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伴血脂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

易峰;毛静宇;苏旭江;梅佳;张洋洋;汪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血脂异常, 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 认知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检测伴发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情况。方法选择符合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同时伴血脂异常的中老年患者(≥55岁)70例作为研究组,按血脂异常情况分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组(研究A 组,n=35)及高胆固醇血症组(研究组,n=35)。选择35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无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予 P300检测,比较P300潜伏期、波幅及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研究 A组、研究 B 组与对照组比较,P300潜伏期及反应时间均延长(P<0.05或 P<0.01), P300波幅均降低( P<0.05或P<0.01);研究A组、研究B组之间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A组反应时间比研究B组延长( P<0.01)。结论伴有血脂异常的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3例,其中接受PFNA治疗的56例,DHS治疗27例。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结果相对于DHS组患者,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P<0.05)。两组在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12个月PFNA和DHS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优良率分别为91.07%和88.89%,无明显差异,并且术后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PFNA和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相对于DHS,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

    作者:赵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高龄肝癌病人围术期治疗73例

    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前者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肝癌的死亡率高,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1〕。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也越来越少,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姜广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疆乌鲁木齐汉族、维吾尔族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女性骨代谢和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后者将使相关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1〕。本文拟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围绝经患者,确诊为骨量减少的女性312例,其中汉族191例,平均年龄44.6岁;维族121例,平均年龄45.7岁。(1)纳入标准:顺利完成上述各项检查项目,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值:-1.5 SD≤骨密度≤-2.5 SD;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绝经后一年以内的女性;②未绝经的女性,年龄在42~55岁之间,出现明确的月经周期改变或伴随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服用过其他影响骨钙代谢的药物(不包括单纯钙剂);②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明确的脆性骨折病史,或腰椎摄片存在明显的椎体楔形变;③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恶性肿瘤、肾上腺或性腺疾病、药物或酒精滥用、肝或肾脏器质性疾病、子宫附件切除或胃肠道切除术后等。按族别分为汉族及维吾尔族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作者:冯建军;钟慧琴;任江林;李原;袁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在65岁以上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做胃癌手术的28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2例为≥65岁的老年患者。分为4组并对他们进行术后化疗。根据化疗方案的情况分为经典ECF化疗方案的1组(作为对照组)和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3种标准化疗方案分的2,3,4组。分析4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3y-SR)和总生存期( OS)及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结果在186例中青年组中(<65岁患者),1、2、3和4组的3y-SR 分别为62.6%、55.4%、、54.1%和72.2%,中位OS分别为31.2、30.2、31.3和32.2个月。各方案组间3y-SR、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102例老年组(≥65岁患者)中,1、2、3和4组的3年生存率分分别为67.6%、88.7%、73.5%和91.1%,中位OS分别为29.5、33.2、31.3和34.2个月。2,3,4方案组间3y-SR、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方案组与2,3,4各方案组间3y-SR,OS差异显著(P<0.05)。2,3,4方案组间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方案组与2,3,4各方案组间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3种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经典ECF方案,且比经典ECF方案更能提高3y-SR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方蕾;蔡建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重症医学科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2013年重症医学科120例老年VAP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特点,分析各种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20例VAP患者存活112例,死亡8例,其中有10例有混合感染。共检出病原菌1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74.73%),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23.08%)、肺炎克雷伯菌(17.03%)、大肠埃希菌(13.19%)、鲍氏不动杆菌(9.89%)等;革兰阳性菌30株(16.48%),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真菌16株(8.79%),主要为白色念球菌。耐药结果: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不同,但均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有一定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均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但对万古霉素、替拉考宁、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重症医学科老年 VAP 患者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不同,在治疗时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类别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孙先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脏功能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 SD大鼠心衰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期内径( LVD)和收缩期内径( LVS)、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短轴缩短率( FS);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脑钠肽( BNP)、心钠肽( ANP)、尿钠肽受体(NPRC)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 LVS、LVD明显缩小,LVEF、FS升高; BNP、ANP、NPRC 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FFA、 LD水平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大鼠心衰模型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

