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谌海兰

关键词: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CHOP方案, 非霍奇金淋巴瘤
摘要:目的: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76例老年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HOP方案组36例,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 CHOP 方案组40例。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6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CHOP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55.56%;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 CHOP方案组分别为45.00%,7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P<0.05);两组治疗方案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的IgA、lgG、IgM 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NHL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未增加,但还应实时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敲低hnRNP H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敲低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 hnRNP H)基因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将hnRNP H siRNA转染至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组),确定 siRNA 沉默效率( hnRNP H mR-NA、蛋白表达)、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对照组E-cadherin表达少,而转染组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N-cadherin、MMP-2及MMP-7表达显著高于转染组(P<0.05)。结论沉默hnRNP H基因能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转移和侵袭。

    作者:赵向寨;吕欣;王璟;田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肛垫悬吊术联合痔瘘熏洗剂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

    急性嵌顿痔是由于肛管、直肠黏膜下移,脱出肛门外不能回纳,局部血运障碍而出现组织水肿、缺血、坏死等临床表现。本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如果得到不及时的治疗,可发生肠管坏死、严重感染、休克等〔1〕。手法复位、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复发率高,难以完全治愈疾病〔2〕。近年来的研究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减轻感染、坏死的发生,快速缓解症状〔3〕。本研究采用肛垫悬吊术联合痔瘘熏洗剂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刘旭昌;郭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福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福州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SWB)及其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背景信息表、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福州市区22家在省民政厅登记在册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的272名老人进行调查。结果MUNSH总分为(25.65±11.81)分,正性因子平均分为(11.96±5.74)分,负性因子平均分为(10.31±6.84)分,显示老人 SWB 水平不容乐观。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26.75±6.50)分,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56±2.9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15.12±3.68)分,支持利用度平均分为(6.07±2.23)分,说明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以主观支持为主。结论幸福度量表各维度与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显著相关,且与主观支持的相关性强。

    作者:林榕;宋继红;杨贵芳;彭云珍;李媛;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意义

    老年肺炎支原体( MP)肺炎并发症多、病情复杂、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1,2〕。胱抑素C( Cys-C)是较为灵敏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Scr )的标志物。本文探讨血清Cys-C含量在老年MP肺炎患者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治国;张绍武;王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WHO)已将糖尿病( DM)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1〕。 DM 的高患病率及DM 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患者DM知识匮乏、生活方式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等也有很大关系〔2〕。 DM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3〕,从而影响其睡眠状况,打乱睡眠觉醒节律,影响其正常的社会适应功能。本文拟研究DM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作者:杜君;杨美荣;马利;苑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阴囊水肿临床治疗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两组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80例老年阴囊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给予基础物理治疗,对照组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治疗组采用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d,加口服迈之灵300 mg,2次/d,共20 d。对比两组患者阴囊体积大小变化,阴囊溃疡愈合时间,疼痛与不适评分等。结果经过20 d治疗,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治疗组阴囊水肿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阴囊溃疡愈合,疼痛与不适评分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 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物理治疗、利尿药物均为治疗阴囊水肿的有效方法,迈之灵片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老年阴囊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水肿,促进阴囊溃疡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作者:朱海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特点及预后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表现,MR、CT、血管造影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脑实质损伤分为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起病形式及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继发脑实质损伤59例,无脑实质损伤41例;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住院时间等与无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与无脑实质损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继发脑实质损伤组患者乏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临床表现明显多于无脑实质损伤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继发脑实质损伤组与无脑实质损伤组实验室检查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老年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59例继发脑实质损伤者均有脑实质改变。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5)。结论老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并纠正病因,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李晓红;张慧媛;王慕一;任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机制的microRNA水平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 miR)在脑组织中含量丰富,且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1〕,有推测,人体组织细胞内的每一个生理过程几乎均受miR的调控,miR调控紊乱可能是人体多种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2〕。本文就miR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1 miR的特征miR是真核生物体内长约22个核苷酸( nt)的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先在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发现〔3〕。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病毒中,且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通过与目标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可导致目标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miR基因通常位于基因间或内含子区域,首先在细胞核内转录产生初始RNA ( pri-miRNA )。 pri-miRNA在核糖核酸酶( RNase)Ⅲ家族酶Drosha和其辅助因子Pasha的作用下被处理成70nt 的带有茎环结构的 miR 前体(pre-miRNA),经核内小分子-结合蛋白(Ran-GTP)依赖的输出蛋白exportin-5转运到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另一个核酸酶Dicer将pre-miRNA剪切成约22个核苷酸长度的miR双链,通常其中一条被降解,另一条与Argonaute蛋白相结合,形成RNA诱导基因沉默复合物(RISC),该复合物与目标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结合,发挥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当miR与mRNA不完全互补时,将导致翻译的抑制;当miR与mRNA完全互补时,则导致目标mRNA的降解〔4〕。

    作者:吴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结构式访谈法比较51例老年痴呆患者和56例对照组之间的生活方式。结果痴呆组和对照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饮食、睡眠、运动习惯以及兴趣爱好上的差异显著( 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上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不爱运动,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饮食偏甜、咸或油腻等为不良生活习惯。合理运动、规律作息、良好的兴趣爱好,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作者:汪婷;沈军;傅志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栓抽吸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介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恢复期合并有高血栓负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AMI恢复期并血栓负荷较重老年患者35例,随机分为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的血栓抽吸组(18例)和常规PCI组(17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础资料、PCI相关资料及临床预后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BG)3级获得率较高,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较低(P<0.05);血栓抽吸组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P<0.05);术后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血栓负荷较重的 AMI恢复期患者行 PCI的过程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安全、有效,能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慢血流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患者的长期心功能及预后。

