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缺血修饰蛋白、丙二醛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刘竟芳;陈哲;杨非柯;陈琛;何新平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缺血修饰蛋白, 丙二醛, 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 DM)患者血清缺血修饰蛋白( IMA)、丙二醛( MDA)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为DM组(110例)和对照组(66例),行颈动脉彩超测定IMT,并对血清IMA、MDA进行检测。结果 DM 组患者IMT、IMA、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M患者血清IMA、MDA与IMT呈正相关(r=0.499,P<0.01;r=0.452,P<0.05)。结论对老年DM患者而言,血清IMA、MDA可能是更准确的DM微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衰老因子SIRT1和SIRT6抗衰老作用研究新进展

    衰老是生物体在遗传因素和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下出现进行性,不可逆的生理功能下降的生物学过程。早在75年前, McCay和他的同事首先发现热量限制的大鼠比自由饮食的大鼠寿命更长。尽管这一发现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对于促使寿限延长的分子机制一直扑朔迷离。初在酵母中发现的沉默信息调控因子2(Sir2),是一种NAD+依赖性去乙酰转移酶,在对于酵母寿限的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来,在通过热量限制延长酵母寿限方面,发现Sir2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发现推出了生物学中一个新的领域:对于Sir2以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蛋白--Sirtuins家族的研究。其中,SIRT1抗衰老作用经历了肯定,质疑,再到肯定的一个过程〔1~6〕;SIRT6则是Sirtuins家族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家族成员〔7〕。

    作者:阮清伟;马骋;陈洋;马永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小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利用及需求

    “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1〕。老年人作为社区居民中弱势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及需求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老年人服务内容并未统一,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利用及需求。

    作者:王生锋;齐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绞股蓝皂苷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 GPS)对2型糖尿病( 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量的影响。方法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N组),NAFLD模型组(NM 组,7只),T2DM并 NAFLD模型组(51只)。 N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 NM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先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 w;隔夜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40 mg/kg,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至8 w,建立T2DM并NAFLD大鼠模型;将模型组分为GPS大剂量干预组(9只,JH组),予GPS 1 g· kg-1· d-1灌胃;GPS小剂量干预组(9只,JL组),予GPS 0.5 g· kg-1· d-1灌胃;T2DM并NAFLD模型组(9只,M组),同等体积纯净水灌胃;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饲料;治疗周期6 w。实验周期14 w。检测血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血糖( GLU)、肝组织TG、肝脏病理学。结果肝组织TG水平:JH组、JL组低于M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水平NM组与N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血TG水平:JH组、JL组与M组有显著差异(P<0.01)。肝脏病理学:NM 组、M 组重度NAFLD,JH组、JL组中至重度NAFLD。结论绞股蓝能够降低T2DM并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量。

    作者:贺琴;李德梅;李敬会;谭华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7例,按照是否启用绿色通道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93例)。试验组患者启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0.6%,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降低患者留观、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作者:林燕凤;黄媛;付朝丽;张北平;赵小青;奚旭杰;刘刚;刘嫦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3例老年SI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上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血清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血清MDA的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T-SOD浓度、NIHSS评分随治疗时间推移而增加。入院当天,两组血清MDA、血清T-SOD浓度、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入院治疗后第3、7、14天,研究组血清MDA〔(6.7±5.2)mol/ml、(5.4±3.4)mol/ml、(4.9±3.3)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7.7±4.6)mol/ml、(7.2±4.2)mol/ml、(6.9±4.4)mol/ml〕(均P<0.05);研究组在入院治疗后第3、7、14天时的血清 T-SOD〔分别为(80.7±10.5)nU/ml 、(85.9±13.6)nU/ml、(95.8±11.1)nU/ml〕显著低于对照组〔(72.6±14.9)nU/ml、(74.8±20.2)nU/ml、(80.1±13.2)nU/ml〕(均 P<0.05);入院治疗后第7、14天,研究组NIHSS〔(6.5±2.6)分、(5.2±3.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2.2)分、(6.9±2.3)分〕(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抗脂质过氧化、防止内皮损伤等途径帮助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吕燕华;曹亦宾;郭红梅;庄严;王海英;王素洁;刘静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癌MHCC97 H细胞中CD133+和CD133-亚群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目的:分选肝癌MHCC97H细胞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并初步探讨CD133+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MHCC97H细胞株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前后CD133的表达,用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比较其体内成瘤能力,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分选前后 MHCC97H 细胞中 CD133表达分别为(1.09±0.43)vs(86.65±6.49)%(P<0.01)。与CD133-亚群相比,CD133+亚群的体外增殖能力较强,成瘤能力高,高表达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P<0.05,P<0.01)。结论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的CD133+细胞亚群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CD133是人肝癌MHCC97H细胞株的肿瘤干细胞的表型之一。

    作者:易善永;南克俊;张丽娟;柯洋;姜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丙硫异烟胺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的肝脏毒性及应对措施

    老年结核病患者机体各个器官功能减退,同时生理调节能力随之降低,机体血容量减少,尤其是肝脏作为静脉血大的储存器官,随着血流量的减少,将出现肝药酶活性的降低,药物的清除率下降,导致药物代谢周期的延长,甚至出现正常剂量治疗药物后药物蓄积而发生毒性反应〔1〕。老年结核患者,服药时间长,肝脏对抗结核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出现药物在肝脏内的蓄积,加之患者长期的营养不良而合并的低蛋白血症,其血浆蛋白的减少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使游离的药物活性成分浓度显著升高,药物治疗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本研究主要探讨丙硫异烟胺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后肝脏毒性及其应对措施。

    作者:张天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腔置管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

