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弓状核IRS1/PI3 K途径的影响

袁爱红;鲍陶陶;倪英群;刘剑

关键词:弓状核, IRS1/PI3K通路, 糖尿病, 中枢胰岛素抵抗, 针刺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弓状核IRS1/PI3K信号通路以及针刺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喂养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干预4 w 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印迹测定下丘脑弓状核 INSR、ISR1、PI3K、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存在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下丘脑弓状核INSR、ISR1、PI3K、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针刺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比模型组明显下降,下丘脑弓状核INSR、ISR1、PI3K、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明显增加。结论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存在中枢胰岛素抵抗,IRS1/PI3K是其重要的中枢信号通路,针刺对中枢IRS1/PI3K通路有着良性调节作用,从而改善了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中枢胰岛素抵抗状态。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CFC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9)。研究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乳果糖10 ml,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49.0%)(P=0.000)。治疗前两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直肠低敏感量、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大收缩压、肛门括约肌静减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轻度腹胀腹泻3例,对照组轻度腹胀1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CF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直肠感觉,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对老年CFC疗效确切。

    作者:王宏;田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效果。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别以PSQI减分率、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高于对照组〔75.6%(34/45)〕(χ2=5.67,P<0.05)。两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及 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TESS评分(3.5±2.2),对照组(6.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P<0.05)。观察组口苦、头晕和嗜睡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相比单独使用佐匹克隆,参松养心胶囊和佐匹克隆联用治疗老年慢性失眠可显著提高疗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声萍;王声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乳腺癌前病变临床分型标准化研究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一,且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统计的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及终结局规划项目( 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女性60岁后乳腺癌发病率逐渐升高。虽然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年轻化,但总体来说,中老年女性仍是患乳腺疾病的主要人群,且乳腺疾病恶性化程度高于其他人群。目前,乳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一系列研究表明〔2,3〕,在乳腺癌发生前进行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因此,对乳腺癌前病变的明确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关于乳腺癌前病变的诊断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参考2012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乳腺癌前病变作了分析。

    作者:陈瑞雪;廖锐;梁世杰;别凤杰;马凯敏;叶仲秋;马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唐山市老年皮肤瘙痒症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SP)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按城乡、年龄、地域分层随机抽取唐山市市区及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912例,采用改良皮肤瘙痒症综合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SP发病率为33.8%,其一般影响因素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地区高于山区平原;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皮肤瘙痒症随年龄增长发病呈上升趋势,且瘙痒程度随年龄增加加重( P均<0.01);家庭环境因素对SP的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差、夫妻关系不和睦、不参加家务劳动、情绪烦躁易怒等瘙痒症的发生率高( P<0.05)。结论 SP发生与生理性老化、地域、季节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杨洁;窦娜;马素慧;姜峰;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冠心宁、葛根素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大鼠心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种活血化淤中药注射液(冠心宁、葛根素和灯盏花素)对麻醉大鼠的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确认此类中药注射液在正常剂量和较大剂量时对心电图(CG)的影响。方法采用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Ⅱ导联 ECG,观察并计算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电图P波、R波、ST段和T波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正常剂量的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的确可引起大鼠的心脏电活动异常改变。3种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正常剂量和10倍正常剂量时可使心率不同程度减慢、偶发P波倒置(见于葛根素注射液)、R波幅度升高、ST段改变和T波幅度升高的改变及偶发室性早搏等变化,提示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可致心电异常改变,若长时间使用也有至心肌损伤的潜在可能。引起ECG异常与中药制剂的种类、给药的剂量及给药后不同时相有关。结论3种所研究的活血淤中药注射液导致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因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时程而不同。在应用中药制剂治疗过程中,应对心脏损害给予足够关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王桂华;施真;孙秀梅;王月华;孙辉;杜冠华;马春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溶栓治疗对老年肺血栓栓塞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老年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 LMWH)为主的抗凝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 Fib)、D-二聚体( D-D)和抗凝血酶Ⅲ活性( AT-Ⅲ)的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Fib、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T-Ⅲ显著升高,对照组 AT-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Fib、D-D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T-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溶栓治疗老年 PTE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树伟;贾艳春;杨小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短期内降脂疗效

