鑫;杨俊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 动脉硬化
摘要:慢性肾脏疾病( 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普遍较高,而动脉硬化是导致CKD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 TH)代谢异常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更大〔3〕。本文将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对CKD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护生养老机构就业意向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专业护生毕业后进入养老机构的就业意愿。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2010级三年制护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中的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就业意向分析:已经开设并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的高年级高职护生( B组)愿意选择养老机构内就业的比例高于未开设老年护理学的低年级高职护生(A组)。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及事业的关注与热爱程度已大幅提升。

    作者:穆晓云;吴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来自轻度认知损伤的证据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 )患者以每年10%~15%的速度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正常老人发生AD的10倍。研究者们一直关注的是MCI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MCI的行为和心理症状。直到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 IPA)制定了一个新的疾病现象学术语即痴呆的行为和心理症状( BPSD)。 BPSD是MCI常见的症状,包括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症状、漫游、激越行为和睡眠障碍等。 MCI至今无公认的筛选及临床诊断标准,目前多采用美国 Petersen等〔1,2〕提出的MCI诊断标准,因为其相对比较准确,操作性较强:①排除痴呆和其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疾病状态;②记忆力下降(有家属或知情者证实);③量表评价:总体衰退量表(GDS)2~3级,临床痴呆量表(CDR)0.5,记忆测试结果比年龄、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对照组低1.5s以下,且简易精神状态问卷( MMSE)至少24分,或者Mattis痴呆评定量表( MDRS)分值至少123分、一般生活功能保存;④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3〕。

    作者:潘元青;梁海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 FU)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噻唑蓝( 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增殖抑制情况:芬太尼单独应用时,与未处理组相比,均引起平均增殖抑制率(IR)增加(P<0.05);三种浓度的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作用48、72 h时,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平均IR随着其中芬太尼浓度增加依次增加。细胞周期影响:单独应用芬太尼处理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S期比例依次降低(P<0.05),增殖指数(PI)亦依次降低。联合用药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其中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 S期、G2/M期细胞、PI随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5);三种浓度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在对 G2/M期细胞比例和 PI减少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芬太尼、5-FU及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既抑制了 G0/G1期到 S期的转化,又抑制了S期向G2/M期的转化,可显示出协同作用。并且对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也与芬太尼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作者:王志学;雷燕;王利军;张晓侠;李汝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经临床确诊的SAP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H 值、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细胞介素( IL)-8、血清及白细胞总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9.101,4.336,8.632,3.483,3.961,5.115,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32/46)〕(χ2=6.907,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12/46)〕(χ2=4.842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9.638,3.754,3.043,均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防止细菌移位,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陈健;王磊;李炳庆;尹春英;刘志远;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城市居民冠心病数量化预测模型评价

    目的:探索简便实用的城市居民冠心病预测方法。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筛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冠心病的多变量数量化预测模型,用交互验证法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城市居民冠心病与年龄、腹围、脂蛋白、载脂蛋白B、高血压史、劳累及某些饮食习惯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关联( P<0.05)。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分别采用训练样本和考核样本进行效果验证,结果显示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达90%以上,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理想,且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结论冠心病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黄涛;王雪樵;高红英;温永顺;李德栋;尹汉明;李梦军;王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高龄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脏器功能老化,长期卧床,侵入性操作多,营养状况欠佳,免疫力低下,院内感染发生率居高不降,致病菌呈现定植特点〔1〕,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染性发生变化,耐药菌呈上升趋势〔2〕。2010年卫生部对全国125所医院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细菌监测发现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74.5%),革兰阳性菌感染占25.5%〔3〕。本文拟了解高龄老年人(≥80岁)的院内细菌感染及耐药特点。

    作者:郑锦辉;郑晓华;孙国权;刘丽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老年失眠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中药对照组36例、西药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接受“二二六时间针刺法”之针刺,并服用天王补心汤剂;中药对照组服用天王补心汤剂;西药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采用临床疗效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明显高于中药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6/36)和66.7%(24/36)(P<0.05)。治疗后三组PSQI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的降低程度优于中西药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杨来福;和青松;王文彪;刘建武;郭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 FIB)、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就诊的13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联合阿司匹林100 mg+常规治疗,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FIB、hs-CRP,进行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治疗3 d内及治疗3个月后使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内动脉,计算粥样硬化斑块的Crouse〔1〕积分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5%、81.1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726,P=0.0167),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35% vs 23.18%,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314,P=0.0013);②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FIB、IMT、斑块的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FIB、IMT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协同降低 hs-CRP、FIB水平,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作者:江显萍;陈建华;吴大鸿;熊劲;陆广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阴囊水肿临床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两组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80例老年阴囊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给予基础物理治疗,对照组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治疗组采用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加口服迈之灵300 mg,2次/d,共20 d。对比两组患者阴囊体积大小变化,阴囊溃疡愈合时间,疼痛与不适评分等。结果经过20 d治疗,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阴囊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阴囊溃疡愈合,疼痛与不适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 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物理治疗、利尿药物均为治疗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迈之灵片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老年阴囊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水肿,促进阴囊溃疡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作者:朱海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 NMES)疗法及单纯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NMES疗法及吞咽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吞咽训练,观察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 P<0.01,P<0.05),但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脑卒中后真、假性延髓麻痹和对照组中脑卒中后真、假性延髓麻痹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NMES治疗配合单纯吞咽训练,可提高疗效,使绝大部分患者吞咽功能改善,从而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假性延髓麻痹的康复效果好于真性延髓麻痹。