    作者:陶志强;高想;姜卫东;唐艳芬;蒋凤荣;张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神经急性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移植对大鼠脊神经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取Wistar健康大鼠1只,采集骨髓,贴壁法分离BMSCs并进行培养和标记,培植细胞数约为5×104/μl的BMSCs培养液,供移植用。建立Wistar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损伤1 w后,将BMSCs缓慢注入移植组大鼠脊髓损伤中心,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和检测移植后两组大鼠的后肢功能康复效果以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损伤3~8 w 后移植组后肢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 w后移植组NGF和BDNF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MSCs同种异体移植可以显著提高脊神经急性损伤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可能与BMSCs移植对促进大鼠脊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有关。

    作者:李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Fascin在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Fascin基因在大肠管状腺瘤和腺瘤癌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的方法,研究82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76例大肠管状腺瘤癌变和40例大肠黏膜中Fasc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黏膜、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大肠管状腺瘤癌变中Fas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30.5%、64.5%。在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和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黏膜组( P<0.05),而且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组( P<0.05)。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组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轻中度)、47.7%(重度),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Fasc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 P<0.05),与性别、年龄均无关( P>0.05)。结论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Fascin可能参与了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的发生。

    作者:赵振亚;许欣;薛延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CAS)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9~2012年该院收治的55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40例开展CAS(CAS组),15例开展CEA(CEA组),对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AS组住院天数明显比CEA组少(P<0.05);CAS组的住院费用却比CEA组高( P<0.05)。两组术后1 w 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1 w两组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狭窄患成功率相当,病人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和颈动脉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病死状况、缺血性卒中、轻微脑出血、高灌注综合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疗效相当,均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敬博;王海洋;刘冰;李哈莉;姚野;庄俊丽;单鹏;景宝;韩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ET-1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基因K198N、G8002A、+138A/-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SSP)方法分别检测98名海南籍黎族EH患者及244名海南籍黎族血压正常者组的ET1基因的+138A/-, K198N,G8002A位点多态性,基因频率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研究对象与Hardy-Weinberg平衡的符合程度及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用χ2检验。以上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海南籍黎族EH组+138A/-位点的4A3A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1 vs 37.3)(P<0.001),高血压组中4A(+138/-)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6 vs 15.78)(P=0.003)。海南籍黎族EH组K198N位点的 GT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53.1% vs 37.3%)(χ2=6.595,P<0.05)。 EH 组 G8002A 位点的 A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4.7% vs 25.0%)(P<0.05)。结论 ET-1基因+138A/-、 K198N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EH相关,ET-1基因+138A/-位点的4A3A基因型和4A等位基因、 K198N位点的GT基因型、G8002A位点的A等位基因与海南黎族人EH相关,4A3A基因型、GT基因型、A等位基因可能是黎族EH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镇;张勇;吴恳;金水晶;苏娅;周代峰;邱逸敏;黄玲;晏辉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院外延续性干预措施对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干预措施对高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于出院前均予以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实施院外延续性干预措施。结果出院后8 w,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率95.38%,高于对照组80.0%( P<0.01)。结论院外延续性干预措施能够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申洁;张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青年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中青年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4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并与42例老年患者的相应资料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高危因素除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外,值得重视的还有吸烟、酗酒、控制体重和适当的运动方式,尤其饮酒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可能是独立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充分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崔瑞娜;王田蔚;祖艳颖;方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凝血因子Ⅴ Leiden突变检测对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我国东北地区肺血栓栓塞症( PTE)患者中凝血因子Ⅴ Leiden突变( FVL)的发生频率。方法病例组是81例经螺旋 CT肺动脉造影( CTPA)或核素肺灌注显像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的PTE患者,对照组是8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来自相同地区的健康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实验组及对照组抽提出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对确认扩增成功的PCR产物,用Hind Ⅲ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FⅤL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两组凝血因子Ⅴ基因经HindⅢ酶切后,均仅出现241 bp一条带,FⅤL发生频率为0%,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凝血因子V基因杂合子及纯合子突变。结论凝血因子Ⅴ Leiden突变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率低,可能对我国东北地区人群PTE诊断没有预测价值。

    作者:赵永娟;赵凤芹;谭平;石少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燕麦食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燕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 WHO(1999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筛选73例年龄>60岁的、临床诊断明确的T2DM患者(男40例,女33例),试验周期8 w,研究开始前记录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在维持既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条件下,给予每人每餐50 g燕麦以替换主食。于服用燕麦后1个月及停用1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分析其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以试验开始前所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服用燕麦后1个月的患者,其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较服用前相比有所降低( P<0.05),而对HbA1c无显著影响;停用燕麦1个月后,患者腰围及血脂水平较服用后所升高(P<0.05),而 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2DM的患者进行燕麦食疗后可有效降低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脂水平。

