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燕麦食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张川;范馨月;王媛媛;王涤非;孙立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燕麦, 腰围, 血脂
摘要:目的:探讨燕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 WHO(1999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筛选73例年龄>60岁的、临床诊断明确的T2DM患者(男40例,女33例),试验周期8 w,研究开始前记录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在维持既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条件下,给予每人每餐50 g燕麦以替换主食。于服用燕麦后1个月及停用1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分析其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以试验开始前所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服用燕麦后1个月的患者,其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较服用前相比有所降低( P<0.05),而对HbA1c无显著影响;停用燕麦1个月后,患者腰围及血脂水平较服用后所升高(P<0.05),而 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2DM的患者进行燕麦食疗后可有效降低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脂水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轻质量型补片组60例和重质量型补片组60例,分别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复发和术后阴囊水肿、尿潴留、尿路感染、切口血肿和切口感染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发生率3.3%(2/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发生率14.5%(9/60,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发生率11.7%(7/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31.7%(19/60,P<0.01)。结论用轻质量型网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的发生率。

    作者:袁喜红;周凯;华丽;王俊;洪华章;傅平;李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肉桂醛对RSV感染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肉桂醛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室培养Hela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选用低、中、高浓度肉桂醛在不同作用方式下进行干预,设正常、病毒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正常细胞、不同浓度给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肉桂醛在不同作用方式下对RSV有杀灭作用。通过细胞凋亡情况可以反映有效浓度的肉桂醛对RSV有杀灭作用。

    作者:代立娟;刘蕾;韩有文;李绍民;徐伟丽;冯澜;朱有;李春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海口市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海口市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牙齿缺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炎导致牙齿缺失而就诊的268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68人,男138人,女130人,共计缺牙数2237颗,其中前牙522颗,后牙1715颗,平均缺牙数为(8.35±6.42)颗。老年牙周炎缺失牙数与年龄、居住地、经济收入、学历、口腔卫生状况(吸烟、刷牙次数、刷牙时间、是否使用菌斑控制器及定期进行口腔卫生检查)、自身因素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海口市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作者:郝春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由力量练习对肥胖中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由力量练习对中老年肥胖患者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市老年康复医院55~70岁肥胖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适当的饮食控制,实验组在实施饮食控制的同时进行适当的自由力量练习。8w后观察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的BMI、安静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闭目单足站立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体重、体脂、体脂%、肺活量、握力、反应时、8-foot up-and-go test、SPPB gait speed time的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P<0.01)。结论采取适当的饮食控制同时增加自由力量练习有助于改善老年肥胖患者的体质健康。

    作者:韩来国;钟全宏;春潮;岳建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irpto-1、Surv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irpto-1、Survivin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14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113例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存档的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70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老年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irpto-1、Survivin和MMP-14的阳性表达。结果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 MMP-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径、有无癌栓及 Ki67密切相关。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表达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irpto-1、Survivin和 MMP-14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三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魏琳琳;王蕊;关淑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诊疗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60岁以上的男性中,大于60%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1〕。目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已经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TUPKP )因出血的发生率低于TURP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是,术后出血仍是TUPKP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危及患者生命,及时发现出血并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吉;王永刚;邹迪;李宏岩;张茁;韩宇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可能与社会心理因素、遗传、人体的生理变化及神经内分泌等有关,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受到心理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引起的〔1〕,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惯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口服药物和心理疏导。本研究观察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训练法对中轻度抑郁患者的疗效。

    作者:闫海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龄肝癌病人围术期治疗73例

    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前者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肝癌的死亡率高,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1〕。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也越来越少,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姜广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北京地区随迁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随迁中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改编的总体幸福感量表,随机选取725名在北京地区居住的中老年人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①30.3%是随迁中老年人;②随迁中老年人处于幸福感中等水平,显著低于北京籍的中老年人(t=3.392, P=0.001);③随迁中老年人在北京居住的时间越长,越感到幸福(r=-0.143,P=0.037);④随迁中老年人每天从事付出型活动的时间显著高于提升型(t=2.670,P=0.008)。付出型时间越长,越感到不幸福(r=0.169,P=0.025)。而提升型时间越长,越感到幸福(r=-0.145,P=0.049);⑤相比其他因素,出行和气候能显著预测幸福感。对出行和气候越不适应,随迁中老年人越不幸福。结论北京地区随迁中老年人幸福感显著低于北京籍中老年人,随迁中老年人的幸福感受到居住时间、从事活动的类型、对出行和气候适应的程度等因素影响。

    作者:徐华;牟书;徐娟;曾美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氧化三苯甲基四氮唑( 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瑞芬太尼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神经行为,缩小梗死面积,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而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和TGF-β1的表达,并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瑞芬太尼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抵抗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杨剑云;吴娅;臧晖;李翠林;金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长沙市老年人体重指数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长沙市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 BMI)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HRQOL)的关系。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身高、体重的统一测量,并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生命质量进行评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 BMI老年人生命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体重组老年人相比,体重过轻组老年人在SF-36的各维度得分均较低,超重组及肥胖组在生理领域(PCS)4个维度得分均较低,在心理领域(MCS)4个维度得分均较高,其中,超重组MCS生命质量显著较好,肥胖组生理机能维度显著较差( P<0.05)。结论 BMI分类不同的老年人 SF-36各领域生命质量不同,超重及肥胖组MCS生命质量较好,肥胖组PCS生命质量较差。