    作者:牛和平;张军;袁琛;付金国;费玲;万艳芳;王长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了解易化经皮冠脉内溶栓治疗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比100例易化PCI与100例直接PCI心肌梗死治疗后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室功能。同时年轻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与易化PCI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可知,易化PCI治疗与直接PCI治疗相比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直接PCI(P<0.05)。心室功能方面,易化PCI明显高于直接PCI(P<0.05)。而低于对照组的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测定。结论易化PCI治疗对于心肌梗死有较好疗效,相较于直接PCI,易化PCI具有成本低、治疗快的优势,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林作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前营养支持对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慢性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于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在肠壁纤维性改变的诱导下发生于肠道内,其属于进行性加重性疾病〔1〕。由于胃肠道生理结构改变,本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在反复肠梗阻、长期放疗及患者进食能力与肠道吸收能力降低的情况下,患者普遍出现营养不良。外科手术是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的佳治疗方案,而术前营养状况优劣直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与否,故合理给予营养支持是围术期的关键〔2〕。本研究通过分析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的效果,旨在探讨适合患者的佳营养支持方案。

    作者:赵丽艳;张荣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成都市老年人体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规律。方法在成都市及周边共10个区(县)随机抽取800名60~69岁老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成都市老年人形态、功能和素质指标的特点和城乡间的差异。结果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达标率为93.88%,比中国平均值高出7.48%;城、乡间老年人在身高、臀围、上臂及肩胛皮褶厚度、安静心率、收缩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状况相对好于中国老年人。城镇老年人的体质状况要略好于乡村老年人,原因可能是城镇与乡村之间的生存环境、经济状况、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作者:杜喜望;韩海军;陈希宁;沈丽琴;龚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特点

    目的:分析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ANVUGIB)急诊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出血原因、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活动性出血比例较高,因胃溃疡、胃癌而出血明显较多,血尿素氮(BUN)水平较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低(P<0.05)。结论老年ANVUGIB病情较重,需尽快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

    作者:蔡洪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广场健身舞辅助治疗老年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

    西医认为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由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中医认为肩周炎的主要病机是在年老肝肾两虚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邪客肩部经络致气血阻滞而形成的〔1〕。肩周炎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长期肩部周围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多以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功能受限明显,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抗肩”现象,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及生活不便。目前肩周炎主要采取按摩、牵引、针灸、穴位注射、针刀、中西药物治疗等方法,外加中药治疗。本文旨在观察广场健身舞辅助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作者:段意梅;陆国田;李春林;王建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279例老年体检人群血尿酸水平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尿酸( UA)水平的检测结果。方法对1279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血 UA、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空腹血糖( FBS)水平的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男性高 UA 血症检出率为18.5%(120/648),女性高 UA 血症检出率10.9%(69/631),不同年龄组中的男性高UA血症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高 UA 血症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1279例老年人分为高 UA 血症组189例和血UA正常组1090例。高UA血症组患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人数多于血 UA正常组( P<0.05)。结论高 UA血症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高,并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也易导致很多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患者病情严重,故加强对高UA血症的筛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进生;张光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 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开始后2 h 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建;倪鸣;王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化瘀填精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PO)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该中心收治的PO患者12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依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组(43例)和肾阴虚型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妊马雌酮联合甲羟孕酮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化瘀填精方。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机体指标水平情况、机体各处骨密度( BMD)水平及不同症状积分与患者腰椎侧位BMD及前臂BMD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间在血碱性磷酸酶( ALP)、血钙(Ca)、血磷(P)、血肌酐(Cra)以及尿钙/肌酐Ca/Cr等指标水平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在上述指标水平相比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Ca水平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血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的血ALP、血肌酐Cr a及尿钙/肌酐Ca/Cr等方面对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各组在腰椎正位、侧位、髋部、前臂BMD水平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各组机体各处BMD水平均有缓解,尤其是腰椎正、侧位 BMD水平和髋部BMD水平。其中治疗后肾阴虚组和肾阳虚组的腰椎侧位和前臂的 BMD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症状积分与腰椎侧位BMD呈显著正相关(r=0.846,P=0.023),症状积分与前臂BM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1)。结论化瘀填精方治疗PO,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缓解 BMD水平,减少骨丢失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小玲;张诗军;徐成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IL)-6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患者107例。采集术前及术后1、3、5、7 d的血样,检测血清中IL-6和CR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血清 IL-6与CRP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术后第1天血清 IL-6迅速升高达(38.50±16.4) ng/L,第3天为(36.72±17.5)ng/L,第5天迅速下降至(16.21±8.4)ng/L,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第3天CRP明显升高至(4.42±1.03)mg/dl,第5天持续升高至(4.62±1.00)mg/dl,第7天下降至(2.47±1.35)mg/dl,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血清IL-6变化更敏感,对术后炎症的发生早期反应较好,与CRP联合对炎症发生后期反应较好。

    作者:杜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