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亚丽;童雪影;郑红波;周洪莲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1(Prdx1)和Snail蛋白在老年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行手术切除的8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51例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 PV6000二步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Prdx1和Snail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染色结果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分析两者表达分布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ER、PR及HER-2表达)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性。结果老年乳腺癌组织中Prdx1和Snail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9.4%(59/85)和75.3%(64/85),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1.4%(16/51)和43.1%(22/51)(P<0.05);乳腺癌组织中 Prdx1和 Snail高表达率均与HER-2表达有关,而Prdx1也与分期、淋巴结转移、ER和PR表达有关,Snail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 Prdx1中分期为“Ⅲ+Ⅳ”者的高表达率较“Ⅰ+Ⅱ”者高(83.9% vs.61.1%, P=0.028),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高(78.7% vs.57.9%, P=0.012),ER(76.9% vs.55.6%, P=0.017)、HER-2(88.2% vs.41.2%, P=0.017)阳性者均高于阴性者,PR阴性者较阳性者高(84.2% vs.57.4%,P=0.008)。 Snail中组织学分级为“Ⅲ”者的高表达率高于“Ⅰ+Ⅱ”者(89.3% vs.68.4%, P=0.036),HER-2阳性者较阴性者的高(86.3% vs.58.8%, P=0.004)。 Prdx1和 Snail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0.571, P=0.016)。结论老年乳腺癌中Prdx1和Snail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提示其在乳腺癌的恶性发展中发挥作用,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作者:熊伟;吴煌福;黄光越;陈华敏;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检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术前阻力指数( RI)值与术后组织中畸胎癌衍生生长因子( Cripto)-1和干细胞相关基因( SOX)-2的表达及关系。方法确诊为乳腺浸润性癌的患者113例手术前的超声资料,观察RI值,应用免疫组化对术后组织中Cripto-1和S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RI与Cripto-1和SOX-2表达的关系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意义。结果乳腺浸润性癌患者术前 RI值明显升高,RI值与Cripto-1和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不同RI值患者术后组织中Cripto-1和 SOX-2的表达差别显著( P<0.05)。 RI值、Cripto-1和 SOX-2表达均与肿瘤大直径、脉管浸润和Ki67表达相关。结论术前应用超声检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R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ripto-1和SOX-2的表达。 RI值可能对术前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艳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美国为84.0%,西欧仅有46.0%〔1〕。诊断水平与治疗措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膀胱癌患者的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随机挑选病例和随访较完整的膀胱癌患者210例,男130例、女80例。年龄39~81(平均54)岁。病理分期中TaN0M070例、T1N0M074例、T2 N0 M042例、T3 N0 M017例、T3 N1 M17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尿路上皮癌199例(94.7%)、腺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有尿路感染者29例(13.8%)、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者34例、其中伴肺心病8例、高血压49例。
作者:程文;徐锋;张征宇;葛京平;马宏青;魏武;周文泉;位志峰;徐晓峰;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1~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5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组)和对照组(50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微量静脉输液泵输注25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和50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输注速度参照用量用法,输注时间30 min。分别于输注前( T0)、0 min (T1)、30 min(T2)、输注完60 min(T3)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点血糖、电解质和pH值。结果与 T0比较,观察组在 T1~T3时点血糖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在T1、T2时点血糖升高,T3时点血糖升高(均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T1、T2时点血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电解质和pH值在各时点分别行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在不超过输液速度的前提下,输注量以250 ml为宜。
作者:徐刚;高勐;冯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HHT)是一种血管壁结构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以皮肤、黏膜等多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性病变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我科曾收治1例重度贫血伴鼻衄的HHT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间断性鼻衄7年余,加重1 w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鼻衄,量约50 ml,易止,出血间隔时间约7d。3年前鼻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间隔时间缩短为1~3 d,量约70 ml,未特殊治疗。1 w前鼻出血不止入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填塞,因严重贫血转入我科。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大小便正常。家族史:其母亲、姐姐、妹妹、儿子及外甥均有不同程度鼻衄史。查体:血压110/50 mmHg,极重度贫血貌,舌部及双手指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色紫红,周边界限清楚,不高于皮肤,压之可褪色。鼻腔内可见血痂,各鼻窦区无压痛。口唇苍白,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含量27 g/L,红细胞计数1.64×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60.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6.1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65.0 g/L,网织红细胞1.87%,白细胞总数3.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153.0×109/L。贫血3项检查:铁蛋白4.00 ng/ml (11.0~306.8 ng/ml)。凝血功能正常。耳鼻喉科内窥镜检查报道,鼻中隔右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双下甲前端附血痂,鼻中隔左侧黎氏区黏膜糜烂,可见活动性出血,双鼻腔及鼻咽部黏膜苍白,未见新生物。根据患者长期反复鼻衄,多处毛细血管扩张及阳性家族史,该患可明确诊断为HHT、缺铁性贫血。入院后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止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对症治疗,患者鼻衄及贫血症状改善后出院。