    迅速、持续的降脂治疗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依折麦布作为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显著地降低血脂水平,提高降脂达标率。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 VYTORIN10/20)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的合剂,含依折麦布10 mg及辛伐他汀20 mg,在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龙飞飞;王杨;姜明珠;李畅;王娜;崔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ABCG2、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5-氟尿嘧啶耐药的CD44+SGC-7901/5-Fu多药耐药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P-糖蛋白(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 CD44+SGC-7901/5-Fu多药耐药关系。方法采用反复短期暴露并逐步递增药物浓度法建立5-Fu耐药胃癌细胞株SGC7901/5-Fu,鼠抗人CD44抗体,流式细胞术( FACS)检测分选CD44+SGC-7901/5-Fu。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SGC-7901/5-Fu、CD44+SGC-7901/5-Fu 、CD44-SGC-7901/5-Fu细胞5-Fu耐药指数及交叉耐药性。 RT-PCR方法分别检测对数期生长的 SGC-7901、SGC-7901/5-Fu、CD44+SGC-7901/5-Fu 、CD44-SGC-7901/5-Fu细胞 ABCG2、MDR1 mRNA表达。结果 CD44+SGC-7901/5-Fu相对于SGC-7901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2.5(P<0.05),但CD44-SGC-7901/5-Fu相对于SGC-7901细胞的耐药指数为1.2(P>0.05)。 CD44+SGC-7901/5-Fu对ADM、MMC和DDP也有交叉耐药性,CD44-SGC-7901/5-Fu对ADM、MMC和DDP无交叉耐药性。与对照组(正常SGC-790)细胞比较,ABCG2、MDR1在5-Fu耐药的 SGC-7901细胞株中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5-Fu 耐药的 SGC-7901细胞株比较, CD44+SGC-7901/5-Fu细胞株ABCG2、MDR1表达继续增加(P<0.05);。与5-Fu耐药的 SGC-7901细胞株比较,CD44-SGC-7901/5-Fu细胞 ABCG2、MDR1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44+SGC-7901/5-Fu 细胞株对5-Fu 耐药性明显增强,其多药耐药机制可能与 ABCG2、MDR1mRNA表达增加相关。

    作者:李跃军;卓德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心肌炎分类方法颇多,病毒性心肌炎( VMC )是常见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原位杂交法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诊断VMC特定病原体的能力。 VMC临床表现可从无临床症状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轻重不一,易于误诊。1发病机制VMC为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展至扩张型心肌病〔1〕。在病毒感染的第一期,随着心肌细胞的溶解出现病毒血症,继而激活包括自然杀伤细胞、γ干扰素和一氧化氮等一系列固有免疫反应,随后抗原提呈细胞吞噬释放的病毒颗粒及心脏蛋白质,并将其移出到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病人会在此阶段痊愈,仅有一小部分会进展到第二阶段-心肌损伤阶段,在此阶段,特异性T细胞和抗体指向病毒和肌球蛋白、β1受体(抗心肌抗体)等心脏表位物质,而导致一个强大的炎性反应〔2,3〕。对于其中大多数病人,病原体能够被清除及免疫反应下调,只有极少数患者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并进展到炎症性心肌病,它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通过长期随访VMC患者,发现近21%的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4〕,并且通过PCR技术检测到病毒基因组的心肌炎患者中有67%出现自发性的左心室功能减退〔5〕,可见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感染后的晚期阶段。从急性心肌炎到扩张型心肌病,多种作用机制被提出,但自身免疫反应是公认导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决定性因素。 Bowles等〔6〕通过对1988年到2000年间的624个感染心肌炎患者的活体组织切片分析,发现腺病毒成为常见病原体,尤其多见于儿童〔5〕。细小病毒B19是常见的病原体,通过损伤心肌内皮细胞常引起类心肌梗死样的心肌炎,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心电图ST-T段改变和血清肌钙蛋白I和T的明显升高。丙型肝炎病毒及甲型 H1 N1病毒引发的急性心肌炎也常有报道。

    作者:戴娜;卜丽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药五积散对老年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五积散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R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B、消炎痛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五积散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 w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的综合评价( VAS)、晨僵、血白细胞( WBC)、血红蛋白( Hb)、血小板( PLT)和C-反应蛋白( CRP)、血沉( ESR)、类风湿因子( RF)。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ESR计算出DAS28评分,记录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 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A活动性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RA活动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A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SR、CRP等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A等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对照组1例出现头晕,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自愈。结论中药五积散治疗老年RA疗效显著,副作用相对少。

    作者:何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现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在院治疗期间和出院后的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出院随访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率均明显低于住院时(P<0.05),其中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偏低;影响患者出院后服用二级预防药物的主要原因为病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是否独居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显著因素;服药依次性良好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依从性差者( 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与指南存在差距,原因以自行停用和医师未按指南开处方为主;主要影响因素为病人文化程度、医疗保险类型、是否独居。

    作者:陶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天南星多糖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活性

