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王志学;雷燕;王利军;张晓侠;李汝泓

关键词:芬太尼, 5-氟尿嘧啶, MCF-7, MTT, 流式细胞技术, 增殖, 细胞周期
摘要:目的:研究芬太尼与5-氟尿嘧啶( FU)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 MCF-7)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药物作用24、48、72 h后噻唑蓝( MTT)法测定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选取48 h,通过流式细胞技术( FCM)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增殖抑制情况:芬太尼单独应用时,与未处理组相比,均引起平均增殖抑制率(IR)增加(P<0.05);三种浓度的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作用48、72 h时,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平均IR随着其中芬太尼浓度增加依次增加。细胞周期影响:单独应用芬太尼处理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着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S期比例依次降低(P<0.05),增殖指数(PI)亦依次降低。联合用药时,G0/G1期细胞比例随其中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增加(P<0.05), S期、G2/M期细胞、PI随芬太尼浓度的增加依次降低(P<0.05);三种浓度芬太尼与5-FU联合应用,在对 G2/M期细胞比例和 PI减少方面均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芬太尼、5-FU及联合应用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既抑制了 G0/G1期到 S期的转化,又抑制了S期向G2/M期的转化,可显示出协同作用。并且对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也与芬太尼的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预后

    由于高龄缺血性脑卒中( IS)患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较少使用溶栓药物,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及脑对缺血应激反应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高龄患者IS的预防及治疗面临着较多的问题〔1〕。本研究旨在发现85岁以上IS患者与年龄相对低的患者之间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神经缺损严重度、主要并发症、功能残疾程度及死亡率的不同。

    作者:赵久晗;商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生活质量的改善、过度的高热量饮食、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及增龄等因素,2型糖尿病( T2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但是这些方法既不能保证把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也不能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已有研究证实,用在减肥手术中的胃转流手术能够有效改善伴有T2 DM患者的症状〔2〕。国内对胃癌合并T2DM患者围术期疗效的关注较多,但有关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影响的报道却不多。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胃癌合并T2DM患者接受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前后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联素(AP)及瘦素(LP)的变化情况,拟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T2DM患者的糖代谢影响。

    作者:房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银川市老年人整体幸福度现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整体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老年人整体幸福度的策略。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银川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238位老人进行测查。结果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2%,银川市老年人整体幸福度得分为(35.57±10.00)分,接近高幸福水平;老年人幸福度在文化程度、曾从事职业、现在职业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上等无统计学差异;在性别、民族、确诊有无疾病、健谈与否、婚姻状况、月收入水平、性格、应对方式、与子女关系、感受支持程度、自我满意度及支持利用度等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提高老年人的月收入水平,满足老年人情感需要,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老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作者:史慧敏;任峥;张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围绝经期妇女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围绝经期妇女160例,其中绝经前者80例,绝经后者80例,比较绝经前后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并统计绝经前后不同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与BMD之间的关系。结果绝经前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绝经后(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绝经后(P<0.05),绝经前雌二醇水平正常者腰椎和股骨颈的 BMD显著高于雌二醇水平偏低者(P<0.05),绝经后雌二醇水平正常者其BMD与雌二醇水平偏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和绝经后,其卵泡刺激素正常者其腰椎和股骨颈的 BMD显著高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 P<0.05),绝经后卵泡刺激素正常者其 BMD 显著低于绝经前绝经后卵泡刺激素正常者( P<0.05),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其BMD显著低于绝经后卵泡刺激素升高者(P<0.05)。结论雌二醇对绝经前BMD影响较大,卵泡刺激素对BMD的影响贯穿于围绝经期的整个过程。

    作者:陆琴;李文佼;金皖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 FIB)、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就诊的13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联合阿司匹林100 mg+常规治疗,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FIB、hs-CRP,进行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治疗3 d内及治疗3个月后使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内动脉,计算粥样硬化斑块的Crouse〔1〕积分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5%、81.1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726,P=0.0167),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35% vs 23.18%,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314,P=0.0013);②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hs-CRP、FIB、IMT、斑块的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FIB、IMT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能够协同降低 hs-CRP、FIB水平,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稳定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

    作者:江显萍;陈建华;吴大鸿;熊劲;陆广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的效果

    随着管状吻合器的应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但随之而来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传统全胃代食管术后有60%~80%的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的主观症状〔1〕。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一种能同时减少吻合口狭窄及术后反流的吻合方法,而管状胃、食管侧侧吻合在减少上述两种并发症方面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2〕。本文拟探讨食管癌切除术中减少吻合口狭窄及反流的新方法。