作者:张传辉;邸鑫;祁啸;李小丰;金鑫;沈卫章;李景贺;贾姣源;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7例,按照是否启用绿色通道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93例)。试验组患者启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0.6%,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降低患者留观、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作者:林燕凤;黄媛;付朝丽;张北平;赵小青;奚旭杰;刘刚;刘嫦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我们分别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URL)、经皮输尿管镜碎石( PCNL)、开放性及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共治疗287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作者:王宁;李义;王加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而且部分患者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增多,老年人心源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呈增多趋势,且易被误诊、误治。若不能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患者将要面临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增加经济负担,延误佳治疗时机。
作者:籍欣欣;付军;李敬霞;卜丽梅;金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 COPD急性期的治疗以药物为主,缓解期主要通过肺康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以延缓病情、减轻症状,但药物治疗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且不良反应、副作用常见,因而康复治疗在COPD稳定期的作用尤为重要〔2,3〕。临床上采用的治疗方法很多,现将近年来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手段作一综述。
作者:杜舒婷;丁连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5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在抗生素使用30 min内,即给予甘露醇快速滴注,对照组甘露醇经脉滴注时间为试验组时间窗外,与抗生素应用时间无明确要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后第3、7、14天的体温和意识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7、14天体温明显降低,意识障碍明显缓解,均显著好于第3天,且3个时间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应用甘露醇辅助抗生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满意,该方法不会增加低神经毒性抗生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冯旭;关宁;霍晓川;李晨光;张振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表观遗传学是目前生物学研究领域具发展前景的学科〔1~4〕。基因自身的改变和表观遗传基因的改变都会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单独或共同的引起有害基因突变率的增加。表观遗传学通过几个机制控制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的表观遗传调控〔5,6〕。目前研究广泛的是DNA甲基化〔7〕。实验表明DNA重复序列的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染色体缺失或重组,从而造成遗传不稳定。因此人类基因甲基化增加染色质的不稳定性,导致肿瘤发展;同时特殊位点CpG岛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以沉默肿瘤抑癌基因,有一定的致癌作用〔8〕。表观遗传学与饮食、药物等外界环境有一定关系,当不利的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时,表观改变使染色质结构重塑,继而促进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曦宇;裴长艳;崔有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两种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其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择眼科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1例,年龄65~80岁。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102例,平均年龄(73.26±4.31)岁;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109例,平均年龄(72.58±3.21)岁;对两种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行两种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视力水平、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以及角膜内皮水肿程度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术后1个月的随访,术后裸眼视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内皮水肿程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两种手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两种手术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王磊;朱炎华;胡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患者确诊心衰后,实施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在连续使用左卡尼汀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心肌酶学、血脂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对照组缩小(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Ⅰ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减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心肌酶学表现,延缓甚至逆转心室重构。
作者:周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加重心肌损伤〔1〕。麻醉、手术创伤及疼痛是加重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目前已应用于术后镇痛及癌痛治疗〔2,3〕。但是将其应用在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效果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心肌的影响。
