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雷;胡玲;刘妙玲;史鸿云;张峰;臧爱民;宋子正
更年期妇女因体内性激素分泌水平及活性的改变,出现躯体、精神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1,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多数学者建议通过药物干预,即补充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缓解机体自身分泌的不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联用孕激素主要目的是拮抗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生长,减少和避免更年期经血过多。孕激素在拮抗雌激素作用的同时,可能引起乳腺肿大、胀痛、全身多毛以及机体水肿等反应〔3〕。本研究使用的雌二醇屈螺酮片可有效地避免单纯使用雌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恩令;周玉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 EN)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应用免疫组化发分析患者血清中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EN组CD4、CD8、CD4/CD8和gG、IgA和IgM的含量在8 d后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伤的患者,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的情况,早期的EN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早期EN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
作者:郑林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强调,卫生公平性是初级卫生保健的核心,应致力于减少各国家之间及国家内部卫生状况的差距〔1〕。卫生公平即卫生服务公平,是指卫生资源和服务能够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配置和利用〔2〕,它主要包括卫生资源分布公平、卫生服务利用公平以及卫生服务筹资公平〔3〕。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评价初级卫生保健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是体现社区居民平等享受资源的标志〔4〕,也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前提之一〔5〕。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有助于满足人们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本文针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彬;郑楠;杨立威;李卉;李文涛;安力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浆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可溶性 CD40配体(sCD40L)与粥样斑块性质的关系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稳定性心绞痛( SAP)患者42例,ACS患者76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3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UAP)40例和冠脉造影阴性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ELISA检测血浆PA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sCD40L,并对ACS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成像。结果血浆 PAPP-A 和 sCD40L 浓度在 AMI组、UAP组和 SAP组间差异显著(P<0.01),在 SAP 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在冠脉病变单支组、双支组和三支组无差异(P>0.05),在向心性斑块和偏心性斑块之间,稳定性斑块和易损性斑块之间差异显著(P<0.01),在ACS未合并糖尿病(DM)与ACS合并DM之间差异显著(P<0.01),ACS患者血浆PAPP-A和sCD40L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862,P<0.05)。结论血浆PAPP-A和sCD40L能够反映ACS患者斑块的易损性,与ACS患者危险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上评价ACS患者危险程度的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
作者:齐志华;孙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 PMTX)或长春瑞滨( VNRB)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该院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晚期NSCLC病患98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应用VNRB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应用PMTX联合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44.90%(22/49),对照组为40.82%(20/49)(P>0.05)。观察组脉管炎发生率为2.04%(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12/49)(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以及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32.65%(16/49)、8.16%(4/49)、2.04%(1/49)、8.16%(4/49)、10.20%(5/49)、8.16%(4/49),与对照组的36.73%(18/49),10.20%(5/49),6.12%(3/49),18.37%(9/49),16.33%(8/49),12.24%(6/4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1.84%(45/49),3年生存率为57.14%(28/49),与对照组的89.80%(44/49),53.06%(26/4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MTX联合顺铂对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雪花;王琳;盛莉;孙达统;邱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单节段组和双节段组。单节段组行颈椎单节段椎体斜行切除减压术治疗,双节段组行颈椎双节段椎体斜行减压术治疗。利用三维运动检测系统比较术前与术后运动中性区( NZ)及运动范围( ROM)的变化,比较两类术式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类手术术后与术前相比C3/4、C4/5、C5/6三个节段的屈曲、侧弯及旋转 ROM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P<0.05);颈4椎体斜形切除术后,三个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 ROM 整体增加3.1%、11.1%和11.6%, NZ增加了7%、10%和9%,与术前相比,整体ROM及N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4及颈5椎体斜形切除术后,三个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ROM整体增加29.3%、33.5%及35.9%,NZ增加了7.9%、11.1%及10.9%,与术前相比整体ROM及N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节段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节段和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均能增加颈椎各个方向的活动度,而且单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后椎体稳定性优于双节段椎体斜形切除术。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构建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质粒,探讨不同浓度和时间点的 survivin-siRNA 重组腺病毒质粒 pBAsi-survivin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pBAsi-survivin,按浓度梯度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 nmol/L 6个浓度梯度分别转染SW480,并检测适浓度下转染12、24、36、48、60、72 h 6个时间梯度,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 的表达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survivin 蛋白的表达水平,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结直肠癌SW480细胞对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 pBA-si-survivin有浓度依赖性,浓度在100 nmol/L时survivin mRNA表达抑制率39.01%,蛋白表达抑制率为47.83%,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5.1±1.0)%;在转染48 h后转染效率高, survivin mRNA 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7.19%、68.24%,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7.0±2.7)%。结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对survivin-siRNA重组腺病毒pBAsi-survivin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BAsi-survivin浓度100 nmol/L是体外抑制结直肠癌 SW480细胞的适宜浓度,转染48 h效率高。