    作者:张川;范馨月;王媛媛;王涤非;孙立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琼海市≥60岁居民眼疾病状况及未就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琼海市≥60岁居民眼疾病状况及未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琼海市≥60岁的584例居民,采用抽样调查方案进行研究,分成未就诊组(284例)与就诊组(300例)。由专业人员携带诊疗仪器进驻调查点,根据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分析≥60岁居民的眼疾病状况及未就诊情况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60岁居民中,共筛查出140例眼疾病患者,其中>70岁的发病率为15.24%(89/584),显著高于≤70岁的8.73%(51/584)(χ2=11.719,P=0.000)。农村〔14.04%(82/584)〕显著高于城镇〔9.93%(58/584)〕(χ2=4.675,P=0.031)。丘陵地区〔7.71%(45/584)〕显著高于平原地区〔4.11%(24/584)〕(χ2=6.793,P=0.009)。山区〔12.16%(71/584)〕显著高于丘陵地区〔7.71%(45/584)〕及平原地区〔4.11%(24/584)〕(χ2=6.470,25.311,P=0.011,0.000)。未就诊组的性别为女性占32.39%(92/284),病程长(>3年)者占16.90%(48/284),白内障者占14.79%(42/284),翼状胬肉者占13.03%(37/284),经济条件差者占19.72%(56/284),均分别显著高于就诊组的25.00%(75/300),7.00%(21/300),3.67%(11/300),6.67%(20/300),6.00%(18/300)(均 P<0.05)。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眼疾病未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年龄>70岁的OR值为2.522,性别女的 OR 值为1.323,病程长(>3年)的 OR 值为1.673,白内障的 OR 值为2.534,翼状胬肉的OR值为2.485,经济条件差的OR值为2.163。结论琼海市≥60岁居民的眼疾病情况整体应值得重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关注,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黎昌江;黄梦运;李秋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淫羊藿次苷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1〕。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中主要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效〔2〕。目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许多疾病与氧化应激有关〔3〕。由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活性氧( ROS )、活性氮( RNS)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与衰老、阿尔茨海默病( AD)、帕金森病( PD)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关于淫羊藿次苷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运动性实验与生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淫羊藿次苷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作者:李晓萍;薛海娇;郭丽娜;刘忠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刺人迎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脑梗死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人迎穴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脑梗死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57例,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人迎穴和放血疗法。结果治疗1w与治疗前、治疗2w与1w后、治疗3w与2w后、治疗4w与3w后比较,两组自身各时段疼痛、肿胀评分均减少(均P<0.05);治疗组治疗1、2、3、4 w后疼痛、肿胀评分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6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针刺和加用针刺人迎穴联合放血疗法对脑梗死肩手综合征均有较好疗效,后者对疼痛和肿胀的改善优于前者,且起效更快。

    作者:侯加运;樊莉;孙燕;刘新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20例老年T2DM患者及136例为对照组,测量其骨密度(BMD)值,采用病例对照法分析老年T2DM组中两个亚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使用 Logistic回归分析 T2DM 患者各种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82.5%,对照组为12.6%。两组相比BMD偏低(P<0.01)。糖尿病患者的BMD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女性绝经年限和甲状旁腺激素(PTH)呈负相关,与空腹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降钙素(CT)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老年T2DM患者BMD 的因素有年龄、病程、BMI、FINS水平、HbA1c、女性绝经年限。 T2DM患者骨量改变与PTH、CT等钙调节激素的变化有关。

    作者:缪琪蕾;莫丽亚;王敏红;吴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热休克蛋白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 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 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蛋白阳性率,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肿瘤组织分别为33.33%、66.67%、84.62%、100%,随着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 HSP70在局部复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50%,无复发组为55.56%(P<0.05)。在复发组中,HSP70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HSP70阴性患者( P<0.05)。此外,HSP70阳性患者1年死亡率为65.79%,明显高于HSP70阴性组的16.67%( P<0.05)。结论 HSP70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多。 HSP70阳性能够提高局部肿瘤复发率及提前复发时间,对患者1年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