    作者:董新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开始后2 h 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建;倪鸣;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生物电阻抗监测血容量在评估血透患者容量超负荷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生物电阻抗对相对血容量监测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9例,临床评估均达到干体重,根据透后30 min 生物电阻抗测量结果分为两组,A组:达干体重组(34例),B组未达干体重组(15例)。对B组患者逐渐下调干体重,直至再次测量生物电阻抗结果达正常人群标准时,定为B′组(n=15)。在透析过程中同时应用在线血容量监测( BVM)监测患者相对血容量变化(ΔBV)。比较A、BΔBV/UF(%/L)、ΔBV/UFR(%· L-1· h-1)值,并应用ROC曲线分析计算ΔBV/UF、ΔBV/UFR在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寻找诊断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结果ΔBV、ΔBV/UF、ΔBV/UFR,B 组均低于A组(P<0.01)。 A组与B'组中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为:ΔBV/UF(0.84,95%CI 0.70~0.93)>ΔBV/UFR(0.83,95%CI 0.69~0.92)。结论ΔBV/UF、ΔBV/UFR 是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在△BV/UF 低于4.53%/L 或△BV/UFR低于0.88%· L-1· h-1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提示存在容量超负荷,可以安全地下调干体重。

    作者:张慧然;徐金升;白亚玲;张俊霞;崔立文;俞啟瑶;张胜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清 P53抗体(17.84±8.73) ng/L、VEGF (416.7±162.8)ng/L、TGF-β1(68.74±17.91)ng/L水平分别比正常对照组(5.43±1.90)ng/L、(34.3±12.4)ng/L、(20.44±6.58)ng/L显著升高(均P<0.001)。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VEGF水平、TGF-β1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远端转移、TNM分期有关。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P53抗体、VEGF、TGF-β1水平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和预后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翠翠;张雪琦;马宏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福州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SWB)及其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背景信息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MUNSH总分为(25.65±11.81)分,正性因子平均分为(11.96±5.74)分,负性因子平均分为(10.31±6.84)分,显示老人 SWB 水平不容乐观。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26.75±6.50)分,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56±2.9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15.12±3.68)分,支持利用度平均分为(6.07±2.23)分,说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为主。结论幸福度量表各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显著相关,且与主观支持的相关性强。

    作者:林榕;宋继红;杨贵芳;彭云珍;李媛;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M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182例术前拟诊、术后病理确诊的早期周围型NSCLC患者。将已发生MLN转移( N2期)的82例患者记为观察组。未发生MLN转移( N0期)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MLN转移的单因素情况,并实施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总结相应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N2期的MLN转移率中,女性、吸烟史、咳嗽、胸痛、咯血、肿瘤家族史、结节大小0~2 cm、钙化、血管集束征等因素与之无显著相关性。男性占54.9%(45/82),消瘦占67.1%(55/82),既往肿瘤史占18.3%(15/82),结节大小2~3 cm者占79.3%(65/82),毛刺占53.7%(44/82),分叶占26.8%(22/82),胸膜皱缩占32.9%(27/82),边界清楚占23.2%(19/82),空泡征占9.8%(8/82),密度均匀占31.7%(26/8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30/100),42.0%(42/100),7.0%(7/100),14.0%(14/100),31.0%(31/100),9.0%(9/100),11.0%(11/100),6.0%(6/100),2.0%(2/100),10.0%(10/100)(均P<0.05)。整理所得数据后发现,结节大小2~3 cm时发生MLN转移为<2 cm时的3.678倍;密度不均者是均匀者的5.857倍;胸膜皱缩者是非皱缩者的3.254倍;边界不清者是边界清楚者的8.257倍;有空泡征者是无空泡征者的7.122倍;消瘦者是无消瘦者的28.261倍。 Logistic回归性分析,消瘦和既往肿瘤史、结节大小2~3 cm、密度均匀、胸膜皱缩、边界清楚以及空泡征7个因素均为N2期发生M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早期周围型NSCLC,发生MLN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结节大小>2 cm、密度不均、胸膜皱缩、边界不清、空泡征以及消瘦和含既往肿瘤史等,值得临床密切关注。

    作者:许川;梅宏;韩连奎;李震宇;刘波;刘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城市居民冠心病数量化预测模型评价

