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谢天琦;郭丽新;康治臣;李欣怡;丁伟;刘忠良

关键词:颈椎病, 非手术治疗
摘要: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由于老年人年龄因素、病程较长及内科合并症较多等原因,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大多希望通过非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现就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常用方法加以综述。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肾纤维化及中药组分的干预进展

    中药组分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发生机制,进而延缓肾纤维化。目前学界对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肾纤维化及中药组分的干预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发生机制、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以及中药组分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途径,进而延缓肾纤维化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顾铜;李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短期疗效对比

    骨质疏松( OP)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OP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后果,通常是仅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折〔1〕,主要的治疗手段有保守治疗法和手术治疗法。本文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木( PVP)与保守法治疗OP性穿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短期疗效。

    作者:孙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北京地区随迁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随迁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改编的总体幸福感量表,随机选取725名在北京地区居住的中老年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①30.3%是随迁中老年人;②随迁中老年人处于幸福感中等水平,显著低于北京籍的中老年人(t=3.392, P=0.001);③随迁中老年人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越长,越感到幸福(r=-0.143,P=0.037);④随迁中老年人每天从事付出型活动的时间显著高于提升型(t=2.670,P=0.008)。付出型时间越长,越感到不幸福(r=0.169,P=0.025)。而提升型时间越长,越感到幸福(r=-0.145,P=0.049);⑤相比其他因素,出行和气候能显著预测幸福感。对出行和气候越不适应,随迁中老年人越不幸福。结论北京地区随迁中老年人幸福感显著低于北京籍中老年人,随迁中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到居住时间、从事活动的类型、对出行和气候适应的程度等因素影响。

    作者:徐华;牟书;徐娟;曾美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海南美登木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10、40μg/ml分别作用 HepG2细胞24 h后,以Hoechst 33528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10、20、40、60、80μg/ml在24、48、72 h 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处理,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采用MTT法检测,对各时间点的IC50进行计算;流式细胞仪检测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20、60μg/ml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 h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对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海南美登木提取物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率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HepG2细胞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干预后染色观察,呈典型的核质浓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的凋亡变化,且依赖于浓度变化;细胞数量在G2/M期增加,而 G0/G1期明显减少,与0μmol/L 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的凋亡峰有显著差异。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发现与0μmol/L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明显增加。结论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可能通过使肝癌细胞滞留在G0/M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宫爱民;杨世忠;冯钊;许朝霞;燕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对老年性阴道炎( S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97例老年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的乳酸菌数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43.75%(21/48),对照组40.82%(20/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81.25%(39/48)〕高于对照组〔61.22%(30/49)〕(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97.92%(47/48)〕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1)。结论 SV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具有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的作用,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邢玉鉴;宋堃玲;代霁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栓抽吸术合并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关于血栓抽吸术对STEMI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 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脉TIMI 3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ST段回落大于50%、心肌灌注显影分级( MBG)以及有无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终纳入分析的文献为11篇,包括1376例患者,其中单纯PCI治疗727例,PCI治疗+血栓抽吸术649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CI相比较,PCI治疗+血栓抽吸术冠脉TIMI 3级比率高(OR=2.46,95%CI 1.66~3.65,P<0.001),ST段回落大于50%比率高(OR=6.30,95%CI 3.22~12.33,P<0.001),心肌灌注显影分级高(OR=2.78,95%CI 1.89~4.07,P<0.001),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OR=0.40,95% CI 0.27~0.59,P<0.001),再发心绞痛比率低(OR=0.28,95% CI 0.08~0.97,P=0.045)。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单纯PCI临床治疗效果,改善STEMI的近期预后。

    作者:武国东;刘永生;林光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维持透析病人夜间低氧和肢体运动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性呼吸( SDB)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终末期肾脏病( ERSD)病人常见现象〔1〕。 SDB 在ERSD病人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2〕。 PLMS在ERSD病人中发生率可达50%~70%〔3〕。 ESR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可能导致死亡。 ESR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与左室肥厚、冠心病、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相关〔4,5〕。近期一项研究,对透析病人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未证实睡眠呼吸暂停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6〕,而另一研究采用自报告睡眠质量计分显示透析病人伴有不良睡眠质量者死亡危险显著增加〔7〕。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评价病人的睡眠参数,测定血B-型脑钠肽( BNP)和心脏肌钙蛋白-T水平,以观察睡眠障碍与ERSD病人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许玉良;陈振峰;陈喜梅;陈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Lowrys 法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的体积,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AD)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 c-fos 及 c-myc 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20.639±7.665)比(11.220±2.862)μg/5×105 cells〕、心肌细胞体积〔(2081.672±186.040)比(1090.009±169.542)μm3/单个胞〕、AD〔(16.376±4.949)比(3.782±0.854)ng/ml〕和NE〔(26.716±4.154)比(9.330±2.619)ng/ml〕及 c-fos 和 c-myc 蛋白质表达水平(4.110±0.803比2.113±0.559、3.357±0.849比1.975±0.508)明显升高(P<0.05);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够明显减少细胞蛋白质含量、心肌细胞体积、AD和NE含量,抑制c-fos和 c-myc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11.825±3.768比11.220±2.862;1052.684±187.432比1090.009±169.542;4.066±1.170比3.782±0.854;10.940±2.238比9.330±2.619;2.479±0.658比2.113±0.559;2.011±0.664比1.975±0.508),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可防止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抑制c-fos、c-myc表达有关。