    作者:张立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雾化吸入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4例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布地奈德组及低剂量布地奈德组各42例。两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FEV1%及FEV1/FVC,同时注意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 PaO2及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 PaCO2均降低, PaO2均升高(t=-30.654,15.913,13.873, P<0.05);治疗后,两组 FEV1%及 FEV1/FVC 均改善,其中大剂量组肺功能改善显著(t=2.721,6.374, P<0.05)。结论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杨泽辉;陈晓东;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吞咽障碍者营养与生活质量的现状

    目的:探讨老年吞咽障碍者营养和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对6所养护机构中60岁及以上老年吞咽障碍者进行膳食调查,利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生活质量指数分析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现状。结果303例老年吞咽障碍者中营养不良者122例(40.3%),117例(38.6%)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吞咽功能越差营养状况越差。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除锰、镁、磷、维生素E、烟酸、脂肪、钠外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量。膳食结构中粮谷类、蔬菜、豆和乳类及制品类明显低于推荐量。老年吞咽障碍者生活质量指数低,平均分值为4.83±2.43。与营养状况呈正相关(r=0.668,P=0.000)。结论老年吞咽障碍者的营养状况差,营养不良和潜在营养不良风险者比例高;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质量低下,并随着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下降而下降。

    作者:韩维嘉;孙建琴;谢华;易青;霍成;李臻;华莉;郭红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复元胶囊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中ADAMTS-4、5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 FYJN)对实验性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蛋白聚糖酶1、2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成年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抗骨增生胶囊组,复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1 w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 w 后提取各组胫骨平台软骨组织,HE 染色关节软骨 Mankin 评分,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关节软骨中蛋白聚糖酶1、2的蛋白表达量,并采用RT-PCR法测定组织中蛋白聚糖酶1、2的mRNA表达量。结果复元胶囊组和抗骨增生胶囊组软骨Mankin’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复元胶囊高剂量组软骨组织中蛋白聚糖酶1、2的表达明显低于抗骨增生胶囊组( P<0.05)。结论复元胶囊显著降低大鼠膝关节软骨中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提示复元胶囊可能通过抑制蛋白聚糖酶,减少蛋白多糖的降解达到对早期骨关节炎防治作用。

    作者:邓紫婷;周国庆;李荣亨;李强;曾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农村中老年留守妇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策略

    目的:分析农村中老年留守妇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三个大县40个自然村,运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对1200名46~60岁的目标人群进行1年的干预,并与基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90%农村中老年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水平。通过1年的AIDS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农村中老年留守妇女AIDS平均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1.9%上升到76.1%(P<0.01);各单项AIDS非传染认知显著性提高:如与 AIDS 感染者共同进餐、蚊虫叮咬和共用泳池能否传染,分别由干预前的26.8%、28.8%和26.3%提高到干预后的73.9%、70.1%和75.6%(P<0.01);夫妻团聚期间安全套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2%提高到干预后的18.5%,但仍有73.8%的人从不使用。结论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对提高农村中老年留守妇女AIDS认知水平行之有效。

    作者:傅兰英;许锦秀;许彤;桂立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WHO)已将糖尿病( DM)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1〕。 DM 的高患病率及DM 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患者DM知识匮乏、生活方式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等也有很大关系〔2〕。 DM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3〕,从而影响其睡眠状况,打乱睡眠觉醒节律,影响其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本文拟研究DM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作者:杜君;杨美荣;马利;苑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17.84±8.73) ng/L、VEGF (416.7±162.8)ng/L、TGF-β1(68.74±17.91)ng/L水平分别比正常对照组(5.43±1.90)ng/L、(34.3±12.4)ng/L、(20.44±6.58)ng/L显著升高(均P<0.001)。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VEGF水平、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有关。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翠翠;张雪琦;马宏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芳香物质吸嗅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认知功能减退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也是老年痴呆的主要表现。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构成,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记忆、计算、分析、综合、理解、判断、结构能力、执行能力等,如果其中某一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就称为该认知域的障碍。如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1〕。目前芳香疗法改善认知功能疗效肯定、副作用低、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

    作者:窦云龙;高晓平;李光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叶酸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H型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每天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叶酸片口服,每天一次,每次0.8 mg,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者舒张压( DBP)、收缩压( SBP)、心率、血浆Hcy水平,治疗期间连续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SBP和DBP的T/P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前Hcy水平〔(18.8±6.4)μmol/L〕与治疗后Hcy水平〔(13.3±9.7)μmol/L〕差异显著(t=5.3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2,P<0.05)。结论叶酸片降低Hcy水平效果显著,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作者:汪小燕;杨大来;朱雪梅;余晓英;宋杰;于丽丽;廉炜;黄颖睿;杨艳;战玲;赵春艳;杨姗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PO)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中心收治的PO患者12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依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组(43例)和肾阴虚型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妊马雌酮联合甲羟孕酮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化瘀填精方。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机体指标水平情况、机体各处骨密度( BMD)水平及不同症状积分与患者腰椎侧位BMD及前臂BMD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间在血碱性磷酸酶( ALP)、血钙(Ca)、血磷(P)、血肌酐(Cra)以及尿钙/肌酐Ca/Cr等指标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在上述指标水平相比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Ca水平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的血ALP、血肌酐Cr a及尿钙/肌酐Ca/Cr等方面对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各组在腰椎正位、侧位、髋部、前臂BMD水平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各组机体各处BMD水平均有缓解,尤其是腰椎正、侧位 BMD水平和髋部BMD水平。其中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腰椎侧位和前臂的 BMD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症状积分与腰椎侧位BMD呈显著正相关(r=0.846,P=0.023),症状积分与前臂BM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1)。结论化瘀填精方治疗PO,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 BMD水平,减少骨丢失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小玲;张诗军;徐成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