    目的:探索简便实用的城市居民冠心病预测方法。方法根据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筛出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采用Bayes逐步判别分析构建冠心病的多变量数量化预测模型,用交互验证法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城市居民冠心病与年龄、腹围、脂蛋白、载脂蛋白B、高血压史、劳累及某些饮食习惯等因素存在统计学关联( P<0.05)。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分别采用训练样本和考核样本进行效果验证,结果显示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达90%以上,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理想,且预测结果的稳定性较好。结论冠心病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作者:黄涛;王雪樵;高红英;温永顺;李德栋;尹汉明;李梦军;王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补体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动态观察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入院2 w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3(C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老年ACI患者入院1、3、7、14 d的血清hs-CRP和C3水平,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不同梗死面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CI患者的血清hs-CRP和C3水平变化。结果 ACI组在入院1 d 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 C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入院3、7 d时血清hs-CRP、C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14 d时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62)。 ACI组中,不同病灶体积患者入院1、3、7 d的血清hs-CRP水平及入院3、7 d的补体C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大,血清hs-CRP及C3水平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入院1、3、7 d的血清hs-CRP水平及入院3、7 d的补体 C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缺损程度越重,血清 hs-CRP、C3水平越高( P<0.01)。结论 hs-CRP及C3与ACI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有关,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及ACI患者应常规检测血清hs-CRP及C3水平。

    作者:李宁;郭芳;刘云;张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经临床确诊的SAP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菌移位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H 值、血淀粉酶、血脂肪酶、血清白细胞介素( IL)-8、血清及白细胞总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9.101,4.336,8.632,3.483,3.961,5.115,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1.30%(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32/46)〕(χ2=6.907,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26.09%(12/46)〕(χ2=4.842P<0.05)。研究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9.638,3.754,3.043,均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防止细菌移位,提升治疗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作者:陈健;王磊;李炳庆;尹春英;刘志远;张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阿托伐他汀钙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干预作用。方法单纯T2DM组64例和T2DM合并AMI组72例均给予立普妥;另选择72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测定给药前后血清内脂素含量及生化、HbA1c等指标。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T2DM合并AMI组血清内脂素、TG、FPG、HOMA-IR值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HDL-C低于单纯T2DM组(均P<0.05);血清内脂素和HOMA-IR是合并 AMI的危险因素。治疗6个月后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AMI组HOMA-IR与内脂素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是 T2DM合并AMI的高危因素,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清中内脂素含量,进而降低 HOMA-IR的含量,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汪晓红;黎汝;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核因子-κB/p65和环氧化酶-2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核因子( NF)-κB/p65和环氧化酶( COX)-2的表达,评估二者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50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通过支气管镜检,同时采集肿瘤组织和正常黏膜。采用 NF-κB/p65和 COX-2的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 NF-κB/p65和COX-2的表达同肿瘤的发生、分级、转移的相关性。结果36例(72%)NF-κB/p65表达阳性,鳞状细胞癌和腺癌NF-κB/p6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腺癌的NF-κB/p65的表达水平高于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45例(90%)COX-2表达阳性,而正常组织中不表达COX-2。腺癌COX-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NF-κB/p65和COX-2的表达与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及其分级有关,同时 NF-κB/p65和 COX-2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NF-κB/p65和COX-2的表达水平对于NSCL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二者可以作为新的抗肺癌治疗方法的一个靶点,通过抑制NF-κB/p65和COX-2能改善患者的抗癌疗效。

    作者:姜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结构式访谈法比较51例老年痴呆患者和56例对照组之间的生活方式。结果痴呆组和对照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饮食、睡眠、运动习惯以及兴趣爱好上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上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不爱运动,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饮食偏甜、咸或油腻等为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运动、规律作息、良好的兴趣爱好,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作者:汪婷;沈军;傅志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特点及预后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表现,MR、CT、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分为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起病形式及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继发脑实质损伤59例,无脑实质损伤41例;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住院时间等与无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与无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乏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临床表现明显多于无脑实质损伤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实验室检查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59例继发脑实质损伤者均有脑实质改变。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5)。结论老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并纠正病因,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李晓红;张慧媛;王慕一;任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特发性黄斑前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

    老年性白内障( CTR)已成为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行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老年性CTR的有效方法。 CTR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视网膜情况,角膜瘢痕,翼状胬肉等。特发性黄斑前膜( IMEM)多见于老年人,但也有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可因增生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晚期症状主要有视物变形、视物变小、闪光感及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1〕。由于大多数IMEM患者的视力预后良好,故一般无需治疗。目前,对于影响视力的IMEM主张行后入路玻璃体切除及膜玻璃术〔2〕。老年性白内障( CTR)已成为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行晶体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老年性CTR的有效方法。 CTR手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视网膜情况,角膜瘢痕,翼状胬肉等。特发性黄斑前膜( IMEM)多见于老年人,但也有40岁以下的青年人,可因增生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晚期症状主要有视物变形、视物变小、闪光感及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1〕。由于大多数IMEM患者的视力预后良好,故一般无需治疗。目前,对于影响视力的IMEM主张行后入路玻璃体切除及膜玻璃术〔2〕。

    作者:赵晓静;刘苹苹;杨程成;李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