作者:陈慧;王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癌症对患者的身体和情绪产生巨大影响,而如何看待和应对癌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被用来评估癌症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官锐园等〔2〕施测并修订了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癌症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与抑郁、焦虑、自尊状况相关。本研究了解癌症患者心理适应状况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作者:王丽;蔡明伟;林芳;祝朝富;袁有才;杜驰;陈理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湛江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湛江赤坎区某三甲综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50例,搜集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职业等)、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定骨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采用MRS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生活质量以及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测仪检测 BMD。结果有120例(80.0%)妇女存在骨关节疼痛症状;13例(8.7%)妇女发生骨质疏松;65例(43.3%)存在骨质减少;66.7%的妇女已绝经;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BMD的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严重程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年龄段与不同体重指数(BMI)值的更年期妇女的骨关节疼痛严重程度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绝经妇女与未绝经妇女的骨关节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MRS≥16者的骨关节疼痛较MRS<16者的严重(P<0.05)。结论湛江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率为80.0%,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以及肥胖,骨关节疼痛可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娟;庞谷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 VEGF-C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人 NSCLC 新鲜组织样本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 RT-PCR( QRT-PCR)法检测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VEGF-C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用D2-40标记淋巴管检测NSCLC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果 QRT-PCR显示,VEGF-C mRNA在肿瘤边缘部位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肿瘤中央部位的表达,而且 VEGF-C mRNA的表达亦高于其在周围肺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了同样的表达不均一性。肿瘤边缘VEGF-C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而且VEGF-C高表达组淋巴管侵犯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肿瘤边缘高淋巴管密度组的VEGF-C 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低密度组。结论肿瘤侵犯边缘的 VEGF-C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参与了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
作者:张增雷;宋秋颖;胡静;张伟;潘艳明;任凤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抗衰老医学的概念国外抗衰老医学( antiageing medicine ),包括再生医学( re-generative medicine )及功能医学( functional medicine )近年有诸多研究进展。抗衰老医学是基于深入广泛的循征医学实践而建立的临床/医学新兴专科,以便于对早期发现、预防、早期治疗及逆转增龄性功能性不良、功能障碍(甚至疾病)有所帮助,使患者达到其本身的佳健康状态、高寿限,并促进生活质量。世界抗衰老医学学会主席兼美国抗衰老医学学会主席Goldman教授〔1〕在2010年8月20至22日举行第四届澳大利亚、亚洲抗衰老医学学会年会作了题为“抗衰老/再生医学:保健的未来( Anti-ageing/Regenerative Medicine: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的主旨报告”。该次年会主题是“预防:健康与医学的未来”( Prevention:The Future of Health and Medicine ),并认为在抗衰老及再生医学中,应强调补充疗法及自然疗法。近年来,抗衰老医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近年国际上所谓抗衰老医学( antiaging medicine )的建立〔1〕,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研内容、研究机构及学会名称上的抗衰老,而是全新的意义“抗衰老医学”。2011年8月20至21举行的第五届澳大利亚、亚洲抗衰老医学学会年会的主题是“老年处理:预防、整合及平行”〔1〕,世界抗衰老医学学会主席兼美国抗衰老医学学会主席Goldman教授指出抗衰老医学致力于抗衰老科学及医学的进步,以便跟进生物化学、药学、药理学、生物学及生理学的进展,以及心身医学、运动医学、分子遗传学及医学技术的发现,可有助于抗衰老医学的内涵。2012年8月18~19举行的第六届澳大利亚、亚洲抗衰老医学学会年会的主题是“预防性保健及长寿”。由于快速人口老龄化及保健系统超负荷导致的需求,抗衰老医学正迅速成为保健的标准,是转变患者疾病治疗护理的反映性( reactive )模式转化为良好健康的前行性( proactive )医学模式,其手段包括药物及补充制剂、运动、饮食及营养。以上显示抗衰老医学应是更加靠前、范围更多、更深入地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个新兴学科。代表保健及健康保健医学的未来,是预防医学有关重要节点的超前性研究与实践。
作者:俞卓伟;保志军;阮清伟;马永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 DM)患者血清缺血修饰蛋白( IMA)、丙二醛( MDA)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为DM组(110例)和对照组(66例),行颈动脉彩超测定IMT,并对血清IMA、MDA进行检测。结果 DM 组患者IMT、IMA、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M患者血清IMA、MDA与IMT呈正相关(r=0.499,P<0.01;r=0.452,P<0.05)。结论对老年DM患者而言,血清IMA、MDA可能是更准确的DM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
作者:刘竟芳;陈哲;杨非柯;陈琛;何新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1〕。老年人作为社区居民中弱势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及需求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老年人服务内容并未统一,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利用及需求。
作者:王生锋;齐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