    丘脑出血临床上比较常见,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15%。由于丘脑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出血后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老年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可塑性差,且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更高。目前对于丘脑出血无规范的治疗方案,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一直是神经外科探讨的热点。本文对26例重型内侧型老年丘脑出血患者尝试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腔置管引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明;楚洪波;杜超;李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两种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疗效与并发症比较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两种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其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择眼科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1例,年龄65~80岁。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102例,平均年龄(73.26±4.31)岁;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109例,平均年龄(72.58±3.21)岁;对两种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行两种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视力水平、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以及角膜内皮水肿程度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术后1个月的随访,术后裸眼视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散光程度、角膜中央厚度及角膜内皮水肿程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两种手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两种手术具有创伤小、疗程短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王磊;朱炎华;胡伟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龄化视阈下失独养老问题及对策

    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中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1〕。他们面临养老、精神疾患、因病返贫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失独养老问题是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作者:宋强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研究组给予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血压、血脂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稳定下降,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9.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降压调脂治疗,能明显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降低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蕾;马涛;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乳酸钠林格液液体动力学比较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乳酸钠林格液液体动力学的差别。方法择期手术病人89例,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I)-Ⅱ级老年病人,根据病情及手术所需均可选择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43例和全身麻醉组46例。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采用Matlab 6.5软件包计算扩容后一级和二级容量动力参数,采用CHMT3002型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扩容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扩容前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无显著差异(P>0.05),扩容前后的MAP、HR、CO和 CI无显著变化(P>0.05),与硬膜外阻滞组比,全身麻醉组扩容后MAP、HR、CO、CI和尿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结果显示,与硬膜外阻滞组比,全身麻醉的靶容量(V)较低,清除率较低(均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结果显示,与硬膜外阻滞组比,全身麻醉的 V1、V2、K1和 Kt明显降低,尿量也较低( P<0.05)。结论与硬膜外阻滞麻醉比,全麻后血浆稀释度增加,组织中的液体保留率增大,有益于老年手术患者血容量替代扩充,辅助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庆兰;卢悦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发老年苏醒期谵妄的对比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发老年谵妄的对比临床评价。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5~84岁老年患者分为全静脉麻醉组(TIVA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EVO组),分别麻醉后采用麻醉苏醒期谵妄(ED)分级量表(DRS-R-98)、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麻醉后治疗监测时间等评估患者麻醉效果及ED发生情。结果 SEVO组ED的发病率(38.3%)比TIVA组(14.9%)高(P=0.018);SE-VO组的DRS大值(44)较TIVA组(35)高(P=0.006);SEVO组患者的FLACC评分较TIVA组高(P=0.033);TIVA组喉罩通气移除时间和平稳睡眠较SEVO组长(均P=0.044)。结论65~84岁老年患者进行斜眼治疗术采用全静脉麻醉发生苏醒期谵妄概率较低,可改善麻醉后患者的症状。

    作者:韩红坤;赵旭伟;刘子慧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15-F2 t-isoprostance浓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大鼠血清15-F2t-isoprostance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12只。采用动脉压夹夹闭双侧肾动脉60 min、恢复灌注4 h 建立大鼠肾脏IR模型。利多卡因组于夹闭双侧肾动脉前60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随后以2mg· kg-1· h-1速率静脉输注60 min;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余同IR组;假手术组不夹闭双侧肾动脉,余同IR组。再灌注4 h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清15-F2t-isoprostance、内皮素-1( ET-1)浓度。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 ET-1浓度升高(P<0.05),利多卡因组 SOD活性、MDA 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E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R组比较,利多卡因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 及ET-1浓度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减轻大鼠肾脏IR损伤与其降低15-F2t-isoprostance浓度有关。

    作者:朱小兵;石翊飒;刘志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及万方数据库,全面检索有关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篇,共计2446例胃癌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5年生存率(OR=0.87,95% CI:0.67,1.14)、淋巴瘘发生率(OR=1.60,95% CI:0.41~6.21)和腹腔脓肿发生率(OR=1.47,95% CI:0.55~3.9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胰瘘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 CI)分别为0.49(0.39,0.61),0.89(0.30,0.67),0.43(0.28,0.66),0.24(0.10,0.55),0.41(0.23,0.73)和0.40(0.29,0.63)。荷兰研究15年随访研究显示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远期生存率要高于D1淋巴结清扫术。结论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风险要高,且与围术期脾脏和胰体尾切除相关,但 D2术式可使患者远期生存受益。因此,保留脾脏的 D2淋巴结清扫术应推荐为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李育泉;陈燕;窠文博;魏茂强;姜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团体活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

    糖尿病( DM)患者诸多心理问题中常见的是抑郁〔1,2〕,是普通人群患病率3倍。抑郁的发生使DM患者代谢控制不良,加速DM进程,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使患者整日处于一种负性情境中,生存质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自杀。团体活动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3〕,本研究探讨DM患者抑郁情绪的团体活动模式的效果。

    作者:龙飞艳;严谨;胡平安;潘晨;彭蓉芬;谷灿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农村老年人7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测评。结果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均显著增高( 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受尊重程度、看病是否方便、躯体健康状况、是否能承担日常医疗费用、睡眠质量、对子女照顾的满意程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结论家庭、社会、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高修银;胡俊;肖伟伟;唐明生;陆召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上段输尿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我们分别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URL)、经皮输尿管镜碎石( PCNL)、开放性及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共治疗287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作者:王宁;李义;王加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及心肌的影响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加重心肌损伤〔1〕。麻醉、手术创伤及疼痛是加重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目前已应用于术后镇痛及癌痛治疗〔2,3〕。但是将其应用在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效果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心肌的影响。

    作者:陈慧;王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