    作者:李春陵;顾广富;罗建华;杨冬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外周血肿瘤细胞CK20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K20阳性表达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21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K20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标志物,采用Cellular FACTT 方法检测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肿瘤进展因素和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为59.2%(125/211),且与肿瘤TNM分期及肝转移密切相关(P<0.001);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患者3年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和无瘤生存期均明显劣于阴性检出患者(P<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外周血肿瘤细胞 CK20阳性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和肝转移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巍;孙立辉;金长凯;孙奔;樊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疾病特征及内镜诊断和治疗价值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是指肿瘤直径大于10 mm,而且呈侧向扩展而不是垂直上下生长的大肠表浅型病变〔1,2〕,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探讨LST的疾病特征及内镜诊治的意义。

    作者:闫振坤;李颖;张金萍;孙旭;李长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 T2DM患者70例(T2DM 组);空腹血糖( FPG)受损/糖耐量受损者66例( IFG/IGT组);正常对照者68例( NGT组)。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其他指标,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25-OH-D与心血管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和 IFG/IGT组血清25-OH-D 显著低于 NGT组(P<0.05);T2DM组和IFG/IGT组总胆固醇(TC)、血浆同型半胱胺酸(HCY)、尿微量白蛋白(MAU)显著高于 NGT组(P<0.05);T2DM 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NGT组(P<0.05)。血清25-OH-D与TC、TG、LDL-C、FBG、HCY、MAU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是HCY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维生素D 缺乏可能在 T2DM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T2 DM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郭晶晶;刘欣;肖正大;马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20(s)-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Rh2及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的对比

    目的:对比20(s)-原人参二醇(Ppd)与人参皂苷Rh2(Rh2)及人参皂苷 Rg3(Rg3)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 H22、Lewis肺癌及黑色素瘤B16三种移植瘤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11组,对照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阳性药组给予环磷酰胺(CTX)30 mg/kg,Ppd、Rh2及Rg3三个剂量组均给予相应受试药25、50、100 mg/kg。阳性药组隔日腹腔注射给药1次,其余各组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给药容积为20 ml/kg,连续10 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末次药后称取小鼠体重及肿瘤重量并计算肿瘤抑瘤率。结果 Ppd、Rh2及Rg3在25、50、100 mg/kg剂量下,对肝癌H22、Lewis肺癌及黑色素瘤B16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仅Ppd在50、100 mg/kg剂量下对肝癌H22、Lewis肺癌及黑色素瘤B16抑制效果明显,其抑瘤率超过40%,Rh2与Rg3的抑瘤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Ppd、Rh2及 Rg3对小鼠三种移植瘤均具有抗肿瘤活性,以 Ppd的抗肿瘤作用明显, Rh2与Rg3之间无明显差别。

    作者:张虹;付雯雯;徐华丽;于晓风;曲绍春;睢大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人生活方式及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加骨密度( BMD)检查的637例老年志愿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方面的调查,并借助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老年人受试者右侧跟骨的BMD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BMD值均逐渐下降( P<0.01);常年吸烟、有饮酒习惯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 BMD 值分别低于无吸烟的男性和女性( P<0.01);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偶尔及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和女性( P<0.01);坚持饮用奶制品、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不饮用奶制品的老年男性和女性( P<0.01)。结论老年人 BMD与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膳食习惯对提高老年人骨健康极其重要。

    作者:鞠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燕麦食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燕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 WHO(1999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筛选73例年龄>60岁的、临床诊断明确的T2DM患者(男40例,女33例),试验周期8 w,研究开始前记录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在维持既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条件下,给予每人每餐50 g燕麦以替换主食。于服用燕麦后1个月及停用1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分析其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以试验开始前所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服用燕麦后1个月的患者,其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较服用前相比有所降低( P<0.05),而对HbA1c无显著影响;停用燕麦1个月后,患者腰围及血脂水平较服用后所升高(P<0.05),而 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2DM的患者进行燕麦食疗后可有效降低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脂水平。

    作者:张川;范馨月;王媛媛;王涤非;孙立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与2型糖尿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T2DM组33例,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3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三组血清CXCL16水平,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并以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单纯T2DM组及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XCL1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XCL16水平高,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6水平与FPG、FIns、 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35、0.245、0.519,P<0.05);与HOMA-IR、HDL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32、-0.542,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CXCL16、BMI、FBG、甘油三酯(TG)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XCL16在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云涛;胡斌;简磊;李建伟;黄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的方法不同将纳入者分为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和持续有创机械通气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程度。结果(1)治疗情况:观察组撤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PaO2/FiO2恢复正常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RR、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有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肺泡氧合情况、缓解应激反应,是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一线含铂4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长春瑞滨(NVB)、紫杉醇(Paclitaxel)、其他一线化疗药物分别与铂联合化疗的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其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在60周岁以上且术后分别接受 GP(Gemcitabine +铂)、NP(Vinorel-bine +铂)、TP( Paclitaxel +铂)、其他一线化疗药物+铂4种化疗方案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病例随访资料,并对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含铂一线两药化疗的老年 NSCLC 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08%、23.24%、9.37%。中位总生存时间29.7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NSCLC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NSCLC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与含铂一线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有关,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作者:张黎黎;王莉;陈卓;张林;刘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轻质量型补片组60例和重质量型补片组60例,分别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复发和术后阴囊水肿、尿潴留、尿路感染、切口血肿和切口感染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发生率3.3%(2/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发生率14.5%(9/60,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发生率11.7%(7/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31.7%(19/60,P<0.01)。结论用轻质量型网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的发生率。

    作者:袁喜红;周凯;华丽;王俊;洪华章;傅平;李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