作者:李日恒;张爱民;宋艳敏;赵立华;李娟;张娜;张涛;陈治;吴建飞;谢天浩;安宇亮;程树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颈痛颗粒结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关节活动度( ROM)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颈痛颗粒结合手法观察组和西医组,于疗程结束后及疗程结束后1、3、6个月随访进行临床观察,记录观察颈椎ROM改善情况,以评价临床总的有效率。结果两组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χ2=10.45,P=0.000)。两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99%(χ2=11.27,P=0.000)。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11%,优于对照组的62.22%(χ2=14.76,P=0.000)。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优于对照组的66.67%(χ2=12.57,P=0.000)。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颈痛颗粒结合手法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受限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 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的235例农村地区老年T2DM患者,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5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 MS组,1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结果 MS组与非MS组的平均年龄、性别、SBP、DBP、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组的体重指数(BMI)显著性高于非MS组患者(P<0.01);MS组FPG、1、2 h的餐后血糖、FINS及胰岛素抵抗(HOMA)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β细胞功能显著性低于非MS组(P<0.01);MS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5)、HDL-C显著性低于非 MS组(P<0.01);MS组UA、hs-CRP、HbA1c、FCP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UA、TC、TG、LDL-C、HDL-C为危险因素。结论与非MS组相比,合并MS的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BMI、UA相对较高,脂质代谢紊乱,更容易出现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汪茂荣;姚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前多种治疗方法运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但大多数疗效不理想,修复组织也以纤维软骨为多,缺乏正常透明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及耐用性。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术是将供体关节的活性骨软骨块移植到受体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区,以修复关节软骨损伤〔1,2〕。患者软骨缺损区完全被透明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细胞完全包埋在周围软骨基质中,为“免疫豁免”组织。关节软骨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表面光滑位于骨两端关节面位置,在骨与骨间的关节处为其活动提供低磨损和摩擦的光滑界面,起着缓冲运动震荡,传递载荷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节软骨内无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组织,组织代谢活性较低,营养全部来自关节液,基本无自身修复能力〔1,2〕。异体软骨移植材料来源充足,不需要二次手术获取移植物而受到患者欢迎。尽管同种异体软骨是目前治疗软骨缺损较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中重要的问题是移植物的保存。体外保持软骨细胞正常活性,延缓细胞凋亡,促使其分泌软骨基质,保持软骨组织正常活性及形态。因此,延长移植物的保存时间是同种异体软骨移植的关键。目前,体外培养保存活性关节软骨组织的长时间为3 w,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限制软骨体外保存的主要因素:化学因素及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温度、pH值、CO2、保存液成分。物理因素主要为力学环境。软骨体外保存均为静态液体保存,缺少物理因素干预。如何在体外构建模拟人体的力学环境,延缓体外保存软骨细胞的凋亡率,保持软骨细胞生物活性从而延长保存时间是研究探索的重点。
作者:门蒙;亓建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对老年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经腹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1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 S组行右侧SGB后麻醉诱导,C组直接诱导。于颈内静脉置管后即刻(基础状态,T0)、术后4 h (T1)、24 h(T2)和48 h(T3)采集颈内静脉血,ELISA 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于术前和T1、T2和T3时点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与C 组比较,S组术后各时点 IL-1β、IL-6和TNF-α下降,IL-10升高(P<0.05)。 S 组术后各时点 MMSE 评分均高于 C 组(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诊断人数均低于 C 组(P<0.05)。结论 SGB 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作者:刘勇军;徐名开;林毓政;张小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患者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发生情况。方法以196例符合条件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入院诊断、入住ICU时间。记录导管信息,包括导管类型(CVC或AC)、插入部位、留置时间、拔管原因、导管日数量。结果共335导管纳入分析,其中包括152 AC和183 CVC。共有6例证明为 CRBSI,其中2次发生于同一患者,因而共有5例患者发生 CRBSI。 CRBSI的发生率为1.8%(6/335),发病密度为3.4/1000导管日(6/1775)。对于 CVC, CRBSI的发生率为1.1%(2/183),发病密度为1.7/1000导管日(2/1190)。对于AC,CRBSI发生率是2.6%(4/152),发病密度为3.3/1000导管日(4/1216)。结论该院ICU CRBSI发生率较低,并且动脉导管较中心静脉导管有更高的感染倾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更重视AC相关性CRBSI的预防。
作者:胡巧苗;李娜;蔡圆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 SMYA)醇提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 H2 O2氧化损伤4 h后,用100μg/ml SMYA醇提物与ECV304置于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共同孵育24 h,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SMYA醇提物对H2 O2损伤的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SMYA醇提物对H2 O2损伤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用 ELISA 法检测细胞培养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内皮素(ET)的含量、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MYA组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P<0.01)。与模型组凋亡率23.3%相比,SMYA醇提物能够降低细胞凋亡率,SMYA组凋亡率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ECV304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为(14.2±1.02)%,SMYA组ECV304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为(28.42±1.07)%(P<0.01)。 SMYA醇提物可使细胞上清液中 ACE含量减少降低ET活性,并能升高eNOS活性。结论 SMYA 50%醇提物对H2 O2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加快细胞周期进程、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ACE和ET的含量、增加 eNOS 的活性有关。