    作者:刘竟芳;陈哲;杨非柯;何新平;杨敏;盘婧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热休克蛋白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 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 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蛋白阳性率,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肿瘤组织分别为33.33%、66.67%、84.62%、100%,随着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 HSP70在局部复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50%,无复发组为55.56%(P<0.05)。在复发组中,HSP70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HSP70阴性患者( P<0.05)。此外,HSP70阳性患者1年死亡率为65.79%,明显高于HSP70阴性组的16.67%( P<0.05)。结论 HSP70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多。 HSP70阳性能够提高局部肿瘤复发率及提前复发时间,对患者1年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外周血肿瘤细胞CK20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K20阳性表达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21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K20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标志物,采用Cellular FACTT 方法检测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肿瘤进展因素和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为59.2%(125/211),且与肿瘤TNM分期及肝转移密切相关(P<0.001);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患者3年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和无瘤生存期均明显劣于阴性检出患者(P<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外周血肿瘤细胞 CK20阳性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和肝转移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巍;孙立辉;金长凯;孙奔;樊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误诊为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的药物性肝损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68岁,因发现目黄、尿黄2年,加重伴乏力15 d入院。患者于入院2年前发现目黄、尿黄,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灰白便,食欲可,无乏力,未在意,1年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未行系统治疗,未监测肝功,15天前出现乏力,并伴有瘙痒,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分,血压130/70 mmHg。一般状态尚可,无贫血貌,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明显蜘蛛痣,颈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无肝掌。

    作者:邹亚斌;郭晓林;季慧范;聂深钰;邢云龙;李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人生活方式及营养状况与骨密度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加骨密度( BMD)检查的637例老年志愿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方面的调查,并借助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老年人受试者右侧跟骨的BMD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BMD值均逐渐下降( P<0.01);常年吸烟、有饮酒习惯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 BMD 值分别低于无吸烟的男性和女性( P<0.01);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偶尔及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和女性( P<0.01);坚持饮用奶制品、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不饮用奶制品的老年男性和女性( P<0.01)。结论老年人 BMD与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膳食习惯对提高老年人骨健康极其重要。

    作者:鞠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格列本脲片引起低血糖28例

    格列本脲片(优降糖)有较强的降低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较D-860强100倍,两者代谢后主要从肾脏排出,治疗后空腹血糖较餐后血糖下降明显,适用于轻、中型、稳定型糖尿病病人〔1〕。优降糖副作用比较大,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在我国广大农村及城郊结合区仍应用广泛。本文对我院因服用含有优降糖及其成分的降糖药,引起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竟男;余冬阳;金东辉;刘国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将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营养组( I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 EN组),每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以及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及酶联免疫吸附( ELASA)法检测血清中前清蛋白( PA)、( RBP)、白细胞介素( IL)-2、IL-4浓度。结果 IEN及EN支持治疗后14 d,患者的NK、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蛋白ALB、RBP虽较治疗前有极显著增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且 IEN组与EN组间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的IL-2浓度在治疗后14 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IEN组增高较EN组更显著(P<0.05);在治疗后14 d,IEN组IL-4的浓度下降明显且与EN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P<0.05)。 IEN组与EN组相比,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短及28 d生存率增高,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结论在改善患者免疫抑制及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方面,IEN要较EN更有优势。

    作者:郑丽芳;潘春联;梅元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脏功能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 SD大鼠心衰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期内径( LVD)和收缩期内径( LVS)、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短轴缩短率( FS);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脑钠肽( BNP)、心钠肽( ANP)、尿钠肽受体(NPRC)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 LVS、LVD明显缩小,LVEF、FS升高; BNP、ANP、NPRC 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FFA、 LD水平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大鼠心衰模型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

    作者:陶志强;高想;姜卫东;唐艳芬;蒋凤荣;张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维持透析病人夜间低氧和肢体运动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性呼吸( SDB)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终末期肾脏病( ERSD)病人常见现象〔1〕。 SDB 在ERSD病人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2〕。 PLMS在ERSD病人中发生率可达50%~70%〔3〕。 ESR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可能导致死亡。 ESR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与左室肥厚、冠心病、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相关〔4,5〕。近期一项研究,对透析病人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未证实睡眠呼吸暂停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6〕,而另一研究采用自报告睡眠质量计分显示透析病人伴有不良睡眠质量者死亡危险显著增加〔7〕。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评价病人的睡眠参数,测定血B-型脑钠肽( BNP)和心脏肌钙蛋白-T水平,以观察睡眠障碍与ERSD病人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许玉良;陈振峰;陈喜梅;陈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伴血脂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检测伴发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选择符合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伴血脂异常的中老年患者(≥55岁)70例作为研究组,按血脂异常情况分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研究A 组,n=35)及高胆固醇血症组(研究组,n=35)。选择35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无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予 P300检测,比较P300潜伏期、波幅及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研究 A组、研究 B 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延长(P<0.05或 P<0.01), P300波幅均降低( P<0.05或P<0.01);研究A组、研究B组之间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A组反应时间比研究B组延长( P<0.01)。结论伴有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作者:易峰;毛静宇;苏旭江;梅佳;张洋洋;汪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