    目的:探讨天南星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 S180荷瘤小鼠模型、高、中、低剂量(2 g· kg-1· d-1、1 g· kg-1· d-1和0.5 g· kg-1· d-1)的天南星多糖,考察其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天南星多糖对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2)含量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均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抑瘤率为33.3%;同时,天南星多糖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2水平。结论天南星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姜爽;李建睿;苑广信;李洪宇;杜培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MMP-2和HBME-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MP-2EY HBME-1左50例甲状腺癌(35例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15例腺瘤,15例多发结节,25例相临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醛固定及石蜡包埋。敏感性、特异性及精确性可以通过公式计算。结果 MMP-2及HBME-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64%、98%)(P<0.05),特别是HBME-1。但是HBME-1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的阳性率都很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反,MMP-2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中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乳头状癌中有高表达(82.9%)。 MMP-2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因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而不同(P<0.05)。结论 MMP-2和 HBME-1可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特别是HBME-1。联合检测 MMP-2和HBME-1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的鉴别诊断。 MMP-2可以作为乳头状癌发生和转移的预后因子。

    作者:张笑男;曹万辉;张晓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在体外联合培养体系中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BMSCs)成骨分化及Bmi-1和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单独进行hBMSCs的培养组和hUVECs联合培养组,分别在开始培养后的第4、6、8、10天对两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用实时荧光定量法两组培养组在第4、6、8、10天时hBMSCs的Runx2和Bmi-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在hUVECs联合培养组中检测的Bmi-1、Runx2基因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hBMSCs组中的Bmi-1基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上升,但是 Runx2基因的表达则基本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hBMSCs组和联合培养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MSCs和hUVECs联合培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hUVECs对于体外联合培养体系当中的hBMSCs具有促进其增殖的作用。

    作者:刘之川;简华刚;王丽华;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从未设任何网站,唯一投稿方式为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okgood911@126.com 。唯一咨询电话:0431-88923384。唯一汇款方式为邮局汇款,汇款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13006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重楼皂苷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重楼属(Paridis L)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系统分类尚无定论,一般将其划归延龄草科,百合目〔1〕,在世界范围内共有26个种,我国20种〔2〕,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南段的四川、云南两省〔3〕。重楼为该属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 ( Franch.) Hand.-Mazz.〕和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 ( Franch.) Hara〕的干燥根茎〔4〕。其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疮、癫疾、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凉风抽搐等症〔4,5〕。临床上常用作功能性子宫出血、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以及肿瘤等的治疗〔6〕。近年来,对于重楼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甾体皂苷、游离氨基酸、植物甾醇、植物蜕皮激素、黄酮等50多种化合物〔3〕。其中甾体皂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消炎、抑菌、止血等多种生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癌症的防治〔7〕。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重楼皂苷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作者:王飞;杨宇;范丽梅;张曦文;付潆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非稳性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稳性训练对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从蚌埠市老年大学选取40名身体健康、适宜运动,并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老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12 w的非稳性训练,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12 w 后用三维测力台对两组老人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12 w的非稳性训练对提高或改善老年人的下肢平衡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非稳性练习对提高或改善老年人下肢平衡能力的效果好于一般性、常规性的体育锻炼,能改善老年人在身体失衡状态下的平衡控制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作者:韩来国;钟全宏;春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进展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 OP )常见的并发症。 OP性椎体压缩骨折( OVCF)可导致椎体后凸畸形,慢性后背痛,继而引起呼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甚至丧失自理能力,精神性格改变等,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已成为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现就OVCF临床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1保守治疗如果患者脊柱稳定性良好,系单个椎体或多个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1/3,未伴发神经系统损伤,可采用仰卧位卧平板床,骨折处可垫枕(10~15 cm )使脊柱后伸展。静卧5~8 d,疼痛症状减轻后开始腰背肌锻炼,2~3个月后在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在骨折治疗的同时,需重视OP的治疗。目前,抗OP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矿化物、骨形成促进剂三大类。

    作者:张玉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Castleman病2例

    Castleman病( CD)属淋巴增殖性疾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临床较为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我科收治2例Castleman病,手术切除病灶效果满意。现报告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归纳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供临床借鉴。

    作者:王东昕;金洪永;姜新;刘选文;刘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

    老年人心肌梗死( MI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继发性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细胞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变性坏死,严重者甚至引起患者死亡〔1〕。目前治疗MI主要依靠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联合吸氧溶栓治疗的综合疗法。本研究对老年MI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红花黄色素,对治疗前后老年MI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探讨红花黄色素在治疗老年MI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宋鲁萍;秦延讯;周立宇;李诗贤;刘勇;司福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