作者:李娜;曲晓波;叶豆丹;李晶;律广富;林贺;杨擎;常志达;张靖卓;李斌;林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AZ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具有凋亡调节作用的 Bcl-2、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结直肠癌组织石蜡标本及其中50例癌旁组织的 TAZ、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这4种蛋白的相关关系。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AZ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TAZ、Bcl-2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Bax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TAZ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有关(均P<0.05)。肿瘤组织中TAZ与Bcl-2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与Caspase-3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Bcl-2与Bax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 TAZ与 Bax、Bcl-2与Caspase-3、Bax与 Caspase-3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TAZ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Caspase-3有关。
作者:冯俊伟;张志勇;王爱军;王红钰;徐晋珩;吴肖;程健;张超;郑宝军;施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研究3个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CPAP)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合并与非合并缺血性心脏病( IHD)患者对患者血脂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 CPAP 42例OSAS非合并IHD(非合并组)患者和23例OSAS合并IHD (合并组)患者,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 Hcy)、瘦素、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脂质参数和内脏肥胖相关参数。结果两组CPAP治疗前后的 Hcy、瘦素、纤维蛋白原、CR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合并组患者的脂质参数和内脏肥胖相关参数无显著性变化;非合并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202.5±38.5)mg/dl vs (186.7±33.5)mg/dl,P=0.001;(127.3±32.9)mg/dl vs (116.4±26.9)mg/dl,P=0.02〕;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也无显著性变化〔(30.4±3.8)kg/m2 vs (30.6±3.6)kg/m2,P=0.5〕,内脏脂肪指标腰围〔(108.5±8.0)cm vs (107.0±7.5)cm,P=0.09〕和腰臀比〔(1.03±0.04) vs (1.01±0.03),P=0.07〕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个月的CPAP治疗不影响OSAS患者的Hcy和瘦素水平,但显著降低非合并IHD患者的脂质参数,从而显示出CPAP治疗能够显著降低OSAS患者发生IHD的风险。
作者:倪灵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片对老年癫痫患者腺苷酸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老年癫痫患者依据是否使用丙戊酸钠分为两组,使用者为观察组,共36例,未用者为对照组,共33例。之后测定癫痫发作间期、发作后5、10、20、30、60 min和12 h血清 ATP、ADP、AMP 水解率及磷酸二酯酶的基线值,观察各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间期ATP、ADP、AMP水解率和PDE活性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癫痫发作5 min后两组ATP、ADP、AMP水解率均快速升高,PDE活性也同时上升,20 min时各指标达到高峰,30 min时有所回落,60 min 时仍保持较高水准,但观察组各指标升高更显著,高水平时间维持更长,癫痫发作后5 min~60 min各指标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5);12 h后各指标恢复原有水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各时段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LDH 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结论丙戊酸钠可提高腺苷酸酶的水平,对腺苷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此途径也参与了癫痫的控制。
作者:林晓静;杨建波;邹全;徐金凤;张倩;张震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其活动功能,如何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利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组成部分。氟比洛芬酯是非甾体类中度镇痛药,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干扰炎性因子传导,具有较佳的镇痛效果,随着其改用脂微球包裹的剂型工艺,采用纳米靶向技术后,临床疗效得到广泛认同并普遍应用〔1〕。帕瑞昔布钠则是首个可以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 COX)-2抑制剂,其性能较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所提高。本研究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进行帕瑞昔布钠镇痛处理,并与氟比洛芬酯比较。
作者:何立江;戴章生;吴俊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股骨上段转移瘤患者手术中应用肿瘤性假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3例老年股骨上段转移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行肿瘤大段骨切除和肿瘤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疼痛情况、患肢的术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对髋部功能恢复满意。23例均获随访,时间2~30个月。随访期内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行手术治疗,1例发生脱位,予闭合复位,后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在老年股骨上段转移瘤的患者,肿瘤性假体的应用能尽快恢复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也为护理及综合治疗提供方便。
作者:高宏梁;叶招明;柳萌;李建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死亡教育对养老院老年人死亡观及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养老院57位老年人进行3个月的死亡教育干预,并对其干预前后不同的死亡态度观、生命生意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正、负向死亡态度人数差异显著(P<0.01),生命意义感总分及3个维度各条目均分差异均显著(P<0.01,P<0.05),死亡态度观总分及各维度条目均分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死亡教育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对死亡的不良认知及行为,提高其生命意义感,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梦霞;李国平;廖桂香;张颖杰;姜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研究显示〔1〕,血管性痴呆是目前唯一可有效防治的痴呆,患病早期有效治疗能够逆转病情。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但针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目前仍停留在对基础疾病的控制、脑保护剂、康复锻炼等方面,且疗效并不满意。头针、耳穴疗法已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本研究探讨头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行为能力的效果。
作者:何建青;郭思佳 刊期: 2014年第19期